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2021-01-17李冰,张盼
李 冰,张 盼
(沂源县水利局,山东 沂源255000)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平均海拔高度400 m,素有“山东屋脊”之称,先后被列为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共建成水库114 座,建成饮水安全工程415 处,规模化灌溉工程373 处,“五小”水利工程9 万余处。2013 年,沂源县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2014 年被省水利厅确定为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2017 年2 月,沂源县省级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县创建工作,通过省水利厅的验收。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管理体系,理顺工作机制
沂源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水利专题研究,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水务、国土、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及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沂源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沂源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沂源县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县、镇、村三级工作人员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核实,建立健全了工程基本档案,明确了工程产权;将全县水库和中小河全部划定了管理和保护范围;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水利工程如水库、塘坝、河道等,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实行行政首长负总责下的分工负责制,并将各级管理责任人名单登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成立了水利工程养护公司和农民用水者协会,聘用水库管理员和村级水管员;通过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水利工程管养组织,及时解决群众水利事务诉求、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
1.2 坚持因情施策,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联村供水、镇集中供水资金短缺、工程老化、管理落后的实际,积极整合资源,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行供水协会管理模式;推行河长制,实行管护分离模式;灵活采取多种小农水管理模式。
1.3 强化监管服务,规范提升工作水平
定期开展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编印发放工作规程、工作指南等手册,为每名水库管理员制作了工作指南卡,每处工程均明示了《管理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工程实行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制定了《沂源县小型水库管理考核办法》《沂源县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沂源县村级水管员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管理单位的年度政绩考评、与管理人员的奖补资金及聘用相挂钩。
1.4 以科技信息化推动管理的现代化
建立了新型农田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田间自动化灌溉管理,实现了手机自动控制灌溉和农业水肥一体化的科学实施;设置了有线视频监控及图像传输站,并利用PTYT 集群调度功能,开发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沂源水库管理系统”,对工程管理进行现场调度、视频传输、信息上报、GPS 定位等。
1.5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经费保障
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落实管护经费,严格考核兑现了管理员奖补资金及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并为每名管理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自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为水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视频监控系统、界碑界桩、水位尺,对水库闸门启闭机、水库大坝路沿石、排水沟、护坡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和维修养护,对水库管理房及启闭机房进行了统一粉涮,标注警示,为水库配备了办公桌椅、铁车、铁锹、雨衣等防汛管理用具;采取重点河段县财政投入,其余河段流经镇办投入的方式,按照工程管理考核结果,落实河道管护经费;在县财政设立了小农水工程维护专项资金账户,引导工程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大投入,掀起了兴修水利工程的高潮,让部分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的小型水利工程恢复了生机,发挥了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1)基层水利监管力量不足,管理缺位。水利工作重心在基层,水务站作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既要管好水利工程,又要完成镇党委的中心工作,技术力量短缺,精力分散。
2)水利公司、供水协会、农民用水协作等组织有待进一步强化。各镇供水协会分会发展不平衡,随着现代水利的大发展,供水协会、水利公司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充分发挥水务站监管指导的前提下,真正实行水利管理的政企分开,实现水利运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2.2 工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沂源县工程管理中,集中供水管理、协会管理、单村管理并存,使全县工程管理标准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工程效能发挥不一致。
2.3 区域条件限制,工程效能有待提高
集中供水受地形地貌制约比较严重,沂源县是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高低落差较大,客观上限制了集中供水的发展。
2.4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管护经费不足
沂源县农村供水工程基础设施薄弱,多数管道老化失修,计量设施不精确,特别是公益类的集中供水工程,大都保本微利运行管理,工程改造资金缺口大,致使工程不能很好的持续发挥效益。
3 建议措施
3.1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夯实管护基础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解放发展水务站生产力,配足水利技术力量。二是健全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组织,强化供水协会的管理,充分发挥基层水利的监管、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用水协作组织的发展。
3.2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
在改革中,需要进一步理顺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财政适当给予补助的工程管理保障机制,建立维修资金,强化水费的征收与管理,按照协会章程、规章制度定期张榜公布水费收支情况,加大社会对水利工程运营的监管力度。
3.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应用
一是健全各类供水协会组织管理制度,对工程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水费计收、使用,统一考核办法,统一水管员培训,坚持乡镇工程管理例会培训制度,以此提高全县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大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结果的应用。完善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定期督查考核,严格奖惩落实。
3.4 推行工程管养分离
积极推广西里镇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管理模式,强化水务站的监管、指导职能,将辖区内所有水利工程,统一纳入水利工程公司,管养分离,实施公司企业化运作,加强水管单位的运营管理。
3.5 不断优化农村小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因地制宜,积极创作条件,整合现有水资源,变单村供水为集中供水,实施农村供水的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实现农村供水安全、工程高效能。同时,在明晰产权、经营管理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承包、租赁、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专人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灵活转换工程运行管护体制。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应当积极推动和发展小型农田水工程管理模式改革,以不断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使其能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