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露”意象的比较研究
2021-01-17宋琦
宋琦
一、何为“露”
“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诗·召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日本国语大辞典》中的解释为:“大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而凝结成的水滴。”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时节联系紧密,自古就受到关注。中国与日本都是农业民族,先民观物取侯,敬时行礼,对以自然现象为主要特征的时节变迁有着丰富而特殊的感情,故露入于诗,见诸文学。
二、《唐诗三百首》中的“露”
《唐诗三百首》中有14首包含“露”意象的诗, “露”和 “雾”“雨”“草”“竹”“萤”等自然事物以及“阶”“衣”等社会性事物组合搭配,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意义。
(一)视觉的“露”
露水提示季节变化。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此处“露”变白,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安史之乱,诗人避乱于秦州,和家人分离,晶莹的白露表明秋天已至,勾起诗人无限乡情。许浑有诗“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玉露”与“金河”呼应,由近及远,细致描写了初秋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露”还可以提示一天当中的时间。“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中,“露未干”表明时间之早,此诗描写了上早朝的画面。此外,“露”还展示环境。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写道:“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这两句的意思是朝日升起,雾气和露水尚未消散,覆盖青翠的松树,松树宛若被雨水洗过一般润泽。诗句以“露”来营造朦胧幽静的氛围,展现诗人宁静的心境。
(二)听觉的“露”
露珠坠落之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常会触发人内心情感。“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是马戴的诗句。“滴”将“露”动态化,以动衬静,白露轻轻滴落的声音更凸显出环境的静谧。当时,诗人被贬,寄居灞上,孑然一人,而邻居又是一个绝迹尘世的“野僧”,更加凸显诗人怀才不遇的苦境,此处的“露”传达出寂寥苦闷的心境。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写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意为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時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在中国,“竹”被认为是高风亮节的象征,为中国文人所喜爱,与“露”组合在一起表达高洁的人生志向。
(三)触觉的“露”
露水湿润微凉,予人清凉的感觉。李白《玉阶怨》中写道:“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三国魏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洛神赋》)的意境。
(四)象征意义的“露”
露珠晶莹剔透,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但在《唐诗三百首》当中,“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悲伤的风物,传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境。比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中写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诗句以“露”比喻奸佞,以蝉寓己,寓情于物,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另外,高适在《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写道:“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比喻君主恩泽,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
三、《古今和歌集》中的“露”
《古今和歌集》中吟咏“露”的和歌有42首,与“木”“萩”等自然事物以及“衣”“袖”等社会性事物组合,表达诸多意义。
(一)视觉的“露”
