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2021-01-17刘壮吉林财经大学

环球市场 2021年34期
关键词:所得额税法筹划

刘壮 吉林财经大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形势,本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大好,税收筹划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知道,并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关注,税收筹划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践研究。由于我国的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法的纳税人,依法纳税是企业一项基本的经济义务,但由于税收的无偿性等因素,会和企业的价值目标有一定的冲突,企业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规定,没有必要缴纳更多的税就成了纳税人即企业最大的权利,通过进行精心的规划与安排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完全尊重税法的基础上,不违背税法的立法意图,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遵守纳税义务的同时,税收支出和税收成本的考虑是合理合法的。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的观点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并由英文Tax Planning翻译而来,简单的从英文字面直译的概念“税收计划”,这样的直译并不无道理。在狭义的概念上,我们通常把税收筹划的理解仅仅指代节税这个概念,节税是纳税人在充分尊重税法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在企业融资、投资和经营过程中为减轻税收负担而制定的一系列合法合规的计划。在广义的概念中,税收筹划除了节税概念外,许多专家在自己的观点中也提到了避税这一概念,同时在学术界也能够达成统一。

根据各位专家学者意见进行综合,本文对税收筹划做出如下界定:即纳税人在充分研究税法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税法的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在有效利用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提前的规划,选择最佳的节约企业税负的方案。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一)税收筹划的目的性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税务规划的一项金融活动,纳税人通过筹划实现企业利润空间最大化。低税负的选择同时也就意味着高资本的回报率。

(二)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在税收筹划的同时,不断学习税法相关知识,努力实现法律保障的权利,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适用税法的规定,以减轻纳税的负担。同时,纳税人合理的做出对低税率的选择,是纳税人对自身权利的进行不保障,作为征税人的税务机关是没有可以进行指责的地方,并且不能进行反对。

(三)税收筹划的风险性

虽然税收筹划在理论方案上可以减轻税收或税负,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很难在前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概可以归纳理解为经济税法的时间效用更新速度之快,所以经济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一成不变,在旧税法知识的基础上做出的纳税筹划可能不但起不到少缴纳税款的行为还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误会为存在偷税避税的行为。这便使得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趋势,税务机关需要优秀的稽查人员,企业需要有能力的税务人员。同时还要考虑到纳税方案,企业一般都会将显示成本考虑在筹划的方案中,但其存在的隐性成本势必会减少税收利益。是大多数企业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出现的问题。

三、税收筹划与避税

税收筹划是在不违背税法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事先安排涉税事项进行的,完全充分的利用符合税法的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减轻税负的一种合法的行为方式。然而,当税收筹划理论首次引入到中国的时候,许多人常常与避税的概念混淆,虽然他们都是为了减少税负所做,但是他们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

避税是以非非法的手段来逃避纳税义务的,减少应纳税额。因此这样与税法立法精神相违背的行为是不被税务机关所鼓励的,是有可能被税务机关按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的。

但两者都是纳税人的行为,因此具有主体相同的特点。都是为了减少纳税义务,达到少缴纳或不缴纳税收的目的,具有目的相同的特点。

四、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浪潮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要想企业税收筹划顺利进行,首先应该考虑财务管理中的环境问题,为了能合法有效的实施税收筹划手段,必须要考虑的外部法律环境,应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进行规划,税法的变动始终影响着财务管理人员。其次,只有将税收筹划的思想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活动当中,在融资、运营、分配活动中始终保持纳税意识,企业目标价值才可能最大化。最后,我们应该牢记盲目追求税负和成本的降低并不是企业税收筹划的最佳方式,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企业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减轻税负或延迟纳税这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五、企业所得税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目的

一家企业是否能在税收筹划上开展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企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税收筹划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如果一家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税收筹划的成本,那就等于增加了这家企业成本。

减少纳税额或者避免多缴是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基本目标,理论教学当中,我们通常将税收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中级目标,实际操作当中,我们通常将中级目标中的税收利益最大化和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理想目标。

(二)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筹划

对税基的筹划,也就是上述我们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筹划。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应纳税所得额越小,即税基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行:

(1)企业收入筹划

收入规划的重点在于收入最小化,除了要考虑日常的营业收入,还要考虑非营业收入,非营业收入选择的规划重点在于努力增加税收减免收入。

按照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区分:免税收入是虽然已经构成了应税收入,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可以予以免除。不征税收入没能构成应纳税所得额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性质和根源上根本就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的经济收益。

(2)企业成本费用的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法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合法扣除与收入相关的合理费用。

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是纳税人在企业纳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能够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所允许的,是可以在企业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合理合法地采用。

企业纳税人如何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正确的使用税收优惠,是企业进行合法的税收筹划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除了需要企业税务和会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当然也需要税务机关政策的宣传引导。

应纳税所得额在直接法下税收优惠筹划的思考:

(1)应纳税所得额的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区分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要想知道应纳税额的多少,除了需要知道在计算过程当中的适用税率和在此业务当中发生的减免、抵免税额外,还要知道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简单的说就是收入与扣除项目的加减。扣除项目当中除了考虑当年的一些成本费用扣除外,还要考虑是否有以前年度的亏损是否结转了,结转后需要在当年扣除的。

(2)收入的思考

收入是企业运转的动力源泉,那么净收入就可算得上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动力,要想使企业在净收入即企业收入最大化成为可能,收入的准确确认与合理区分便成为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完全最有可能导致最终的企业利润的数额出现变化。

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所得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为收入,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收入总额,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计入收入总额。

在确认收入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对收入的具体定义,做好区分,因其所处行业或经营业务的不同对收入的性质做具体区分。但在此区分前,可以根据所得是否需要交税大体将收入分类为征税与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是需要严格区分纳税主体,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定义划分不征税收入的范围,但不征税收入明显不在税收优惠的考虑范围。

征税收入中除去税收优惠性质的免税收入,都是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都会成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数。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我们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征税收入中,我们可以定义出销售(营业)收入作为以后扣除项的标准基数。其中方便计算我们应该记忆的不需要计入销售(营业)收入的科目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3)扣除项的思考

涉及扣除项目时,要严格区分可扣除和不得扣除的项目去计算纳税所得,其中企业发生的与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成本和费用,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

正是因为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我们现在的税收筹划在纳税人的观念中逐渐加深。税收筹划的同时也对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进行加强。树立和合法合规的观念,践行纳税意识的培养无异于会对中国的税收法律的不断完善提供便利,当税负的问题不再掣肘企业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会因为税收问题的得以解决而得到持续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虽然税收筹划理论进入中国的时间很短,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税收筹划理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定会由经济发展浪潮中自负盈亏的企业不断的追求与探索,按照市场规律,真正的适应市场经济,在合法的范围内,在保障自身权利的同时,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从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的目标追求。

猜你喜欢

所得额税法筹划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围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
工资 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相关命题的证明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