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都上海,理想之城

2021-01-17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11期

虽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句话成功劝退了不少人,但上海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它海派摩登、繁华现代,它云集国际名企和各类机构,它荟萃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美味。在这里,你将拥有多样的发展机会,接收到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或许上海不相信眼泪,但它一定相信努力和实力。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双一流”大学和诸多其他高校,将为你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视野更是它们贯彻到底的理念。

腾讯、字节跳动、小红书等你叫得出名字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这里设部办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东方证券等前景与“钱”景兼具的金融机构,也在这里操盘;大众汽车、宝洁、飞利浦等外资企业更是早早布局上海。

上海不只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世界也拥有一席之地。2021年3月,英国伦敦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评估显示上海位于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尽管这座城市摩登现代,但经过岁月沉淀的霓虹灯、老洋楼、黄浦江和诸多上海文化地标,又为这座金融城市增添了些许人情味儿。在这里,高楼背后可能是一条老弄堂,老旧民房里也许是欧洲风格的咖啡厅。这里还是“艺术之都”,美术、音乐、话剧等国内外各种艺术形式的展览,你总能第一时间欣赏到。

这里是上海,它一心向前,又包罗万象。它的过客不少,但更多人正满怀憧憬而来。

多面上海:浮在梦中的城市

作为沿海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城市历史并不漫长,1843年,沪上开埠,上海从小渔村肆意生长;20世纪,《新青年》编辑部、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等出现在这里;21世纪,星光熠熠的外滩、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吸引着人们前来……上海在重新诠释着现代都市的定义,它能在时尚繁华的高楼大厦里尽显“少年意气”,也能在梧桐树和各式建筑中跳动文艺的灵魂。上海还有哪些惊喜?它正等待着你来探索。

时尚魔都:网红记忆与潮流生活

上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自登上历史舞台以来,时尚和摩登便是它的代名词。从城市建筑再到生活百态,上海的每个区都代表着时尚。有个经典的例子是:有人打车说要去市中心,上海本地司机会问:要去哪个市中心?这句话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上海繁华的地方太多!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南京西路……走到哪里都是拥挤的人流和璀璨的灯光。

互联网时代,“网红”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流行。上海的“网红打卡地”“网红店铺”有很多,不需要去国外看秀,来到这里,你便能轻松将“美式复古”“法式文艺”“日系清新”等风格驾驭。正如《小时代》《流金岁月》等影视剧塑造的上海都市形象,这里的衣食住行,处处都透露着精致和时尚。

与时尚相辅相成的气质是魔幻。上海有个长达一个世纪的外号:魔都。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根据上海租界内的见闻而撰写出版了见闻录《魔都》,此后,每当人们提及上海,“魔都”都是绕不开的代名词——城市内有苏州河和黄浦江造就的一横一竖的城市风貌,城市外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和广阔无垠的东海,平均海拔只有4米,加上常年云雾雨雪交融的气候特点,让东方明珠等高楼大厦掩映其间,城市灯光通宵璀璨。上海的魔幻,在半明半昧的氛围中尽显。

文艺小资:在生活中寻找上海腔调

上海的文艺,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行走在上海,你会领略到在鲁迅、茅盾、巴金、张爱玲的文字中出现的他们在上海学习、生活和书写的痕迹;从复旦大学出发,一路行走,经过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你能感受到名校的底蕴和气质;走进三联书店、读者书店,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书店之大之美之多令人流连忘返。有人说,评价一座城市文脉深浅,要看它有多少家书店,而在名人旧居、书店、咖啡店、学府的重重包围下,上海的文艺脉络,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演绎着这座城市的腔调。

上海的生活方式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深夜书店、深夜博物馆、深夜咖啡厅是当地人午夜生活的情调,地铁音乐角、居民区里的胶囊画廊是街头艺术的衍生,你会发现,不管是法式洋房、拥挤弄堂,还是宽阔马路、小店美食,都是城市品质生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连接。

海派文化:名家书写的城市样貌

也许是上海“古典”“水乡”的气质足够特别,也许是现代前卫的城市特征满足了人们的幻想,在黄浦江水的孕育下,在外滩万国建筑群的见证下,上海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海派文化”。这里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兼具国际都市的现代和时尚,这让许多文化名人既愿意选择上海,又愿意书写上海:它可以是《上海滩》的风云传奇;可以是张爱玲小说里细腻的栗子蛋糕和起士林浓香的方角面包;可以是徐志摩、叶圣陶、郁达夫、曾朴等文坛名流,在思南公馆文化沙龙里自由地谈论着中外文学和文化思潮的氛围;也可以是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里不断变化的旗袍……

上海既是新派文人、作家的樂园,也是艺术的缪斯,上海有太多经典的存在了,以至于你随便路过的一个转角,都可能发生过一段历史。在这种包罗万象的城市特质下,从建筑、舞台、音乐、文学再到饮食,上海开创着中西融合的新风,营造着独特的新中有旧的韵味。

繁华现代:那么远,又那么近

上海的繁华一半和建筑有关。在闹市街头、深巷里弄,这些20世纪20年代就存在的建筑依然勃发着生机,路过四层楼高的小洋房,依旧能够想象到时髦的女士在栽满玫瑰的花园,细品着考究的茶点、咖啡的场景,仿佛过往的画面犹在眼前。从某些角度来看,上海既有巴黎的法式浪漫,也有香港的赛博朋克;既有彰显着富贵和洋气的外滩,也有透露着精明与温情的弄堂,特色分明又毫不矛盾。它满足了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所有想象。

上海繁华的另一半和消遣有关。老字号前总是有人在排队,田子坊好看的小玩意儿能够淘一大堆,武康路的咖啡厅永远有人在闲坐一段光阴,新天地里最新潮的奢侈品大牌满足着顾客的好奇……新想法、新创意、新点子、新去处,永远能撩动上海青年那躁动的灵魂。而消遣的底气,是金融中心上海背后的一串串数字,它们在上交所里不断变化着,给人以希望。

这是一座漂浮在都市人梦中的城市,它美好却缥缈,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总是用力一跃,试图抓住它。

青春的海市蜃楼在现代与近代间又过几秋

上海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公司不仅擅长创造童话,还能把童话带到现实世界。上海迪士尼乐园有七大主题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梦幻世界和玩具总动员。在这里,梦幻城堡、神奇玩具、迪士尼公主们等书本和荧屏里的人与物,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此外,这里每天还有花车巡游和烟花秀,迪士尼乐园在时刻守护着你内心的童话世界。

四行仓库

20世纪的上海,是在炮火中成长的城市,也是电影《八佰》的故事发生地。电影还原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悲壮历史,如今的四行仓库原址被改建成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仓库正面是一座灰青色的弹孔墙,内部陈列记录了当年战争的画面和烈士遗留的物品。站在纪念馆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警醒。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永恒的丰碑。

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城市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它还是鲁迅的长眠之地。园内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梅园等景点。尤其是鲁迅纪念馆,它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鲁迅和茅盾、叶圣陶等人的往来书信,可以看到鲁迅的写作手稿,并通过它们,深入了解鲁迅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公园外,有著名的甜爱路和山阴路,它们让此处浸润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沉淀,梦回“觉醒年代”。

