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的优化

2021-01-17狄冬丰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4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狄冬丰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而城市电子商务市场趋于饱和,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发展农村电商成了大势所趋。早在2015年,农业部等19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电子商务在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现代化农村营销体系、激活农村消费潜力上的作用,此后,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物流配送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来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均已在各个农村中进行网点布局,但物流配送体系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需求、供给之间脱节,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的协调程度还有待提升。

一、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包括两个部分构成,即“农业物流”“农民民生物流”。其中,“农业物流”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的物流需求问题,以农业产业链作为主要对象,采用供应链管理思维,其管理对象包括农机产品、农产品、农副产品、农资产品等;“农民民生物流”旨在帮助农民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是流通领域的范畴,包括食品、日用品、日常消费品、电器等,主要是从城市流动到农村[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农村电商销售额逐年攀升,在202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人,同比增长39.2%;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5.9%,2020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为31533亿元,同比增长37.7%。尽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得到了转变,但是在交通条件、市场经济、政策支持、物流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物流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费用高,技术弱

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息息相关,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地区大多还是采用分散式的经营模式,专业化水平不高、层次偏低、生产规模小,物流运输中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尚未达到现代化生产要求。农村的道路条件不理想,运输费用高、破损高、安全性差。根据数据统计,在运输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鲜蔬类产品的损坏率高达25%~30%,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有5%左右。

(二)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低

农村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这是影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同时,在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常常出现断层,缺乏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导致物流信息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农民对于农产品的价格信息、生产信息不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运输状态盲目,在物流车辆的运输环节中,空载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物流行业的有序发展[2]。

(三)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

在当前农村物流的发展中,缺乏配套的物流支持政策,有的农村地区在这一块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缺乏有力政策,消费者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不高,农村物流的作业不规范。在农村物流的发展中,其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政策、信用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消费者对物流企业不够信任,那么就很难顺利签订物流合作协议。另外,现有的市场体制不成熟,各种不公平竞争现象普遍存在,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也是影响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的优化

(一)发展多元物流配送模式

1.物流同盟配送模式

尽管我国的物流公司数量多,但多数物流公司还是将市场瞄准于城市,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度不够,实际上,近7亿农村人口也是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消费者。物流同盟是多个企业为了完成经营目标而进行的合作,是以契约形式来实现合作共赢,企业之间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物流同盟配送模式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区域的覆盖范围,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

2.自建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该种配送模式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构建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从配送到送达的整个服务流程。自建自营的物流配送模式有效强化了企业对于物流配送的控制,优化了用户体验,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优化资金的周转速度,但是承担的风险与资金压力也较大。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该种模式即企业将自身发展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配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代理公司负责,以让企业更加具备竞争力,数据显示,在美国,第三方物流的使用率为73%,在日本,这一数据高达80%,第三方物流也将会朝着格局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扩大了区域覆盖范围,其不足之处在于响应速度相对较慢,物流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3]。

关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不同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在选择配送模式时,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以提升自身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二)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此,需发挥专项资金作用,尽快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统筹物流信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发布,让消费者可有效获取信息,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损耗,提升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继续推广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提高平台的使用范围与频率,保证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准确与完整。同时,要意识到的是,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难度远远高于城市,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更成熟,因此,还要继续推进“互联网进农村”,增加农村基站数量,为农村消费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购、网售活动奠定物质基础。

(三)增加农村电商物流的需求

研究显示,在农村地区,网络购物对于物流需求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这表明,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发展农村电商,能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刺激消费,还可减少农产品滞销问题,让农产品有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这两者都与农村电商物流相伴相生。为了增加农村电商的物流需求,政府可通过增加补贴等政策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引导快递公司、物流企业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物流服务意识,用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农村市场[4]。另外,为了提升物流服务水平,还要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出台鼓励措施,引入高素质物流人才,随着物流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整个农村物流必然会运作的更加畅通、快速。同时,为物流从业人员提供与农村居民更多的互动机会,定期组织农业交流会,使之可实时掌握市场动态的变化,让农民的生产活动更有方向。

(四)创新农村物流运作模式

良好的农村物流运作可以满足物流发展要求,还能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与消费热情,还能刺激农村物流需求增长,在不同阶段,适合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不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农村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农村物流运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下,要勇敢创新、立足当下。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农村电商平台,服务站点涵盖近3万多个村、700多个县,农村电商的发展热度与日俱增,各类农产品在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也解决了下行领域中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即可参考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增加村淘服务站点数量,为农村地区提供足够量的物流供给。在电商的依托下,有多种适合的物流组织运作模式,如,有的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农业合作社物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由合作社统一负责包装、销售,结合电商发展模式,利用第三方物流,让农产品可精准到达城市,这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程度,让销售网络变得畅通,整体的物流运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五)规范农村物流市场建设

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参与到农村物流市场的建设中,发挥出其主体地位,整合农村物流资源,解决“销售难”“买入难”的问题。因此,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企业的进入,对整个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拓宽物流运营服务范围,让物流企业成为集齐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带动农村物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5]。在农村物流市场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中小企业,支持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会成为农村物流市场建设的关键,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组建联盟,强化企业的资源共享、信息沟通,解决农村物流市场中经营主体分散,影响力较弱的问题,提升企业的规范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结语

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是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关系,尽管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但在物流建设上,存在信息化建设薄弱、覆盖率低、缺乏专业人才、“最后一公里”问题尚卫解决等难题,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优化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模式,需从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打造品牌物流企业等多个方面着手,以增进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带动地方就业,刺激区域经济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基于精益生产的SPS物流配送应用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