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安文新小说中王阳明的民族融合思想

2021-01-18苏其昉

牡丹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龙场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他因为直言上书得罪刘瑾而被明武宗贬至龙场,在贵州形成了民族融合思想。彝族作家安文新着眼于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时和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与交流,写成小说《龙场悟道——王明阳与祖摩的故事》(下文简称《龙场悟道》)。本文将以此作品为例,从龙场生活经历消除民族偏见、书院讲学促进思想交融、三封书信维护民族团结、《象祠记》的撰写等四方面来集中展现小说中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生活经历消除民族偏见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的大儒。在小说《龙场悟道》中,当他第一次看见贵州当地少数民族时,就被他们独特的礼仪、风俗、彪悍的性格所震撼。在最初被贬龙场的路途中,王阳明对于少数民族的印象是“言语不通、毫不开化的蛮夷苗人”,中土与水西的文化差异对王阳明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此时,王阳明由于遭受贬谪的失落与中土文人的固有偏见,对于水西以及在此居住的少数民族还持有消极态度和不正确的民族观。而彝族作家安文新在小说中通过对水西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少数民族三个珍贵的民族特质:安贫知足、疾恶如仇、积极好学。在观察中,王阳明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民众产生了新的认识,其先前抱有的偏见开始逐渐消解,构成了小说展现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由萌芽到成熟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一,少数民族安贫知足。王阳明出生于文献之邦的余姚,做官于繁华富庶的京城,边远贫穷的贵州对他来说是环境恶劣且生存艰难。小说中,初到龙场的王阳明一无所有,只能在龙场驿旁的小孤山搭草棚栖身。作家安文新在此处引用了王阳明的诗《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显现当时王阳明身处穷山恶水时悲凉与萧索的心境。但未曾设想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竟然主动向他问好,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在霞光寺僧人智清的劝慰与开导下,王阳明发现水西的劳动民众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野蛮,他们在如此贫穷和艰难之中依旧安详和知足,这番景象使王阳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小说中水西民众安贫知足的生活态度,正是王阳明来到龙场,由情绪低落到转向重新振作的强心剂。对于水西少数民族生活态度的欣赏,是小说中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开始逐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少数民族疾恶如仇。在小说中,官府都御史王质为讨好朝中派差役到龙场,欲加罪于王阳明,似乎王阳明此次在劫难逃。但他未曾料到的是,当地少数民族对于官府迫害王阳明的“莫須有”行径无比不满,毅然出手打跑了差役,保护了他的安全。面对少数民族仗义的出手相助,王阳明心怀感激。但本次官民冲突不是小事,同乡毛科来信让王阳明写信给王质谢罪了事,却没料及王阳明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给,回了一封不畏权贵、坚持正义的信件。作家安文新在小说中直接引用了王阳明的《答毛宪副》:“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而动吾心哉!”王阳明的高尚人格被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水西的少数民族对阳明先生刚直不阿的品行也肃然起敬。王阳明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尊敬与感激正是小说中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产生的一大原因。

第三,少数民族积极好学。小说中,在与官府差役的冲突之后,人们见王阳明居所条件恶劣,指点他搬到龙冈山脚居住,王阳明则将山脚下的东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少数民族又砍来木材,助王阳明修成三所木屋,也就是龙冈书院。新居一建成,许多少数民族子弟纷纷前来求教,听着阳明先生的教诲,如饥似渴地学习来自中土的丰富文化。而阳明先生在教化子弟中既唤醒了“在人们沉睡了几百上千年的心田播下了希望和幸福的种子”,又逐渐在教学相长中发现“之前从未认识到璞玉浑金”的希望。王阳明深刻地认识到,水西少数民族与中土的学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心向学、虚心求教的门生,同样怀着对于知识的崇敬与渴求。这是小说中王阳明对于少数民族在知识和教化层面上的又一次认知飞跃。对于少数民族求学的认可和尊重正是小说构建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

二、书院讲学促进思想交融

在小说《龙场悟道》中,王阳明在龙场期间曾到两处进行过心学的宣讲:龙冈书院与文明书院。龙冈书院是王阳明在龙场悟得大道后传道讲学的地方,众多少数民族弟子进入书院学习,在“贵州龙场偏僻、清冷的环境中咀嚼和回味‘四书五经’,形成了悟道,并用儒家文化影响了身边的人和水西地区的彝族人民”。作家安文新在小说中再现了王阳明在此期间写下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作家安文新借助这四条学规展现王阳明对贵州少数民族学生的殷切希望,这四条学规也是王阳明对心中产生不久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民族融合理念的试行。在小说中,王阳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独立思考,希望他们实现个性解放。而学子也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将先生的教化一代代传承了下去,以至于先生逝世后,他的学生监察贵州时发现在当地“每闻歌声,蔼蔼如越音”,原来都是“龙场王夫子遗化也”。这片土地没有亏待先生,先生也留下了自己的厚爱。

文明书院位于贵阳,小说中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邀请王阳明来此讲述知行合一之道,此时的王阳明已经扫清了心中的民族偏见。他在文明书院从儒家心学“性善”论,提出“人性之善”,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阳明先生还不忘针砭时弊,就自己在龙场的悟道“知行合一”发表看法:“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之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将自己龙场悟道所得来的感受和体悟与文明书院的学子共享,由此贵阳成为“知行合一”的思想源头,阳明心学从此大传天下。

在小说中,王阳明从贬谪到龙场到离开贵州时间虽不及两年,但是他对水西学子乃至全贵州学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彝族作家安文新致力于描写王阳明在龙冈书院时对少数民族子弟教育方面的一视同仁、对“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思想的忠实实践,将一个具有民族平等观及民族融合思想的王阳明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鲜明。

