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探鸡蛋在稀盐酸溶液中的沉浮问题

2021-01-16党文祥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9期

党文祥

[摘   要]鸡蛋在稀盐酸溶液中的沉浮,是一种很有趣的实验现象。鸡蛋的沉浮过程涉及两个重要参数:鸡蛋沉底的时间长短;鸡蛋自动下沉的次数多少。通过对比性实验探究和分析归纳得出:鸡蛋沉浮与盐酸浓度和温度有关。(1)温度相同,浓度较大时,鸡蛋沉底的时间较短,自动下沉的次数较少。(2)浓度相同,温度较高时,鸡蛋沉底的时间较短,自动下沉的次数较少。鸡蛋沉浮的本质是由密度决定的。当鸡蛋与溶液的密度大小出现交替变化时,就会发生自动沉浮现象。文章大致确定了与温度相对应的浓度参考值,举例说明了参考值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处理方法,使鸡蛋的沉浮实验得到了推广。

[关键词]鸡蛋沉浮;密度关系;浓度大小;温度高低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6-0076-04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第67页习题: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加入适量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该习题有三个特点:(1)呈现了实验情境。读完文字内容,看着实验图形,读者似乎看到了鸡蛋上下往复运动的现象。(2)富有趣味性。鸡蛋在溶液中上下沉浮的現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神奇感。(3)设置了问题情境。学生在很感兴趣的情况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时刻,依此情境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更加投入,其结果更为理想。

然而,教材对此内容并未按照必做实验来要求,只当作习题问题来对待,因此做此实验的人很少。同时,由于内容叙述模糊,使操作者对实验的操作很盲目、很被动,很少有人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有关资料[1-3]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其原因都是没有掌握该实验的特点和规律。

那么,鸡蛋的沉浮实验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

一、实验探究

鸡蛋的沉浮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为了实验的公平性,本文对下列因素有统一的规定:(1)反应容器用细长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水杯,也可以将透明塑料矿泉水瓶或饮料瓶截去上部,留下直圆筒形部分来使用(下面统称水杯)。(2)水的种类不同,其密度也不同,例如海水、湖水、自来水、纯净水等,其密度有较大差别。本文中一律用水厂生产的纯净水(pH=6~7,分别加入AgNO3和BaCl2溶液不变浑浊,硬度小于0.1 mmol·L-1)。(3)如果用水量大,将会造成盐酸和水的浪费,因此,溶液的体积以250 mL为准。(4)x∶250既表示盐酸溶液的浓度,又表示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比。(5)配制溶液时,向烧杯中依次先后加入水和浓盐酸后,要充分搅拌,否则浓度不均匀,鸡蛋表面生成气泡的快慢、多少不均匀,会使鸡蛋不断发生翻转,释放更多的气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鸡蛋的沉浮。(6)都用新鲜鸡蛋。

1.浓度因素

【实验1】(1)取3个细长水杯,编为1∽3号。向其中各加入温度为12 ℃、浓度为9︰250的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倾斜水杯,小心地各放入1个鸡蛋,直立静置(下同)。(2)取3个细长水杯,编为1∽3号。向其中各加入温度为12 ℃、浓度为11︰250的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各放入1个鸡蛋。

观察记录鸡蛋沉底时间(即鸡蛋从放入溶液到第1次开始上浮的时间)和自动下沉的情况,将记录结果列于表1中。

【实验2】(1)取3个细长的水杯,编为1∽3号。向其中各加入温度为24 ℃、浓度为7︰250的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各放入1个鸡蛋。(2)取3个细长水杯,编为1∽3号。向其中各加入温度为24 ℃、浓度为9︰250的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后各放入1个鸡蛋。

观察记录鸡蛋沉底的时间和自动下沉的情况,将记录结果列于表2中。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鸡蛋沉浮的变化规律:温度相同,但浓度不同时,鸡蛋的沉浮情况不同。浓度较大时,鸡蛋沉底时间较短,自沉次数较少;反之,浓度较小时,鸡蛋沉底时间较长,自沉次数较多。

