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设施上的应用

2021-01-17舒,王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水源农田水利

李 舒,王 璞

(巨野县水务局,山东 巨野 274900)

1 基本现状

巨野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菏泽市东部,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146.40万亩,灌溉面积为118.0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6.595万亩,是纳入《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69个粮食产能大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 303.4 km2,总人口105.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7万人。

巨野县多年平均降雨量673.4 mm,降水量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经常形成旱涝灾害。多年平均蒸发量1 780.2 mm。多年平均气温13.7 ℃,多年平均冻土深度25 cm,相对湿度70%。

巨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自西北往东南倾斜。地貌形态主要是由黄河的历次决口、泛滥、改道、冲积、淤积形成的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巨野县属北温带半湿润性大陆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适合农作物生长。

巨野县灌溉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引河补源,以井保丰”是巨野县农业生产的主流。巨野县目前由于水源不足,水利工程配套跟不上,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调水配水能力差,土壤肥力差,农业技术落后,农业劳动力投入少,中低产田得不到改造,整体产量不高,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徘徊局面,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3]。

巨野县现有粮食单产水平与高产地块有不小差距,小麦、玉米平均单产约399.7 kg和384.83 kg,县内同一种植区内的同一作物,地块间单产差距较大,有的相差100 kg以上,可看出巨野县粮食增产仍有潜力。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4],主要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微灌、喷灌等。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实施,根据巨野县的土壤、地形、气象、作物特点、生产管理、水源等条件,采用 “机井+射频卡控制+管灌”和“小型灌溉泵站+变频调速器+管灌” 的节水灌溉模式,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是可能的。

2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必要性

目前巨野县正处于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作支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才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5]。

2.1 改善灌溉条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高粮食产量的要求

部分地区使用“移动机泵+移动输水软管+田间漫灌”的灌溉方式,每次灌溉搬运机泵从沟渠提水,费时费力,成本高昂,水资源严重浪费,灌溉条件不好。随着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的不断推进,农民从播种到收割已全面实现机械化,但是灌溉方式仍停留在较为滞后的阶段,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当地灌溉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迫在眉睫。

2.2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2019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之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各项要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巨野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以实现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可为巨野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巨野县作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节水压采任务艰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采取田间节水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灌溉用水量,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增强对旱涝灾害的防御能力。对防止水质恶化、改善巨野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挥重要作用。

3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过程

巨野县2018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处,总面积5.85万亩,其中:项目县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涉及田庄镇1个乡镇,耕地面积2.45万亩,全部发展高效节水管道灌溉。项目区属于节水压采区,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等大田粮食作物,耗水量大,按照新时期治水方针和积极发展节水压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要求,结合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需求,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主要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

3.1 政府重视,管理规范

2017年,水利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十三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巨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从国家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开始就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并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巨野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整合资金,规模开发投入,抓好规划引导,项目区镇政府和群众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巨野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良好的业绩,受到省市的多次表彰,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3.2 具有较好的灌溉水源和基础设施条件

巨野县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降雨、蒸发适度,耕地集中成片,土壤结构适宜,具备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水土资源条件。

灌溉水源有保证,现有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骨干沟渠及水利枢纽运行正常。巨野县主要引水干渠洙赵新河、郓巨河、万福河干线支渠经多次治理,县内引水支渠16条,2008年以来,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对洙水河、二支河等10条引水支渠进行治理,上述工程运行情况良好。骨干渠系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已经结束,大中型灌区骨干水利衬砌率为74%,工程完好率81%,田间机井工程完好率为83%。为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水源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有较为完善的田间道路,可以满足田间作业的要求;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这都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6]。

3.3 各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

巨野县县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现有农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107人,在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方面,能够满足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需求。在2011~2013年现代农业小麦产业、2014~2016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连续6年获得验收优秀等次。

3.4 群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高

巨野县虽然水源条件较好,但存在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田间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等情况。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如2018年巨野县农田水利项目,农民一致表决同意实施该项目建设,愿意按照“一事一议”政策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4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产生的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4.1.1 增产效益

提高了经济作物产量。提高灌溉保证率,缩短灌溉周期,灌水得到保证,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促使作物增产。粮食增产效益分摊系数按0.4计,增产效益达745万元。

4.1.2 省工效益

灌溉用工量普遍降低。根据已建工程运行情况分析,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每亩地用工量节省1个工日,每个工日按100元计算,节省人工费584万元。

4.1.3 节能效益

管灌节水率按20%计,即节水约60 m3/亩·年,年节水约350.40万m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保持年灌溉用水量减少,耗油量、用电量相应降低,产生节能效益。按一度电提5.6 m3水计,按每度电0.7元计算,年节能62.57万kW·h,年节能效益43.80万元。

4.2 社会效益

4.2.1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灌溉水保证率、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以健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2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生产中灌溉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生态及环境效益

4.3.1 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有效缓解了用水紧张的趋势。灌区在工程实施前,水源不足,用水矛盾较为突出。经高效节水设施建设,解决了水源问题,农民真正体会到节水的好处。

4.3.2 节水、增地、保护环境的综合效果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节水、增地、环境保护效益非常明显,有效提高用水调度和控制运用能力,每亩节约水量约60 m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6提高到0.8。

4.3.3 为水价改革奠定基础

灌溉条件的改善,充分调动了农民上缴水费的积极性,增加了水费收入。在水费征收中,实行水费收缴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票据工作的“三统一”,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的“三公开”,这样就把管理和收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水价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4 维持了地下水采补平衡

巨野县是地下水超采区,通过实施田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减少了,地下水的无序开采避免了,实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结合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地下水水源工程合理布局,减少滥打私打机井、机井密度过大的现象。

5 结语

巨野县需继续改善灌溉条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巨野县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支撑和群众基础,对于顺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任务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给巨野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水源农田水利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中国再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