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物惜用,也是一种仁爱
2021-01-18郑文尔
郑文尔
勤俭节约一直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浸润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品格。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这方面品质的培养。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勤俭节约的内涵也应当与时俱进。如果将困难时期节衣缩食的行为沿用到今天,可能会受到孩子的质疑。
那么当下的勤俭教育应当以什么为限度呢?
要从勤俭节约的教育意义中寻找,显然意义不在于故意塑造极度克制的生活状态,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珍惜资源、懂得节制的品格,从而促进孩子形成完整人格。
完整人格意味着内在圆融,无须向外过度索取,从中可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孟子》有言:“仁民爱物”。爱物是仁民的深化,仁爱之心由社会人际关系推及到天地万物所处的共同体。这意味着不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而且应爱惜所处环境中的一切存在物。
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尊重物的价值,是人保持谦虚、保留进步空间的要求。《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有穷尽的意思,格物致知,意味着获得真理需要究尽事物的原理。可见,珍惜事物的作用,并將其发挥到极致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因此,物尽其用应成为当前勤俭教育的限度,爱物惜用则是勤俭教育的新内涵。
良好的品格应当从小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播种下善好的种子,成长的路上相对不容易走偏。品格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从小积累有助于尽早形成完整的人格。“爱物惜用”作为概念或许有些抽象,需要家长在具体的、贴近生活的点点滴滴上,让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珍惜资源的意识。
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中的小事,是培养良好习惯、进行品格培养的绝佳载体。家长应该从态度、习惯、能力和价值观等层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生活小事中爱惜物品、珍惜资源的品德。
比如一张纸、一支笔,都是细微的物品,它们作为工具都有自身的功能限度和使用寿命,物尽其用是对这些物品、生产它的原料以及劳动者基本的尊重。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或许只是几句话的时间,但是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并把它落实到行为中或许需要很久的养成过程。
一张纸的使用,可以只写几行字,也可以写得满满当当;一支笔的使用,可以只写几次就丢了,也可以用到没墨。将资源用到极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告诉孩子,心里应该有一根“杜绝浪费”的弦,才能时刻提醒自己。
如果能在使用之前妥当地筹划使用节奏,或许能避免因方法不当导致的浪费。因此,爱物惜用也需要一种合理规划资源的能力。在使用一张纸之前,可以建议孩子先思考适合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几个模块之间的排版,等等,尽量让纸面和笔墨的搭配能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此外,还需要提升到价值观层面。孩子如果真正认识到爱惜物品、珍惜资源的意义,就能将已经养成的具体习惯迁移甚至生发出其他良好的习惯,将外在的行为内化为爱物惜用的完整品格。
爱物惜用,可以体现一个人对所处环境的关切和对所处世界的仁爱。拥有如此品德的孩子不忍心让事物的价值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就被丢弃,他们拥有强大的同理心,以真诚体察世界、体谅周遭,用善意对待一切生命和资源,从而正确处理自我和外物的关系,在适合自己的定位中发挥价值,做到真正的自尊和自立。
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爱物惜用的意识,在小事的积累中帮助孩子养成爱物惜用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
(本栏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