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
2021-01-17张含璞
张含璞
当前,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的条件下,文学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之一,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成为当代“中国故事”的源泉之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凭借着“具有融通中外的优势”,使其文学作品日益受到西方主流文化认可,发挥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聚焦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深度挖掘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中国故事,以期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国故事的异域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等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并发展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指出生、受教育以及生活在美国或者出生在亚洲但移居美国的华裔女性作家用英文描写她们在美国生活经歷和体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起源于中国文化,经历了认同西方文化传统,再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最后超越了种族、身份、文化和性别的界限,从边缘走向主流。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等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在当代的美国文坛积极活跃,非常多产,她们把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推向了美国多元文化的主流地带。她们通过自己的写作,反映和探讨了种族历史与传统文化,不仅找到和获得了自身的身份认同,也潜移默化地向世界诉说着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可以说,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华裔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她们将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善良的形象展现于世界人民面前,她们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使中国文化跃然纸上,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一、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书写中国故事的优势
其一,华裔女性作家溯源寻根的需要。“我究竟是谁?”“我的归属在哪里?”等一系列身份认同的问题一直是华裔女性作家追问的焦点,也是华裔女性文本涉猎的重点。在她们探寻身份认同之路的过程中,追忆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立足于主流社会,使主流文化的读者接受她们的作品,使美国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使华人的成就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可,她们以向读者介绍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习俗故事为突破口,例如,黄玉雪在其作品中介绍了中国传统价值、华人家庭教育、饮食烹饪、婚丧嫁娶等民俗礼仪,汤亭亭的作品创造性地解读并改编了自己母亲口中的中华传统神话与传奇故事。美国学者杰夫·特威切尔也提及:“我们通过故事了解到我们的过去,它对我们是谁也做了说明。”由此可见,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通过书写中国故事不仅能够解除自己的身份焦虑,而且对她们在异质文化下树立新的族裔属性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二,说故事是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常采用的一种叙事策略。“说故事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对应了族裔女性在种种压力之下无法直抒胸臆的困境,同时也与母女私密空间内闲谈时的无始无终、漫无目的在旨趣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从而成为族裔女性常用的一种言说方式。”例如,在谭恩美的《喜福会》中,母亲们都是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叫“喜福会”的麻将会,平时四户人家在这里聚会聊天。女儿们都在美国长大,已经接受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因此母女两代人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后来,在女儿们遭遇到情感婚姻方面的挫折时,母亲们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此找到了与女儿们沟通的方法,也以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她们来说,书写或者讲述中国故事是一种权利,一种力量资源,一种扮演社会勇士的方法,更是一种对抗主流霸权的抵抗策略。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出生在美国,但生长在华裔家庭,她们潜移默化地继承了父辈所带来的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作为美国华人的后代,虽然她们笔下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也许不那么原汁原味,但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身份,间接地讲述中国故事更客观、更可信,更容易让美国民众所接受。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美国华裔女性作家能够摆脱国家、文化的束缚,秉持一种深远的、认同的姿态讲述与书写的中国故事,更能感染人、影响人,外国民众更能听得懂、听得进。
二、汤亭亭笔下的中国故事
作为介于中西文化边缘并精通中美文化背景的华裔女性作家,她们拥有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创作资源。汤亭亭被视为书写中国故事的典型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代表。她的作品充满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从中国古典章回体叙事结构,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不忘家国的蔡文姬,再到鬼神信仰、民间禁忌习俗,以及三从四德、重男轻女的传统儒家文化观念,这些充满中国异域色彩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无数的国外读者。
(一)“岳飞式”花木兰的故事(出自《女勇士》)
“花木兰的故事在母亲的讲述中得以传承,并在多年后由女儿回忆并翻译成英语。”“我”从母亲那里听到了花木兰的故事,并且重述了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花木兰具有浓厚的男性气质,是像岳飞一样将誓言刻在背上的人。而成为花木兰的“我”去白虎山潜心学道,学成之后,回到父母身边并决定替父出征,保家卫国。战场上的“我”,智勇双全、雌雄难辨,即使身怀六甲,也最终带着自己的队伍取得了胜利。归乡之后,“我”杀了作恶多端的财主,为自己的弟弟和族人报了仇,并且“给了父母和家族人一大笔钱”,让他们衣食无忧。故事中的花木兰不仅保卫了国家,也保护了自己的小家,是一位典型的女勇士。故事中的花木兰有剑,现实中的华裔女性作家有笔,汤亭亭感叹“女勇士和我不无相似之处”,深深地激励和鼓舞了当时处于困顿状态的华裔移民。
(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故事的开篇,父亲指出:“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即使你没上过中文学校也应该懂汉语,应该知道那些中国故事,你天生就应该会说这些。”虽然故事中加入了大量的神话色彩,经过了删减和改写,与原版本不相一致,然而却讲得生动有趣,且不失真实性,丝毫不影响屈原的英雄形象。“他与大家意见相悖,遂遭流放”,经历了“因为找不到国君和家乡放声痛哭”,“他知道现在无论是离家还是回家都不可能”。“他将自己所作的所有诗歌、挽歌都吟诵一遍……然后纵身跃入江中……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智慧了。”汤亭亭把屈原的故事经过增删和改写后,把这个原本带有浓厚宗教意识的中国传统故事变为能让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的版本。故事最后,她指出:“不仅仅是中国人,就连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马来西亚人以及美国人也都记住了屈原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综上所述,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离不开中国文化,更离不开中国故事。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为美国主流社会的双重“他者”,她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中美两种文化从冲突对抗到异质共生、从悖离族裔到溯源寻根的发展历程。因而,她们笔下的中国故事更为耐人寻味和意义深远。正因为蕴涵着中国故事,才使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创作有绚丽斑驳的异国情调,也才使得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文坛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同样,由于美国华裔女性在异质文化下书写中国故事,才得以让中国故事在美国乃至世界得到传播和发扬,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