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明:中国父母不要过于 迷信西方心理学

2021-01-18李明付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1期
关键词:原型心理学小孩

李明 付洋

采访对象

李明,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督导。

专家观点

无论是运用西方心理学还是中国家文化,都需要追本溯源、正本清源,这样才能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

你真的了解“内在小孩”吗?

在婚姻与家庭领域,有一个很热的心理学概念“内在小孩”。有些专家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内在的小孩,进行情绪宣泄,修复自尊和自我价值,那么内在的创伤就会被疗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妈妈因为一些其他的困扰在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鼓励妈妈回归“内在小孩”,认为这样做有助于恢复心理健康。

被“内在小孩”的观念洗脑后,妈妈开始觉得自己有资格和理由表现得像小孩一样,有放纵自己的权利,喜欢就是喜欢,不必让着孩子。于是,她对年幼的孩子说:“我小时候没有机会玩这些玩具,我就是喜欢。”并且持续地和孩子抢夺玩具,一旦发现孩子的哪个玩具自己喜欢,就把它藏起来自己玩。

确实,回归到孩子的状态,让妈妈的情绪得以宣泄,心理得到安慰,但她身上“母亲”的角色没有被激活,没有对孩子表现出呵护、照顾、慈爱和负责的一面。孩子觉得妈妈的行为很难理解,而且产生很强的挫折感。妈妈的这种回归是会伤害母子关系的。因为对孩子来说,他的童年里没有母亲,只有一个永远在和他争夺玩具的讨厌女人。长大后,孩子就会和母亲之间产生很多冲突。

而类似的母子冲突又会被一些专家用俄狄浦斯情结、三角关系等概念来解释,把“母亲和孩子会争夺父亲”当成一个事实。在与章士钊先生的通信中,弗洛伊德对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是否会有俄狄浦斯情结提出了疑问,表示他不确定有,需要认真地去考察。他的这种担心和警觉,我觉得恰恰是一位学者应该秉持的审慎态度。

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在小孩”呢?我们不妨先追本溯源,看看“内在小孩”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最早提出“内在小孩”这个概念的是荣格,他当时用的英文是child within,后继者发展为inner child。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他总结了很多原型,比如内在小孩原型、母亲原型、智慧老人原型等。

“内在小孩原型”,包括两方面心理倾向,一方面是具有力量的、创造性的,就像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传递的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原初创造力;另一面是任性的、自我毁灭的。

荣格是将“内在小孩原型”与“母亲原型”一起讲的,母亲原型也有两方面心理倾向,一方面是孕育、照顾、呵护、负责任的;另一方面是吞噬性的,母亲原型不单指女性。如果没有母亲角色作为平衡,仅仅是回归孩子的心理倾向,父母的责任感就会下降,这样是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的。

更重要的是,“内在小孩”是一种跨文化、跨人种、跨性别、集体无意识层面上的原型概念。这就意味着,个人的经历是无法改变“内在小孩”的,你小时候受过什么创伤或者经历过什么事儿,改变了你的“内在小孩”,继而把你塑造成了什么模样……这种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

所以,当一些人说“回归你个人的内在小孩”,这显然是对荣格学说的误读,也是对“内在小孩”这个概念新的诠释。如果我们保持警觉的话,就不会轻易被类似“回归内在小孩就可以疗愈自己”的观点蒙蔽洗脑,甚至忽视父母角色,伤害亲子关系。

运用西方心理学时,我们要提高警觉

在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中运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时,我们要保持警觉,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地去看待这些概念。一是由于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是基于西方文明的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沉淀。单独把它拎出来帮助我们去理解中国家庭当下存在的心理现象,容易存在武断和极端化的风险。二是因为语言文字的不同,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心理学概念是经过翻译甚至是用中文修饰过的,可能和作者的本义存在偏差。

所谓“警觉”,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清醒地觉知。首先问问自己:我真的了解这些概念的理论渊源吗?我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吗?它是在什么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深入地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含义,这就是叙事心理学中的“解构”。

“解构”的目的并不是去破坏,而是去充分地认识,深入地了解,把一个观念、一个概念背后的语境呈现出来,从而可以让人有所取舍。

比如,在很长时间里,欧洲国家的继承法规定长子是家庭财产的全部继承人。这意味着后面的孩子可能18岁之前一直過着富足的生活,18岁以后却突然变得一贫如洗。他们有没有钱,完全取决于长兄是否足够仁慈。这些人有才华,有能力,但因为不是长子,成年后遭到家族的驱逐。

所以,他们强调独立、自我、个人化、自由,非常强调“边界”。因为没有边界,独立是无从谈起的,自我也是无法建立的。当这些人掌握话语权之后,就会对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和隔离特别看重。

但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不是这样的,虽然也是长子当家,继承爵位和祖宅,但在父亲的财产方面,采取诸子均分制度,以此保证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所以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在家庭中生存,对家庭的归属感更强。所以,中国的家文化与西方的家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婚姻与家庭领域到处充斥着“家会伤人”之类的声音时,会让很多本来对婚姻家庭有困扰的人更不敢进入婚姻,不敢生育孩子,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但这不是婚姻家庭心理学或者亲子心理学的宗旨。心理学的研究是应该给人赋能的,让人们更有智慧、力量、效能感地去进入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在我们接触一些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时,还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况。

比如,有一句阿德勒说过的话,经常被人用来强调童年创伤的重要性:“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疗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疗愈童年。”其实,阿德勒还说了后半句话:成功的疗愈,就是对童年的超越。意思是让人们不要老拿童年创伤说事儿。一个总在聊童年创伤的人,心理没有获得真正的成长。

过度在意童年创伤,也会引起妈妈们的焦虑。她们总在担心:我今天骂了孩子一句,打了孩子屁股一下,会不会给孩子童年造成创伤?