安福路—武康路—淮海路

上海的腔调,就藏在梧桐掩映的道路上。从安福路出发,到武康路、淮海路,这些保留了20世纪建筑的马路上,留下了众多名人的足迹。它像是上海文化生活的缩影,街这头有李鸿章的丁香花园,街那头挨着宋庆龄的旧居,武康路上风格独特的咖啡厅和书店,延续了上海的精致。上海的马路是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漫步在城市街道,在花园洋房的小径上,在弄堂巷子里,便能领略纯正的上海味道。

复旦大学:追寻自己的可能性

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在这万千可能性面前,我们也许踌躇满志,也许焦虑徘徊。如果你正心存迷茫、感到犹豫,不如先来看看这些复旦人的选择吧。

从历史走来,始终不变的家国情怀

邵力子

1905年,在震旦公学就读的邵力子等人带领同学们反对传教士篡夺校权,跟随校长马相伯集体退学并创办了复旦公学。复旦公学正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其中“复旦”二字来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既不忘“震旦”之旧,有复兴震旦公学之意,又有“复兴中华”之志。从复旦公学毕业后,邵力子一直坚定地走在复兴中华的道路上。他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立报》《民国日报》《觉悟》等报刊,大力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在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复旦大学教师的他还动员复旦学生声援北京五四运动。

颜福庆

颜福庆是我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1909年,他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学成后的他心系祖国,毅然选择了回国。回国后,颜福庆为了在上海建成一座现代化医院,四处奔走;为了抗日救亡,毅然奔赴战场前线;他重视医学教育,兴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等医学专门院校和医疗机构……他始终相信,医疗“应大众化,不论贫富,村民或城居,均能平均沾益”。2020年11月22日,为了纪念颜福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推出了同名大师剧《颜福庆》,纪念这位为我国医学教育做出不朽贡献的前辈。

立足专业知识,做社会的中流砥柱

王安忆

王安忆是继张爱玲后,又一海派文学传人。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名,几十年来笔耕不辍:长篇小说《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遍地枭雄》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奖,2007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在书桌之外的课堂上,王安忆同样是业内佼佼者。她在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探索文学前沿,为中国文学与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也开创了作家进入高等学府开课的风潮。

张文宏

2020年疫情期间,复旦校友张文宏“火”了。不仅是因为张文宏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始终兢兢业业,坚守在岗位上,还因为他在网络上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科普疫情相关知识。说人话、说实话的张文宏医生成了“网红”,他的实力也配得上他的名气。张文宏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多年,建树颇多,获奖无数;他长期活跃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微博随手一搜,就能看见许多网友对他的感谢……但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只想做一名医生,这就是他朴实又坚定的人生选择。

陈望道

在復旦大学的一角,常设着《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那也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故居。年轻时,陈望道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这本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毛泽东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中的第一本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陈望道,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心中的真理。他跟随中国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支持工人运动、声援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钟扬

钟扬选择让自己像一颗种子一样,扎根在西藏。“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钟扬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植物保护是他的初心。他致力于西藏地区的植物采样,每年有100多天的时间都穿梭于荒原。16年间,他的行程超过50万公里,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他还致力于将知识传递到西藏的每个角落。在他的帮助下,西藏大学拥有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2017年,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但他的“种子精神”将会为人们永远铭记。

面向未来,更多的梦想正在实现

张顺茂

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张顺茂,如今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复旦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他深知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在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后,他选择与母校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开展联合课程开发与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实习就业等紧密合作。在这里,复旦学子们能得到最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成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专攻高精尖领域。

老番茄

2013年,复旦学子老番茄在B站上发布了他的第一个游戏视频。8年后的今天,老番茄依旧保持着高质量的更新,B站关注者也超过1610万。在兴趣上充分投入热情的同时,老番茄也没有耽误学业,他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大三一学年的GPA高达3.94,大四时保送同专业研究生。在老番茄身上,可以看到年轻复旦人的特征:既对兴趣保持热爱又有深度的思考。在老番茄的视频中不仅能得到娱乐和放松,更能看到他对学习和人生的思考。

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但不管你心向何方,在复旦大学,你都可以自由做出你的选择,而复旦大学会成为你实现梦想的底气: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顶尖的学术资源、自由开放的校园风气……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你自由翱翔的翅膀,助你成就锦绣人生。

复旦大学:给你实现万种可能的力量

人生的万千可能始于你的选择,而复旦大学可以赋予你选择的力量。复旦大学是我国顶尖学府,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创立116年以来,学校秉持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

传承116年的“复旦基因”

2021年,王政民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了。经过五年的学习,他以五年总绩点全系第一、发表两篇SCI论文的成绩毕业,但对于医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只是学习路上新的开始。

“我的老师说,医学生与医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需要十余年的努力。”王政民回忆道,“十余年奋斗,这条路很长。”

或许通往医生之路是漫长的,但在复旦大学学医并不孤单,因为这里从不缺乏榜样和同伴。王政民的榜样正是老校长颜福庆。20世纪初国内医学百废待兴,颜福庆毅然走上了医学教育之路。相比在一片荒芜中探索国内医学教育之路的颜福庆,在如今医学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学医的王政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

五年前,他抱着“不再让病人无奈地走出病房”的梦想报考了复旦大学。现在,他的梦想依然没变,甚至在“复旦基因”的灌溉下愈发坚定。

“复旦基因”传承116年,它来自每一个复旦人的选择:邵力子创办《觉悟》《民国日报》副刊,用笔点燃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热潮;陈寅恪深研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的中华精神;于右任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道尽了家国情怀……“复旦基因”是复旦大学赠予每位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不同的人对“复旦基因”有不一样的解读。同样是医学生,对孙励华来说,“复旦基因”教会她的是脚踏实地。

在一般人眼里,医生往往穿着白大褂在医院的无菌室里做手术,但孙励华却更想去到山里,在最贫困艰难的地方救死扶伤。

在大一暑假期间,孙励华联合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同学,发起了博学夏令营,一起走进四川的大山深处。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学医的孙励华敏锐地发现,山里的孩子因为卫生条件不好,大多都感染上了寄生虫。为此,孙励华联系医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当地开展了寄生虫疾病的调研,并对当地的卫生防疫提出建议,得到了当地疾控中心的支持与好评。

用她的话说:“复旦教会我仰望星空,更教会我脚踏实地,不务虚名。”志存高远,踏实做事,以专业知识践行人文情怀,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每个复旦人的“基因”。

顶尖大学的学术自信

在复旦,学子们不仅传承着“复旦基因”,还能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数学系的葛珈玮从大一起就坚定地选择了科研之路。大一时,她通过选拔进入苏步青拔尖人才计划。在这里,她见识到了全国顶尖的数学教育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家兴、陈恕行,曾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过演讲报告的学者李骏、陈猛、沈维孝、傅吉祥,都是这个计划里的老师。“外校学生教科书里的学术大拿,是我们学院的老师,”葛珈玮骄傲地说,“经常有隔壁院校的学生来旁听我们的课。”

