APP下载

村里有本“明白账”

2021-01-19王兆伟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1期
关键词:叙永县村务公开泸县

王兆伟

2021年元旦前的一天,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群利村一组村民幸守容,来到村里的村务公开栏前,浏览公开栏信息,很快便找到了有关残疾人补贴发放的张贴资料。“现在村里的村务公开很及时很清楚,我很满意。”幸守容笑着说。

幸守容的笑容背后,是泸州市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的显著成效。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泸州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关于护航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部署要求,立足监督第一职责,紧紧盯住“村上这个点”,聚焦村务公开这个切入口,督促推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村务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建设;督促镇村及时、全面、规范、精准地把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等公开出来,让脱贫成果不掺假、不兑水、不打折,经得起检验。

公开“有章可循”,监督“抓手有力”

“全县1317件信访件,其中涉及惠民惠农政策执行走样、违规评定低保等政策受益对象、村级财务收支和账目不透明等问题925件,占比高达70.2%;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查处的442件案件,其中涉及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惠农政策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决策、克扣侵占、违规套取政策资金、吃拿卡要等案件221件,占比50%。”2020年初,泸州市纪委监委调研组在对叙永县2017年以来的信访、举报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感到意外”的数据。

经充分研究后,该市纪委监委提出要求,“向群众交上‘明白账,架起干群‘连心桥”,尽快启动村务公开专项监督,全面深化村务公开,进一步强化“微权力”监管,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我们立足纪委监委的监督职责,把村务公开监督从常规监督工作中单列出来专项抓,以专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精简公开项目、优化公开内容、活用公开方式,从而推动村务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何洪波说。

在着手对公开事项进行清理后,调研组工作人员纷纷感觉到,要想真正把精准监督这件事做好、做实并不容易:牵扯具体公开事项业务部门多,涉及18个市级部门;公开的政策规定陆续出台,各种公开要求散见于各部门行业历年来的政策规定中,有些政策跨度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五六年,需要系统梳理、仔细比对;有些部门公开事项内部缺乏统筹,各科室间的公开要求相互交织……

经过全面清理,泸州市级层面共梳理出村一级公开事项135项。“因政策调整不宜继续公开、部门明确要求可以不再进行公开的予以删减,性质相近的事项予以合并,最终保留的事项57项。”泸州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负责人王晓霞说。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泸州市对村务公开事项进行再核对,将满足“法律法规文件有硬性规定”“近年来信访量和案发量较大”“群众关注度高”“涉及群体多”“廉政风险大”5个特点的26类事项作为“基本盘”;将法律法规文件有硬性规定必须公开、遵循历史惯例应当公开,但关注群体相对不多、公开频率相对不高、廉政风险相对不大的31类事项作为“机动面”,灵活确定公开方式。

“村务公开有章可循,要公开什么,什么时候公开,心里都一清二楚。”谈起全新的村务公开规定,合江县白米镇金宝山村文书黄静很是感慨,删繁就简的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我们也做得轻松”。

公开有了章法,监督的抓手也更加有力了。“以前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心里没数。现在哪个阶段该公开哪些内容,公开样板台账有无相应的标准、流程等,照单检查即可。”金宝山村村监委主任郑路说,如今他只需要对照公开时间与公开样板两个台账的“两张清单”,就能顺利地开展相关监督工作。

“明白墙”解心结,用权不再“任性”

“一瓶水2元,一包茶叶15元……”2020年12月14日,在叙永县叙永镇百花村村务公开栏前,72岁的村民张永华一边查看公开账目,一边仔细计算着。“这些小花销,村上都公示得清清楚楚,看来以前真是误解他们啦!”算完账,张永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2018年,百花村的村道虽然拓宽了,但是拓宽的部分却迟迟没有进行硬化处理,再加上村上的账目公开不到位,张永华便一直怀疑村里的账“有问题”,于是,他一气之下带着几位村民一起将情况反映到了镇上和县上。

针对村民的信访举动,百花村“两委”认真进行了反思。大家一致认为,打消乡亲们疑问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把村务公开搞扎实”。经过多方征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参考各地村务公开的优秀案例后,百花村新的村务公开内容“条分缕析”,让群众“看得明白,算得清楚”。

公开栏的改善让张永华重拾对村干部的信任,更主动投入到对村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积极为村上的发展献力。

2020年以来,叙永县立足基层一线实际,着力健全村务公开联动推进机制,先后分三批在9个乡镇118个村(社区)开展了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试点工作。

“我们针对村干部在权力行使和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权力滥用、监督薄弱、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等情况,研究制定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包括重大决策、‘三资管理、救济救助等41项‘小微权力,厘清了村干部‘小微权力边界。”叙永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胡翔说。

叙永县纪检监察机关将与群众关系最密切、需求最大的17项“小微权力”作为村级重点监管内容,拟定监督清单,配套绘制运行流程图,纳入部门行业监管和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监督。

“线上”院坝会,公开更及时

“各位村民朋友,晚上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相关政策、缴费渠道以及具体操作方式……”2020年12月16日晚上八点半,泸县玉蟾街道九曲河村的“微课堂”准时上线,村主任刘利又一次在村里的“当家人”微信群里进行“直播”讲课。

“刘主任这么一讲,我们就明白了。”九曲河村五组村民张德清说,“村里干了什么、花了哪些钱、发了哪些补贴,通过‘微课堂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很方便。”

“平日里乡亲们经常在‘当家人微信群里讨论交流和咨询问题。为方便答疑解惑,我就干脆设立了一个‘微课堂,每日固定时间进行答疑解惑,每月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建成了村里的‘线上院坝会。”刘利说。

在泸县纪委监委的监督和推动下,村级“微课堂”已在该县20个镇(街道)301个村(社区)进行推广。泸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李雪梅说,“微课堂”的推出,有力推动了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监督,确保“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基层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助于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同时,为确保村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泸县纪委监委还建立了“微课堂”督查制度,定期对讲课内容、课堂纪律、公开事项进行常态化督查,根据群众反馈和讲课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督促相关村(社区)及时整改,充分发挥“微课堂”优势,助力阳光村务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底,泸县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微课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0余条,解决问题460余个,群眾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与之类似,城镇化率比较高的龙马潭区也把村务公开从“墙上”搬到了“网上”,延伸到了“指尖”。

“我们的村务‘网上公开工作是依托于‘龙马潭区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督云平台建设的。整个网上的‘公开展示与村(社区)公开栏实景是完全一致的,分为干部基本信息,事务、资金、项目和其他五大板块。”龙马潭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秦莉说。

“群众通过扫码,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整个村务公开情况,实现‘云监督‘云查询。”秦莉表示,“龙马潭区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督平台,还为镇街、区级有关部门开设了后台端口,“该公开的事项有没有公开、是否符合公开要求”,在网上就看得一清二楚,方便职能部门监督。截至2020年12月底,除新成立的5个村(社区)外,该区92个村(社区) 已经将第三季度公开项目内容全部上传至平台系统,将在2021年1月进行公示。(责编/周盼)

猜你喜欢

叙永县村务公开泸县
胡容祖书法作品
叙永县:以民为本服务大局 全力聚焦民生事业
把村务公开栏办成“群众监督栏”
浅淡农村村务公开工作
让公开成为廉洁村庄建设的主旋律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