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男高音歌唱家的终身职业规划

2021-01-18罗振宇

华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多明戈帕瓦罗蒂男中音

罗振宇

帕瓦罗蒂是男高音界的“永动机”。他一生都在舞台上高声歌唱,直到去世的前一年,还在坚持演出。年迈的帕瓦罗蒂,出于对音乐和舞台的热爱,顽强克服了身体的虚弱,为大家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俨然是一副兢兢业业的老艺术家形象。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帕瓦罗蒂在晚年非常懂得量力而行。

首先,他从不会过量演出,每个月只演4至5场。对剧目的选择也比较谨慎,基本是《托斯卡》《图兰朵》《假面舞会》这些几乎不会失误的剧目。而且,他从来不扮演费嗓子的角色,一旦身体不适,不管售票如何,他都会直接取消演出。但即便如此“任性”,粉丝还是趋之若鹜。

到了晚年,他更是力求“俭省”。比如,《图兰朵》中有个情节,男主角应该先敲一下鼓,再接着唱。但他就自己改了,等到要敲鼓时,随便比划一下或者找个人替他敲敲。

这是不是有耍大牌的嫌疑?并没有。事实上,帕瓦罗蒂非常在意观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观众的仆人。他这么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嗓子,无非是要确保自己能一直保持完美的状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男高音是一个对身体条件高度依赖的职业。要想唱得久远,必须在年轻时就保护好自己的本钱,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损耗。帕瓦罗蒂在这点上,就做得非常好。比如,当年他衣锦还乡,参加威尔士的兰格伦艺术节,当地观众翘首以盼,提前三个小时就在场馆外面等候。但是,帕瓦罗蒂抵达时几乎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快步走进场馆。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帕瓦罗蒂是因为害怕场馆周遭的尘土会伤害到喉咙。

或许对于帕瓦罗蒂来说,从登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有了唱完这一生的打算,为此,他分外珍惜自己的嗓子。这就是他管理职业生涯的思路——我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到最好,并争取一直都是最好的。

另一位大师多明戈就不一样。多明戈号称“歌剧之王”。很多男高音上了年纪之后,都把事业重心放在演唱会上,因为纯粹的唱歌要比歌剧来得轻松。但是多明戈却一直坚持演歌剧,在舞台上毫不保留地挥洒激情。

多明戈难道就不怕透支身体吗?不是不怕,而是因为早有准备,他很早就为自己规划好了下一段职业生涯。第一个举措是回归男中音。在2009年,已经唱了50年高音的他宣布转型,回归男中音。中音明显比高音好驾驭,这番转型,是为了延长自己的職业生涯。第二个举措,是着手转型做指挥。40多岁开始,多明戈就经常去一些二线的歌剧院担任指挥,积累经验。指挥是个可以干到老的职业。多明戈的选择,对一个歌唱家来说再合适不过。

和帕瓦罗蒂从一而终的选择最大的不同是,多明戈采用的是多段式规划。他不留恋过去男高音的辉煌,擅长在周边的资源中发现新的增量,找到新的转行方向。这就确保他在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过,这两位大师的职业规划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职业生涯的终点设置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活到老,干到老。

摘编自《罗辑思维:认知篇》

猜你喜欢

多明戈帕瓦罗蒂男中音
名人名言
你好,晚安
轩辕柏之歌
黄河男中音独唱
多明戈被爆用“封口费”掩盖性丑闻
出身卑微并不可怕
狐狸多明戈的逆袭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帕瓦罗蒂终于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