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搬家的开心
2021-01-16伶子
伶子
跟身边大部分厌倦甚至恐惧搬家的人不同,毕业多年,我仍保持着一年一搬家的习惯,并且坚决找与之前住过的气质截然不同的房子。对我来说,搬家就是一次心灵的定期清理。
搬家可不是搬的那天才算搬家,之前就得好好做准备,提前一个月跟房东说好要搬,然后精打细算着自己的储备粮是否能掐着点吃完,以便在搬家时少提一点行李。人对囤积的食物通常没有感情。
之后就是慢慢打包自己的东西,这是个绝好的回忆机会,你会发现床缝里有你写给男友的信纸,字迹模糊,大概率是那天你很开心,决定写信给他告诉他你爱他,不过又实在太困,一觉醒来第二天赶着上班完全忘了这件事情。
也会在提前打包反季节衣服时,发现还没剪吊牌的完全陌生的外套和小衫。从风格可以判定那是两年前你的风格,也是当时流行的。是谁陪你买的?当时到底喜欢这衣服的哪一点?一个个问题把自己拉回到过去,衣服上连着回忆的线,一扯动就抖出尘封的情绪和秘密。
最伤脑筋的是翻到根本没拆封的书,若是专业书籍,简直都要羞红脸,肯定当时有打算好好学习,又被什么好玩的事吸引,然后忘记。
通过拥有最多的东西可以观察自己最在意什么。爱美的人,衣服配饰护肤品化妆品多,爱书的人搬家就是搬书柜了,见异思迁的人会发现自己买了一大堆没用的物品。拥有东西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至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自我真实存在,还有待确认和整理。
搬家是逼迫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过程,是去与舍,是重要的与不重要的分层。
有些东西你知道只是一时兴起而买,以后也不需要,就可以去二手市场卖掉,或者问身边人是否需要处理掉。如果都没人要,我的做法是拿个大塑料袋或纸箱子,分门别类写好标签,再贴上一张大字条——“东西使用功能良好,有需要可自取”,放置在垃圾桶附近。
有些東西你一看就知道绝对要带走,那是你在意的。东西是,送东西的人也是,没有物品是独立于记忆之外的。我有本很在意的《安徒生童话》,页脚磨出毛边,扉页写了外公给我的赠语,那是4岁时外公外婆带我去昆明展销会时场馆人员送的,保存至今。看到这本带有灰尘的书,我才意识到,已经两个星期没给外公外婆打电话发视频了。
而对那些明明知道不需要还舍不得扔的,承认吧,就是买得贵的智商税,扔掉罢了,留下也是占新家的位置而已。
搬家的头一天会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想起这套房子配套的超市、花园、门口的门卫,甚至周围常去的水果店,有些想毁约,想觍着脸告诉房东,我不搬了续一年。你知道的,自己次次如此习惯了就会不舍,只有当搬家师傅把一件件像沙袋的东西塞进面包车后座,只剩最后一件往拉车上一压,师傅叫你:“最后一趟,关门吧。”
你看着空荡荡的房子,就像你第一天来时一样。真正关上门的那刻,锁舌弹出的声音,清脆得像一句告别,后会无期了。
走出熟悉的单元楼,世界焕然一新,空气都变得清新。你知道明天上班就不坐那班地铁,你想起以后可以去新环境生活,你好奇下一个小区的流浪猫是不是跟这个小区一样多。这时,终于你不后悔做出搬家这个决定,你知道抛下一些东西,往前,往前,去追求新的东西是内心最深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