三、三封书信维护民族团结

在小说《龙场悟道》中,王阳明在龙场期间,还与水西土司、贵州宣慰使安贵荣保持着书信来往。作家安文新独具匠心地选择用王阳明写给安贵荣的三封书信来展现小说中的王阳明在与少数民族人民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民族融合思想。

在小说中,早在王阳明到达龙场前,他的同乡毛科就拜托水西祖摩安贵荣多多关照王阳明。安贵荣虽听闻王阳明因为直言进谏被贬谪,但依旧坚持“是金是玉,要摆到桌面上来才认识”,于是特地叫来当地的慕魁给王阳明送去大米、鸡鹅、金帛、鞍马、仆人等,以试探王阳明是否真的值得敬重。王阳明礼节性地回以《与安宣慰第一书》:“自惟罪人何可以辱守土之大夫,惧不敢当,辄以礼辞。使君复不以为罪,昨者又重之以金帛,副之以鞍马,礼益隆,情益至,某益用震悚……敬受米二石,柴炭鸡鹅悉受如来数。”王阳明对安荣贵的好意表示感谢,但对重礼不予收受,这也使安贵荣开始对王阳明另眼相看。

正德三年(1508),安贵荣受命平复当地少数民族叛乱,被封为贵州布政司左参政。但安贵荣认为官府奖励太轻,担心朝廷在水西增军驿对自己的势力造成威胁,想向朝廷要求减少军驿但又举棋不定,这时他想到了在水西的王阳明,遂派人向其请教。王阳明深感事关重大,立即写下《与安宣慰第二书》直击要害并告诫安贵荣:要挟高官厚禄万万不妥,如果担任地方流官,那么朝廷一纸调令,千百年的土地和人民将不再属于自己。安贵荣被王阳明的分析和忠告所折服,不再要求朝廷裁减驿站和追加高官,同时对这位正直的有识之士产生了敬佩与信任之情。

正德四年(1509),贵州土司再度叛乱,这次安贵荣却按兵不动,还暗中放纵叛军,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直到官府下了命令才出兵,但局势稍缓又称病不出,使得叛乱长期难以平定。王阳明早已洞悉了安贵荣之心,也为这位少数民族友人感到担心,于是写下《与安宣慰第三书》替安贵荣点出面临四大危机:第一,助乱;第二,纵兵;第三,固守割据;第四,流言。王阳明的书信一语点醒梦中人,安荣贵对于王阳明讲的道理感到心悦诚服,更为敬重他,于是急速出兵,幫助官兵平定了水东土司头目的叛乱。从此,安贵荣将这位未曾逢面的智者视为自己的师长和益友,给予王阳明无限的尊敬与肯定。

在小说中,安文新用王阳明的三封书信来推进王阳明与祖摩安贵荣之间的友谊。《与安宣慰第一书》中,王阳明以人格的高尚受到安贵荣的尊重;《与安宣慰第二书》中,王阳明于无形之间化解了贵州水西安氏土司的隐患;《与安宣慰第三书》则是王阳明真心相劝安贵荣,分析利弊,使得安贵荣幡然醒悟,立即听从朝廷法度,帮助官军平乱。

这三份书信虽不是两人的直接会面交流,但作家安文新选择直接在文本中为读者展现了王阳明的书信原文,王阳明的诚恳、知恩图报、民族大义得以在书信中凸显得淋漓尽致,与祖摩安贵荣的友谊也在这三次书信来往中与日俱增,两人虽未谋面,但已是挚友,这三封书信最终也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小说中,安贵荣与王阳明的友谊不仅是彝、汉两族友谊的缩影,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由逐渐理解走向共同繁荣的有力印证。

四、《象祠记》中的民族融合思想

在小说《龙场悟道》中,王阳明在龙场之际恰逢水西的象祠破败,安贵荣决定加以修缮,便将自己尊敬已久的王阳明邀来,请他为重修象祠写一篇记。这是安贵荣和王阳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会面。安贵荣用彝族人民最隆重的待客之道迎接了王阳明,按照习俗请王阳明饮酒三杯。王阳明在随从的提醒下爽快地遵循了彝族礼仪,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自己一饮而尽。安、王神交已久,两族习俗也已交融,分宾主落座后便开始畅谈写记一事。安贵荣为王阳明介绍了当地民族供奉象的原因。象,是舜狂傲险恶的兄弟。但作为兄长的舜却一直以宽容之心相待,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还封象为有鼻国君。象也被舜的德行所感化,当了国君之后,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水西当地少数民族为了纪念他,建祠敬奉,屡世不绝。

但与当地少数民族观点不同,在中土文化教育下长大的王阳明,对象的印象并不好。在中土文人的传统观念里,象是无争议的恶人。听过安贵荣的话,王阳明意识到了舜之于象,是感化,象之于舜,是升华。舜使象这个恶人变成了好人,改恶从善,并做好事以补过;反之,象的改恶从善,又见化于舜,使舜的道行和崇高人品得以光大。王阳明猛然意识到,水西人民祭祀的对象是改过的象,同时也在祭祀舜的伟大德行。象的彻底改变,正是因为舜的不懈感化。

在悟得这番道理后,王阳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成见,面对着修葺一新的象祠,完成了“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于象这样的古人的下跪”。这一跪象征着小说中王阳明民族融合思想的完成与确立,是他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悦纳,跪是“值的、该的”。作家安文新直接引用王阳明《象祠记》原文,来展现小说中王阳明的这一巨大转变:“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绍兴文理学院)

指导老师:卓光平

基金项目:本文系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越文化科研课题“当代小说中的王阳明形象研究”(2020YWHXS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苏其昉(2001-),男,浙江平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龙场王阳明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王阴明 教条元龙场诸生》之改过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