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1-01-19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1938 年5 月14 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120 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1938 年8 月底,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 2300 余人,由政治委员李井泉和参谋长姚喆率领,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冒雨穿过平绥铁路,于9月1 日胜利挺进大青山。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 个多月的时间,八路军就开辟了由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之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令,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李井泉司令员故居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了当年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及照片等史料,供人们观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如今,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已完成复原建设,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2005 年初,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 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唯一武装根据地,它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作出了贡献。
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②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