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总动员: 为留守儿童与小志愿者搭建沟通桥梁
2021-01-18张慧娟
张慧娟
“种爱计划”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每个志愿者,都有一段关乎爱、关乎留守儿童的故事……
其实,小志愿者也需要倾诉
有人说,一家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是幸福美好的,作为一家三口都参与了“种爱计划”的王英来说,想必对这句话体会更深。
忙碌的时候,老公会帮她一起审核编辑孩子们的信件,招募小志愿者的时候,女儿会在学校里帮她做宣传。
老公是王英与“种爱计划”的牵线人,他把这个项目介绍给王英,夫妻俩一起参与进来,在深入了解项目之后,感觉不错,又推荐给了在国际学校上学的女儿。
“女儿以前参加的公益活动大都跟捐钱捐物有关,学校跟一些打工子弟学校结对子,帮助小朋友实现心愿卡上的愿望;学校还设立了二手衣服的捐赠箱,方便孩子们捐赠物品。但‘种爱计划却不同,它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公益并不只是捐钱捐物,还可以在精神上给予对方更多的帮助。女儿很感兴趣,也成了‘种爱计划的志愿者。”
通过女儿的感受,王英想到,也许很多孩子跟女儿一样,对于公益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种爱计划”中来,知道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做公益。
王英决定从女儿的学校招募一批小志愿者,她做了一份招募海报,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有这样一群孩子,年龄和你相近,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只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甚至自己照顾自己。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少了一些身边人的关心,会比较孤独,渴望与人交流,你愿意给他们写写信,跟他们像朋友一样谈谈学习聊聊生活吗?
由于多了你这个小伙伴,由于你的关心和问候,那些孩子可能多了一些欢笑,变得更加开朗,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也变得明亮了一些。
一开始我们是互相写信,未来,可以去看看他们,一起参加夏令营,一起开party。
除了王英的网上招募,女儿还会把资料拿到学校,去帮妈妈做宣传。
随着母女俩宣传的范围不断扩大,小志愿者的数量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数量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从国内到国外。
跟许多孩子和父母接触之后,王英发现,不少人对于留守儿童的认识还停留在想象中,认为留守儿童都生活在穷乡僻壤,贫穷就是他们的标签。
一位小志愿者甚至在信里写道:“你是不是住在山里,天天挑水砍柴,帮着爷爷奶奶做饭……”
为此,王英对孩子们进行了培训,告诉他们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状况,也告诉他们该如何跟留守儿童进行沟通……
“很多小志愿者的家境都比较好,孩子们有时候并不是炫富,但有意无意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上的落差。我们会在培训中告诉孩子们,尽量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可以多聊一些有共性的事情。这个过程,让孩子们慢慢懂得如何去跟人沟通、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设身处地去为对方着想。”
小志愿者们第一次写信的时候,王英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字数、格式,还有“内容”,她希望每一个小志愿者都抱着跟留守儿童建立一段长久友谊的想法去写每一封信。
每次收集完孩子们的信,王英都会进行认真审核、编辑修改,她也在这个过程中读到了很多小志愿者的心声:
有的孩子说,爸爸常年不在身边,妈妈又特别忙碌,经常是自己放学了,妈妈还没回来,等妈妈回来的时候自己又睡着了;
有的孩子说,因为频繁转学、频繁分班,要一次次适应陌生的环境,很痛苦;
还有的孩子说,妈妈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他曾经一度怀疑,如果成绩还提不上来,妈妈是不是就不爱自己了,甚至不要自己了……
其实小志愿者也需要倾诉,书信往来的过程,看似是他们在帮助留守儿童,其实也是很多小志愿者自己抒发情感和倾诉心事的过程。
王英特别高兴的是,自己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有了沟通和表达的渠道。
用心,才能让项目更好地运转下去
当然,孩子们在信里并不只是倾诉苦恼,他们在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也在慢慢思考,慢慢捋顺很多东西,甚至也在给留守儿童赋能。
比如,那个因为父母忙碌缺少陪伴的孩子,也会理解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那个觉得妈妈会因为自己成绩不好不要自己的孩子,其实知道妈妈并不会那么做,只是自己的担心而已。
比如,8年级的姐姐在给5年级的小朋友回信时,会非常认真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包括如何做计划、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做笔记、如何复习等。
再比如王英的女儿,曾经收到过一个小朋友的来信:“我的理想就是不用学习、只玩游戏。”
王英的女儿在给对方回复的时候写下了这些文字:“我也曾经和你一样,希望随便玩游戏随便吃零食,但现在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因为我慢慢发现,那并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公益并不是义务,但很多参与活动的小朋友都非常认真。
他们的妈妈告诉王英,孩子们在写信的过程中,会花费不少时间来琢磨内容、斟酌用词,还会尽可能避免无心之语给对方造成刺激或伤害。
还有些孩子很用心地在文字里插上一些小图标,或者亲手画个小插画。更是有小志愿者在收到信的当天就抽出时间给对方回信,希望能尽早把信寄出去。
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和爸爸妈妈的支持分不开。
有的小志愿者刚从国外回来,中文并不流畅,有的甚至只能用英文写信,爸爸妈妈就帮孩子把语言关,甚至帮孩子把信件翻译成中文;还有一些妈妈怕王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帮她一起招募小志愿者,或者审核编辑信件。
不只是王英一家,还有不少家庭也是一家人都参与到“种爱计划”中来了,这其中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比如,他们会同时写到国庆节里发生的某一件事,会同时写到家里的那只小狗……
孩子们的信里总是充满了童言童语和童趣。
有的孩子说:“弟弟又咬我了,我要去跟妈妈告状。”
有的孩子说:“妈妈让我自己做校车转地铁,说是为了让我多锻炼,其实我觉得她就是懒,不想来回接送我。”
还有的孩子说:“我妈就喜欢买东西,要是错过‘双十一,那估计要崩溃了。”
……
王英经常看着看着就偷着乐起来。
如今,王英已经带领小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多次回信,她特别想对家长和孩子们说一句感谢。当然,偶尔也会遇到有孩子需要催促,发来的信件不符合规范……王英也因此希望得到父母和孩子们更多支持和理解,使得项目能够更高效、更好地运转下去。
虽然有时候也累,也辛苦,但王英知道,这件事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