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GnRha 治疗学龄前女童性早熟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1-01-18陆扬
陆扬
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性早熟主要是指男孩在9 岁之前,女孩在8 岁之前出现显著的第二性征发育特征,女孩主要表现为乳房增大以及月经的过早发生,男孩主要表现为睾丸增大以及变声期的提前。研究显示,儿童过早出现第二性征[2],不仅会影响生理性指标,同时还会造成心理以及社会问题。目前对于性早熟女童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进行治疗,通过对性腺以及骨龄进展的显著延缓,进而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情况以及机体的激素水平[3],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过高和过低的GnRHa 治疗,均会造成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控制不佳或是抑制生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所以,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GnRha 治疗学龄前女童性早熟对骨代谢标志物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主要采取前瞻性研究,以2017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 例学龄前性早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10 例,A 组初始发育年龄(6.40±0.85)岁,开始治疗年龄(7.56±1.40)岁,体重指数(15.19±3.10) kg/m2;B 组初始发育年龄(6.51±1.06)岁,开始治疗年龄(7.65±0.54)岁,体重指数(15.13±3.13)kg/m2;C 组初始发育年龄(65.41±0.99)岁,开始治疗年龄(7.44±0.54)岁,体重指数(15.16±3.13)kg/m2。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性早熟诊断表标准[5];②LH 峰值>10 U/L;③骨龄大于年龄2 岁以上。(2)排除标准:①无痴呆、智力发育异常;②严重代谢性疾病;③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④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患者。
1.3 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嘱所有患者多开展体育锻炼,多进行纵向运动,保证营养均衡以及充足的睡眠。在此基础上,每4 周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090037,规格:1.88 mg)治疗,A、B、C 三组患者的治疗剂量分别为50、80、100 μg/kg,均治疗1 年。
1.4 观察指标(1)激素水平比较:分别对治疗前以及治疗1 年后的黄体生成素基值(LH)、卵泡刺激素基值(FSH)、LH 峰值、FSH 峰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进行比较。(2)预测身高(PAH)比较;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 年后的PAH 水平进行比较。(3)脂代谢水平比较: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 年后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进行比较。(4)并发症比较:分别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头痛、皮肤瘙痒等情况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采用()表示,统计分析采用F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的LH、FSH、LH 峰值、FSH 峰值以及IGF-Ⅰ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LH、FSH、LH 峰值、FSH 峰值、IGF-Ⅰ均显著下降,且C 组患者的LH、FSH、LH峰值、FSH 峰值、IGF-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n=10)
表1 三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n=10)
2.2 三组患者预测身高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预测身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预测身高均显著增加,且C 组患者的预测身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预测身高比较(,n=10) cm
表2 三组患者预测身高比较(,n=10) cm
2.3 三组患者脂代谢水平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 年后的TG、HDL-C 以及LDL-C 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脂代谢水平比较(,n=10) mmol/L
表3 三组患者脂代谢水平比较(,n=10) mmol/L
2.4 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皮肤瘙痒以及头痛等并发症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10) 例(%)
3 讨论
性早熟患者绝大多数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6],进而造成性器官的过早发育,第二性征提早出现[7]。目前对于性早熟的治疗主要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治疗,有研究显示[8],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过早激活是造成患者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对于性早熟患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治疗剂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剂量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性早熟患者的性激素以及骨代谢水平的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9]。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治疗,患者的性激素各项指标,包括LH、FSH、LH 峰值、FSH 峰值、IGF-Ⅰ均恢复正常水平,随着治疗剂量的提升,患者的LH、FSH、LH 峰值、FSH 峰值、IGF-Ⅰ显著降低,提示,在较高的剂量下,患者的激素水平恢复显著。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值得注意的是[10],如果是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则要在治疗前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随后才能采取以上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建议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患者的性早熟类型,即使合理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剂量进行治疗,值得明确的是,在对假性性早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基本无效[11]。针对乳房发育的儿童,是否需要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激素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也有研究指出[12],在性早熟患者的大剂量长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造成机体LH、FSH 水平的显著降低,通过对性腺的直接作用,抑制卵泡的发育,但是随着使用药物的时间延长,势必会造成LHRH 受体的结合能力显著[13]。而在对患者的受体过度消耗的情况下,相反对患者的垂体性腺产生相应的抑制性作用,造成性腺功能的降低,卵巢发育障碍,所以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建议针对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时对治疗剂量进行调整[14]。
但是本研究还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出于疗效的考虑,未能使用更多剂量水平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针对性早熟患者,采取100 μg/kg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临床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