2.温度因素

【实验3】取3个细长水杯,编为1∽3号。向其中各加入水温为18 ℃、浓度为9︰250的盐酸溶液。充分振荡后各放入1个鸡蛋。

观察记录鸡蛋沉底的时间和自动下沉的情况,将记录结果连同实验1(1)、实验2(2)列于表3中。

从表3的实验1(1)、实验3、实验2(2)的比较可以看出鸡蛋沉浮的变化规律:浓度相同,但温度不同时,鸡蛋的沉浮情况不同。温度较高时,鸡蛋沉底时间较短,自沉次数较少;反之,温度较低时,鸡蛋沉底时间较长,自沉次数较多。当温度相对较高同时浓度相对较大时,沉底时间更短,自沉次数更少。

表1、表2、表3所反映出的情况中,虽然因鸡蛋个体品质的差别,使得条件相同情况下的沉底时间和自沉情况差别较大,但从宏观上仍然能反映出沉底时间和自沉次数的总体变化规律。

二、 问题分析

1.鸡蛋沉浮与密度的关系

鸡蛋为什么会沉浮?

鸡蛋的沉浮是由鸡蛋本身的重力F重与其所受的浮力F浮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当F重>F浮时,鸡蛋就会下沉;当F重<F浮时,鸡蛋就会上浮;当F重>F浮时,鸡蛋就会漂浮或悬浮。

F重=m蛋g=[ρ]蛋[V]蛋g,F浮=m液g=[ρ]液[V]液g=[ρ]液V蛋g。当F重=F浮时,[ρ]蛋[V]蛋g= [ρ]液[V]蛋g,故有[ρ]蛋= [ρ]液。同理,当F重>F浮时,[ρ]蛋> [ρ]液,当F重< F浮时,[ρ]蛋< [ρ]液。

也就是说,[ρ]蛋> [ρ]液时,鸡蛋下沉,[ρ]蛋< [ρ]液时,鸡蛋上浮。即鸡蛋的沉浮,本质上是由鸡蛋与溶液的密度大小关系所决定的。

2.影响密度的因素

鸡蛋刚放入溶液中时,[ρ]蛋> [ρ]液,故其沉入底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CaCO3+2H+=Ca2++CO2↑+H2O。对于溶液来说,蛋壳中的Ca2+进入溶液,会使[ρ]液增大,Cl-等渗入鸡蛋内会使[ρ]液减小。对于鸡蛋来说,蛋壳中的Ca2+进入溶液、CO2气体脱离鸡蛋放出,会使[ρ]蛋减小,水的浸湿、Cl-等的渗入,会使[ρ]蛋增大。开始时,H+浓度最大,鸡蛋与溶液接触程度最大,因此反应最快,Cl-等的渗入也最快。随着反应的发生,鸡蛋表面覆盖的气泡会阻止蛋壳和溶液接触,而渗入的Cl-进入蛋清中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形成的固体会阻止Cl-等的继续渗入。因此,反应的进行和其他各种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慢。由此可知,由质量引起的密度变化,对于[ρ]蛋和[ρ]液都是相互消减的,而且都存在逐渐减弱的趋势。

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CO2形成气泡,覆盖在鸡蛋表面,使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因此,气泡附着使鸡蛋密度减小,对其上浮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溶液密度增大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

3.鸡蛋上浮后的密度变化

鸡蛋上浮后,密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沉在底部的鸡蛋,其表面的气泡受到上部液体产生的压力,使气泡的体积相对较小。随着鸡蛋的上浮,液体对气泡的压力减小,气泡胀大,使鸡蛋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2)因雞蛋体积增大,有少量气泡会与鸡蛋的中心距离增大,附着作用减小,从而脱离表面而释放,使鸡蛋的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3)鸡蛋上浮后,因势能增大,使其形成了下沉的趋势。一方面:①溶液对鸡蛋下沉有阻尼作用;②从向上变为向下运动时,处于“上抛”的最高点,速度在零及零附近变化。这就使鸡蛋在上部会停留一定的时间(一般小于2分钟),使鸡蛋的下沉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将此时间叫作缓冲时间。稀溶液中缓冲时间较短,浓溶液中缓冲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在缓冲时间内,CaCO3与盐酸的反应仍在进行,生成的气泡又会在鸡蛋的表面附着,使体积增大。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ρ]蛋与[ρ]液的大小关系,进而决定了鸡蛋的沉浮。

