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2021-01-16马阿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科思政大学

马阿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公共英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新文科的主旨要义就是要立足新时代,满足新的需求。推动文科的中国化、国际化、前沿化发展。大学英语是促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步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学科,是引导国际前沿学术潮流的重要支柱。汹涌澎湃的新文科建设大潮,不仅给大学英语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也为大学英语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英语的发展走向和增长点,加快大学英语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使大学英语学科迅速抓住新文科建设的改革契机,加快改革的步伐。大学英语虽然只是新文科中的一门学科,但这门学科是一门必修科目,教学辐射面广泛。当今时代,大学英语应重新审视新的历史使命,放大学术视野,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对新文科建设的改革大潮,积极探索专业化、人文化、复合化的发展之路。

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青年学生的“三观”尚未塑造成型,在如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因此,高校有责任引导学生铸就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品德,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以及后疫情常态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如何主动适应教学模式变革、教学场景重构、教师角色转变,从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丰富功能和教学资源,搭建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支架,进行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都是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全国教育大会,再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都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正是基于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推动合力育人的创新模式。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构成了课程思政的内在理论根基和根本价值目标。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指出,物质投入是基本前提,而文化和精神等理念性的因素是决定课程发展质量的灵魂。因此,加强课程内涵建设,理应在课程中注入精神文化与思想动能,而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文化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求知的欲望应彻底从学生身上激发出来,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切实影响着有效教学的实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到,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 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融合

混合式教学作为大数据环境下的一个重要模块已在教育界引起热议。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外语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已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混合式教学以最低的预算和成本提高学生成绩、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对学生来说,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说,混合式教学是教育领域不断进化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可以帮助教师构建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便捷、易交际的学习环境。在课程思政的教育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认为通过线上线下紧密衔接的活动安排和组织管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精准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笔者认为,以问题为出发点,以需求为导向,聚焦教学设计的策划与创新,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构建单元设计和活动设计两大维度,通过教师说课、学生反馈、专家评课、同行教研等多样形式呈现词汇、听说读写、翻译等多元主题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集成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研究思路,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新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示范指导,拓展教学思路,才能助力教学改革与创新,适应新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需求。

(一)强化理念引领,注重思路拓展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学习理论以及教学法基础、可行的模式和教学设计原则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文的导入、单词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知识点的引入、课后习题的讲解等环节,把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进去,对时政新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国家政策的英文翻译带入到语言的讲解中。利用云班课、雨课堂等互联网教学软件投屏到班级的大屏幕上,通过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及课程思政教学,可以通过CGTN英语新闻频道向学生传播国家的时事要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侧重课程设计,提升示范带动能力

解决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环节中具体问题,详述教学设计、细化教学流程,培训教师利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打造“四有教师”的要求。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职业,因为学生年年有变化,时代也在发生变化,及时反思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思路,及时整合、调整、完善教学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在课程思政的大格局下,大学英语教师更要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剖析,立体呈现,利用集体的智慧助力混合式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强化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提倡云端教研,开展共话课例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设计虚拟教研专题活动。全体学员加入研讨组,集体讨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进行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体现教学灵感的激发,深度参与与同行专家零距离共话混合式教学典型案例,实现协同成长。例如,利用外研社U课堂进行集体备课,利用卓越课堂QQ群召开线上教研会议,进行优秀课程展示,利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的“教学之星”教学大奖赛开展观摩教学活动,使大学英语教师有机会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培训,促进终身成长。

(四)教案互评,成果导向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虚拟教研是活动进行反思创新,结合混合式教学设计教案,促进教师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教务部门以课程思政教学为契机,全面修订教学大纲,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在新版教学大纲中贯彻“课程思政” 理念,将“课程思政”内容深入贯彻到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撰写课程思政相关教研论文,进行教学案例梳理总结。

总之,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对二元关系的统一以及对学习、课程、教师等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范式。教学理论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环境的混合和教学方式的混合,使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教学范式得到内在统一,而不是简单的迁移。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Unit3为例,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一)教学目标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标准以及大学一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荷马史诗,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了解西方文化,欣赏外国文学的美学目标。

(2)能力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探究Odyssey years的深层含义,结合现实生活环境,探讨针对奥德赛岁月应该采用怎样的应对措施,从而进行生涯规划。

(3)德育目标:在学习荷马史诗和深入理解奥德赛岁月的基础上,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人才观,理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重点的单词、知识点;荷马史诗《奥德赛》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奥德赛岁月与自身的人生阶段的对应关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对奥德赛岁月引申意义的挖掘,让学生明确今后的人生方向,探究式学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此外,学生对未来的发展以及职业规划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线上讨论、分组讨论的方式阐述自己对奥德赛岁月的理解,将课文超出知识层面的引申含义理解到位,再利用线下课堂进行情景导入。通过线下课堂中雨课堂的使用呈现讨论结果,将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并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让每名学生学会讲故事,学会讲自己的故事。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之前,对学生布置与本单元题材相关的话题并进行讨论,布置小组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小组合作完成相关资料分析,进而为课堂讨论积累素材。这是新授课的第一维度的知识目标达成中的第一步。进而在进行新授课时,lead-in部分为小组讨论展示阶段,并同时进行教学评价,测评分数可以由其他小组进行投票产生,这一环节可以采用线上教学手段如云班课、雨课堂来达成,并在投影仪上展示。在while-reading环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并达成情感目标。在post-reading 部分采用任务教学法进行能力目标的达成。也可以通过讨论peer pressure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深度思考。

(1)Nevertheless, graduates shouldn’t be deceived into thinking they can back off simply because things have become more difficult. (para.9)然而,毕业生不应误认为因情况已变得更困难,他们就可以放弃。

(2)success moving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 will come to those who don’t expect to achieve their goals right away but know that they must have the strength, capacity and confidence to endure over the long term.(para.12)顺利度过奥德赛岁月的将是那些不急于即刻实现目标的人——但这些人知道他们必须保持实力、能力、信心去度过这段较长的岁月。

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如果你自己遇到奥德赛岁月的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放弃还是奋斗?引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四、总结

综上,笔者认为,新文科是一个历史机遇,也是面临的新挑战、新希望,那么如何体现“新”?这就需要所有文科专业积极应对新的时代变革,在“新”字上下功夫,在这个大背景下,单就大学英语一门学科来说,就需要找到新的定位,探索新的增长点。可以尝试结合ESP课程,强化通用英语的作用,使大学英语学科不仅是学习语言的工具,也成为服务其他学科、服务社会的工具性科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已经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但是在大文科或者新文科中的地位相对薄弱,大学英语学科应该努力改变其边缘化的地位,提升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站位,增强品牌意识,利用各级各类竞赛、比赛来提升大学英语在学生、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改变其只是一门共同课,学生只是为了修学分的不正确学习想法,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使这门学科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体现大学英语人文性、工具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相融合,知识性、理论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大学英语新风貌。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可以尝试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提升学科教学的新鲜度,这也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课程思政能否构建凸显大学英语课程特色的思政目标体系,能否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大纲构建课程思政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不过,课程思政在打破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孤岛现象已初见成效,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突破课程思政的单兵作战,使课程思政向各个专业思政过渡,形成团队效应、体系优势。

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更新理念,建构理论体系,创新方法才能促进大学英语学科整体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无疑是大学英语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一个有力的增长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求变,突破学科壁垒,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同呼吸,提升家国情怀,始终坚守大学英语这门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做到与时俱进。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升永远在路上,它需要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在课堂上产生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育人的功能。其目的是回归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最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文科思政大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