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挂屏装饰特征与审美探析

2021-01-18郭慧敏

牡丹 2021年22期
关键词:屏风纹样装饰

郭慧敏

挂屏属于屏具的种类之一,因其制作精美、富丽而常常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多被用于家居装饰中。挂屏在唐代就已经萌芽,经历了由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挂屏的结构简单,主要由屏框、屏心和其他配件组成,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屏心的画面上。到了清代,挂屏极为盛行,除了屏心的制作工艺逐渐丰富外,屏框也由矩形演变为各种异型屏框,这其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是社会经济欣欣向荣的体现之一。因此,研究清代宫廷挂屏的装饰特征与审美价值不仅是研究其背后的文化思想,也能够对现代工艺设计提供灵感的源泉。

一、清代挂屏文化与产生背景

(一)清代文化背景

与前朝不同,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王朝统治者为满族。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是明代统治下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对汉文化的重视与喜爱,清代统治者在统治中原后也积极学习优秀的汉文化,使清代文化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面貌。康熙初年设立了造办处,专门掌管各类宫廷器物的设计、制作、修理和储存。造办处的设立,使宫廷各类器具的制作与分工都更加具体、细致化,有些器具还直接得到皇帝的授意来制作。

清代文化艺术十分繁荣,其工艺也发展到了顶峰。工艺、文化的发达,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丰富。满族在进入中原后,并没有排斥发展了几千年的汉文化,而是进行文化的交融、互助。从清代挂屏上来看,它的身上不仅有少数民族的韵味,还有儒释道的文化意识与思想。文化与艺术思想的繁荣,促进了社会多个方面的繁荣与发展,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形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

(二)清代挂屏产生背景

挂屏属于屏具类,其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楚辞·招魂》中“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可见挂屏最初的形态为悬挂的纱板。到魏晋时,挂屏的使用愈加常见,但是在那时挂屏还没有一种固定的形态,其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和窗帘、门窗装饰效果相似,直到唐朝才出现了挂屏的雏形。1972年,新疆吐鲁番张礼臣墓出土了一幅木框连屏《绢画弈棋仕女图》,可以算是出土年份最早的挂屏实物,这也是唐朝时期挂屏样式。清代挂屏的出现和发展是十分顺当的,清代挂屏在造型、材料、纹样、工艺等方面均有进步。清朝还创立了造办处,制作屏风就属于造办处的工作。清代乾隆朝造办处档案中记载的屏风多达290种,而这其中,挂屏的制作数量最多。

清代挂屏是在前朝历代屏具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并不是孤立的,正是由于清代经济、工艺与艺术审美发达,才造就了清代挂屏的繁荣。它还展现了那一时期文化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其多样性来源于多种文化的交融,而正是这种文化的交融使清代挂屏艺术具有它的独特性,体现了文化融合、相互渗透的整体性。

二、清代挂屏装饰特征

清代挂屏装饰特征来源于不同文化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民族文化(满汉)、主流文化(儒释道)、西方文化、对外促进文化四种。影响清代挂屏装饰的文化多种多样,从而使其装饰特征也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挂屏也称“吊屏”,多替代画轴悬挂于室内墙面,多作观赏装饰之用。在挂屏产生之前,屏风的种类主要为座屏、插屏、曲屏等,虽然装饰风格纤毫毕现,但其主要功能依旧是分割空间。而清代挂屏的出现体现了屏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脱离了立式屏风的分割与遮蔽作用,仅仅是作为一个室内陈设品设在墙上,是单纯为了迎合审美而出现的装饰性屏风。清代乾隆朝造办处屏风档案中,挂屏是提及最多的屏风品种,并且至今在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清代屏风中,挂屏也是数量最多的屏风种类,可见清代挂屏十分受到宫廷人士的喜爱,使挂屏在清代宫廷中成为室内不可或缺的装饰陈设品之一。

(一)清代挂屏装饰构成

清代挂屏的装饰风格由于受到了清代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五彩纷呈的样貌。总体来说,清代的挂屏多数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色彩上以红色、黄色为正色,黄色是等级最高的色彩(图1)。

挂屏属清代宫廷内常见的陈设品,其装饰构成与其他屏风类相比相对简洁,主要由屏心和屏框组成,配件有倒环、托、挂钉,多运用书画、雕刻、镶嵌、织绣等工艺来装饰制作,极具装饰性。其装饰特征主要体现在屏框与屏心的变化上,如挂屏的屏框主要可以分为矩形和异形两种,葫芦形、如意形、多宝格形、柿形等都属于异形,其中葫蘆形属于常见的类型(图2)。

