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旗辉映山西水文

2021-01-17梁述杰霍领民

山西水利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文站水文山西省

梁述杰 霍领民

(1.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水利出版传媒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100年前,面对军阀割据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和三座大山压迫下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举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一路上筚路蓝缕、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人民翻身做主人;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高潮。

1 坚韧求索

建国以来,山西水利人高举党的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党旗辉映下,山西水文事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山西水文人风雨中负重前行坚韧求索,技术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站网建设从无到强基本成型,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现代化程度堪称一流,逐步形成了有山西特色的水文监测、预报、评价、服务体系,为山西全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海量的水文数据,很好地服务了山西的经济社会建设,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赞誉。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暗夜中摸索前行。山西是中华治水文明的源头之一,山西的水文史独步中华文明,大禹治水“行山表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载有大量的雨情、水情信息,但大多是定性描述,如“淫雨”“大水”等,至明清方有“微雨”“三指”“水深七尺之余”类接近定量的记载。随着西方技术的引进,山西第一个雨量站(太原)于1916年设立,第一个水文站(桑干河吉家庄)于1932年设立,到1945年9月全部停测。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950年3月8日,山西第一个正规水文站(迎泽桥)设立,到2020年底,山西省设有国家基本水文站68处(另有专用站48处)、基本雨量站737处(另有专用站1156处)、基本地下水站1350处、水质站178处、墒情站97处、地下水实验中心2处,水文监测站网基本成型,加持现代化的预测预报技术手段,可实时监测并随时报出雨情、水情、墒情和地下水、水质动态。海量的监测数据为减轻水旱灾害、加强水工程管理、实施水资源调度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为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2020年底,山西省在职水文人员5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3人(包括100名高级工程师)。这支经历了暴雨洪水和水环境突发事件考验的队伍素质高、特别能战斗。几十年来,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完成数百项国家、部、省下达的工作任务,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9项,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与时代发展同进步,至2020年底,全省有水文缆道166座,浮标投放器54架,流速仪448台,超声波测深仪11台,水准仪191台,全站仪40台,GPS(全球定位系统)155台,气相色谱仪11台,离子色谱仪9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1台,移动实验室(车)1辆,现场监测设备44台。现代技术装备的有力保障,使水文工作人员在安全前提下用先进技术手段精确完成监测任务,并能够迅速出动承担突发水事件的应急监测。多年来,在洪水突发、水工程失事、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能够拉得出、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准确、报得及时。36位基层水文人、18个水文站被水利部、国家防总表彰为先进工作者(集体),6位高级技术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涌现出5位省(部)劳模,省水文局获省直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状”,省科协、省人社厅等“科技奉献奖”,2001年进入省直文明单位行列,2006年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2 砥砺前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的战略方针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山西水文白手起家,迅速发展水文监测站网,到1956年底建有水文站40处、径流实验站1处、雨量站1543处,为当时的洪灾防御、抢险救灾做出专业贡献。

山西水文利用已有的水文实测资料,于1958年7月,编制了山西历史上第一部水文计算工具书《山西省水利勘测设计跃进规范(水文计算部分)》和《山西省水文手册》,填补历史空白,有效解决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问题。

1961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山西省整顿水文站网,将群众设立的水文站187处、水位站134处、雨量站1936处、地下水站1255处调整为国家基本水文站42处、水位站1处、雨量站354处。站网精干、管理规范、监测成果可靠,其观测成果刊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成为各项涉水工程建设、管理以及前期规划等基础工作的数据凭证。

1962年提出《山西省小汇水面积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作为全省小面积流域水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推广到全国后被称为“山西法”,列入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教科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文革期间,山西水文人坚持职业操守,水文测报一天也没有停,并在1975年编制出了《山西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彰显了山西水利人的职业坚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山西省水文总站于1978年12月开展了水源保护监测,1981年7月开展了地下水动态长观。此后,水文监测在监测大气降水、地面水的同时,对水质(水环境)、地下水也开始了长期的动态监测,全省水文监测立体站网成型,真正实现了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水质监测的齐抓并举。

1979年9月,山西省水文总站提出《山西省地表水资源》,1981年完成“五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108项“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中的“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利用研究(山西省)”任务,直接促成了1982年7月水利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山西省水资源评价会议,是全国第一例、也仅此一例。

《水资源公报》从1984年开始编制、发布,首开全国先河。

1985年,建成亚洲最大的地下水均衡实验场,到1991年所开展的地中蒸渗仪、模拟池、地面气象、非饱和带、地下水均衡“五大系统”经摸索、调试后全面启动。填补了山西省壤中流研究空白,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研究基地。

在水利部支持下,山西水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948”项目契机,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2001年3月,在“山区地下水勘测技术”项下,引进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公司V6-A大地电磁系统及其软件,密切联系山西实际予以改进,解决了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山区地下水勘测中的地形影响技术难题。2007年引进“深井地下水多参数测量技术”——英国RG深井多参数测量设备及软件,应用于全省人畜饮水测井勘查,较好地解决了缺水地区的饮水困难,并拓展应用于地热勘察、隧道通风孔、桩基勘探等。2008年6月,引进全球最全面的地下水数据存储系统——德国255型GPRS远程水位监控系统,消化、吸收、推广、应用于全省地下水监测和管理,提高准确性、实时性,弥补了山西省地下水管理系统的不足。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探索山西水文规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西水文地下水勘探技术。

2001年,山西水文实施“永定河上游水量水质监测项目”,为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也为后期持续开展的山西省向京津冀输水、黄河万家寨向永定河补水奠定了基础。

2006年,提交《山西省水功能区划》,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2009年,新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蓬勃展开,《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重新修订,为社会各界涉水工程建设提供了勘察、规划、设计指南。

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2011〕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之后,2011年展开“山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山西省防汛水文监测能力建设”,2012年提出“山西省地下水保护区划分”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2013年展开“山西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2014年展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山西省部分)”等重大项目。在承担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拓宽了水文水资源服务范畴,增长了专业技术才干,高强度、高起点、高成效地锻炼和培养了新一代水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水文人员不多,队伍精干。长年累月实时测报水旱信息、迎着暴雨洪水冲向现场、旱灾中负重勘查清泉水、爬冰卧雪测报凌汛,水文人在党旗辉映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在江河治理、国土整治、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任重道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思想旗帜指引,就没有山西水文事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每每回想到在党旗辉映下,山西水文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每一位水文人都会热血沸腾,胸膛里燃烧着对党的崇仰、对祖国的热爱。山西全省水文人深深地为我们伟大的党而感到荣耀,为山西水文事业的不断求索、不断进取而感到骄傲,更为能亲身经历、投身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水文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水文事业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国家水文站网,满足新发展阶段要求,推进水文监测自动化,提升水文支撑能力,推进水文预报预警实时化,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支撑,推进水文信息分析评价智能化,满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管理需求,推进水文发展保障长效化,夯实水文现代化发展基础。

水文人无论在岗工作还是离岗退休,生命不息,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祖国的兴旺强盛,全力发挥一块砖、一颗螺丝钉、一棵小草的作用,为祖国美好明春天奉献普通党员的生命绿色!

猜你喜欢

水文站水文山西省
石河子地区水文站E-601型与Φ20型蒸发皿蒸发转换系数分析
享堂水文站洪峰流量还原计算分析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