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1956年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2021-01-17石武英胡静玲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卫生

石武英,胡静玲

(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萧条,农村医疗条件奇差,农村医务人员奇缺,广大农民饱受疾病之苦。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要求各省迅速建立一支合格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湖北省麻城县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积极组建农村卫生队伍,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农村医务人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学术界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尤其是农村医务人员培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1];但是,专门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务人员的培养的研究成果较少,一些学者只是将其穿插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进行粗略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一,选取1949—1956年湖北省麻城县为例进行个案研究,聚焦过渡时期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在研究深度上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新突破。其二,挖掘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和旧报纸,实现了材料的创新。文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入手,以党中央和湖北省各级卫生部门颁布的医疗方针政策为切入点,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麻城县培养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措施及成效,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当前建立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思考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经济萧条,资源匮乏。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粮食大量减产,人民生活相当艰难,导致农村疾病流行。当时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非常薄弱,有病也难以得到有效救治。因此,当时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很糟糕的。

(一)各种疾病流行,人民患病率高

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普遍流行,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常见疾病主要有:血吸虫病、鼠疫、丝虫病和钩虫病、疟疾等。据统计,新中国初期有3099.4万人患有丝虫病,居当时世界第一位;梅毒的患病率也很高,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患病率高达21.70%-48.00%。全国80%地区的居民患有地方病,受威胁的人口达4亿多人,地方病病人达3600多万人[2]。由于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所以这些病人大都分布在农村。在湖北省内,1954-1955年全省范围的流行性疟疾爆发,据统计,全省共发病598616人,死亡26人,发病率由1953年的十万分之八百五十四上升到1954年的十万分之二千一百五十四点八,1955年发病646529人,死亡178人,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千二百三十[3]。除此之外,湖北省的血吸虫、肺吸虫病、白喉等也十分猖獗。据统计,建国初期全省血吸虫病流行44个县,受疫情威胁人口占全省1/3以上[4]。麻城县当时存在大量的丝虫病,在拜效乡抽检的280人中,发现的典型丝虫病有14人,乘马大河浦乡241人中具有丝虫病症状的6人,半数丝虫检查呈阳性[5]。针对这种情形,党中央及卫生部门审时度势,将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毛泽东指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而决不应该轻视卫生工作。”[6]湖北省第一届卫生会议也确定了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培养干部,组织力量,建立与充实县、专区卫生机构。其工作以预防卫生为主,治疗为辅。治疗方面,又以多发病为主,特殊病为次,传染病为主,慢性病为次。”[7]总之,全国当时面临着多种疾病威胁的复杂局面,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二)医务人员奇缺,医疗水平低下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务人员十分缺乏,且中、西医师队伍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低下。据统计,当时全国卫生人员只有5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医,西医师只有38875人,牙科医师仅有300人,药剂医师亦只有484人[8]。这些数量有限的医务人员大多分布在城镇,许多农村地区却是无医无药的空白乡。据粗略统计,1949年建国前夕,每千人中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只有0.73人[9]。到1950年6月1日为止,在湖北调查的19个市县中共计医务人员才1989人,像潜江、五峰、来凤等县医务人员不到10人,沙市、孝感、石首等市县的接生员为0[10]。这种状况完全无法满足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需要。

此外,医务人员的水平非常低下。首先,一些医务人员思想觉悟不高,医疗作风存在问题。如麻城县极少数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粗枝大叶,在原则问题上迁就病人,医生听病人指定开方,管理人员把药看错了,调剂员把药发错了[11]。诸如此类的事情直接反映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问题。其次,大部分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他们只能应付常规疾病。例如钟祥县人民医院“在1951年除常见多发病诊治外,产科只能做横臀位接生,外科也仅限脓肿切排、扩创缝合以及四肢单纯性骨折复位石膏固定术[12]。同时,妇幼保健水平也非常低,新法接生极其稀少,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迎接产妇的依然是旧接生婆,旧法接生普遍。据粗略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旧法接生而丧失生命的妇女达20余万,新生儿有100多万[13]。可见当时县级以下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当低。因此,广大农村急需培养一批合格的医疗卫生人员。

(三)医疗机构不健全,医疗设施简陋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的医疗卫生资源十分匮乏,医疗机构稀少,医疗设施简陋。加上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分布在城区或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覆盖到农村的医疗机构屈指可数。1947年,全国县以下的医疗机构只有436个区卫生所,绝大多数村镇除少数私人开业中、西医生外,完全没有医疗机构。据1949年的统计,在广大农村地区,仅有医院床位2万张,平均每千人口仅有0.05张[14]。这些为数不多的农村医疗机构也大多分布在城乡交界或相对发达的地方,那些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成为无医无药之乡。与此同时,医疗设施也非常简陋。1950年,麻城县的医疗场所都是直接借用老百姓的房屋并将其简单改造,后面因不能容纳病人才新建了医院,但也十分简陋,只有6间病房,14张病床[15]。这样稀少的医疗机构和极其简单的医疗设备与当时农村各种疾病普遍流行的现象完全不对称,广大农村人民因看病不及时、看不起病而至死亡的不在少数。