屏框的材料以木制为主,多使用雕刻、髹漆等工艺来制作。异形屏框多因受到当时社会思潮影响而出现,加上统治者对于儒学、佛学的喜爱,促进一些带有儒家、释家思想的器物制作,如多宝格形的挂屏就是基于儒家中庸的思想而出现的一种挂屏形式。矩形屏框为比较传统的屏框样式,比较常见。

(二)清代挂屏装饰纹样

装饰纹样因其具有吉祥、祈福的含义,同时还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喜爱,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装饰纹样随处可见,如丝织品、瓦当、漆器、屏具、家具等。

屏心的装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纹样与装饰工艺上,纹样上有受到儒家中庸思想影响而出现的方胜纹,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八仙纹样,受到释家文化思想影响而形成的盘长纹、八宝纹、罗汉图等。吉祥的装饰纹样受到大众喜爱,这类装饰纹样采用象征、谐音等方法,寓意吉祥与富贵,常见的题材有海水江牙、云龙蝙蝠、莲子牡丹、麒麟送子、五蝠捧寿、双鱼吉庆等,还有一些传统纹样,如夔龙、夔凤等以及梅兰竹等植物纹样。

装饰工艺有剔红、单色漆、描金漆、描彩漆、菠萝漆、识文描金等运用在挂屏的制作上。镶嵌工艺有玉石、螺钿、牙骨、金属、瓷片、点翠、嵌珐琅等。还有玉石、牙雕、木雕、雕银等雕刻工艺。这些工艺的繁荣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代挂屏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得有些工艺挂屏过于繁杂、奢侈,因为制作这些挂屏除了工艺复杂以外,使用的材料也多为金银、玉石、玛瑙等珍贵材料,这种制作方法有些过于在意装饰性而忽略了艺术性。

(三)清代挂屏陈设

由于对挂屏的喜爱,清朝统治者有时还会对挂屏制作直接授意。皇帝的喜好使内务府造办处制作出大量挂屏,挂屏得以在宫苑中大量使用,在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的文章中,就记载了关于倦勤斋的内部陈设,其中多有关于挂屏的内容。

在故宫宁寿宫的陈设中除张贴字画外,也有大量挂屏,主要为字挂屏与画挂屏,有百宝嵌挂屏、博古挂屏、漆挂屏,也有嵌玉玻璃挂屏等。现存养性殿明间东西墙上的一对紫檀木框玻璃嵌石树泥金雉鸡挂屏,画面内容为山石和树干泥金,以树叶点翠、宝石镶嵌。由此可见,挂屏在宫廷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三、清代挂屏审美价值

屏风作为中国传统室内陈设用具,早在西周就已出现。汉之后受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范围扩大,逐渐进入民众生活中。屏风的功能也由早期象征统治者权力的礼器发展演变为集装饰美化、分割空间于一体的室内家具,而清代挂屏的出现则使屏风从三维立体走向了二维平面,是单纯为了装饰而存在的室内陈设品,其审美价值不仅包含了皇家思想、社会风潮等文化变化,还代表了那一时期人们对它的喜好偏向,是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装饰艺术,既有美学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一)中西文化融合的体现

清代相对于之前的朝代来说属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其社会文化的构成十分丰富,既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也有西方思想的传入。其中西方文化的传入体现在挂屏上最典型的就是玻璃挂屏的出现,从材料上来说,玻璃属于西方传入的物件;从画面表现上来说,玻璃上的人物塑造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不同于传统国画中的人物;从画面内容上来说,也增加了许多具有象形意义的图样,因此清代挂屏背后的审美意义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如此,清代的挂屏还被用来传播文化,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审美不仅包含我们民族的审美文化,还同时具有文化传播作用,其审美意义更加广泛。

(二)传统文化的体现

挂屏的构成相对于其他屏风种类来说十分简便,但是它却能够由小见大,它相对于其他屏风种类来说装饰意味更浓厚,其外形与画面表现无一不透露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在它身上既有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有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既有满汉的民族文化,也有西方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不仅如此,研究挂屏同时能够为我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装饰工艺、民间文化等带来启示。小小的挂屏却能够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可能这就是我国传统室内陈设文化的魅力,虽是作生活之用,但却无一不深刻地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内涵。

挂屏的制作不仅體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对外来文化的融入,正是多种文化的共同发展、相互渗透,才使挂屏集聚了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以及灿烂辉煌的文化特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屏风纹样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固表防感玉屏风 珍贵如玉肺不虚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体虚易感冒喝玉屏风汤
DIY节日装饰家
袁飞纹样设计
装饰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