这些名师不仅为学生们教授专业课,还开展各类荣誉课程和讨论班,学生随时都能和老师针对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和这些当代顶尖的数学家一起感受数学之美,葛珈玮对数学的热爱也越来越深。

家境贫寒的侯博文就读的是光电系。来复旦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有天能够漂洋过海,与全球各地的行业顶尖人才谈笑风生。

在复旦大学的帮助下,侯博文申请到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交换的机会。在那里,他参观美国物理学会研究项目,和顶尖工程师团队交流讨论,进一步挖掘了自己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归来之后,侯博文主动联系了同学院的张浩教授,并加入张浩教授的课题组,从事第一原理相关的光电功能材料物性研究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帮助,他发表了四篇SCI期刊论文。今年,他成功申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毕业后将赴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在物理科研的道路上更深入地学习。

在复旦,不仅理科生会爱上科研,文科生同样也能感受到学术的魅力。这一点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曹禹杰非常赞同,大学的四年学习中,他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近千本图书。但这对于复旦图书馆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曹禹杰说:“人毕业了,但是书没看完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我还想继续在复旦图书馆里畅游。”

复旦人,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

顶尖大学的情怀与实力,造就了每个卓越的复旦人。梁燕说,复旦人将会是她终身的称谓,也会是她最骄傲的称谓之一。毕业前,梁燕就将服务西部列入自己的生涯规划之中。她得到了辅导员和学院团委的帮助,进行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技能训练。学院还在她到岗后安排学生骨干进行一对一的联络,这让梁燕成長为一个优秀的基层服务工作者。

如今的她是日喀则市团委的一员,在基层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她自己的话说:“复旦真的给了我很多帮助,现在的我有种因奋斗而圆梦的幸福感。”

选择了科研的袁翔也同样感恩于复旦人这个称谓。

研究生毕业后的袁翔选择了继续在复旦攻读博士学位。刚开始,他饱受煎熬:课题探索方向长达半年没有进展;写出的文章连续被八家杂志拒稿。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重新振作,复旦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和资源,让他尝试了光谱学、磁学等多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最终摸索出现今的研究领域。

在复旦的学习让袁翔得到了成长,他被选为中国青年科学家代表,参加了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和新加坡青年科学家论坛,与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漫步在林荫小道上,畅谈物理学的未来。

不只是梁燕和袁翔,更多复旦人在学校的帮助下获得实现梦想的力量:新闻系毕业生曹国伟成了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哲学系毕业生郭广昌自行创业,建立复星集团,进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法语系毕业生尚雯婕追寻音乐梦想,成为著名歌手,也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无论在哪一处,无论在哪一行,复旦人都在发光发热。

你所不知道的复旦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复旦大学列全球第31位,内地高校前3位。THE排名跃升至全球第70位,也位居内地前3位。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文社理医工五大门类连续五年跻身世界前百,全国仅复旦大学等两所大学跻身此列

●大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质师资活跃在复旦大学本科生培养的第一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分别主讲通识教育课程《人类进化》和《人文与医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和经济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军分别主讲专业基础课程《普通化学》和《经济学原理》,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主讲荣誉项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同济大学:理想大学的极致体验

这份同济大学的简历,请你查收!

●基本信息

姓名:同济大学

荣誉:“985”“双一流”

人生格言:同舟共济

联系方式:021-65982643

家庭住址:嘉定校区、沪西校区、沪北校区、四平路校区

●溯源同济

始于1907年德国人埃里希·宝隆所建的德文堂;1927年国立同济大学成立,成为当时仅有的7所国立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实力展示

学校:在QS2022世界大学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居中国大陆第8名,世界第211名

学科: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7个“双一流”学科;在软科2020 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土木工程学科世界第一;ESI全球前1%学科有15个

师资: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

科研:拥有国内首个整车风洞、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等研发平台;参与雄安新区规划、汶川映秀灾后重建规划等;参与中央电视台、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等的建设

国际交流:共设11个平台学院,有278所合作高校,每年超过40%的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机会进行国际交流学习

●成长路径

培养目标:社会栋梁+专业精英

人才培养:实验区2.0、进阶式培养、基础学科拔尖2.0、强基计划、荣誉计划

新生院培养:学生大一期间集中在新生院学习,汪品先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任教;开设大类导论课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展教学拓展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科专业

大类招生:按经济管理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工科试验班(信息类)、医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10个大类和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进行招生

●成长关怀

本科生奖学金的覆盖率超过50%;校内设有近2000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小时最低40元

●未来目标

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同济生活PLOG

│美食│人间至味是同济

“吃在同济不是传说,食堂里中秋有月饼、清明有青团,平时还有大排档,不过我最爱的,还是那一碗虾仁鳝鱼面(*^▽^*)”

│专业│同济助力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从脑科学基础到控制理论基础,再到包含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的智能基础,同济的人工智能专业致力于培养国家急需的'人工智能+X’人才。”

│学生│同济盛产高颜值学霸

“相信人生有很多可能性,放手去做,笃定前行,轰轰烈烈,不负青春。——张艺帅”

│军训│VR射击、水上军训,硬核项目值得体验

“同济‘战队’集合完毕,请检阅!”

│社团│更多高级玩法在等你

“我们同济大学电车队,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得全国总冠军啦!”

│公益│西藏日喀则建“梦想教室”

“依托同济‘筑梦空间’的乡村实践项目,梦想课堂未来会服务更多乡村学生。我们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创造有光的天地!”

同济大学:选择同济,就是选择无限可能

创办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如今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学校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可以说,選择同济就是选择了无限可能。

来同济,源于深植于心的童年梦想

入学报到那天并非是王培安与同济大学的首次相遇,他早在小学一年级,当时正逢同济大学的百年校庆,就与父亲一起游览了校园,并被这里美丽的校园风光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所感染。也许从那时起,“同舟共济”的种子便深埋进了他的心中。

王培安从小就喜爱研究地理,同时对城市运行和空间设计等方面有着浓厚兴趣,而同济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学校本身也是“985”“双一流”,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科实力雄厚的同济大学。

进入大学后,王培安发现学校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各种实践尝试,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专业课程均由院士、业内知名教授等大师主讲,聆听每一堂课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享受;课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丰富精彩,完美契合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和期待。

要想规划好城市,首先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看到王培安华丽的履历表,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初入大学的他也曾陷入过绩点焦虑,有着一段逆袭的经历。

大一时,由于无法适应和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节奏,再加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王培安曾一度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连续两个学期成绩并不出众,与各类奖学金无缘。所幸他来到的是这所以学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看出他的迷茫,辅导员主动找王培安谈话,给予他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他走出了这段焦虑期,重获前进的力量。

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得益于同济大学丰富的讲座活动。在一次讲座中,有位教授的话让王培安醍醐灌顶:“学习城乡规划不仅是学好一门学科,更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统筹提升;规划不好自己的人生,也必然规划不好一座城市。”

这席话给了王培安灵感,大二时,他开始将城乡规划学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学习规划中——为整个学期制订“整体规划”,为每一门课程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每周时间分配制订“修建性详细规划”,统筹安排专业学习、学生工作、身体锻炼、课余活动和休息时间,令各项活动的开展得以有条不紊、条理清晰。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创新,他的成绩从年级中游跃升至年级第一名,平均绩点从4.0稳步提升到4.9,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優秀学生”称号等。

