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皮松大苗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2021-01-16马海峰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马海峰

摘    要:白皮松作为四季常青乔木,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白皮松生理特性以及功能特性,详细分析了大苗栽植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技术。通过对白皮松的科学栽植和管理阐述,旨在提高其成活率,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工程的价值。

关键词:白皮松;大苗栽植;养护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9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志码:B

白皮松即白果松,是我国独有的常绿乔木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在干旱等恶劣环境中种植。同时白皮松四季常青,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对烟尘、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具有良好的环保能力,因此白皮松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1   白皮松生理特性

白皮松在多个省份中均有分布,由于树形优美、寿命较长,因此广泛应用于西部和北方城市的绿化和生态工程中,是我国绿化工程的优良树种。白皮松适宜在酸性土壤中栽植,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白皮松根系較深,土层深厚更有利于白皮松的生长。钙质土以及黄土都能给白皮松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白皮松具备怕涝、耐寒的特征,能够在-30 ℃的恶劣条件中生存。白皮松生长速度较慢,年生长量约为3~5 cm,但白皮松寿命长,经过对白皮松的科学养护管理,其寿命可以超过百年[1]。白皮松对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抗性以及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其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重污染区等,白皮松怕涝怕湿,在阳光、通风不佳的情况下,经常淹水、排水不良的区域不适宜生长。由于白皮松抗旱抗寒等特性,根系深,不易出现倒伏,在很多地区均适宜栽植,具有较好的栽植优势。由于移栽管理技术不合理,白皮松移植成活率不足70%,难以保证绿化效益以及移栽效果,造成我国林木资源的浪费。

2   白皮松功能特性

白皮松属于松类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具有美观的树势形态,是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树种。白皮松首先具备绿化功能,由于白皮松树势各异、姿态挺拔、外树皮色彩斑斓、内侧为白色、颜色浓厚,在风景区和公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经常将白皮松和常绿树种搭配种植,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其次具有较强的抗旱抗污染能力,主要和白皮松根系深关系密切,尤其是北方干旱山区。白皮松抗污染能力较强,作为抗烟尘、抗臭氧的优良树种,在工厂区域和城市绿化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最后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由于白皮松的木材加工相对简单,纹理优美,含有松脂,能够防腐蚀,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白皮松可以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也可以用于制作盆栽。

3   白皮松大苗栽植技术

只有提高大苗栽植技术,积累养护管理经验,掌握栽植技术要点,才能提高白皮松栽植成活率。

3.1   选择优良苗木

优先选择具有粗壮杆径、轮枝多且枝叶墨绿的优良苗木,选择4~5年生容器壮苗,进行大田栽植时苗高要达到60 cm以上。由于产地不同,生长速度也有一定差异,有的生长量较大,生出轮枝较晚;有的生长量较小,生出轮枝较早,具有美观的树形。选择生长慢的4~5年苗栽培可防止多头,轮枝明显的容器苗更有利于生成美观树形。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移床培育和精细化管理技术。

3.2   整地

白皮松定植应选择通风向阳、平坦、方便排灌、交通条件良好、土壤偏酸性的圃地。黏土地由于通风性差会影响根系透气,不宜栽培。在土壤封冻前深翻耕平,每667 m2洒施15~20 kg硫酸亚铁以及每667 m2洒施0.5~1 kg辛硫磷粉,对土壤进行充分消毒杀虫。依据苗木的数量进行整地,在畦子之间预留灌溉渠。

3.3   栽培

应于春季3—4月进行栽植,土壤解冻后定植,在苗木萌动前结束。白皮松为隔行栽植,按南北走向,栽植行距保持50×50 cm,栽植密度不宜过密,创造小苗适宜增长的环境,并给后期苗木竞争创造充足的空间[3]。在栽植前对容器苗充分浇水,栽植时撕掉容器袋保证根系舒展,更有利于生根和后期发育。白皮松的栽植深度应达到土痕线,浅栽为宜,栽好后逐行压实。

3.4   浇水

栽好后首次浇水浇透,由于白皮松怕涝,地面不宜有积水,按量施撒生根粉促进生根成活。地皮不粘脚后开始松土,根据土壤含水量定期浇水松土,选择清晨或傍晚浇水,避免使用深井冷水影响生根。白皮松小苗抗寒能力差,为了让苗木安全越冬,在11月中下旬进行浇封冻水,春季及时解冻。