小孩的精神性力量是很强大的,荣格把“内在小孩”所代表的心理能量视为最强大的心理能量。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形成一套应对外部世界的生存智慧,所以,孩子的心理没有那么容易被伤到。

我的建议是:首先,不要把“创伤”作为孩子出现某种症状的第一联想。举个例子,如果作为第一联想,妈妈看到孩子夜惊就会以为是有创伤了,其实,如果孩子体内缺乏一些营养素,也会出现夜惊的症状。其次,要看有文献出处或者正规教程的关于创伤的文章。不要看个人化的解释或者网文,以免自己被误导。最后,如果孩子的早期行为和别人家的孩子存在明显差异,请专业人士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创伤,并且尊重对方的判断。因为判断孩子是否有创伤,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很多因素,而且不同的孩子面对创伤刺激的反应形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不要从网上看到一二三点,就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另外,当我们对家庭的伤和童年创伤过度关注时,会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氛围,让大家在遇到困难、挑战时,首先想到的解释方向是“父母皆祸害”和“童年创伤”,从而放弃自己的父母角色和社会担当。

中国传统的家文化,蕴含积极的心理意义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智慧和心理资源帮助我们去处理家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对于中国的家文化、家风、亲子关系、孝等很多长期以来支撑中国文化的美德所做的心理学层面的解读,有一些具有病理化和贬低的倾向。

很多人批判中国的家文化没有边界,这是不对的。古代的礼仪对于父亲、母亲和孩子都有设定,对父母和孩子的行为都有约束,边界其实是很清楚的。之所以产生“中国家文化就是极端的家长制”的误读,是因为社会文化的变化和断层导致的。

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很多禁忌就是边界的体现。举个例子,古代父母会尽量给女孩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叫作“闺房”,女孩可以在里面做女红,和母亲分享一些小秘密。但是,女儿的闺房,父亲是不允许进入的,这就是父女之间的边界。

理解中国的家文化也需要追本溯源。有些习俗禁忌看着落伍甚至压抑,其实对于家庭建设和家风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

比如“家丑不可外扬”,源自孔子的“亲亲相隐”,本义不是包庇、纵容家人做坏事,而是为了让家人在做错事之后能有一个缓冲的空间,有机会改过向善。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有一对父子吵架,父亲跑到官府告儿子不孝。孔子没有责打这个儿子,只是将父子俩关在他平时讲课的地方。孔子向学生讲解“亲亲相隐”的道理时,父子俩听到都很后悔,不应该不给亲人留有余地,向孔子痛哭流涕地忏悔,孔子就把他们放回去了。

所以,“家丑不可外扬”从积极的角度讲,是在家的组织、家的文化或者大家庭的相互支撑下,很多心理问题可以消灭于无形当中。从后现代角度来讲,这种社会支持的作用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彼此都不包容家人的错误,甚至随时拿家人的错误来显扬的话,这个家就不像家了。有的父母喜欢在自己的同事或朋友面前,拿自己孩子的缺陷开玩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不到家人的包容与呵护,对家没有归属感。

还有的父母刚刚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就急匆匆地将孩子推给咨询师,自己却撒手不管。在孩子那里,咨询师再好也无法取代父母的角色。父母的这种做法,有摆脱自己的责任和内疚感的成分。即便是孩子在接受心理干预,父母还是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包容和接纳孩子。

再比如“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民俗禁忌,看起来好像不近人情,其实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因为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古代,生育是一脚迈进鬼门关,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子女庆生可能会引起母亲在生产时的一些痛苦回忆,这条禁忌也表现了中国家文化中对母亲的关注和尊重。父亲都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子女显老可能会引起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担忧,所以最好不要在父亲面前留须。子女能有照顾父母的心理,父母自然也會对子女更加关怀。

在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春节聚会时,长辈会给晚辈讲古,讲家族中那些了不起的故事,这就是在传承家风。家风建设,简单来讲,就是收集整理并去传承一个家族里边那些可以催人奋进、给人希望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会让孩子志存高远。

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个体性,结果就是每个人抱着一部手机,过年亲人见面都没话说。所以,我们一定要创造一种有仪式化的生活,在家庭聚会的时候要有专门的故事分享时间,有意识地去发掘祖辈曾经做过的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讲给我们的孩子听,传承家族的文化。

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对姥姥特别反感,祖孙关系非常紧张。爸爸对他说:“你的姥姥曾经是一个大老板,开过酒店哦!”然后讲了几件姥姥当年做过的了不起的事儿。孩子一直以为姥姥就是一位爱唠叨的老太太,听了爸爸讲的故事后,他觉得姥姥特别神秘,对她产生了恭敬之心。神奇的是,当孩子的态度改变后,姥姥也不像以前那么爱唠叨了,祖孙俩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无论是运用西方心理学还是中国家文化,都需要追本溯源、正本清源,这样才能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只复制西方对于家庭文化的诠释,还要从中国的家文化、家风、文化传承中汲取心理营养,发出中国的声音。

猜你喜欢

原型心理学小孩
“没有用”的心理学
一起来探案
包裹的一切
云小孩(上)
懒小孩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跟踪导练(二)5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