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1-01-16王俊强
王俊强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近年来,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仍面临着就业难、招聘难等供需错位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这一问题显得尤其尖锐。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推动了经济运行模式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转向知识创新型,作为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如何建立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使得市场对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对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就业率逐年增加,但受社会观念、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及个体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不高,创业活力不足,与供给侧改革需求有巨大差距。
(一)理念模糊,组织结构混乱
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多以行政命令方式进行,且以处理学校交办的事务性工作为主,就业创业服务部门仅充当管理者角色,加上对自身定位模糊不清,对国家就业政策研究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问题重重。与此同时,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等缺乏专门的就业创业管理部门负责,造成“都在管,谁也没管好”的局面。再加上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分工不明,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高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效率低下。[1]
(二)供需错位,专业匹配度低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问题同样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使得企业岗位数锐减,数量供需失衡;另一方面,高校单纯地追求所谓的综合能力,盲目增设专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引发供需结构性错位。此外,很多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深入基层就业创业,不务实的就业心态引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上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大学生不知何处才能就业,造成就业机会的白白流失。
(三)教育断裂,平台建设滞后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存在过程性断裂与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一方面,就业创业课程仅集中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四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未全面贯穿大学全阶段;另一方面,就业创业课程总体分散,不成体系,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教育的缺失致使指导教师错失了及时督促、纠正与指导学生的时机,导致临近毕业的就业指导显得仓促而低效。此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导致跨区域、跨院校、跨专业的就业信息无法及时、充分共享,导致毕业生无法及时掌握招聘信息,难以顺利、高效的进行就业择业。[2]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为了解决就业创业供需失衡问题,高校必须从供给侧改革要求出发,提升对就业创业服务的认识,科学理解就业创业服务的内涵与本质,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将就业创业服务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人才培育与组织制度体系
只有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人才培育与组织制度体系,才能全面激发工作活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效率,成功对接外部市场需求,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
1.高校要加快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素质
面对国内供给侧改革形势及各行业发展呈现的新格局,高校要明确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与专业性,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的转型,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区域经济要求及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途径,以帮助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2.高校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全面深化产学研融合
各大院校要树立产学研融合理念,并将其全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科学地选择对接企业,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实践实训基地,推动专业教学与岗位实训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拓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外延,探索“基地实训”“企业家进教室”等多元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奠定扎实基础。
3.高校要完善人才孵化制度,优化调整组织结构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领导,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构建就业创业服务领导小组,同时要注重推动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全面覆盖法律、管理、英语、文学等各专业学科背景,使之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内部就业创业人才孵化制度,推动资源共享与人才发展机制、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责任制、就业创业基地管理制、就业创业项目管理制等的建设,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科技研发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形成整体化工作机制与有效的制度供给,规范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流程与标准,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高效、有序、良性开展。[3]
(二)构建供需精准对接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课程匹配度低、岗位人才供需错位等问题,高校要着力构建供需精准对接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1.坚持专业课程与就业岗位相匹配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是对当前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真实写照,因此,必须结合市场调研与经济发展趋势的精准预测,提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的深度联系。一方面,高校要精准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取向,针对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社会持续需求情况、毕业生供求关系等进行全面调研和预测,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创业供求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贴合。同时,要确保其前瞻性,推动专业特色化,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以专业学生就业创业为基本导向,优化就业创业教育结构体系,将就业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中,突破学科界限,强化学科与专业间的联系,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2.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结构缺乏科学性,不仅耗费了教育资源,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为了转变这一情况,关键是要转变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方式,努力实现理论与技能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共进。具体而言,要立足市场需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活动,同时要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结合专业特色构建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3.坚持专业教学与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
高校要优化教学计划,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全学段,并设置为必修课程,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学部门,持续探索就业指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创新路径,开发精品就业指导课程,积极邀请优秀企业家、行业领导、就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等前来讲座授课,向学生讲述职场规则,以及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注重以赛促学,积极举办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比赛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帮助其持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4]
(三)建立多功能协调运转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通常而言,高校大体分为教学、行政、科研、后勤四大部门,各部门间分工明确、有效对接,共同承担学校整体协调运转,实现育人目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涉及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应的工作机构涉及指导、教育、管理、服务等职能,但当前很多高校存在职能割裂、就业指导定位及权责不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就业创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此,高校要建立多功能协调运转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汇聚工作合力,确保就业创业服务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凝心聚力,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协调机制
高校要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列入各部门工作计划中,并要求教务处、团委、创业创新学院及各系部协同推进,督查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并纳入考核体系中,保障其全面落地。
2.明确服务定位,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职能
就业指导等相关部门要明确服务定位,熟知宏观经济环境,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与经济政策,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清晰的就业思路与可操作的创业方向,实现精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同时,要持续拓展市场,丰富就业创业资源,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供需合作关系,并不断发掘新的就业岗位,确保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争取全面的创业支持,为大学生从入校到走出校门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
3.加强就业指导,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针对当前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价值观偏差、就业意志力薄弱、核心竞争力缺乏、就业形势分析不足等问题,高校要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做好精准帮扶,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职业发展,帮助其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创业期望值。岗位无好坏之分,无论大城市还是基层,只要能够充分发挥所长,就能够提升个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高校要组织专家讲形势、讲感受、讲经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与成才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中,激励广大学生在基层成才、在实践中成长。[5]
(四)建立立体多元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体系
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应树立智慧理念,并将其作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基本导向,为创新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注入活力,为产业转型发展与高校人才供给深度对接提供支持。
1.深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夯实服务平台基础
高校要全面推进“万兆光纤进楼宇、百兆宽带到终端”项目,并将其作为智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实现高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提供便捷、稳定的上网服务,满足通信高标准要求。
2.基于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涉及就业信息栏、就业信息网、职业生涯测评软件、就业创业短讯平台、微信、微博等,该平台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等全面囊括其中,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在服务工作中的优化集成功能,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立体式就业宣传平台,利用学校、师生、校友等强大的人际关系资源,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推介服务。
3.建立就业创业帮扶平台,组建区域就业服务组织
一方面,高校要搭建就业创业帮扶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岗位实训,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下向学生推荐优先实习就业信息,为其提供分类指导帮助及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并针对重点帮扶对象展开就业援助;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建区域就业创业服务协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对学生就业观、毕业去向等进行调研,继而有针对性地分层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如发布就业信息、指导应聘技巧、培训职业技能等。
4.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平台,营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
一方面,高校要争取政府及企业的支持,疏通融资渠道,搭建完善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人才支撑、智慧服务全面调动就业创业市场的活力,为市场提供高层次的人才及服务供给;另一方面,高校要运用新媒体等多元手段,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宣传推广,定期展示服务平台优秀成果,始终保持舆论优势,同时要强化内部治理,强化平台建设与运转过程的管理监督,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6]
三、结语
相对于社会、用人单位等需求端而言,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属于供给端,各专业毕业生犹如输出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关乎专业就业创业层次。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普遍存在供需错位、就业创业教育过程性断裂、组织结构混乱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高校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供给侧改革,深入了解各专业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构建集组织制度、教育服务、指导服务、平台服务在内的多元高效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更好地解决就业创业服务问题,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路径,提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社会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