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转向
2021-01-17罗影
罗影
笛福的鲁滨逊故事三部曲(《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续记》与《鲁滨逊的沉思集》)诞生于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的英国社会巨变之时。书中人物为求取物质利益,汲汲营营于航海冒险,从事热带垦殖业,终而白手起家,成就马克思所谓的“经济的个人主义”。本文以鲁滨逊三部曲为例,揭示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以及文学体制演变与形成的动态关系。
一、小说叙事的人称变化
在小说兴起之前,占主导地位、与小说体裁最相似的文学体裁是浪漫小说。霍桑曾说“浪漫小说促成了小说的出现”,而笛福是文学史上“第一批没有从神话、历史、传说或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提取情节的伟大作家”。笛福一生曾参与各种行业,并曾撰写政论小册子以及出版《评论》周刊,年近六旬才从事所谓的散文体叙事创作。笛福意识到这种新的叙事尝试是一种糅合多种文类的综合体,前所未有,又无以名之。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别的著作中,以各种不同的指称对其加以辩护。笛福认为当时的“浪漫小说”是虚构的作品,女作家海伍德与班恩所写的所谓“浪漫小说”是基于虚构的叙事,只能娱乐大众,与人生无关联或不具重要性,虽无大害却也无益于世道人心。“回忆录”是研究人类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历史”则是传记或自传的作品。由于笛福强调他的叙事皆为亲身目睹的事物或亲身经历的个人经验,因此倾向于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历史”。作为一种新文学类别的雏形,“历史”优于“回忆录”与“浪漫小说”。
瓦特将笛福的小说称为“第一部体现现实主义所有要素的叙事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是关于中产阶级的叙事,叙述了个人的实践经历,吸引了中产阶级读者,体现了现实主义叙事的特点。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方式叙事,这从开头的一句话“一六三二年,我生于约克城的一户好人家……”就可以理解。这样的叙事方式使读者能够进入一个人物的心灵,而这种进入主人公心灵的方式,为他在全书中实践个人经历留下了线索。根据布兰尼干的说法,“叙事就是交流”,读者在第一人称叙事中可以更容易与主人公实现亲密的交流体验。除了是第一人称叙事外,《鲁滨逊漂流记》还是一种比喻性的叙事。霍桑将这种叙事定义为“典型地描绘了一个聪明的浪子在艰苦环境中的自力更生”。另外,在比喻性小说中,叙事是渐进和插曲式的,这种叙事方式有助于读者通过鲁滨逊对其不幸遭遇的纪实性叙事来了解现实主义叙事底蕴。《鲁滨逊漂流记》即是通过对无人居住的岛屿上的生存问题的关注,“赋予了行动的强制统一性”。
在小说体裁出现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小说和通常用于贵族子弟教学的史诗式古代经典作品。而小说中的个人主义叙事是由当时英国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世界观促成的,也是小说体裁最重要的特征,它将其他形式的散文叙事小说与小说体裁区分开来。彼时,世俗世界观的繁荣发展使人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因此,文学叙事的重点也转向个人。这些特点与英国社会结构的彻底转变相结合便构成了现代主义的基础。在这些条件下,英国第一部现代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诞生了。
二、小说叙事的“真实性”变化
