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动力从天而降,不如自己主动创造
2021-01-17今天也要种田
今天也要种田
1 动力为何会消退?
情景设置
新学期开始,教室里多了一个小沙发,每个同学还拿到了一张“积分卡”。努力学习、在某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获得积分。积分用处很多,可以用来减免作业、换取在小沙发上坐着听课的机会,还可以邀请同学和自己一起坐在沙发上听课……充满游戏感的激励制度成功引起全班同学的好奇。
提问:
·如果你在这个班级,你会更加努力学习吗?为什么?
·如果一段时间后,积分制度取消,你还会努力学习吗?为什么?
思考
认真思考会发现,积分奖励系统虽然有创意,但却潜藏着问题。如果对此产生依赖,我们努力学习的目标最终将变成“可以不用学习”,而非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快感。学习动力会因外界不恰当的奖惩而渐渐消失。当积分制度取消,我们很快便会陷入茫然——我为什么学习?
想要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得将外驱力(纯粹的外界奖惩)转变为内驱力——不是别人要我学习,而是我自己想要学习。
2 如何创造和维持动力?
情景设置
假期看了几场教画画的直播,内心不禁生出学习绘画的想法。有了动力后,自己立即行动了起来。然而行动起来才发现,学画画并不比学文化课简单,意料之外的困难接踵而至,热情也渐渐冷却。动力消散了,行动也跟着中断了。
提问:
·类似的事,你经历过吗?
·你有过持续行动的经验吗?如果有,你是怎样避免陷入上述消极循环的呢?
思考
事实证明,感受飘忽不定又多变,等到内心生出想做事的冲动时才行动,最后或许只会有三分钟热情。想要坚持长期行动,不能干坐着等,而要先行动起来,并且在行动中培养动力。
动力源自对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价值)的目标的渴望,比如想和偶像一样多才多艺,提升自我价值。成功概率也会影响动力,如果目标不可能实现,即便“好处”再大我们也不会行动,比如一个月内,把不及格的数学成绩提升到满分。
如果目标合理,并且能通过努力达成期待,我们就会收获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又会进一步促使我们行动。比如坚持锻炼一个月,成功瘦了两斤。由此,我们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行动→成就感→动力增强。
行动能创造动力,即便做的是不太感兴趣的事,我们也会在这个正向循环中慢慢喜欢上它,并发展出内在动力。
3 如何开始并专注于行动?
情景设置
一年一度的校園演讲比赛到了。一号选手志在夺冠,时刻不忘以冠军的标准要求自己,然而练习时总会出现失误。这样怎么可能拿冠军呢?他变得越发焦虑。
二号选手同样想拿冠军,但定下目标后,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训练上,并未刻意紧盯目标。当前的水平的确不够,但他清楚,根据制订好的训练计划,自己正在一点点提升水平。
提问:
·你认为谁更可能赢得冠军呢?为什么?
思考
为什么一号更关注目标,却反而可能更难实现目标呢?因为他心里只有目标本身,并用它来时刻评判自己的表现,结果只看到了不足,内心充满挫败感。久而久之,便会丧失信心,动力消退。而二号选手,“忘记”了目标,专注于行动,更可能持续获得动力和信心,从而实现目标。
目标,意味着付出而非得到。深思熟虑后选定的目标很重要,定下了就意味着我们要为之努力付出。计划的本质是思考如何实现目标并规划过程,制订出一个个可执行的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忘记”目标,专注行动。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挑战,也会因克服困难而收获深层次的快乐、进步和完成任务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会强化我们的动力,促使我们持续行动,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4 创建行动计划
试着创建一个正向循环,激活自己的内驱力吧!
Step1 改变认知
行动能创造动力,目标意味着付出
Step2 目标与计划
我的月目标是:
任务分解与计划:
Step3 立即行动
创造环境(如清理桌面):
专注仪式(如泡一杯蜂蜜水):
立即行动(今日需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