知行合一,广阔的实践平台助力专业能力提升

没接触城乡规划专业之前,王培安曾天真地以为它像一门美术学科,平时就是画图、做模型、讲设计。真正学习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门高度综合、具有高度技术性并有极强社会责任的学科。“规划师画下的每一笔背后都有着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种种考量,这也让我对这个学科产生了敬畏之心。”王培安谈到。

同济大学的专业学习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专业竞赛的参与机会。王培安就参加过国际建造节竞赛、发展中国家设计大赛等,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参加国际建造节,当时许多小朋友在他们的设计作品里爬上爬下,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小朋友的表情不会说谎,在那一刻,他切实体会到了自己的专业所能传递的快乐,也真切感受到了专业的价值所在。王培安说:“竞赛就像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更高的天空,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王培安还参与了由专业设计课程和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社区微更新设计”活动,他说同济大学的特点就是“做真题”,他们的所有设计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真实基础、经过真实调查、有真实建设可能性的设计。学校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能帮助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融合,让他们学会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同济大学在全国各地都设有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在假期有机会去往祖国的大江南北,丰富自己的阅历。

同舟共济,兼容并蓄,在这里可以找到无限可能

学霸只管一心学习而没有课余生活,是个伪命题。王培安的兴趣爱好广泛,同济大学也给他提供了充分展示个人特长的广阔平台。

学校的各类体育比赛繁多,热爱游泳的他两次获得校内游泳比赛冠军,曾代表学校征战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他还曾随校水球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水球锦标赛,前往河北迁安进行了七天的密集比赛,最终击败了老对手清华大学一举夺冠。在学生工作中,王培安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一入学他就加入了校团委,从普通部员成长为两个部门的核心骨干。假期,他投身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充实着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他觉得同济大学就是一个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平台,各种社团组织、创业集体都能向学校申请专门的场地和经费。想要实现自己的脑洞或是梦想,学校就是学生最坚实的后盾。

“选择同济,就是选择了自己的无限可能!”王培安笃定地说。

谈起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王培安认为是“同舟共济”的精神。在同济大学的求学时光打开了他的视野,让他认识到:同舟共济是世界共济、全球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早已深植于同济的基因,这艘“同舟共济”之舟必能跨过艰难险阻,驶向世界的汪洋大海。

华东师范大学:给你一个支点,开拓一片天地

华东师大校园头条

华东师大迎来首批“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师范生

2021年9月,首批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学生入学报到。专业院系和孟宪承书院协同育人: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开设特色课程,集中优质资源,涵养职业情怀,夯实基本功,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发展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使之成长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基层优秀教师。Devotion,Reflection,E-learning,Articulation,Multiplesubjects,优师筑梦(DREAM)行动计划是学校就“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如何高质量培养”这一使命给出的华东师大方案。

化学学科新晋ESI前1‰,ESI前1%学科总数达到12个

2015—2020年,华东师大化学学科新晋ESI全球前1‰,4个学科新晋ESI前1%,ESI前1%学科总数达12个。截至2020年底,3个学科跻身主要世界大学排行榜全球百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2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教育学、世界史获评A+,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排前两名。华东师大学科建设成绩喜人,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七十周年校庆交出最好答卷。

主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推广中国数学教育经验

2021年7月,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由华东师范大学承办,这是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大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对话,充分展现出中国数学教育界的风采与成就。2022年7月,有“数学界奥运会”之称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80后”教授刘钢,2020年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受邀在会上做学术报告,将与全球约200位数学家一起分享他们在数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与进展。

华东师大构建最大“四史”资料库

2020年6月,华东师大成立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这是国内高校首个跨学科高端社会主义历史研究院。未来将形成“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高地,构建高端资政智库平台,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意见,为国家提供多视域、跨学科、多路径、重实践的智力支持;同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助力于形成全民“四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6个专业入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7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启动招生

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和心理学等6个专业先后入选2019年度、2020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2021年,华东师大两年共新增7个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项目,充分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创新性、高质量特点。华东师大在深入推进教育模式深刻转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将培养更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02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喜迎七十岁生日。七十年来,学校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守‘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初心和使命,创造了骄人成绩。一起来看看近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大事件与喜人成就吧!

Science 顶刊连发两文

2021年4月,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科学》)发表了华东师大生命科學学院李超课题组最新成果。该研究在植物生殖发育领域,首次破解了开花植物识别本物种花粉,而拒绝其他物种花粉的根本原因。2021年8月,Science 刊发了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海斌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光学腔内超冷简并费米气体超辐射量子相变的观测”,这也是该团队五年内第二次在Science 正刊发文。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量子统计在超辐射量子相变中的作用,评审人评价其“为实现利用光子媒介的相互作用来探索长程相互作用费米子多体物理的量子模拟铺平了道路”。

格物穷理,华东师大学子首夺CUPT特等奖

2021年9月,华东师大代表队在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获得特等奖,这也是华东师大历年参赛的首个特等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即CUPT,它需要同学们利用一年时间对17道开放题目展开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给出合理解答。华东师大代表队还斩获了华东赛特等奖两项、上海赛唯一特等奖与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收获2021年度市赛、华东赛、全国赛特等奖“大满贯”。

发展有温度的智能教育,华东师大掀起AI对教育的革命性重塑

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主题论坛举行,其中“AI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论坛”由华东师大承办。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袁振国分享了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首先发布了《全球智能教育发展报告(2021)》,提出“发展有温度的智能教育”,让技术为育人服务,以解决问题和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为引导,实现对教育的革命性重塑。

42秒71!东京奥运会,华东师大葛曼棋和队友再创历史

2021年8月,在东京奥运会女子4×100米接力赛决赛中,中国女子接力队,头顶哪吒头、脚踩“风火轮”,以42秒71的成绩获得第六,刷新了赛季最好成绩,也创造了中国此项目的奥运最佳战绩。其中,跑第二棒的华东师大学子葛曼棋充分发挥自己直道的优势,顺利将接力棒交到第三棒选手手中。9月,葛曼棋在第14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夺得了3枚金牌!

