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大体系全面提升江门市地灾综合防治水平

2021-01-19李厚洪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防灾

李厚洪

(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广东江门529040)

地质灾害一般指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等,诱发因素复杂,可根据有无人类活动影响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前者是在大自然环境下由于某种或者某几种变化引起,无人类活动干扰;后者主要指的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尤其是各类工程施工等使得原来稳定的地质体失稳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预警研究和综合体系建设是当前的两大热点。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积极探讨江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1 江门市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五邑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被称之为“中国侨都”。其市域范围包含三区四市,全市陆地总面积9541km2。随着江门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强降雨等因素的直接作用下所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截止至2018年底,全市还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8处(无威胁10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见表1,威胁总人口840人,潜在经济损失9717万元。各种类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相差较大,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崩塌、滑坡居多,其中崩塌44处,滑坡20处,地面塌陷2处,地面沉降、泥石流各1处(见表2、图1)。显示出了江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具有点多面广、威胁较严重的特点。从地区分布来看,地质灾害隐患遍及全市,以江海、台山分布较多(数据来源于2019年江门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围绕查灾、防灾、救灾、减灾四个重点,以建立健全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为核心,全面提高江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

2 加强江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4点建议

2.1 构建调查评价体系、提升查灾水平

受近两年台风“艾云尼”、“山竹”及强降雨的影响,江门市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突然骤增。而开展调查调查评价工作,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1)做好江门各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围绕诱发因素、稳定状态、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编制好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图册,划分出高、中、低易发区域,圈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治区域,制定和落实防治措施等。

表1 江门市各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表

表2 江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情况一览表

图1 江门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示意图

(2)着眼覆盖,抓全面调查工作,做好全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恩平市、新会区、开平市的1∶5万详查调查工作,台山市已基本完成野外调查工作;鹤山市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设计已经完成。

(3)在每年汛期,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汛期24h值班、灾情速报等各项工作制度。坚持雨前排查、雨中检查、雨后复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登记造册,每个隐患点均落实监测人、应急预案、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及防灾避险明白卡等临时措施。有效掌握了江门市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及地质灾害新增和治理情况的变化,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4)要根据省厅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编制好每年的《江门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建设用地预审的条件之一,督促和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

2.2 构建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防灾水平

加强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及时撤离受威胁人员,是减免人员伤亡的关键所在。

(1)完善群测群防机制,以全面提升地灾防治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和五到位同步建设,据悉江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已全部建成,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2016年,投入151万元,建成了江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结合气象数据自动生成预警结果,并将预警结果以短信形式发送给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及受威胁的人员,提醒做好避险措施。2017年,投入187万元,选取10个较危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专业监测仪器,通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的提前预警、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仪器的实时监测,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灾后救援向灾前预防转变,全面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3)要求全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巡查,密切关注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及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同时,认真完成校园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登记在册,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及防灾避险明白卡,编制各地灾隐患点应急预案等。

加强对群众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协调、应急处置能力,是减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江门市的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利用“3.1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纪念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重要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主要是地质灾害防治图片展览、张贴宣传画、专家科普咨询、派发宣传资料)的宣传咨询活动,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灾避险意识。同时,要求各市、区将宣传资料发放至村小组、学校等基层单位。积极与江门日报、江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沟通,确保每年为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宣传。

2.3 构建应急处置体系、提升救灾水平

为了有效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综合协调、应急处置能力,检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及时发现问题及薄弱。

(1)建立好江门市应急管理平台,根据市应急办的安排,我局安装了江门市应急管理应用系统,积极配合市政府应急办开展了应急平台建设工作,参与应急办组织的学习培训等活动,主动更新了各类应急资源数据,提升了江门市的应急综合能力。目前,江门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系统均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它的使用将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2)成立应急救援队伍与专家组:①抓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与江门军分区、武警江门支队的应急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辖区内的采石场),由各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相关采石场签订协议,让他们共同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组成了6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②加强应急专家组的建设。为了加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实现市局对各市(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指导,江门市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组,主要依托江门地质灾害抢险技术中心技术力量,对所辖区域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专家在汛期保持24h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第一时间通知专家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将灾(险)情向我局报告。

(3)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各市(区)自然资源部门每年举行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同时邀请广东省江门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观摩。

2.4 构建综合治理体系,提升减灾水平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共同责任,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省政府要求珠三角地区每年需完成不低于年初在册隐患点数15%的治理任务,江门市积极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工作,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隐患消除任务,特别是2016年,台山市川岛镇下川川西村委会白沙村47户近200位村民整村搬迁避让地质灾害,各级政府为此投入2000余万元,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的有机统一,让全村群众不再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受到了省厅、市领导的高度好评。正因为积极的推进隐患消除,至此,江门市已连续11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3 结束语

地质灾害问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预警研究、综合防治体系探索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也是难以预警及防治的。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四大体系建设显得十分有必要。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