如果[ρ]蛋 ≤ [ρ]液,鸡蛋就不会再下沉了。

如果[ρ]蛋 > [ρ]液,鸡蛋又开始下沉,片刻后又会上浮,如此循环往复。

4.浓度、温度对鸡蛋沉浮的影响

(1)浓度对鸡蛋沉浮的影响

①在稀溶液中,反应慢,气泡附着慢,使[ρ]蛋 > [ρ]液变为[ρ]蛋 ≤ [ρ]液所需时间长。因此,鸡蛋沉底的时间较长。

而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则相反,鸡蛋沉底的时间较短。

②鸡蛋上浮后,浓度小的溶液一是反应慢,气泡附着慢;二是对鸡蛋下沉的阻尼作用小,缓冲作用小,缓冲时间短。再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形成[ρ]蛋 > [ρ]液的次数多,使鸡蛋沉浮循环的次数多。

而上浮后,在浓度相对较大的溶液中则相反,即形成[ρ]蛋>[ρ]液的次数较少,鸡蛋沉浮循环的次数较少。

(2) 温度对鸡蛋沉浮的影响

①鸡蛋刚放入溶液中时,温度低的溶液反应慢,气泡附着慢,使[ρ]蛋 > [ρ]液变为[ρ]蛋 ≤ [ρ]液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鸡蛋沉底时间较长。

而温度较高的溶液中则相反,鸡蛋沉底时间较短。

②鸡蛋上浮后,温度较低的溶液中,因反应慢,气泡附着慢,再与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形成[ρ]蛋 > [ρ]液的次数较多,使鸡蛋沉浮循环的次数较多。

而在温度较高的溶液中则相反,即形成[ρ]蛋> [ρ]液的次数少,鸡蛋沉浮循环的次数少。

不论哪种情况,能沉浮循环的鸡蛋,不论次数多少,最终都会浮于上部而不再下沉。但当蛋壳完全消失后(需要数天时间),不再有气泡的生成和附着,鸡蛋又会沉回底部。

三、应用推广

1.关于实验效果

由上述实验可知,凡沉底时间短的鸡蛋,其自沉次数少;凡沉底时间长的鸡蛋,其自沉次数多。因此,要在短时间(几分钟)内得到自沉次数多的实验结果是不可能的。

(1)鸡蛋上浮后能自然下沉,而且反复多次的,其效果最为理想。

(2)鸡蛋上浮后,其顶部稍有外露或一般在2分钟内不能下沉的,则标志着不能再自动下沉了。对此,可以扭动使其下沉:在杯底不离桌面的情况下,用手按住杯身,绕着水杯的中心线稍快地扭转约60°角,鸡蛋便因有气泡放出而下沉(这种情况下,再上浮后不会再自沉,因此,不要再等待了,应及时扭动使其下沉)。这样,仍然可以得到鸡蛋沉浮的循环往复。但因其下沉的原因是人工扭动操作,会让人觉得其效果不比自动下沉的满意。

而怎样的实验效果最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从沉底时间长短和自动下沉次数的多少两个方向来选择。要在短时间内看到鸡蛋的沉浮,可以选择浓度相对较大的溶液,其效果较好,但其下沉需要扭动操作。如果侧重于观赏鸡蛋的自动沉浮,可以选择浓度相对较小的溶液,其效果较好,但鸡蛋的沉底时间相对较长。

2.实际应用中溶液浓度的取值问题

由实验可知,鸡蛋的沉浮不仅与浓度有关,而且与温度有关,即实验中所需溶液的浓度是不固定的,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不能只用某种固定浓度的溶液在任意温度下去做实验。那么,在具体的应用中,浓度应该怎样随温度取值呢?

