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17乔莹莹
乔莹莹
(浙江警察学院,杭州 310053)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史上最严重的全球教育中断,在最严重时候有190多个国家16亿学生失学,超过1亿教师和学校人员受到学习机构突然关闭的影响[1]。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彰显制度优势和中国力量,所有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1 719万门次,在线学习学生共计35亿人次[2],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互联网全区域、全覆盖和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教师的理念、模式、技术、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总结分析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空间的变革特点,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和薄弱环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空间变革
2021年1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亿,其传染性和致命性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空间、知识空间、行动空间和管理空间也发生了变革。
(一)教学空间:在线教学成为“新常态”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从“新鲜感”成为“新常态”,教学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一是课程形态转变。从线下课程转向在线课程,MOOC、SPOC、精品课程等在线课程得到广泛应用。二是教学形式转变。从传统的线下教学转向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型教学方法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采用直播、录播和远程教学等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三是教学内容重构。根据在线学习特点重构知识体系和课程模块,突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在线课程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和在线资源等内容。四是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改变教师主导、教师权威的师生关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师生发展共同体。五是评价方式转变。考试测评智能化、个性化,开展大规模在线测试、在线面试和远程答辩,建设在线试卷库、作业库和习题库,提升在线考试防作弊技术。
(二)知识空间:生命健康知识引起重视
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疫情防控给人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一是加深了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知。更加关注医学、病毒学等知识,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增强了生命健康意识,提升了健康素养。二是在认知建构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疫情初期关注病毒来源、传播与防范知识,后期关注疫情动态、复工复产复学、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知识,疫情信息高频呈现,经过感知强化、认知加工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生命健康知识体系并产生新的知识和研究课题。三是学科专业知识“科普化”。新媒体、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助力科学防疫,促使医学、传播学和病毒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广为传播的大众知识,知识呈现形态更加多元,知识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传播环境更加灵活。
(三)行动空间:教师交往范围受限
与疫情前相比,教师行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是日常行动空间简化。持续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减少外出,减少流动,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成为广大教师的行动区间。二是师生交往场域变化。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学生居家学习或离线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师生分离”,教师在现实与虚拟的、在线和离线教学的场域中,需要适应教学场域的变化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转型。以往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参加集中面授培训和会议交流机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线上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形式,教师锻炼、出国访学、对外交流等活动受到影响。2020年12月,人社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得将出国(出境)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指引方向。
(四)管理空间: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
受疫情影响全球教育机构面临暂时关停的风险,教学管理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一是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学校教学时间、节假日安排和外事活动需要作出调整,学生第二校园、实习、校外实训、课外实践等活动可能发生变化。二是教学运行的调整。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进度和授课方式,加强对课程执行情况的评估,既要保证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又要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三是学校管理风险提升。学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管理,还要密切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人员流动管理和卫生防疫管理,推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主动应对日趋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内外部环境。
二、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空间的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与技能、专业发展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亟待提升。
(一)教师“互联网+”教学水平亟待提升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成为“新常态”,“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全球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教学素养至关重要。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包括媒介素养、师德和教育责任意识、认知和使用技能、注意力和信息识别能力、批判和创新意识以及学习社区组织能力[3]。提升教师的“互联网+”教学能力,需要树立“互联网+”教学理念,提升“互联网+”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和课程建设能力,掌握新媒体知识和在线教学情境知识,掌握在线学情诊断、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管理、答疑辅导、教学考核、学业评价等能力。“互联网+”教学绝不是简单把传统课堂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利用新兴平台、设备、器材和技术,对学科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亟待强化
舒尔曼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的概念,美国学者Mishra和Koehler在PCK的基础上构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理论模型,在TPACK的基础上延伸出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AI-TPACK)等概念。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强调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三者的深度融合。后疫情时代知识空间更迭,教师除掌握学科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生命健康知识、疫情防控等知识,掌握在线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全社会密切关注的前沿知识与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通过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亟待拓展
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增强,教师迫切需要适应在线教学生态,提升在线建课、授课和教学管理技能,得到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冲击,教师锻炼、访学和出国交流受到影响,大规模人员聚集的、密闭空间的师资培训无法开展。虽然通过直播或录播方式开展的在线培训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但在实操训练和实践指导方面存在短板,无法满足教师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亟待拓展,需要探索多渠道的、适应多变情境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深度挖潜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空间和个体空间,建立新型教师发展共同体,提升专业发展质量,注重教师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整体提升。
(四)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能力亟待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范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大考”。我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和风险防范工作,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教督〔2017〕10号)、《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教思政〔2018〕1号)、《关于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及相关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4号)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育部等45号令)等文件,各省市和学校出台了安全教育的相关政策。当今世界风险和挑战无处不在,教育内外部潜藏诸多风险,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教育领导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三、后疫情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破除教师专业发展困境,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空间的变革特点,在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等方面下大功夫。
(一)推进“互联网+”研修,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以其民主、自由、开放、多元的特性为教师资源共享和深度交流提供了便利,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进“互联网+”研修,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身份,成为在线教育的学习者、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培养“互联网+”思维能力,增强“互联网+”教学理念。其次,注重“互联网+”教与学相长。教师在“互联网+”研修中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亲身体会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理解在线学习的过程,深入把握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促进教育与技术的融合,避免技术过度依赖和技术滥用。三是建设“互联网+”研修环境。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课程和师资资源,打造教师在线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学生、专家和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平台;依托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精描教师专业发展画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专业发展服务,打造教师个性化学习空间。
(二)构建网络实践共同体,增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具有实践性特点,在教师持续不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在教师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国外教师TPACK发展路径有技术映射、基于活动类型的设计、微格课例教学、课程研讨和培训工作坊、同伴互助等方式[4]。提升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需要依托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快速迭代的教育技术,依托教师共同体的网络协同实践。建设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要发挥教师群体和教师组织的力量,为教师提供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学术支持;要发挥教师个体优势,扬长避短,促进教师共同体成员协同发展;要克服组织障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和技术障碍,搭建在线研学机制,营造开放、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要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在教学研修、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实践中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三)回归自我具身实践,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自我发展模式有自我发展教育、自我经验模式、自我统整模式、自我导向模式、自我更新模式等类型。教师应当把自我发展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积极参加自我发展实践,注重教师的具身认知与具身实践。具身与离身相对应,注重身心一体,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教师的具身学习具有涉身性、情景性与生成性等特征[5],具身认知理论推动教师教育范式和教学理念创新,具身认知方式的缺失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根源[6]。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应当融入具身理念,关注教育情境,关注教师身心融合,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在行动研究、反思实践、自主学习、自我认知、情感培育、体格锻炼、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等过程中开展具身实践,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四)加强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是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应贯彻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牢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重视学校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做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流行疾病防范工作,预防校园袭击、校园霸凌、校园诈骗和校园火灾等事件,加强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实验室安全以及校园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工作,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和预警防控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其次,加强实战模拟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通过集中培训、在线学习、虚拟仿真训练、消防演练、校园宣讲等多种形式,让师生熟悉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增强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第三,加强安全教育,形成长效育人机制。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研发安全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宣传,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四、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要主动应对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空间变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