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你花钱了吗:即时满足与延迟满足

2021-01-17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零花钱贝壳注意力

从五彩斑斓的贝壳第一次在交换活动中被当作中介开始,人类便开始对自己的财富增减保持足够的敏感:原始先民因贝壳不够,忧虑明日猎物的交换;而现代人因钱包空空,担心不得不“吃土”的将来。

你每月的零花钱有多少?来看看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统计的“中国05后每月零花钱情况”吧。

数据显示,零花钱入不敷出的情况并不少见。你的零花钱够用吗?怎样管理零花钱才能让它用不完呢?

零花钱难题:现在or将来

数据显示,05后的消费结构中饮食、购物、休闲娱乐总支出占比约83%,看来大家更偏向于将手中的零花钱快速地转变为愉快的消费体验。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拿到一笔零花钱,会怎么做?

A.立马花掉,清空我的购物车!

B.存起来,万一以后想买更贵的东西呢?

如果你选择A,那么你或许是一位更注重“即时满足”体验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解决当下的需求,习惯用零花钱立即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和服务。

如果你的答案是B,更关注长远的结果而放弃了一部分当下的消费体验,保留未来享受更好商品和服务的机会,那么你已经摸到“延迟满足”的大门啦。

如果你经常因为种草拔草太多而过度消费,不妨来了解一下延迟满足吧。

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

美国斯坦福大学米歇尔博士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了延迟满足心理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在实验中,600名4到6岁的儿童被要求坚持15分钟不吃1块棉花糖,如果成功则会获得1块棉花糖的额外奖励。结果,有2/3的孩子选择了吃掉棉花糖,而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通过唱歌、闭眼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直到实验结束。

14年后,研究人员调查了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有着更高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犯罪、肥胖等不良问题出现率也更低。

“棉花糖实验”揭示了延迟满足心理对自我管理的影响。即时满足追求体验,延迟满足塑造能力,在享受管理好零花錢成就感的同时,还能通过延迟满足锻炼自控力,何乐而不为呢?

存好零花钱:滚动财富的雪球

《盐铁论》中说:“丰年岁登,则蓄积以备乏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想存钱,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存钱。假如你有1000元钱,该如何存储呢?或许你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月初收到1000元零花钱后,在月初、月中和月末各存钱一次,最低存钱数50元,也可以存入更多的数额。如果本月三次都存钱成功,则下个月可以从储蓄账户中支取50元奖励自己消费。

这种频繁存钱的方式有助于养成习惯,适当的奖励有助于增加存款动力。举一反三,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存款的频率。长期坚持,当你的账户数字越来越大,就可以奖励自己,比如花自己的钱出门旅行,好好享受延迟满足感!

猜你喜欢

零花钱贝壳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银贝壳
零花钱大作战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贝壳里的海
零花钱就是随便花的,咱别干涉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