(1) 参考值的确定

上述实验探测了几个不同温度值对应的鸡蛋沉浮情况。12 ℃、18 ℃、24 ℃依次相差6 ℃,把这些温度值叫作温度节点。把12 ℃、18 ℃、24 ℃的实验中,鸡蛋自动下沉2次以上(不取平均次数最大或最小的)的实验列举出来,列于表4中。

将这些温度节点对应的浓度叫作节点参考值。当然,节点参考值只是人为的选择。由于鸡蛋个体品质差别较大,因此,以参考值做实验时,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实验3 中得到3个鸡蛋都自沉的结果,但如果在18 ℃、9︰250的条件下重做此实验,不一定能得到与实验3相同的结果。

(2) 应用中浓度的取值方法

①对应参考。在节点温度做实验,就以表4中的浓度作为参考。例如,在水温为18 ℃时做鸡蛋沉浮的实验,就以9︰250的浓度作为参考值。若要使沉浮现象在短时间内出现,就应加大浓盐酸的用量,以11︰250等浓度进行实验。对于鸡蛋上浮后不能自沉的情况,通过扭动操作使其下沉。若实验时间充裕,要观赏鸡蛋自动沉浮现象,可以减小浓盐酸用量,以7︰250或6︰250等浓度进行实验。

②折中参考。位于两个相邻温度节点中间的温度值,可以取两个相邻温度节点对应浓度的平均值。如12 ℃与18 ℃的中间温度15 ℃,此温度时以11︰250和9︰250的平均值10︰250为浓度参考值。若要使鸡蛋上浮快,可以提高盐酸的浓度,如以12︰250等浓度进行实验。若要充分看到鸡蛋的自沉现象,就以6︰250等浓度进行实验。同样地,18 ℃与24 ℃的中间温度21 ℃时,可以8︰250作为浓度参考值。

③就近参考。对于节点温度及中间温度之外的温度,可以邻近取值作为参考。11 ℃、13 ℃与节点温度12 ℃相邻,可取12 ℃的浓度参考值11︰250。14 ℃、16 ℃与中间温度15 ℃相邻,可取15 ℃的浓度参考值10︰250……23 ℃和25 ℃与24 ℃相邻,可取24 ℃的浓度参考值7︰250。将这些温度的关系列于表5中。

这样,通过对应、折中、就近参考的取值方法,使11~25 ℃范围内的每一个温度值对应的浓度都有大致合理的参考依据,提供了实验中通常涉及的各种温度下进行实验的参考值。据此,可以有目的地、主动地根据人为需要选取溶液浓度进行实验。

四、小结

(1)浓度、温度对鸡蛋沉浮的影响,本质上是对密度的影响。

(2)鸡蛋的沉浮是由密度大小决定的,而密度是变化的。溶液密度的变化是由质量引起的微小增大;鸡蛋密度的变化主要是气泡附着而形成的密度减小。在鸡蛋沉浮中,[ρ]蛋的减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鸡蛋在不同时段内密度变化趋势不同。在沉底时段密度逐渐减小。上浮后,如果密度持续减小,[ρ]蛋始终小于[ρ]液,鸡蛋就不再下沉;如果[ρ]蛋与[ρ]液交替变化,鸡蛋就会沉浮循环。

(4)只要是放入稀盐酸中能沉底的鸡蛋,都能够上浮,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能上浮的鸡蛋不论是自动下沉还是扭动下沉,都能够使沉浮循环往复地进行,不会 “失败”。

(5)浓度参考值的确定,使鸡蛋在盐酸溶液中的沉浮实验得到了推广。

鸡蛋的沉浮实验,是激发和培养兴趣的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习题课、兴趣活动等加以实施和推广。

由于鸡蛋的沉浮与密度有关,所以向稀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也会得到上述结果。例如,向4︰250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5 g NaCl,充分搅拌溶解后,放入鸡蛋,其沉浮情况与9︰250稀盐酸中的情况大致相近。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良斌.鸡蛋在稀酸盐中沉浮实验的探究[J].化学教学,2015(3):43-45.

[2]  許小忠.鸡蛋在酸溶液中沉浮实验的再探究[J].化学教学,2009(6):21-23.

[3]  许应华,唐力,谢能伟.鸡蛋在盐酸中沉浮现象的探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10):23-24.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