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展大原 瓜瓞绵绵

2021-01-17禄永鹏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说

禄永鹏

《大原》是一部具有史诗品质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约120年间在中国西北高原这块浑厚的土地上所发生的故事。故事以三关镇为叙事基点,辐射陕、甘两省二十多个县域,演绎了唐、王、金三个家族几代人的兴衰沉浮、恩爱情仇,并以此为主线,刻画出不同年代的世相百态,塑造了上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再现了一个地域的百年历史风云及人文风俗画卷。

一、宏大的叙事特色

小说着力塑造了唐平和唐凯业两个鲜明的典型形象。主人公唐平是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他饱读经书,秉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怀着国学兴原的美好愿望,迁居大原,建学校、办团练、行仁义、盖祖庙、修家谱、立族规等。作者把他塑造成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为保境安民,他大办团练,义赠土地招纳乡邻,惩治匪首付大头,摆“龙门阵”救魏平安,抽掉黄知县轿子的底板等,敢于跟土匪、贪官污吏作坚决的斗争;为兴学,宁可自己吃亏,也要以一比三的价码兑换“魏老虎”三关城里的土地,用来兴学堂;而清帝退位后,他拒绝出任周里县知事,身上有着浓厚的乡贤情结;他盖家庙,制定宗族约法,欲以传统的纲常伦理来扭转大原颓败境况;唐平带头交农、迎接王仑遗骨等,大胆地实践着儒学兴原的理想。所有的努力与梦想,终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唐平的形象成为时代的一个缩影。修身、齐家、兴原的儒家理想改变不了大原的现状,大原的出路在哪里?小说中作为革命家的王廷柱,点燃了大原烽火。

唐平的长孙唐凯业,从小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跟上人生的启蒙导师李有栋走上脚户道谋生。在脚户道上,逐渐成长为敢作敢为、有勇有谋的新一代大原人。自此,大原的历史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唐凯业恪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与各种不良风气作坚决的斗争。新时期,他在三关城里搞起大原上的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引领大原人民奏响了一曲发展经济的凯歌,引导大原人走上小康之路。

二、鲜明的地域特色

《大原》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力作,小说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小说创作既高于现实生活,又契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感。大原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文学表述,它的影子就是董志塬。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董志塬是我的家乡,是我长期生活的土地。”董志塬是地球上黄土层堆积最厚、塬面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片黄土高原,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之说。它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平坦而细腻的黄土层,让这里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史前时期,人类已在这里活动,周先祖公在此教民稼穑,董志塬便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源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交通不便,形成了文化的闭塞,正是这种独特的区位劣势使得世代相传的原始文化形态以及隆礼重德的儒家文化思想稳固传承。大原广阔平展,土地肥沃,以宗族群聚为特色的大原人在生产劳动上互帮互助,长幼有序,尊卑分明,宗法森严。因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大原人修建明庄窑洞、下沉式地坑院、箍窑,窑洞是黄土高原独特的产物,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浓厚。小说中对修庙、敬神、祭祖、求雨、打醮、送病、节庆、问卦、风水、中医、数术、书画、耍社火、炸油货、婚丧嫁娶、社会组织、人情礼数等民俗文化,以及安土重迁、乐天安命的心理等都有著详尽的描写,犹如一幅展开的民俗风情长卷,鲜活跃动,令人目不暇接,非常接地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原是什么?就是我们生生不息、顽强进取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主人公唐平恪守中庸之道,刚毅果决,为民请命,敢于担当,高风亮节,守土爱国,见微知著;唐凯业勤劳持家,厚道内敛,忍辱负重;金湘玉秉持死要死得干净,活要活得浑全,过要过得理直气壮。这些角色身上的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文化弘扬的理想人格。小说在塑形绘事方面,以中华典范的传统道德臧否人物、评判事理、彰显正义。当然,唐平身上的明哲保身、自私冷酷的一面,也是闭塞的大原地域文化的折射,显示出人性的复杂,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更个性化。从大原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未来,生生老老,代代承传。唐怀琏闹分家,使古旧的大原传统逐渐松动。唐平的落寞折射出大原传统的式微。当然,背后的推手就是时代。

三、独特的艺术特色

《大原》在创作上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体现在文本的章法结构、主题、人物性格、艺术手法、方言土语、地方色彩等方面。在章法结构上,作者活用传统章回体小说叙事的形式,即围绕重大历史事件、运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手法组织叙事、安排情节、刻画人物。小说双线索推进,主干突出、层次分明,具有史诗结构和宏大叙事规模。《大原》在构思上虚实两条线索并存交织,又平行推进,脉络分明。实线以唐、王、金三家“义结金兰”,并相互连亲展开。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其中的爱恨情仇愈演愈烈,甚至势同水火,演绎出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位于红白势力交界处的大原,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民国社会各种势力争夺的舞台。唐、王、金三姓家族几代子孙在这里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分分化化,亦敌亦友;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展现出纷繁芜杂的众生百相!小说的虚线紧扣近百年来中国西北地区的风云变幻,大原人坚持探索生存和发展之路,为了生计,从农从商,亦儒亦道,宽厚包容,恩怨分明。表层叙事(实线)反映的是大原儿女的命运际遇,深层(虚线)是时代向前发展的规律所使,有人成为弄潮儿,如王廷柱、王廷阁、唐凯业;有人成为河底暗礁,如陈思民、金宝宝、秦梦龙;有人成为河中流沙,如陈若良、秀姑、金为民等。小说以小见大,追求宏大的叙事。全书一百一十五个章节,各章内容既完整、统一,又善设伏笔、照应,每章情节相对独立又互相勾连,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出场人物上百余个,坚持以人物为中心,人与事俱来俱去,达到了合乎逻辑的审美效果。古人呼剧本为传奇,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李渔谈传奇,“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也说:“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大原》的创作亦借鉴“其事甚奇特”“非奇不传”的审美观念,坚持从大原人的精神面貌中发掘传奇色彩,出场的每个人物都安排了一个传奇性的故事情节,成为小说表现主题、展开叙事的切入点。对大原独特风景、民俗、生活方式的贴切表现是形成民族风格的又一因素。小说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大原独特的自然美,时令不同、季节不同、感受不同等,大原以不同的面目示人,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小说大量对民俗风情及生活方式的描绘丰富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使浓郁的乡土之恋、家国情怀形诸笔端。语言书写上,《大原》巧妙结合庆阳原生态方言俚语、歇后语、谚语,以及众多民歌体的艺术形式等,使行文生动、诙谐、妙趣横生,雅俗共赏,形成了鲜明的语言风格。

《大原》的付梓,带给读者不少惊喜!小说在艺术表现力上仍有淬砺之处。《大原》是深厚广袤的陇原大地上结出的蓓蕾,虽未完全盛开,但已清香四溢,随之而来的必是一片芬芳。

猜你喜欢

小说
何为最好的小说开场白
小说课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们曾经小说过(外一篇)
妙趣横生的超短小说
明代围棋与小说
闪小说二则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小说也可以是一声感叹——《寒露寒》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