迎七十周年校庆,华东师大再添新地标

2021年7月至9月,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大门、虹梅南路5777号校门完成修缮,建立跨越时空的文脉连接;“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正式揭牌,全景式呈现两位大师的办学道路和治学成就,展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为华东师大再添新地标;校内标识系统全面焕新,标识牌呈36.87°微微倾斜;餐厅夏雨厅华丽归来,舒适度提高……校园颜值LevelUp,迎接华东师大七十周年校庆。

朱逸菲:成为“朱老师”是我的目标

“我与华东师大的相遇是偶然,但在偶然中,我找到了关于未来、关于自己的必然。”

做老师,是不期而遇的“注定”

和许多人一样,填报高考志愿时,朱逸菲并不太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最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太‘非你不可’。自己很喜欢语文,当老师好像也不错,所以就报考了。”这个偶然的选择,却给她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大三时,朱逸菲参加了师范生教学大赛,试讲《雷雨》。“我对戏剧很感兴趣,阅读过很多相关研究,所以非常希望能通过《雷雨》把我的所感、所得传递给大家。”但是,怎样把头脑里澎湃的想法,在短短四十分钟内传递给听众?朱逸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答案。在迷茫中,她和指导老师一起,反复推演和设计课程内容,一点点探索未知。那段时间,熬夜成了常态。

通向山顶的路越陡峭,登顶瞬间的喜悦越热烈,荆棘和荣耀,向来成正比。试讲现场,朱逸菲得到了听众热情的反馈。“试讲课上的学生并非真正来自高中学段,而是由学妹学弟假扮的,但听到他们说‘很有收获’的时候还是止不住地开心。课后,评委老师们纷纷鼓励我,说我‘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被这样肯定也让我觉得,我真的可以并且适合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传授知识,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个点灯人。”也就是在此时,朱逸菲发自内心地觉得:以后,希望能成为“朱老师”,希望学生上语文课时也能有幸福感。

公费师范生,不“水”也不“坑”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公费师范生”,时常能看到一些质疑的讯息,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往往因此被“劝退”。

“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啦!”对此,朱逸菲为我们“现身说法”。

“在华东师大,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间的壁垒是被打破了的,课程、比赛和各种资源都是开放的。”朱逸菲说。一方面,学校努力打造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平台,无论是她所在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还是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资源,都向全校学生开放,“我之前发起的关于‘初中生科创’的教育调研项目就有化学系同学参与,他还找来自己的导师担任指导老师,教务处也帮我们联系到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另一方面,学校也不断为师范生提供更多专业培养,“我们每学期都有教学技能提升专题讲座,主讲老师都是‘大牛’,日常的见习、实践机会也很多,可以经常与一线教师交流”。

“当然,在其他非师范专业的同学看来,公费师范生就业升学的压力不大,不用‘内卷’,会更轻松一些。但其实,努力还是‘划水’,归根到底是个人选择,而华东师大老师们的课堂和教导也会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不断前行。”朱逸菲最后总结道。

采訪花絮

课高:除了师范生的专业课程之外,平时其他的课程都是什么样子呢?

朱逸菲:有一些学术性的课程,比如关于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的研究,有时也有一些学术性项目。想当老师并不是只学课本就够了,只有做好“输入”,才能更好“输出”。

课高:老师们都有很多“传统艺能”,像语文老师的板书、数学老师的画图……平常会有这类课程或训练吗?

朱逸菲:当然是有的,但不只是这些。华东师大的教师培养比较开放,提倡方法创新和自由探索,除了这些“传统艺能”,对信息技术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其实会更看重一些,以便让师范生具备教学基本功和信息化融合能力。

周家辉:在竞赛的磨砺中找寻方向

“保持清醒、保持规划、保持努力,是我摸索方向时的路引。”

清晰的规划是踏实筑梦的第一步

周家辉几乎不曾经历新生迷茫期。初入大学,他就主动了解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将自己的本科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专注学习理论,夯实基础;后两年投入各类项目和竞赛。因为“工科专业锻炼实践能力与学习理论知识同等重要”。

2015年,周家辉加入了刘一清教授创办的通信工程精英班。精英班每年面向通信工程系大一学生招募,它没有准入门槛,但有一项“必修课”——每天清晨六点半准时晨跑,一学期内迟到三次就自动退出。

到了寒暑假,精英班学生基本都要留校参加科创训练。“科创训练并不由老师来教授,而由研究生或大四直研的学长学姐来教。这些学长学姐在本科时,也曾在精英班接受过同样的教导。就这样,精英班学生的成长与反哺代代相传,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周家辉因此从大一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并利用课余时间做科创实践。这些经历不仅促进了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让“竞赛”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竞赛是成长的炼金石

大三暑假,周家辉接到来自导师的第一个任务——参加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争夺全国奖项。三人一组,限时四天三夜,参赛者需要完成组委会指定的命题。为了赶进度,比赛期间通宵是常态。在攻克难题时,周家辉也曾几近崩溃。但他和两位伙伴最终扛住高压,协同合作,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这是华东师大时隔14年再次夺得此项国家重点学科竞赛一等奖的荣誉。“如果完全从零开始,想在四天三夜里完成整个作品是很难的。”周家辉说。实际上,从大二决定参赛开始,他就和两位伙伴进行了分工,并用一年时间做了详尽准备,这才有了比赛时的游刃有余和临危不乱。

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实践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在“与行业最强者竞争”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都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这也正是竞赛的魅力所在。

此后,周家辉在“竞赛达人”之路上越走越远:大四以准研究生身份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全国一等奖,2019年参加“华为杯”研究生创“芯”大赛拿下全国一等奖,2020年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上海市金奖……毕业后他选择签约华为海思,从事集成电路领域相关工作。因为成为“ICT卓越工程师”,不只是周家辉在学生时代的奋斗目标,更是他矢志不渝的前进方向。

采访花絮

课高: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有什么有意思的传统活动吗?

周家辉:作为工科学院,我们学院的男生数量在华东师大各个学院中名列前茅,同时男女比例比较平均。每年“双11”都有跨学院联谊活动,我有同学就在活动中收获了爱情。

课高:推荐一门你们学院的特色课程吧!

周家辉:强烈推荐刘一清教授的《数字逻辑电路及实验》,这是我们学院的精品课程。这门课不仅教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引导我们在思维层面将理论知识上升到哲学方法论,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哲学思想相映衬,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刘教授还设计了专业能力训练平台,以参加专业竞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华东师大:把卓越刻入科研与育人的DNA

定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

硅谷的形成“密码”是什么?2003—2004年,带着“硅谷区域创新网络”这一研究题目,华东师范大学的杜德斌教授作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去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访学期间,他没有守着书斋做学问,而是驱车穿梭于不同城市间,访问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并数次到斯坦福大学访问学习。在那里,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车库带给了杜教授强烈的震撼。

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还名不见经传,它所在的美国加州经济也比较落后,学校的毕业生大多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当时,工学院的弗雷德·特曼教授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创业。1938年,两名毕业生听从教授的劝告,在学校附近租下这间不足4平方米的车库,创立了日后誉满全球的公司——惠普。两名毕业生分别是威廉·休利特(William R.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公司的名称就取自二人的姓氏。此后,越来越多斯坦福毕业生在当地创业,成为硅谷崛起的重要科技力量。

受到硅谷崛起的启发,并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演化态势和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强烈期许和自信,2014年,杜教授向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报告,首次提出并界定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新概念,并勾画了上海未来30年的发展远景。2015年,杜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路研究报告》获得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积极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是杜教授始终坚持的学术价值导向。杜教授领衔的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科技创新和地缘战略研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事关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等重大议题进行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为中央和地方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撑。近五年来,团队共承担了8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出版10多部著作,20多份研究报告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采纳。杜教授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能用自己的地理专业知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我感到无比自豪。”

对普通人而言,决策层面的研究离自己似乎很遥远。对此,杜教授强调:科学技术從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区域集聚性,集中在少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有能力、有条件肩负起这一国家使命。而华东师大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同样有责任、有能力肩负起用学术成就服务地方、国家和全球发展的使命担当。

