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新世界》:经典又惊悚的“小野人找爸爸”历险记

2021-01-17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世界乌托邦灯塔

《美丽新世界》创造了一个荒诞到让人发笑,却又并非毫无根据的未来世界。

如书名所言, 未来世界是一个“ 美丽”“崭新”的世界。美在哪?这个世界科技发达、秩序井然。这里的每个人,从受精卵开始,就被安排到既定的社会阶层——“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厄普西隆(ε)”五个阶级,人们在各自的阶层里自得其乐,像机器般完成自己的一生——之所以能如此,得益于先进的胚胎培养技术,人的胚胎还没成型,性格和思想就已经定型了。正是靠着这项技术,人类的诞生不再靠母体孕育,而通过孵化与设置中心来实现量产。于是,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被彻底瓦解,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那么多道德约束,自然分娩反倒是社会怪相,“母亲”一词成了天大的笑话。

作为新世界的代表人物,孵化与设置中心主任托马金极为拥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然而,意外发生了,摒弃“自然分娩”、痛恨“父亲”称呼的他,竟迎来了一个口口声声喊他“爸爸”的儿子!这一声“爸爸”不仅为主任打上了“可笑”“可耻”的标签,更意味着他违背了新世界的制度规则。主任的前途危在旦夕,意外出现的男孩约翰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人群开始疯狂围堵约翰,他们扭曲的观念、无底线的言行,都对来自“野蛮世界”——也就是传统社会的约翰造成剧烈冲击。约翰无法忍受,选择独居避世,但骚扰并未停息,最终,他在绝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美丽新世界”源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天真的米兰达唱:“奇妙的新世界啊,竟有这样美好的人!”这句台词看似在赞美,实则在讽刺。赫胥黎将莎士比亚的原文和内涵加以引用,成就了这部让他名留青史的反乌托邦小说。

“美”到令人无法直视的世界——赫胥黎到底有多敢写?

《美丽新世界》到底是本什么样的小说?

一开头,就出现“伦敦中心区孵化与设置中心”这一具体的地名,随着“面色苍白的工作人员”“死尸般煞白的橡胶手套”逐渐映入眼帘,会以为这是一部赛博朋克题材小说。再往下,大胆的奇想开始跳脱科幻的边界,冲击我们的认知:孵化中心可以将一个受精卵分化成96个一模一样的胚胎,在少数情况下,甚至能生产出15000多个成人……脑洞大到令人震惊。继续往下看,主任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跟着参观的学生却一脸虔诚地记录着,那个画面,又像极了《百万英镑》般的夸张幽默的讽刺小说。

事实上,这正是《美丽新世界》的趣味所在。作为赫胥黎最经典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实实在在的、通过无数奇思妙想来讽刺工业社会的反乌托邦作品。“乌托邦”是希腊语,意思是“好地方”,一般指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极为理想化的社会。反乌托邦的意思就是:别做梦了,这样的地方不存在!

为了将讽刺发挥到极致,赫胥黎将“新世界”的起始日定为汽车诞生的日子——用工业品的诞生来代替西方传统社会中耶稣的诞生,象征了科技与商品对宗教和信仰的取代。

小说里设置了诸多令人目瞪口呆的情节:在胚胎培养过程中,“级别越低,供氧量就越少”,这样培育出来的人天生就是侏儒,一出生就被送去做底层人;而一旦阶级固化,不同阶级的人连读的报纸都是不同的——近乎残害性命般的命运设置,实在叫人不寒而栗!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主任多次强调越想幸福,就越要无知;更可笑的是,这个世界里没有“退休”制度,因为“衰老”问题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永生”,而是指老年人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寻欢作乐。这让人始终沉浸在享乐中,没有时间去回味人生、思考生命、寻找真理……

因此,所谓的“和谐稳定”,其实质是将人异化为没有情感、丧失自我的行尸走肉,让技术取代一切理智,让秩序掩盖所有人性。

这可是将近100年前的作品,现在看依然觉得想象大胆,为了讽刺工业社会,赫胥黎也真是太敢写了吧!

再经典的小说也有狗血剧情——“野蛮”的私生子恰是最纯洁的人

既然反乌托邦,那么一定会有一个抨击、打破新世界美好幻景的人物出现。此人正是“野蛮”的约翰。

赫胥黎是幽默大师,也是狗血大师——即便脑洞巨大,也逃不了男人在外偷偷生子,最后“小蝌蚪找妈妈”般公开认亲的戏码。

根据设定,在“新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野人保留区,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个保留区类似于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约翰就出生在这个象征传统社会的原始部落里,他是孵化与设置中心主任托马金与琳达产下的私生子,由于这种通过自然分娩来孕育下一代的做法是违规的,主任就把娘儿俩抛弃在了保留区。机缘巧合下,约翰进城“找爸爸”了——父子大庭广众下相认的那一刻,可谓是全书最精彩的一幕。约翰喊出“我的父亲”,然而这个称呼因为过于“肮脏”,导致“一阵哄堂大笑爆发出来”,“大家的脸似乎都變形了,眼泪直流”。

这就是挑战乌托邦的结果,令人捧腹,也令人深思。

当列宁娜想要和约翰纵情欢愉时, 约翰骂了她一句“ 不要脸的娼妇”,还狠狠扇了她耳光。要知道,在和谐融洽的新世界里,这种咒骂和暴力行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而且列宁娜始终认为自己毫无过错。可以说,通过这种“野蛮”和“美丽”的正面冲撞,作者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什么美丽新世界,其实就是个破烂垃圾堆!

即便如此,约翰依然没能逃过悲惨的结局。陕师大版的《美丽新世界》封面是一座棕灰色的灯塔——这是约翰逃离城市后的藏身之地。灯塔虽然废旧,却给他安宁;灯塔虽然孤寂,却与他心性相契。最重要的是,灯塔有导航和引路的作用,能为约翰提供庇护,其隐喻不言自明。即便意蕴如此丰富,赫胥黎照旧“辣手摧花”——先是叫人躲在远处偷拍约翰,出了部叫《萨里的野蛮人》的感官纪录片,将约翰当作商品来消费;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乘飞机来树林看猴子般骚扰、参观约翰;最终,在难以摆脱的痛苦中,约翰结束了生命。

《美丽新世界》的结尾,夹杂着幽默、猎奇和淡淡悲伤。“新世界”到底有多“美”,值得你亲自去体会。

猜你喜欢

新世界乌托邦灯塔
神话新世界
LIGHT—HOUSE 灯塔
日本人借爱情拯救灯塔
乌托邦
灯塔
“P”出个新世界
数字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