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美工整的楷书

2021-01-17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1年12期
关键词:欧阳询书体颜真卿

楷书是现在学习书法的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楷书的解释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过程从魏晋时期开始,一直到隋唐,楷书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唐朝时楷书的发展到达了顶峰,随后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其中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有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频(fu)。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正楷书写的用笔法则。“永”字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第一个字,相传王羲之的后人智永和尚以这个字为基础创制了练字的八法。为什么这一个字能总结出八法?因为“永”这个字很特别,包含了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ー共八个方向的运笔,正好是汉字书写最为基础的运笔方向。扎扎实实地练习永字八法,是书法初学者入门的基础。

钟繇

钟繇(yao)是三国时期曹魏人,他生活的那个时候正是隶书向楷书演变的重要时期。他擅长各种书体,推动了楷书的发展,《书史会要》中说道:“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楷书鼻祖”。

欧阳询

欧阳询是唐朝初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在严谨平实中求奇险,便于初学者学习,人们称他的书体为“欧体”。他的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官醴(甘甜的泉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塔铭》等。

欧阳询的书体被称为“欧体”,但他复姓“欧阳”,可不姓“欧”呀。

颜真卿

他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一生之中书写碑铭上百种,无论其作品数量还是影响力,在唐代书法家中都无人能及。

颜真卿的楷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早年的作品《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书体严谨清秀,晚年的作品《大唐中兴颂》《颜氏家庙碑》《自书告身》则雄壮浑朴。后世称颜真卿的书体为“颜体”。

颜真卿的楷书结构庄重而不拘谨,整体气势雄伟饱满,也是他个人气度的体现:颜氏满门忠烈,他的哥哥和侄子都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損躯,他本人也在与叛军的斗争中不屈而死。

柳公权

他的書法吸取了颜真卿和欧阳询之长,又融会贯通、独创新意,被后世称为“柳体”。他的书体在端正中见清逸舒展,用笔则去筋留骨,后人将他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他的著名碑刻作品有《金刚经》《玄秘塔碑》等。

受欢迎的楷书

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文化发展的需求,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开始,汉字一直在进化中,所以同样一个汉字,在历史上往往有很多不同的样子。

比如甲骨文,因为要用小刀刻在坚硬的骨头或龟甲上,所以笔画简练,而金文因为可以用泥或蜡倒模,更容易刻字,反倒有一些字比甲骨文复杂。

到了秦朝,官方文字小篆虽然漂亮但太过艺术和繁复,不符合大量公文的书写需求,所以催生了隶书。隶书虽然规规矩矩,但写起来还是不够快,又催生了草书。草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不好认。不好认就不利于文化普及和日常生活,楷书应运而生。

自从公元三世纪楷书出现以来,一直到今天人们都还在使用。楷书兼具了艺术性和便利性,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它优美端方,从实用性角度看,它便利快捷,日常书写字体自楷书定型。

(选自《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你好,书画》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欧阳询书体颜真卿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颜真卿拜师
唐欧阳询《用笔论》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劝学诗
论情性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