从以上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可以看出,建立新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建立起一支思想觉悟高、懂技术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迫在眉睫。

二、湖北省麻城县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湖北省麻城县位于大别山脚下,这里曾经是革命老区,但是,医疗卫生人员非常缺乏,医疗机构十分有限,加之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百姓看病相当困难。

(一)组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奇缺的局面,党中央十分重视组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苏井观副部长在农村卫生座谈会上说:“如何培养农村卫生干部,卫生组织的形式,要进行什么工作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等是重大任务,各级卫生机关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16]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草案)》指出:卫生人员的选拔与培养对象主要来自“工农子弟、小学教师(包括乡村小学教师及民校学生),男女不限”;妇幼保健员、护士助理员的选拔培养对象主要来自“乡村旧式产婆、高小毕业的女生、工厂女工、农村妇女以及小学教师”[17]。中央政府的指示为麻城县组建医疗卫生队伍指明了方向。

麻城县卫生所于1950年2月15日正式成立,成立时医务人员只有9人,到这年12月底一共21人,而正式的医生只有2人[18]。农村没有正规医务人员。因此,根据中央指示,麻城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始组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当时,农村卫生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从当地的一些政治素养较高的学生、教师、农村妇女中选拔,另一部分是来自新中国建立前的经过教育团结改造的旧医务工作者。许多无医学基础和经验的其他职业人士成为农村医务人员的培养选拔对象。当时选拔培养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通常都有卫生员、保健员、接生员、护士助理员这几种类型,为了应对农村疾病流行的局面,县卫生部门也会在医务人员中培养一定数量的防疫员、种痘员等。如麻城县乘马区为了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在1954年培养了大量接生员,仅在董家畈乡就培养了两名新法接生员,还改造了一名旧接生婆[19]。据1953年资料显示,麻城县医疗界共有在职干部179人,中级技卫干部44人,联合诊所成员104人(其中有西医15人,中医68人,中药剂员11人,实习生3人),共有接生员331人,乡卫生人员64人[20]。可见,乡卫生人员已占全县医疗界卫生干部的近36%。除了正规的医务人员之外,当时还有私立医疗机构中的卫生人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留下来的旧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共有旧医近30万人,这是卫生界一支重大的社会力量[21]。据1954年的统计,麻城县私立医疗机构中的卫生人员有785人,其中旧医占441人[22]。但是,这些私立医疗机构有些分布在城镇,并不是完全在农村。可见,当时全县农村的医疗诊所和医务人员还是很稀少的。

(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新中国初期,党中央十分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与教育。1954年中央批转的卫生部报告指出:“卫生工作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今后各级党委务必加强对这方面的领导。首先应加强对卫生人员的思想领导,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改进领导和工作作风。”[23]湖北省积极响应中央的卫生政策与指示,于1955年3月14日发布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医政策》的指示,强调要从思想上纠正卫生行业对中医认识的偏见[24]。遵照上级精神,麻城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贯彻执行。首先,早在1953年,就通过举办培训班或开展会议讲座的形式学习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指示,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政治觉悟。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卫生工作的四大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医疗作风、中西医团结、苏联的先进观念;学习方法上强调思想上的整顿、学习进度、未来计划、学习氛围的愉快等[25]。此外,县里还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有关总路线和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26]。学习后,大多数医务人员思想观念有了深刻转变,明白了卫生工作应该为生产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次,通过树立典型模范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激励与引导。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十分注重医务模范的作用,他将白求恩医生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称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27]。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依然十分重视模范评选工作,卫生部长贺诚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中讲到,来年要创造更多的更全面的模范单位和个人[28]。麻城县遵照上级指示,在几百个医务人员中评选出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分子,让这些模范者成为推动树立医务工作者的旗帜,带领群众的向导,推动工作的动力[29]。这样,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政治觉悟得到提高。最后,成立医联组织,加强中西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和交流。医联组织是指在麻城县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下成立起来的旨在加强医务人员团结互助、交流学术经验的医学团体。医学团体组织是医务人员交流学术经验、加强互助团结的重要载体,在医学学术团体组织中,卫生科学技术人员能够交流学术、启迪思想、互相切磋、共同提高[30]。麻城县在医联组织成立后,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招纳会员,会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了之前的宗派观念和不良作风[31],消除了医务人员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增进了感情,加强了团结,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政治素养。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新中国初期,中央卫生部党组在工作报告中强调医务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学习苏联先进医学思想和工作经验,以提高业务水平[32]。毛泽东也多次要求广大医务人员要做到又红又专,对技术要精益求精,他不仅鼓励医务人员要努力实现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的完美统一[33],还主张用较短的时间、精力培养医术不算太高但是农村最需要最实用的人才[34]。针对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奇缺的问题,湖北省卫生厅(局)组织县、区两级卫生技术力量,广泛开展了培训农村“三员”(即卫生员、保健员、接生员)的工作[35]。麻城县也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上采取了有力措施。