坚定信念、甘于寂寞,基础学科研究者的精神底色

对基础学科研究者而言,甘于寂寞与默默付出是核心精神。由于基础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其成果效益无法直接被看见、被触摸。世界地理作为典型的基础学科,常常以幕后英雄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决策当中。

世界地理是华东师大的“明珠”学科之一,曾拥有胡焕庸、李春芬等一大批杰出世界地理学家。然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世界地理学科举步维艰。到90年代末,全国的世界地理研究机构几乎全部关闭。但在华东师大,杜教授和他的少数同事们的默默坚守,为我国世界地理的复兴留下了存续的火种。

学术期刊《世界地理研究》对维系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杜教授兼任《世界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同时也是唯一的编辑。尽管这本刊物常因经费不足而难以为继,但杜教授依然想尽办法让它得以延续。“为了节省印刷费用,我自己学会了制图、排版等技术。”

放弃往往是最简单的选择,坚守则需要坚定的信念:“因为我们坚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世界地理学科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他们的坚信令人钦佩,他们坚守的理由得到了时间的验证。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赋予地理学特别是世界地理学科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近年来,华东师大的世界地理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承担“亚洲水塔变化与流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研究”“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命运共同体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在国内外重量级期刊发表大量高质量论文,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研究成果奖,为繁荣中国的世界地理学科、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等均做出了贡献。

教书育人,将卓越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大地

从小到大,在杜教授心目中,最有知识和学问的人就是教师。进入大学后,第一次上课就听到老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更加坚定了他当教师的信念。毕业留校第二年,杜教授开设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公选课,选课学生超过200人。“面对台下济济一堂的同学,我在台上纵论天下大势,作为教师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30多年过去了,杜教授依然在讲授这门通识课。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上课的讲义也在年年更新,但不变的是对教学、对学生的热情。“30多年过去了,时间虽然改变了我的容颜,但热爱教书育人的信念丝毫未减。”

杜教授一直践行“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他不仅会将自己科研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还会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获得学习的参与感和成就感。“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我让学生根据两国互相加征关税的产品类别,对比分析中美经济结构差异和竞争的优劣势。同学们经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论文还被专业期刊录用发表。”对于学生们的成绩,杜教授很自豪。

在杜教授心目中,地理学科魅力无穷。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格局、时间演化及人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掌握足够的地理专业知识是对国家和各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心怀天下”则是地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价值追求。“世界地理是理解天下大势和解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把钥匙,这是这门课的最大魅力。”杜教授说道。

世事多变,唯有地理不变。在2021届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杜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他提出,“学地理治天下,习规划谋未来”。这既是华东师大地理学科地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是他对所有有志于学习地理类专业的同学的期待和鼓励。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之都学金融,经世之才耀浦江

名校千千万,你为什么选择上财

#情怀

选择上财,就是选择“经济匡时”的使命与担当

@陈青青

我认为财经人不应只是追求一串诱人的数字,还应该怀有一种更为广阔的济世情怀。这也是我选择上财的一个重要理由。尽管如今财经类大学已遍地开花,但在百年前,上财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当时一群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从海外带来现代商业理念,在上海开垦、耕耘财经教育。

因为是先行者,所以上财在每一历史时期,都始终以经世济民、匡扶时局为己任,承担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份使命与担当。如今,祖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为了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富足,上财人将继续行走在路上。

#专业学习

强劲的学科优势,夯实学生的业务能力

@Jenny

高一时,我就决心学习财经类专业,高考我考了650多分,便将目标院校划定在了上财和它的几所兄弟院校范围内。择校时我格外看重学校及专业的称号、评级和排名。我了解到上财是一所“双一流”“211”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应用统计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获评A级,学校还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以及会计学、保险学等1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上财还与复旦、同济等高校合作,给学生提供跨校辅修专业的机会。强劲的专业实力,再加上金融中心上海的地缘优势,坚定了我报考的决心。我今年大一,期待从这里出发,能走出不凡的人生。

#人才培养

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方案,给人生多一种可能

@元元

我是冲着上财的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方案来的,据说从这里走出,未来便有机会在“上海滩”的金融圈立足。上财的“拔尖计划”致力于培养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卓越计划”致力于培养会计、金融、法律等行业精英,“创新创业计划”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企业家人才。学校已然给学生规划清晰成长路径,同时还设置有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海外学习环节,以带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如果你也向往成为一名精英,好好学习,然后加入我们吧!

#学霸&名师

这里的师生,拿捏住了精英气质

@孙依依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会影响人,来到上财后我对这一点的感受更深刻。在软科2020年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上财本科生源质量位居全国第12位。这里的学生不仅成绩好,经过学校的培养还眼界开阔、思维清晰,考证能力也一流。身边都是这样的“神仙同学”,我也就不自觉地向他们看齐。这里的老师也是优中选优,目前全校900多位教学科研岗教师中,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多达67人次,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达260余人次,超过90%的老师拥有博士学位,超过67%的老师拥有半年以上的海外出国经历。可以说,这里的师生都在诠释着优秀,精英气质“拿捏了”。

#国际发展

“Global SUFE”下的全球学习与实践

@妮可

全球化的当下,金融必定是面向世界的,因此一所财经类高校是否具有国际视野,是我择校时看重的一个重要因素。2018年我姐参与了上财组织的暑假纽约商务精英见习项目,据她说,当时她们分别去到了全美最大的保险公司StateFarm Insurance、奢侈品销售商Jenny Chase等处实习。本科期间就有赴国外顶级公司工作的机会,让我非常向往。

来到上财后,我也正在接受国际化教育。据说学校在“Global SUFE”战略推动下,已经和全球的23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还有一流大学访问项目、学生交换项目、短期游学项目、暑期交换项目和境外实习项目等。对于未来,我非常期待。

#校园生活

感受海派情调,品味舌尖盛宴

@林雨晨

上财校园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相似,这里有精致典雅的歷史文物建筑和新建的综合体育馆及实验中心;这里有丰富的美食,芝士焗饭、大闸蟹、樱桃卷等让人垂涎欲滴,它们被藏在缤纷谷、面包房、绿叶食堂等地,一年一度的上财美食节、国际美食嘉年华等更是让美食被人追随,吃累了,就去学校的健身房减脂塑形。校园之外,上财距五角场商圈、B站等地很近,步程15分钟内,离陆家嘴车程仅半小时,学校绝佳的位置,也让学生能更好地去体味上海的城市味道。这些都是在我择校摇摆不定时,上财的加分项。

#就业前景

在这里,将拥有财富自由的人生

@陈易木

就业率和薪资,是我选择大学、专业时的重要因素。2020年,上财在疫情的冲击下,还保持着94.1%的就业率,本科毕业生人均获得2.39个offer。据人工智能公司IPIN统计,上财学生毕业5年后的薪酬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2位,仅次于清华大学。而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统计,毕业6年后,66%以上校友年薪超过30万;毕业10年后,1/2以上校友年薪超过50万;毕业20年后,约1/3校友年薪超过100万。这里给你提供了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性,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报考上财吧!

