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南村:走上养羊致富路
2021-01-18严德本印玉文徐孝挺
严德本 印玉文 徐孝挺
“近来雨水多、温差大,小羊羔免疫力低,要多喂点精料,及时做好保暖防护。”梅雨季节,大学生村官盛金羿走进老洋蛮河堑南村贫困户刘昌进的羊圈里,指导刘大爷给几只初生的小羊羔细致地“体检”。
堑南村,一个昔日以稻麦种植为主的穷村,如今因地制宜发展山羊养殖产业。
村官试建山羊专业合作社
盛金羿是海安百祥山羊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堑南村团支部书记。2016年,盛金羿用大学生创业基金引进高架养羊技术,通过羊粪制作有机肥等方法,逐步建成一个年出栏量一万头以上的现代山羊养殖基地,产业项目环保健康。
盛金羿指导农户养羊
“以前说起堑南村,就是一个字——穷。”堑南村党总支书记汤建梅介绍,村里没有工业产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民就知道稻麦轮作,收入很微薄。2016年,堑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86人。如何因地制宜,在村庄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压在“村两委”胸口的一块大石头。
要给百姓“金扁担”,关键要有致富项目。于是大学生村官盛金羿组建海安百祥山羊专业合作社,引进了200头内蒙纯种种羊。可是,令盛金羿没想到的是,内蒙羊到本地后水土不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稀、发热,陆续死亡的现象。盛金羿欲哭无泪,村委会却一锤定音:“村里缺产业,致富带头人缺技术,不如二者互助发展,让养殖产业在村里扎根。”村委会立即联系农委和兽医站的领导、专家们到村查询、了解情况,提供医药诊断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盛金羿渡过了难关。
村委会护航致富路
“带领村民们蹚出一条产业致富路,并为43户贫困户和巩固户教授养殖技术,提供相应工作岗位。”堑南村村委向盛金羿提出了要求,盛金羿满口应允。
在“村两委”的“保驾”下,百祥山羊专业合作社采取滚动式发展,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不断做强壮大山羊养殖产业,成效很快显现。
作为堑南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负责人盛金羿优先安排村内贫困户打工就业。“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能领3000元工资,还能学门养殖技术。”贫困户周爱大娘说,“看着养殖基地的山羊一天长得比一天壮,自己学到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多,我对村庄的产业致富路充满希望。”
看到合作社的羊膘肥体壮,村民刘昌来、陈广余等动起了养殖的心思,合作社知道后立即提供资金和場地,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户自己做老板,享有认购小羊,参与买卖的权利。四年来,合作社已带动周边120多户农户参与养羊项目,实现共同创业,共同发家致富。
扶贫办锻造村民发羊财“金扁担”
2019年3月,海安老区扶贫办对辖区内脱贫困难且具备养殖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排查,共计排出有养殖能力和养殖意愿的29户低收入农户。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盛金羿主动提出给每个贫困家庭免费提供2只母羊羔,由合作社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防疫指导,并提出“育肥+繁殖”两种致富路子,亟需收入解困的部分贫困户成功育肥后,由百祥山羊专业合作社高于市场价回收,让贫困户靠劳动获得短期收入,其余贫困户则采取繁育卖羊羔,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致富的路子。
为使合作社走得长远,盛金羿积极探索自产自销的模式,从养殖、销售以及宰杀等一条龙加工服务都计划在堑南村自己的基地上完成。在海安老区扶贫办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堑南村的山羊养殖扶贫项目造血功能明显,合作社筹划进一步扩大养羊规模,吸收更多周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村民到基地就业,巩固强化扶贫工作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老洋蛮河社区及时总结、提炼、推广了堑南村产业扶贫做法,并初步形成了三产服务业、韩水果采摘、绿化培护等脱贫致富项目。到2020年底,老洋蛮河辖区已有843户1526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累计脱贫率达100%。
(作者单位:海安市南莫镇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