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成果综述
2021-01-19
摘 要:为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了年度课题招标工作。招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设立了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民营经济发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基层宗教治理等方向的选题。共有12项课题获准立项,并顺利结项。本文是对上述课题成果的综述。
关键词:理论研究;统一战线;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成果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6-00076-05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主动顺应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现实需要,积极破解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了年度课题招标工作。此次课题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根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具体要求,着眼于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中的重点难点,设立了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民营经济发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基层宗教治理等方向的选题。本文是对上述课题成果的综述。
一、关于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如何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徐凤月主持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课题,首先从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展开分析。研究认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一核多元”的结构优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决策优势,组织动员的聚力优势。在此基础上,该课题提出,实现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主要基于三个过程交互展开。一是执政党“主导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中国共产党既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领导主体,更是引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的主导型建构主体。二是参政党“参与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参政党作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的主要参与主体,决定了其在推进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党际间“协作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对于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面临的现实制约,研究认为,存在着制度体系内部尚未实现无缝衔接和系统集成、制度实施缺乏执行力、科学合理的制度效能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关于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优化和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党在新型政党制度转化中的主导能力;创新优化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纵向对接和横向联动,增强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系统集成;强化新型政党制度执行;构建规范合理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指标体系,为衡量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效能提供科学的评价尺度。
許奕锋主持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参政党功能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将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合作者、监督者、协商者和共识凝聚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能够通过我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等制度载体充分发挥其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职能作用。研究认为,在当下国家治理语境中,提升参政党功能,需要建构中国特色的政党功能分析框架,探讨立足于调适、耦合、开发、治理等方面的建构策略路径,不断提升参政党参与和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研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稳定就业、技术创新乃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新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发挥统战工作优势,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牟丽主持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战工作机制研究》课题对此进行了探讨。该课题的研究发现,目前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工作方法和思路未能适应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统战部门对民营经济人士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尚显不足;民营经济人士在参政议政的经验和理论水平等方面还有欠缺;统战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基层工商联和商会的职能发挥有待增强。研究进一步指出,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统战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与工作对象复杂而多元之间的矛盾;二是基层统战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三是认识上存在误区,如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是工商联的事情,与统战领域其他部门或单位无关。在此基础上,此项研究提出了完善统战工作机制,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是完善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健全教育培养机制,增强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丰富指导服务机制,提高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质量。二是完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增强协同机制,形成统战工作合力;理顺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反馈机制,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强化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会的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民营经济应当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那么,如何推进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围绕这一问题,郑林主持的《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导向与规制研究》课题和刘增涛主持的《江苏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课题进行了探讨。
郑林的研究认为,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就是要发挥民营经济市场灵敏性的特长,带动乡村建设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产业升级发展道路、绿色协调发展道路,并形成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做好引导与规制,其中包括: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领导;加强对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监督,注重全过程的透明管理;加强对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德治与法治规制;构建民营企业与乡村的利益共同体。刘增涛的研究立足江苏的现实情况,分析江苏民营经济在参与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江苏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提出要优化2项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用地保障政策),抓好3个结合(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规划、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解决3个难题(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提出了7项建议:引导民营经济主体选择适宜的参与领域;加快参与产业振兴,合力推动发展乡村经济;加快参与人才振兴,合力培养涉农人才队伍;加快参与生态振兴,合力涵养生态环境;加快参与文化振兴,合力夯实文化根基;加快参与农房改善,真正实现乡村华丽蝶变;加快参与乡村建设,全面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三、关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对于争取国际话语权、塑造国家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发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重要作用。