首先,通过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的方式培养训练各类卫生人员。麻城县在1956年举办了针灸训练班,来自全县各地卫生院、所、联合诊所和红十字会的学员共有46名,在学习中,主要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习一般都能掌握180多个穴位,能治疗常见的80多种疾病[36]。针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独创的医疗方法,其医学价值非凡。毛泽东在1955年4月就谈道:“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前途很广。”[37]麻城举办针灸训练班,不仅有利于医务人员掌握针灸治疗技术,提高技术水平,而且对在全县普遍推广针灸治疗,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接生员的培养,1950年12月,在省第二次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训练接生员的5年计划,1952年省卫生处将大量训练接生员作为妇幼卫生的中心工作[38]。对此,麻城县乘马区在1955年训练了一批接生员,并且在培养对象、学习时长和教学方法上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培养对象年龄在21—25岁以下,身体强健,作风正派,热心接生工作;学习时长十天;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老师讲授、学员集体讨论的方式[39]。此外,麻城县还训练培养了一定数量的防疫员、种痘员、保健员、中医训练员、新法接生员等各类卫生人员来扩充医疗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其次,强调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各种疾病熟知度。中央卫生部李德全部长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将调查研究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先导,她经常深入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基层、深入灾区和流行病区进行实地调研[40]。麻城县卫生科领导人讲到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某地区某乡一年中的死亡人数、病症等进行统计并加以了解,其次再研究治疗方法[41]。作为医务人员,只有找出病因,才能研究治疗方法,从而对症下药,可见调查研究对医务工作者十分重要。

最后,通过带青年学徒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方式来扩充医疗后备队伍,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提高现代的科学水平。”[42]据此,1956年4月,湖北省西医学习中医委员会成立,随后西医学习中医的群众性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43]。麻城县也在县委领导下,开展了中医带学徒和西医学习中医工作。据统计,“先后组织了70多名老中医带了149名学徒,目前能单独担任治疗的有43名”。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分三步进行,“一是,根据学员文化程度分级定课,分班教学,并且医药两学;二是,制定教学制度;合理安排时间;三是,做好教前备课工作”。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反复温课,定期测验”的方法[44]。工作开展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一些过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转变了过去对中医不正确的看法,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四)进行定期考核,规范管理

1950年,李德全在全国卫生会议上的报告中讲到医疗制度不健全,有很多医院存在失事失职的现象,要求医院从思想、技术和制度三方面作一次检查并加以整顿[45]。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逐步普及了中医考核制度,全省大多数地区对当地开业中医人员进行了登记、考试、审核,并对合格者颁发了行医执照[46]。麻城县积极贯彻中央和省政府的卫生方针,在制度考核上规范了对医务人员的管理。首先,1950年在换领医师开业执照上进行了考核和规范管理。换领医师开业执照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查麻城全县开业的医务人员数及持有医师证书者人数;第二步,对具有证件者发放医师开业执照;第三步,对没有证件的医务人员举行医师考试,考试及格者可发证,不及格者将酌情学习三个月后再复试,及格者继续发证,不及格者则劝导改业[47]。通过换领医师开业执照,不仅严格限制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准入门槛,加强了对医务工作者的规范管理,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医疗卫生的技术水平。其次,举行医事人员考试,便于对医务人员的统一考核。麻城县在1951年元月、11月举行了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医、西医、以及中医学习西医、西医学习中医人数分别为45,72,260,62;两次考试人数共861人,两次共及格医师363人[48]。考试是衡量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政治素养的一个指标,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找出问题所在,进而改正。麻城县在这两次考试中,就发现一些医务人员单纯注重业务而不问政治、没有认识考试的重大意义。最后,以法令通则的方式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约束与管理。法令通则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省、市等上级卫生部门印发的相关法令;二是县卫生部门制定的通则、草案等。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在1952年8月印发了“医事人员管理法令”,以此确定医师资格及职责与业务,从而保障及管理医师执业,并加强其团结,提高卫生医疗技术[49]。麻城县卫生部门积极传阅“医事人员管理法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规范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麻城县人民政府卫生科在1952年印发了县组织通则及县属区卫生所暂行组织通则,对县属区卫生厅的组织、任务、编制、人员任免、院务委员会开展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50],这也起到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医务人员的作用。