笛福的叙述策略再三强调其作品的真实性,然而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虚构性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成分,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小说,虚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此可知。笛福年近六旬才开始进行糅合多种文类的散文体叙事创作,他意识到这种新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并加以解释:“此一散文叙述既要有愉悦的效果,也须兼具教益,描绘当时人们深感兴趣的工商活动、航海冒险、海盗故事等题材。”笛福对《鲁滨逊漂流记》三部曲的叙事方式在每一部小说的“原作序”中就可以找到,以《鲁滨逊漂流記》的“原作序”为例:“如果世上当真有任何个人的冒险经历值得发表,而且发表后还会被接受,那么编者认为,这部自述将是如此……编者相信,这一自述是事实的忠实记载,其中绝无虚构之处。但是正因为这里面没有任何虚构的东西,他认为对这自述进行加工润饰,无论就消遣性而言,还是对读者的教育意义而言,都不会有所两样。所以他认为,不要再为大家做什么,只消把这自述印行出来,他就已经为他们做了件大好事了。”笛福要求读者相信关于这些真实“历史”的三个要素:第一,它们包含经验事实;第二,这些事实已经被创造性地根据作者的道德设计进行了改编;第三,这种事实与创造的结合有助于读者的道德提高。我们从《鲁滨逊漂流记》三部曲序言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到,作者经常用发明、设计、寓言等词语来阐述作品已经根据作者的道德进行改编的事实,并且使用了多样化的术语,如:推荐、引导、改进、指导、应用、推理和使用等。因此,笛福所强调的是真实或公正的“历史”,是一种包含所有三个要素的叙事。当叙事对读者有益时,“历史”的真实性并不重要。笛福对于叙事与某些严格的“历史”真相标准之间的关系不感到焦虑,也不期望读者感到焦虑。
为了增加这种叙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笛福在鲁滨逊的故事中经常使用精确的地理经纬度进行叙事。在鲁滨逊乘船出海的一段情节中,笛福用鲁滨逊的口吻叙述到:“在第十二天前后,风暴稍稍平息了一点,船长尽可能准确地做了一番观测,发现我们的位置在北纬十一度附近,但是在经度上,却比圣奥古斯丁角偏西了二十二度,所以他认为我们已经来到了圭亚那海岸,或者来到了巴西的北面……”此外,关于海岛的地形与物产、居民的风俗习惯,以及旅游记述等的“真实性”叙事在系列小说中也俯拾皆是。就在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十个多月的时候,他眼见被救出困境的希望已经破灭,便开始探索这片人类从未踏足之地。对海岛上丰饶物产和气候变化的了解使得鲁滨逊逐渐将此地当成了家,甚至一次短暂的外出,就因为“居无定所”而感觉到不舒服。笛福在小说中将有关航海、旅游等纪事赋予严肃的功能,期望提供了解、驯服异地陌生环境的信息。
笛福对叙事细节的重视与刻画,其理念根源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有关人类认知能力的相关著作《论人类之理解能力》。早在1705年的笛福著作《团结者》中,他就曾引用洛克的“概念学理”,认为理解事物的最佳方式就是“发现事物本身的知识。最好有一本字典,配上简要的草图与图画”。研究18世纪小说发展史的批评家诺瓦克认为,洛克的理念应是笛福小说再现技巧形塑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与《鲁滨逊的沉思集》等作品中反复论述“图像文字”与“事物本身”等概念,而事实上这些理念皆源于洛克对人类认知过程的解析与论证。因此,诺瓦克认为:“在对于现实叙事的态度中,笛福看起来是洛克的弟子,我们也将见到,其异常详尽的摹绘与虚构性的运用可视为使得概念更为具体化的手法。”
笛福的小说写作技巧在于他能够精确掌握外界客体的重要性,以及他愿意以准确的细节描绘“事物”与“事件”。他在故事中不厌其烦地描摹细节,目的就是要造成强烈的现实幻觉,让读者错以为他的小说皆是根植于真实生活、历史情境,或是个人亲身体验,从而达到愉悦与教化的功能。笛福采用拟真的叙述策略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18世纪的作家常宣称其作品是真人真事,读者也深信不疑,竟以此为阅读消遣之文本。笛福不直接回答他的作品真实与否的问题,而是巧妙迂回地声明他所关切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种能够有效传达“真正事实”的文体。笛福的作品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游移不定,却也足以让读者产生真实故事的幻觉。因此,雄辩家与小说家的混杂身份,使得笛福得以将新闻记者、政论家、传道者与散文作家笔下的写作材料带进小说中,形塑我们所见的以虚构性为特征的小说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