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城市更有海的韵味

2021-01-17韦棋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港区滨海宁波

韦棋

与海为邻,向海而生,这是不少人心中的诗意海居梦。位处东海之滨的宁波,拥有1682公里的海岸线,海域平静而辽阔,分布着600多个美丽的岛屿,北纬30度海岸带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优越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海还未完全融入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嵌入全球化发展体系当中。但宁波的城市发展呈现“双核跳跃模式”,主城区沿着三江六岸逐步扩张,滨海空间则是依托港口发展港航贸易、临港工业,两者在空间、生态、交通方面缺乏有机衔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生活走向大海、休闲走向大海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宁波滨海休闲旅游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亚帆基地、亚运沙滩排球馆等项目不断建成,海离宁波越来越近。但是,相较美国的纽约、迈阿密,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的青岛、大连等滨海城市,宁波在滨海休闲旅游发展、滨海城市建设、滨海风情风貌塑造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今年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既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未来的新定位,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新举措。在笔者看来,宁波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进程中,有三项工作不容忽视。

一是实现滨海空间的大贯通。与国内外一些滨海城市相比,宁波现有主城区离海有一定距离,滨海空间通达性不强,梅山新区、象山港等新建滨海区域距离中心城区30公里左右,缺少轨道交通、快速路等快速通道,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这也是滨海区域难以集聚人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形成主城区与滨海区连片发展格局,需要依靠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来联通。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将交通路网作为滨海区域开发的头号工程来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梅山、奉化、象山等地区轨道交通和高等级公路联系。同时,要打通滨海公路、休闲步道绿道之间的断点,建设全线贯通的最美海岸风情公路,真正让滨海公路成为展现滨海风情风貌、带动滨海区域发展的复合型走廊。

二是实现老旧港区的大焕新。过去宁波的滨海空间高度产业化,港区、园区大多封闭管理,可以说很多宁波人是“滨海不见海,近海不亲海”。但随着海运技术的快速发展,宁波的很多老旧港区难以适应大型船舶停靠、集装箱装卸、集疏运体系建设等现代化港口生产需求,部分已沦落为散杂货仓储基地和中转基地,不仅经济效益很低,也造成海岸线脏乱差。为此,要对老旧港区再调整再开发,再造合理的、充满活力的生产生活空间,让海洋的生态本色不断展现。这方面一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釜山市随着港口物流中心移至新港,投资80亿美元建设150万平方米的釜山港国际海洋观光中心,打造绿色滨海休闲带,使老港区变身为文化旅游港;青岛市近些年通过整顿美化老港区的道路、建筑物以及保持货物堆码整齐划一等,使老港区成为城市的一处景观,也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青岛的一个窗口。

三是实现海洋文化的大繁荣。宁波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从上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到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再到近现代的宁波商帮文化,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海洋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资源既要保护好传承好,更要活化好利用好。要通过开发海洋旅游产品等,赋予这些海洋文化资源更多的当代价值。这也成为国内外很多滨海城市的发展重点。据统计,2020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3924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46.98%,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西雅图依托优越的滨海资源,举办“海洋节”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已经成为全美受欢迎、每年夏季盛大的节日活动。为此,宁波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自身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滨海休闲旅游、涉海庆典会展等为主体的海洋文化产业,让海洋文化真正融入城市的发展和血脉中。

责任编辑:姚颖超

猜你喜欢

港区滨海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关于建立港口危险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探索
广州港集装箱码头运输格局研究
探讨海洋文化符号在南方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湖北省水运口岸即将新增5个对外开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