三、湖北省麻城县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影响与成效

(一)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缓解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麻城县选拔、培养了大批农村医务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队伍的结构渐趋合理。首先是职业结构比较健全,1948年,麻城县只有两位医师,两位护士,一位检验员,一位药剂师,连助产士和助理员都没有[51]。新中国成立后,麻城县培养了各种类型的卫生人员,除了正规医疗人员之外,还包括大批种痘员、防疫员、保健员等,使得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如,1952年全县训练了防疫员493人,接生员208人,中医103人,种痘员783人[52]。1954年8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公立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有923人,其中医士有两人,助产士有4人,药剂人员有19人,妇幼保健员有12人。而在私利卫生机构中,总的卫生人员有785人,其中接生员就有161人,药剂人员127人[53]。1956年麻城县在总结六年来的卫生工作成绩中谈到,这几年内先后训练了卫生员1818名,保健员1052名,新法接生员1075名[54]。到1956年,有高级医务人员43人,其中内科医师24人,外科医师2人,中医师17人;中级医务人员27人,初级医务人员81人,行政人员13人[5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麻城县医疗卫生人员的数量比起解放前有了显著增加,建立了农村专属的医疗卫生队伍,职业结构大大改善,缓解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压力。

其次是年龄结构也有了大的改善。从新选拔培养的医务人员的年龄来看,年轻人大大增多。据1952年中医师登记名册中显示,当时中医师的年龄50岁以上的居多,甚至还有60岁和70岁以上的中医师,4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56]。由于当时推行中医带徒的措施,使得青年学徒的人数大大增加。如,在1956年,全县中医带的徒弟由原来的67名增加到了155名[57];据1958年的统计,“先后组织了70多名老中医带了149名学徒,在培训学习后能单独担任治疗的有43名”[58]。这说明,经过培养教育,青年医务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年龄结构渐趋合理。

(二)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政治素养,塑造了良好的医风医德

医务人员的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乎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效,1931年毛泽东就谈到,培养医务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红色医生[59]。新中国成立初期,麻城县通过对医务人员组织政治学习,在学习中强调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卫生思想,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首先,医务人员之间尤其是中西医务人员之间加强了团结和互相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氛围。在培养之前,一部分医务人员之间存在互相排斥、歧视的观念,闹宗派意见,自高自大,产生不良的思想和作风;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成立了医联组织,医务人员开始团结起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渐克服了宗派观念和其他不良思想作风[60]。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之间增加了感情,在遇到疑难杂症时也能相互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其次,医患关系更加密切,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之前,一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时常存在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对待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的现象,这就完全降低医务人员在病患心中的形象,既不利于塑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也不利于医务人员政治素养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面向工农兵”的卫生方针的指导下,经过教育培训的医务人员,政治素养大大提高,医风医德有了良好改善,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

(三)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麻城县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首先,医务人员对一些古代医学遗产技术和中西医融合技术更加精通。新中国成立前,许多医务人员对这些较为古老的医疗技术只是略知一二。经过专业的培养,中西医技术的融合发展和祖国医学遗产的继承发扬上升到一个新高度。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的针灸技术得到普及,针灸新秀辈出[61]。麻城县在1956年举办的针灸训练班中,许多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后针灸技术有所提高,一般都能掌握180多个穴位,能治疗常见的80多种疾病[62]。同时,医务人员对中西医会诊技术更加精通。城关医联采取中西医会诊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位患肋膜炎的小孩在中医治疗无效后经中西医会诊,内服中药外敷西药而愈[63]。其次,医务人员在妇幼及常见疾病和防疫方面的医疗技术有所提高。如新法接生技术、护理技术等。如麻城县夫子河镇刘某经过新法接生后,顺利分娩[64]。麻城县仅就公立机构治疗上就挽救不少病人,其中有80%以上过去无法挽救坐等待死的[65]。有些医务人员能独当一面,可以单独为病人治病。比如从前的药剂员现在变为单位单独治病的医生了,一般的知识都有所提高,并在有利条件下,吸收了十一名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优秀青年学徒[66]。面对疫病流行的严峻局面,许多医务人员在培训后掌握了一定的防疫知识和经验,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结语

纵观1949-1956年麻城县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过程,县里在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养时,以提高 “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内容,以举办短期培训班为主要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涌现了一大批勇担当、负责任、有爱心的优秀医务工作者。这不仅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发展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同时也对稳定农村社会和巩固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政权建立之初,农村(尤其是新解放区农村)社会秩序动荡,加上疫病普遍流行,人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使得基层政权不稳定。建设一支合格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安抚了人民对动荡和疫病的恐慌情绪,稳定了民心,巩固了新生政权。

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为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善于从历史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得出启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麻城县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历程昭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村医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农村祖传老中医的技术发扬光大,是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卫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保护环境卫生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