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阴县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研究

2021-01-18李权兵

陕西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护水利基础设施

李权兵,王 敏

(1.汉阴县水利技术工作站,陕西 汉阴 725100;2.汉阴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站,陕西 汉阴 725100)

0 引言

陕西省委十四五规划中建议: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民生领域还有欠账,社会治理还有弱项,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补齐能源交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水源、水生态修复、灌区改造、防洪减灾等工程,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优先发展农村,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加快水、电、路、气、讯等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建设力度,是一项量大面广、系统性强的民心工程,长期以来,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重建轻管问题十分突出。

1 汉阴县水利等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水利等设施是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县农村水电路气信及公共人居环境、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农村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水利方面:2016 年~2020 年全县共投资1.68 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59 处,解决6.7 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24.7 万农村群众受益。截止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31%,河长湖长制工作体系初步建立,防汛减灾能力明显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控成效显著,省级节水示范县创建、水土保持、河湖生态治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5 亿元(含企业等社会投资)。农村饮水主要做法是:围绕全县贫困户脱贫、县摘帽,对标饮水四项指标以“规范化建设、市场化管理、智慧化运营、科学化提质”为抓手,建管并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好、管得了、用得起、长受益”,出台了运管办法,县财政每年落实100 万养护基金,2019 年6 月全省水利扶贫现场会在汉阴县召开。公路方面: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94.922 km,路网密度达到190.11 km/100 km2,100%乡镇通油(水泥)路,100%建制村通水泥路,十三五期间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16.5 亿元,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养护里程共计2522 km,其中村道1944 km。“十三五”期间,农村公路养护正开启“智慧养护”模式,推进农村公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和“四好农村路”网格化管理,推进路长制。其他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将人力、财力整合聚焦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机遇,短期投入资金较大。

2 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短期内投资量大面广,但这是此前阶段为完成脱贫攻坚这一硬件任务建设的,因而具有一定“粗放型”建设和缺乏管护,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

2.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

1)规划统筹不足,前期技术工作不扎实。工程设计质量还有差距,设计“水土不服”或与实际有脱节,统筹现状资源不足,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依然落后,防汛抗旱存在薄弱环节,城乡供水保障不足,水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项目资金受限,农村防洪隐患多、排涝不畅,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配套不健全、建设标准低。

2)资源保护利用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城乡供水水源保障不足、靠天吃饭、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工程性缺水瓶颈存在,智慧水利建设仅局限于供水且覆盖率不高,河湖、水保、防汛、水生态等“水利一张图”信息化才起步,涉水产业发展缓慢。

3)建管资金不足,机制不够健全。重建轻管,小型水利工程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损毁,修复资金有缺口,效益发挥不够到位,资金投入及管护资金不足,县财力有限等。

4)专业技术人力严重不足。水利等行业涉及水保、环保、地质、水文、造价、监理、设备、电力、工程管理、建筑、结构、材料等多个领域或专业,县镇专业技术人员少,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2.2 农村公路方面。

路网布局不合理、乡村道路建设设计标准等级低、宽度偏窄、无回车错车道、安防设施,特别是每年春节及节假日期间,因无错车道造成堵车、事故、压坏农田等现象不断,路网连接不完善、道路排水不畅、损毁严重,县乡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县乡公路上缺防护、桥梁、涵洞,桥涵防护配套率低,有路无桥,晴通雨阻现象仍十分突出,易发生水毁路段多,公路病害严重,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危险路段临时性设施多,永久性设施少,工程隐患较大,安全设施缺乏,交通事故频繁,群众保护意识差、管护机制不健全、养护缺失,投入财力不足,县级财政底子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兑现,全县农村公路危桥量大面广,受到资金限制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造,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缺乏,安全隐患大,易发生交通事故。

2.3 农村环境公共卫生、垃圾、污水处理、排水、电力、电信、公厕等其他方面。

依然存在规划滞后、技术人力匮乏、建设标准低、群众保护意识差,如农村垃圾筒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管护不到位,财力投入足等,甚至出现“建设——废弃——再建设——再废弃”的怪圈,与农村高质量发展差距很大。

3 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规划引领,严把规划设计技术审查关

近年来,基建项目建设中招标采购的规划设计单位业务水平不高或与实际脱节大,后期服务不到位,有时急于项目申报,前期工作把关不严不实,造成诸多不合理,这就要求业主要把好关口,统筹现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政策,做到设计方案科学、规范、合理,把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