3.5   除草

栽培后的3年里,要在5月、7月和9月进行除草,除草不宜过勤,利用部分杂草保护土壤水分。除草时注意避免锄头损伤根系。苗根草用人工拔草,拔出后顺行放置即可,可作为白皮松的肥料使用。适量使用林用惠尔除草剂进行除草。用锄头除草时将深度控制在5 cm内,注意原生叶在未生成次生叶前不允许进行除草、浇水和施肥,一旦触碰到新抽梢,可能会影响白皮松生长,对树形的美观度起到破坏作用。

3.6   施肥

白皮松定植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较缓慢,定植后的第二年生长量较少,从第三年开始快速生长,年生长量可以达到20 cm。因此第一年栽培以少施勤施为主,使用液体速效肥料。在定植后第二年解冻后施加尿素,每667 m2施加10~15 kg,到5月份每667 m2施加5~10 kg尿素,6—7月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作叶面肥。间隔15 d后施加一次植物动力2013叶面肥料,连续施加4次。8月份每667 m2继续施加过磷酸钙10~15 kg,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抗性,为快速生长做好准备,每年施肥量控制在30~50 kg。定植3年后观察白皮松的密度,若密度过高,每间隔一株挖掉一株。将白皮松行距控制在50×100 cm。

3.7   病虫害防治

叶枯病为主要影响白皮松的病害类型之一,该病在小苗下部针叶上部常见,病叶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展为短斑并导致植株枯死。从7月发病,8—9月进入鼎盛期,10月后为害性减小。应及早去除弱苗,7月使用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病,每隔14 d喷施1次。或者使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在鼎盛期使用退菌特或多菌灵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4   白皮松大苗养护管理技术

4.1   春季养护管理

由于新栽植白皮松根系吸水功能较弱,在这一阶段大苗对水分需求较高,需要充分保证土壤湿润。根据栽植经验,需要将孔隙含氧量穩定在8%以上,保证根系良好生长。当土壤孔隙含氧量不足2%时,白皮松根系可能停止生长,甚至出现根系腐烂的问题。在栽植后白皮松如果过多灌溉,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对根系生长造成影响。春季养护要严格控制灌溉水量以及次数,适时浇水,浇水后白皮松大苗湿润土壤深要达60 cm。前一年栽植的白皮松应当做好春季浇水,促进土壤深层解冻。在移植苗木后对体积大的白皮松注意防倒管理,需要设立支撑木防倒保护,保证苗木稳定。

4.2   夏季秋季养护管理

白皮松栽植后的夏季,应在根基部位使用草垫覆盖,上部设置遮阳棚等设施,避免苗木受到暴晒,保证苗木基部的土壤湿润和疏松。通过疏松土壤可以减少蒸腾作用,保证苗木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遮阳养护管理可搭建遮阳棚,以降低苗体内水分,避免水分过度蒸发。要充分保证全冠遮阳,并保证大苗之间空气流通。夏季和秋季浇灌需要在水中配比适量的根腐灵,更有利于根系健康生长。如果夏季降水量大,则需要注意栽植区排水抗涝工作,对大苗进行加固处理。注意对栽植区进行除草和施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追肥时间应控制每年2次施肥,注意施肥后进行灌溉浇水。同时城市绿化用树要根据树高和树形进行修剪,将细弱枝、交叉重叠枝修剪掉,保证树形的美观性。

4.3   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养护管理注意灌溉封冻水,对根茎培土,在土地解冻前灌溉封冻水,遵循日化夜冻的原则。在灌封冻水后对根茎培土,在白皮松根茎位置覆盖土壤。土堆直径为1 m,高度为0.6 m,能够避免低温冻伤根系。在冬季降雪后,及时将枝干积雪打掉避免压弯枝干。

4.4   病虫害防治管理

由于新栽植苗木树势较弱,移植后1年的病虫害防治管理十分关键,处于春季虫害高发季节,极易受到虫害的为害。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可有效预防病虫害。如松大蚜会吸食苗木嫩芽,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严重时造成苗木枯萎,树势衰弱。对虫卵应使用溴氰菊酯乳剂喷洒,可以有效杀灭虫卵,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4]。

5   结语

白皮松栽培和养护管理,需要坚持标准化操作,遵守科学栽培和管理技术,以提高白皮松的成活率与抗性,从而让苗木得到良好生长。在养护管理中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时施肥修剪,促进白皮松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宁军.吕梁山林区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21(3):44-45.

[2]雷新锋.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4):52-53.

[3]冯建忠,刘雯.白皮松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要点[J].宁夏农林科技,2017,58(2):33-34,45.

[4]余水欢.白皮松的繁殖方法、育苗及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201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