上海财经大学:许你锦绣未来

上海财经大学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李睿和傅瑾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向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救命文档”创建人李睿:走出课堂,才能切身感受这个时代

2021年7月,河南暴雨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救援行动中,流传着一份叫《待救援人员信息》的特殊文档,其访问量高达数百万次。这份“救命文档”的创建人正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学生李睿。《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这件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关注,李睿感动之余略有惶恐,她表示:“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开始,是太多太多网友的力量汇聚在一起。”

镜头之外,李睿和其他人一样,是一个怀有财经梦的普通学生。

意识到自己或许适合学习财经,源自她下意识的创业举动:小学圣诞节时卖同学间互送的平安果,初中暑假摆地摊售卖自己做的冷饮、手工制品,高中毕业后做家教……加之喜欢数学,她坚定了学习财经的念头。到上海进行毕业旅行时,她被这座城市包容的文化和前沿的氛围深深吸引。没过多久,李睿就正式来上财报到了。

入学之初,李睿许下了几个愿望:通过院内选拔进入金融实验班,加入学生会,以及成功保研。如今回头看,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是上财给了我奋进的机会。”李睿满怀感激地说。

在上财,学生能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和学识渊博的教授对话、聆听多领域的讲座、吸收多元的知识……这些内容开阔了李睿的眼界,让她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李睿认为大学的知识也不应局限于课本,走出课堂,才能切身感受这个时代。2019年,她参加了上财的千村调查项目,这段经历既让她感受到了乡村的发展,也让她看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锤炼,都促使她离开舒适区,去涉猎、积淀。这是专业知识之外的,上财所赋予她的人生财富。

上财赋予李睿的另一笔财富,也是让她“成名”的关键——创建“救命文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一课中习得的,这门课上财开了二十几年,备受学生好评。课程内容,就是深度发掘Excel的各种隐藏功能,把表格做出花儿来,用表格建立解决经管问题的可行方案。职场上,这也是个加分项。

捧着学校赠予的种种财富,上财人在各行各业收获高光人生——金融业的商业领袖、互联网领域的杰出人才、投身创业大潮的时代“创客”以及服务祖国西部建设的青春力量……那些发着光的前辈,是李睿努力的方向。

李睿至今庆幸选择了上财,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解锁新身份的她,代表2021级硕士生新生进行了发言。于她而言,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不过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在这里,已经能看到远处的光点。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傅瑾:如果想住进金房子,上财会给你一把钥匙

傅瑾是某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合伙人,“魔都”“资本”“女强人”,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傅瑾成了人们眼中光鲜亮丽的存在。走到这一步,她时刻铭记“是上财培养了我”。因此毕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她,仍偶尔回校给学弟学妹们做职业发展的辅导。

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找到初心。傅瑾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想来上财读书?”大家的回答大同小异,同她当初一样。由于父亲是会计,耳濡目染下,傅瑾对财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父亲所言,这一行务实、稳定,且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于是她选择了上财。起初她埋头于专业课学习,直到大三,她参与了一次大学生创业比赛,从此颠覆了对职业、专业以及自身的认知。那是傅瑾第一次投身“商业战场”,拉到第一笔赞助时的喜悦她至今难忘。正是这次实践,让她明白在这一行光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远远不够,从策划、落地、筹资、运营再到最终成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得全面发展。或许正因为此次“开窍”与之后的努力,傅瑾毕业后第一次求职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企业,且一待就是二十余年。

因为尝过实践的“甜头”,傅瑾现在常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今你们比我那时候幸福多了,不仅可以接受第二课堂实践教育,还有参与国际交换项目的机会,好好把握!”

多尝试、多实践,正是职业规划的第二步。她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认识实践,一是尽早实习,尤其是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实习。比如想进会计师事务所,就可以把内资、外资的不同事务所的不同部门都尝试个遍,进而明确应聘目标,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二是在实践中磨炼快速上手的能力。上财学生受用人单位认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快速适应职场环境,把“纸上书”用活,这正是上财学生的普遍优势。

“职业规划的第三步,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回校辅导学生时,傅瑾常会问大家的想法。有学生回答:“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的确,这一行是光鲜的,但其实只有少数极优秀者才能出现在公眾视野中,更多的人都是基础工作者。因此傅瑾常同大家说,可以追逐光鲜,但不要被外表迷惑,现实不像玛丽苏剧般转角就能遇到霸道总裁。大家更应该了解的是专业对应有哪些职业、适合什么性格的人学、毕业后的上升路径是什么等。金融是个相对泛的概念,有很多细分行业,如证券、基金等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会更高,更适合研究生。所以,职业规划的第三步,或许是“放弃幻想,踏实争取”。

这三点是傅瑾努力向后辈们传递的切身体悟,也是上财正在努力塑造的学生能力。

“来到上财,希望你能把兴趣变成专业,把专业变成职业,用兴趣引领自己前行。而这里,也将许你锦绣可期的高光未来。”傅瑾微笑着祝福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国际视野,成就卓越梦想

#环境

择一所大学,便是选了塑造自我最关键四年的生活环境。上外的虹口校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与鲁迅公园和多伦路海派文化圈相接;松江校区位于佘山脚下,毗邻广富林遗址。两者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上外的教学楼被称为“世界建筑群”,仿佛容纳了全世界:英式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俄罗斯风格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这里的全国首家世界语言博物馆,更展示了世界语言多元的面貌,也担负起中外文化交流重任。在上外学习,让我们离世界更近。

#师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顾杏卿、方重、王季愚、章振邦等杰出名家大师,开创并丰富着上外的人文传统。众多外籍教师参与教学,为大家提供了母语般的学习交流环境。新时代“外专引智”计划的实施,更是让上外拥有一批国际化师资队伍。除了数百位外籍专家,全校老师90%都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80%都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学校还引入交叉学科团队,让语言和专业结合。优秀的老师,给了我们通往优秀的可能性。

#社团

文学社、口语社,飞那儿话剧团、舞蹈团,棒球队、垒球队、围棋队……上外的社团活动、艺术团体和体育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休闲娱乐、成长锻炼的途径。飞那儿话剧团把《仲夏夜之梦》《等待戈多》等经典剧目搬上舞台,还把老校长姜椿芳的故事生动演绎,多次拿下大学生金刺猬戏剧节、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大奖。舞蹈团开启了自己的全球巡演。棒球队夺得全国大学生棒球联盟冠军……丰富的校园活动,是我们找到自我、展示自我的最佳平台。

#学科

从上外学科的“战略语言”建设,就可以看出她的视野有多宽广。在这里,你可以学习俄语、英语、法语等37种现代语言知识,还可以了解拉丁语、古希腊语、梵语等古典语言知识。上外海纳百川的同时促进着世界文化交流。上外还是同类院校里唯一一所拥有外国语言学、政治学、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在上外,你将拥有文学、教育、经济、管理、法学、工学等众多专业选择。优秀从来不会被学科门类限制。

在上外,让梦想照进现实

当我们去审视、判断、选择一所高校去寄托自己的未来时,我们常常会想:这所学校能赋予我怎样的能力,能在多大程度给我在未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底气。环顾上外的方方面面,她的优势,从一开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实现梦想的助力。