春歌里有关于“露”的句子,如“枝条如丝线,露似玉珠缀其间,织就春柳幔”(春歌,27)。这里的“露”并非实际的露,而是指雨滴。落在柳叶上的雨滴宛若玉穿在丝线上,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春景,赋予读者视觉享受。夏歌里也出现了“露”,“莲叶出淤泥,纤尘不染亭亭立,露珠胜玉滴”(夏歌,165)。这里的“露”指的是莲叶上的水滴,将其比作为玉,描绘清新的夏天美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在《古今和歌集》当中,吟咏“露”最多的是秋歌。“露”是秋天的典型风物,提示时节转变,渲染凄清的气氛。比如“今秋雁鸣太匆匆,叶上白露生,绿中泛浅红”(秋歌,209),不知不觉间,白露已经染上树叶,树叶由绿转红,提示秋季的到来。
春、夏、秋不同形态的“露”传达出不同的视觉美感,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可见一斑。
(二)触觉的“露”
“露”和“袖”“寒”“濡”等词搭配,赋予人湿润的触觉,传达出感伤的心情。例如,“别后可再逢,缘何湿衣襟,道是更深夜露浓”(离别歌,369)。这里以“露”比“泪”,传达离别的伤感。“稻穗尚未出,农人日日守田苦,麻衣沾秋露”(秋歌,307),描绘出农民从清晨就开始辛苦劳作的画面,可以窥见当时日本的稻作文化。此外,还有“菊”和“露”的搭配,“菊露湿衣衫,留驻仙山待衣干,人间已千年”(秋歌,273),这是感慨时间飞逝、生命短暂的句子,体现了日本人的“无常”观念。
(三)象征意义的“露”
“露”形圆,呈透明状,因而常被比喻成眼泪,又因其转瞬即逝,象征“无常”,也被用来比作生命。例如,“梦君一夜无觅处,莫非梦中有露珠,衣袖湿漉漉”(恋歌,574)。这里的“露珠”并非自然的露,而是人的眼泪,将衣袖都打湿了。在这里,“露”充当日语中的“挂词”,即双关语,象征相思之泪,传达哀伤之情 。也有将“露”比作大雁的眼泪,“且飞且啼哭,大雁泪洒庭中树,凝成萩上露”(秋歌,221),更添伤感之情。另外,转瞬即逝的“露”象征短暂的生命,“此身如秋露,草叶之上难久住,摇摇欲入土”(哀伤歌,860)。生命短暂而脆弱,如同草叶上沾着的露珠,摇摇晃晃即将坠落。
露作为秋季到来的信息,暗示时间逝去,人变衰老,露意象呈现出萧条、衰败的悲剧色彩,具有暗喻生命败落的表现功能。
四、《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中的“露”的比较
(一)异同点
由上述可知,《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中关于“露”的描写有诸多共同之处。两部作品都从感官的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描写“露”,也都出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露”。中日两国文人都对自然饱含热爱,“露”提示时节转变和时间推移,渲染悲凉气氛;都借景抒情,以“露”传达旅人乡愁、男女之情等;都以“露”来比喻短暂的生命,体现两国文人对于人生的思索。
同时,也注意到兩者的差异性。从意义层面来看,《唐诗三百首》中的“雨露”象征恩泽,这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紧密相关;而《古今和歌集》中的“露”被比喻成眼泪、生命,传达个人情感。从精神层面来看,唐代诗人以澄澈的“露”来表达高洁情趣、报国之志,侧重社会道德。《唐诗三百首》强调“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古今和歌集》更偏向抒写个人体验,关注个人情感。
总的来说,《唐诗三百首》中的“露”与政治关联性更强,而《古今和歌集》更倾向传达个人喜怒哀乐。
(二)原因分析
两部作品中的“露”具有共同点,这与两国自然与社会环境有关。处于农业社会的中日两国人对自然敏感,具有自然崇拜的意识,“露”和时节有紧密的关系,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日本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日本文人受汉文学影响,也具有了中国文人所具有的“伤春悲秋”的特点,“露”作为秋天的风物,引发“悲秋”之情,传达感伤。
再看不同点。自然环境上,中国国土辽阔,文人自古以来就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故涌现出大量展现诗人博大胸怀的作品;而日本是岛国,国土狭窄,资源匮乏,这使得日本人更钟情于“小”的事物,和歌也形成纤细的歌风。政治制度上,唐代是中央集权制的朝代,士人积极参政,因而唐诗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而平安时代的日本是贵族社会,《古今和歌集》作为贵族文学不仅展现了当时贵族的生活情态,也体现其对人生的思考。民族性方面,中国自古受儒家文化影响,恪守“三纲五常”,因而更具有使命感,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而日本民族纤细敏感,留意时间流逝,感时伤事,平安时期的日本贵族暖衣饱食,生活余裕,此时的和歌也形成了“雅”的审美意识。
本文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的“露”意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唐诗三百首》的“露”多与政治相关,传达诗人社会道德与政治抱负;《古今和歌集》的“露”描写了歌人的心境,传达喜怒哀乐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中国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与之相对,日本文化更注重个人关怀。实际上,同处于东亚文化圈内的唐诗与和歌在各具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有共通包容之处,二者的关联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