水利基础设施方面,严格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划,谋划好水源工程、防汛抗旱、城乡供水、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水岸线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统筹,从法制、体制、机制上入手,建立强监管体系和智慧管理体系。农村公路方面,实施好“四好农村路” 建设,对农村道路改造提档升级,注重科学实用性。其他等公共服务方面,根据行业类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同步把好规划设计审查关。

一要成立县农村基础设施建管专家库和咨询委员会,聘请各行业经验丰富的省、市、县专家为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参照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严把决策和内审关,逐级审查后上报,提高设计技术效率,全过程参与;二要建立联席制度,政府主导牵头,各行业部门配合,与省市部门对接沟通,规避因部门间职责边界造成的项目规划遗漏,确保建设规范合理;三要建立行业内部人才激励奖励机制和个人职称考核管理,挖潜现有技术人员力量,发挥特长,提升行业能力水平。

(2)科学包装项目,补齐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

各行业部结合十四五规划,统筹谋划细化分类补短板项目。省委十四五规划提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实施项目带动,大力抓好产业项目的同时,补齐短板”及“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多包装申报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这一硬件,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包装可落地项目,根据汉阴县水系功能定位和现状,从供水保障、防洪减灾、水生态文明、现代化水利管理4 个方面入手包装项目。统筹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和岸线等方面,保持生态原生性、完整性,统筹河道综合整治和岸线治理,建设安澜河流。

(3)加强建设质量管理和智慧化水平,确保效益长期发挥

为加快质量强省建设,注重抓实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管理和落实好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把程序及审查关,推进法制诚信建设。围绕安康“中国硒谷”和市委提出的 “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之路”,强化招商,做好“富硒饮用水”、特色水产养殖和涉水产业建设这篇大文章,充分拓展水资源综合效益。

(4)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入

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支持,靠项目争取、以工代赈、政策倾斜、社会企业广泛参与及PPP模式各方筹资,发展特色产业,按“一村一品”“一事一议”落实经费投入,设立各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基金。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建议

4.1 建立管护机制,力争各级、各行业对基础设施建管达到全覆盖

1)健全组织(由谁来干),成立“建管领导小组”。中央明确要求各级书记要主抓农业农村工作,按“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级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明确领导及专业队伍,如护河员、河长、护林员、路长等,比如我县水利上农村饮水管护达到了全覆盖,组建了农村供水管理中心,县供水总公司、12个镇级水务公司及村委会自管3种形式成效良好,但还需要挖潜提升,其他基础设施同样也达到全覆盖,即纯公益性基础设施政府主导,准公益性引进市场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2)明确主体(由谁担责),注重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结合农村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设施,灵活明确管护责任主体。按照“谁拥有,谁管护”或“谁使用、谁管护”的方式由村委会或主体负责管理维护。

3)确定标杆,解决“标准怎么定”的难题。把保证质量放在管护工作首位,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标准来推进工作。制定运营管理办法、日常管理维护制度等文件,形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标准体系,确保工作有方向、干事有重点、成效有标准。

4)创新模式和智慧化水平,解决“设施咋管护”的难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设施分布在农村,有些工程建设者、使用者和管护者责任并不统一,如何及时有效实现管护是个现实问题。依托职能部门或专业服务单位,创新管护模式,提升管护及时性和有效性,可采购第三方运管服务、以大带小等方式,建立智慧化平台,县发改物价部门定价,适当收取水费,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发展机制。

4.2 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纳入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

采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行业部门评价的方式参与考核,促进全社会重视管理。

4.3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层次推进

牢固树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护是永恒的主题”的思想,采用建管结合方式,降低维护成本,每年评选表彰奖励建管示范镇、村,激发主动性。

4.4 多方筹资、解决管护资金

按2020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九部委会议,部署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对农业生产、交通、水利、文旅、林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有效途径。通过项目争取、以工代赈、政策倾斜、社会和企业参与、PPP模式等落实经费投入,多方引导,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为田间水利工程建设筹集资金,提供管护保障。

4.5 采用建管结合方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加大技术人员引进和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解决工程建设综合效能问题。

4.6 强化宣传动员,形成管护合力

充分发挥党员及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农田水利等建设管理中去,使水利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我县可以推广运用“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发展群众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市场化、全民管护模式,按“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方式,盘活资产,实现良性循环,推进我县农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管护水利基础设施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