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寻找热爱与自我的乌托邦
2021-01-17LOU
LOU
Cosplay作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风靡于青少年间,成为大小漫展上必不可少的活动。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为什么对年轻人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呢?
从“一条床单”开始的Cosplay之路
年少时,你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披上床单扮演古装美女;扎个马步、摆好架势,冲着对面喊一句“龟派气功波”;套上纸壳做的“圣衣”来一句“天马流星拳”……因纯粹的喜欢和憧憬,不少人年少时都曾借用粗劣的道具模仿各式角色,向往着成为那样的人。很多人长大后将那些童年趣事看作“黑历史”,就此尘封,但还有一群人依旧在“扮演”游戏中创造和感受快乐,Cosplay正是从这种“扮演”中诞生出的文化。
Cosplay的本质是角色扮演,按照作品呈现的方式主要分为“平面”与“舞台”两大类。前者通常以摄影、摄像艺术为主,我们常常在网络平台看见的各种cos照片或视频便属于这类;后者多活跃于各种漫展舞台上,包括走秀、宅舞和舞台剧。可以说,平面与舞台是Cosplay最基本的两大类型。受难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平面类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coser人数都远远大于舞台类——据一位资深舞台类cos社团团长介绍,全国范围内常年参加舞台表演的coser大概有六千人,平面coser则远超这个数量。
从兴趣到将其做到极致,Cosplay已然成为一种艺术。“角色扮演”是核心要求,因此coser需要从外形、动作、神态等方面去模仿角色。每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cos照背后,都凝结着参与者们的智慧结晶,他们借用摄影艺术的手法,構思分镜,揣摩肢体语言,为了取景甚至爬冰、卧雪或忍受酷暑,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们想将角色的精神内核表现到极致。而为了完成一场舞台表演,coser们则几乎将自己培养成了业余戏剧演员。
因为爱,成长为手工大佬
虽然追求极致者可以抵达艺术的境界,但Cosplay的准入门槛其实十分“亲民”——任何人只要穿上角色标志性的服装,Cosplay就开始了。从这个角度看,准入门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获得服装道具的难易程度决定。
十五年前,Cosplay的参与者极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获得服装和道具很困难。当时几乎没有裁缝店会做Cosplay的服装,更别提造型各异又复杂的道具了。想出cos作品,要么自己动手制作,要么恰好认识这方面的手工达人,否则只能望洋兴叹。很多Cosplay爱好者被逼无奈,只能自己摸索,而初学者的作品质量可想而知。那些十几年前的帖子里,至今记载着不少“黑历史”。当然,不断地探索、制作,也让一部分人成长为手工达人。有网友就自己动手还原了“Fate”系列作品中吉尔伽美什的武器,不仅外观一模一样,自行组装的电路还还原了剑身的发光特效和剑身的旋转效果。
大部分没有成为手工达人的人,则乘上了网络购物的东风。当然,早期网购平台出售道具的商家依然多为个体从业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那些动手能力强的coser。虽然店家数量少、工期长,道具质量也是泥沙俱下,但新的渠道还是让更多爱好者得以参与到Cosplay活动中。随后,嗅觉敏锐的商家纷纷加入进来,服装道具的制作也发展成了工厂外包、批量生产。从可遇不可求到一键下单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coser人数的增长,也让热爱Cosplay的小学生、初中生们能轻松参与进来。
在Cosplay的乌托邦寻找自我
哪些人可以成为coser呢?爱好Cosplay的人。他们是学生、医生、教师或程序员等,是来自各行各业中的普通人。当他们穿上自己的“铠甲”,登上舞台时,就会像美少女战士变身一样,瞬间光芒万丈。
一批又一批优秀coser的诞生,源于Cosplay文化的包容。
Cosplay文化的核心精神从来就不是“cos”(扮演),而是“play”,是动手,是探索,是以非功利化的态度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对爱好的探索、对作品的打磨中,Cosplay的爱好者们摆脱了生活的苟且。他们真正享受的是用自己的双手从零开始创造作品,是学习、提升技能的过程,是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获得成就感。从这个角度而言,Cosplay精神是一种公平的文化精神,无关cos的角色人气高低,也无关coser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何种财富地位,只要态度真诚,尽力呈现作品,就能获得他人的肯定。
在Cosplay圈里还有一条默认的规定——不允许随意攻击coser的外貌。大家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对有勇气展现自己、塑造角色的人,就应该给予赞扬。这或许是对随处可见的外貌焦虑最好的回击。Cosplay文化的这种包容性让很多敏感的人重新找回自信,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而聚集,并不断结识新伙伴,他们告诉彼此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在这里,有人会看见你的努力、承认你的价值。这种文化氛围让Cosplay成为一个亚文化圈层里的乌托邦,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彼此之间共同的爱好,情感上的理解、支持和包容,让Cosplay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现在,很多coser成为红人,他们传播乃至引领着Cosplay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里创建起Cosplay社团,不少家长还会陪同孩子逛漫展,看他们的cos表演……曾经小众、个人化的热爱,现在成为一种在漫展上人们会因叫出对方扮演的角色名而相互结识的存在。仅仅因为服饰妆容,就知道,我们是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