#理念

人才的培养,往往是理念先行。上外想要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和“+多语种”卓越人才,通俗地说就是“你有专业,我有外语,你有外语,我有专业,语言和专业兼修”,即基于学校在语言和人文社科领域的优势培养具有全球话语能力的特色卓越人才。学好语言,我们才可能和世界互联互通。我们对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等有充分了解,才能在交流中畅所欲言,在发展中互相促进。这正是上外所希望培养的新时代青年。

#前沿

我们越发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的价值。上外与科大讯飞合作建立口笔译跨学科联合实验室,是人与机器非常重要的合作。实验室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探索。当机器可以完成翻译时,翻译人员就可以去做更有创意的事。上外打破学科边界,推进学科发展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加强翻译、语言、管理等学科与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语料库技术等的结合,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

#国际

拥有怎样的视野,决定我们人生可以抵达多远的距离。上外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近440所大学、文教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本科生出国(境)访学比例高达45%,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公派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或者攻读合作高校学位。学生们被送往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上外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合作单位,学生们均有机会去到这些地方实习。

#就业

当我们学有所成,便要投身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国家部委、政府机关、世界500强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国际公益组织里都有上外学子的身影。通晓语言、了解世界、擅长专业的上外学子,已然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优质人才。2020届毕业生,30%走出国门继续深造,15%留在国内读研,55%选择就业,他们绝大多数都扎根在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正当年轻的我们,若以无限的热情去拥抱知识,终会把自己带到理想的生活里,发光发热。

逐梦上外,用笔墨书写伟大中国

上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

上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列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获教育部学科评估最高评级A+。还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作为‘双一流’大学,上外还有更高的梦想——把学校建设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让学子站在国际视野上书写祖国、建设祖国。

成为外交官,搭起联通世界的桥

熊子卿对上外一点也不陌生。他的外婆和母亲都毕业于上外,于他而言,念上外似乎成了一种家庭传承。在上外任教的外婆,还是熊子卿的英语启蒙老师。熊子卿在明确未来要做什么之前,做了很多尝试。这些尝试就像无数个点,织成完备的知识网,把他推向外交官这条路——他想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从上外附中毕业,熊子卿被保送进入上外英语专业,又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卓越学院。卓越学院里有很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了协调大家的课表,他们常常在下午4:30—6:00上课。很多同学吃晚饭时,他们还在学习。双院制的学习,让他起得比很多人都早,却常常最后一个回寝室。

在老师的建议下,熊子卿三年修完本科四年的课程,留出更多时间学习新知识。尽管课业繁忙,他仍然參与了不少社团活动:创立英语演讲社团,在学院公众号上翻译时政热点,还作为学校思索讲坛成员邀请国内外文史哲艺大师到校讲座。

熊子卿热爱演讲, 他在第3 8 届国际公共演讲比赛(IPSC)总决赛上,以中国四大发明及自己一家三代人学英语的故事,在和5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百名选手的竞技中,夺得全球七强的佳绩。

在参观美国国务院、参加国际演讲比赛、聆听CGTN记者分享后,熊子卿渐渐明白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外交官的梦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后来,他顺利地通过外交部的遴选考试,开启了全新的人生阶段。

在熊子卿“外交报国”的志向下,我们隐约可以看到几十年前,上外学子奔赴朝鲜战场,担任翻译、收集情报的热血故事。报国是一代代青年人无悔的选择。这种热血的红色基因,从上外建校开始,便被深深烙下。

译介文学作品,让世界与中国共鸣

出于对语言纯粹的喜爱,余奕玲来到上外,念了翻译专业。那时,未来这个词,在她心中尚且模糊,当数次拿下翻译大赛的奖项,她才渐渐明确那份懵懂的喜爱是值得坚持的事。

大三时,余奕玲到美国巴纳德学院交流。期末论文她提交了沈从文《水云》的英译稿,教授给予了高度肯定。得到授权后,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译作。

翻译作品的那段时间,她走到哪儿,稿子便到哪儿。书稿跟着她到过纽约,去过华盛顿,还跟她一起去洛杉矶探过亲。数月的翻译,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文学翻译可以让人如此喜悦、充满成就。

大四时,她翻译了儿童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这为她后来保研高翻学院笔译专业,跟随吴刚老师学习翻译埋下伏笔。

吴刚老师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由吴刚老师承接的抗疫童书全球互译共读项目在上外火热开展着,上外十余个语种的两百多位师生参与其中。而余奕玲独立担任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从头到尾跟了全程,同时她还是英语组的牵头人和执笔译者。

协调各组别老师、沟通社会各界人士、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余奕玲扛着巨大压力参与其中。她以译者与项目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去审视、经历、感受翻译的价值与意义,自己也从中得到飞速的成长。

参与到将国家抗疫经验分享给世界各国的项目里,让她感受到大国的担当和责任,她很庆幸自己是其中一员。这种奉献担当的精神,从老校长姜椿芳那一代翻译家开始,就伴随着上外学子成长。当初姜椿芳校长翻译“马恩列斯”著作,将先进思想引进国内。如今后辈学子紧跟步伐,将中国经验与中国文化推广到了世界。

研究经济规律,小力量促成大改变

上外不仅语言学科人才辈出,人文学科也同样人才济济,工商管理专业的张涵致就是其中之一。

张涵致比很多人都更早找到人生方向。大一时,她和队友参加学校的创业项目。因为关注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她和队友成立了反向抵押“以房养老”政策建议的研究项目。在对数百位老人及其子女采访的基础上,她们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实践模型,得到专家的肯定。那一届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她们拿了第一名。

这个议题并没有因为创业大赛结束而完结。大三那年,张涵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她把这个议题扩展到纽约,开始研究美国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回国后,她把在纽约收集的数据,与此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结合,完成了一篇长达72页的研究报告。

张涵致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上外,这是典型的“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随着语言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双重积累,她有了更深的思考。她说:“社会的进步总会伴随着艰难险阻,但我始终相信,每一份改变的力量聚集起来,将会超乎想象,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

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让她得到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实习的机会。她成为开发署扶贫、平等、治理部门(PEG)在中国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专项组唯一的本科学历实习生,参与了为部分贫困县提供社会经济分析和发展建议的工作。

志愿服务、创业实践、演讲辩论……在上外的四年,张涵致经历了很多,但每一项都没白费,它们给了张涵致足够的底气去说,自己的梦想是用理想改变世界。

面对她的梦想,常有人说:“这个问题太大,你们几个小姑娘解決不了啊。”但她始终相信,当每一份改变的力量聚集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上外让她离这个大梦想越来越近。

翻译漫威《惊奇队长》漫画的朱笑昀、投身祖国外宣事业的陆樽桂、传承文化遗产的季尚之……在上外,有太多同学在自己梦想的方向上热血前行,你也可以大胆逐梦。多元的上外,以丰富的平台为你搭建向上的云梯,你只需努力攀登,剩下的交给时光来评定。

你不知道的上外

●上外拥有百余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中东研究所等5家机构入选了“CTTI来源智库”单位。其中,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要思想平台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合作单位,也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

●上外培养了王国庆、张汉晖等政治外交界人士,姜椿芳、王季愚等翻译家、教育家,周锡生、何崇元等传媒出版人,杨超、段小缨等工商企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