在全球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果,是当前统战工作关注的一个重点。对此,张颖、祝阳、徐清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张颖主持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走出去》课题基于“由谁引导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视角展开分析。该研究认为,在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各种因素中,熟悉媒介并通晓中西两种文化的中间人才更为重要,而华侨华人扮演着这一文化人才的角色。他们是赋予中华文化走出去效能最大化的群体,通过他们的推介能实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研究指出,海外华侨华人的社团组织、华文学校、华文传媒一直被公认为凝聚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它们为有效推介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平台。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方法。一是深化与华人社团的合作与沟通,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力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于历史渊源和亲缘、地缘的传统社团,也要关注兴于新生代华侨华人的网络社团。同时,要发挥社团领袖与代表性人士的重要作用。二是以华文教育为抓手,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未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格局下,推广华文教育要注重华文学校这个有效支柱,发挥其在传播理念和运作方式中的重要价值,弥补孔子学院在传播途径等方面的不足。三是以华文媒体为平台,发挥大众传媒在影响社会价值和规则中的积极作用。
华侨华人能够高效地引导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其前提条件之一,在于这一群体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高的认同感。祝阳主持的《中国梦视域下新生代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研究》课题,以新生代海外侨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获得一手材料,由此从认知、意向、行为、情感四个维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认知维度,调查对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的认知较为多样,其中,选择“团结合作意识”“国家情怀意识”“共建共享意识”的占比较高;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中,认为涉及“经济”和“政治”的占比最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总体评价较为正面,多数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对祖国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缺乏一定的理论层面理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认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意向维度,调查对象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程度较高,多数人认为基本不会因为对方是其他民族的身份而影响相互间的社会交往;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捍卫祖国利益、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为民族团结做出努力等方面,调查对象的行为意向较为强烈。在行为维度,相当比例的调查对象对国家实施的民族政策知晓度不高;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祖国文化、民族团结故事、民族节日等方面,长辈讲述和网络媒体是重要的渠道。在情感维度,多数调查对象对祖国具有较为浓厚的感情,他们更加看重“中国人”的身份,对这一身份有较强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也有较高的认同感,多数人表达了“我认为自己是典型的中华民族的成员”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四个维度的调查中发现,有少数调查对象对中华文化、“中国人”身份、中华民族都缺乏感情。该研究提出,提升新生代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教育,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维系新生代海外侨胞同祖国的感情和联系;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地制宜引导新生代海外侨胞融入祖国建设。
与上述两项研究不同,徐清主持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课题聚焦文化产业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认为,应把文化企业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体,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将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载体与途径,实现中华文化由“送出去”向“卖出去”,再向“去投资”的转变。在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方面,研究指出,要丰富对外文化贸易方式,稳步推动对外文化投资,鼓励中外战略合作。关于如何更好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提出了8项对策: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重构全球文化产业链,集聚和整合全球文化資源;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打造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平台和合作交流机制;建设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和发展国际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企业,做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体;培养懂文化、善经营、会外语的外向型人才队伍;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同步“走出去”。
四、关于基层宗教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在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基层实践是重要的一环。本次招标课题中,有两项课题就基层宗教事务治理进行了研究。徐文河主持的《基层宗教事务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着眼于苏南地区的情况,围绕“治理队伍”“治理方法”“治理效果”“治理方向”等主要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开展了走访调研。该研究从5个方面提出了化解基层宗教事务治理难题的对策。一是在基层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方面加强专业化建设;二是从统一标准、提升数据采集和应用水平、加强信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平台信息化建设;三是通过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广泛开展宗教公益慈善政策宣传、引导宗教界提升慈善公益活动水平等方式推动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精细化发展;四是立足推进立法完善、优化法治管理体系、提升法制观念的现代化思维,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五是通过加强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政府引导宗教中国化的工作效能、引导宗教界自觉承担宗教中国化实践主体责任等途径做好宗教中国化。张华主持的《后疫情时代基层宗教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选择了江苏部分地区民间信仰治理的视角。该研究认为,在思想认识层面要注重3点——治理与引导相结合、治理与尊重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正确认识民间信仰的复杂性,探索宗教事务治理和文化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径;要重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负责人的培养,探索民间信仰从业人员的教育制度;要以场所治理为核心,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创新治理形式。研究进一步指出,要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提高基层民间信仰的内部治理能力。
此外,关于高校统战工作,史秋霞开展了《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该研究梳理了高校统战力量助力新江苏建设的实践模式,概括出平台联动、智力支持、呼吁倡导三大模式。同时,研究指出,思想政治基础、共建平台、学校保障、个人参与是发挥上述模式效用的前提条件。研究提出,要在领导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更好地为高校统战力量服务新江苏建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66.
[2]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N].人民日报,2021-06-26(2).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