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启蒙教育策略研究
2021-01-16姚兆月
姚兆月,张 娇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幼儿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食粮。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儿童时期接触和感知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浸润到人们的内心,凝聚成人们认知和思考的习惯,外化成行为和思考的模式[1]。著名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他认为,儿童一出生时是懵懂的,内心就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经验都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此时儿童的大脑像是一张白纸,幼儿教师在上面描绘什么样的内容,将来幼儿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绘本是儿童认识文学和感受文化的有效路径,应该作为我们考察的重要对象[2]。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还可以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一、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民族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在其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都体现在传统文化活动中,而且传统文化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心智还不成熟,需要充分地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幼儿教育中。经过对儿童绘本的查询与阅读,发现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主要有传统节日、神话传说、中国地域文化等。
(一)传统节日与民间民俗
传统节日与民间民俗蕴藏着深厚的精神文化,是我国乡村为求得风调雨顺而礼拜神明,祈望辟邪纳吉、崇宗敬祖并睦邻友好等思想观念的集中反映[3]。例如,中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春节,在春节时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主要有辞旧迎新、祈望吉年、迎春接福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民族信仰和精神文化。如,王早早创编的绘本《辞旧迎新过大年——春节》。
(二)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
儿童绘本中的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主要以生动有趣的漫画表现形式还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建筑,符合孩子兴趣需要与认知习惯,有助于孩子轻松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历史的兴趣。例如,绘本《十面埋伏》选取的是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建立之前项军覆亡的一段历史故事,绘本中将老谋深算的刘邦、勇猛善战的项羽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以散文形式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并传播至今,主要类别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故事贴近人们的生活,情节夸张、充满幻想且富有哲理,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维、道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故事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其经久不衰的文化烙印在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4],例如绘本《安的种子》《百鸟朝凤》。
(四)中国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在中国,由于地域环境、民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所以各地形成了各具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小邮递员》描述新疆当地的文化和西域风情,绘本中新疆的特产烤馕、哈密瓜、巴旦木,库尔勒的香梨,标志性的建筑、服装,以及人们的友善等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绘本《盘中餐》以云南的梯田为背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记录了哈尼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和农耕文明。
二、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童谣
童谣的语言精练,具有欢快的童趣,汇聚着母语的精华,承载着母语的精髓,蕴藏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孺子的精神食粮,是儿童认识理解社会、爱家爱国的重要方法[5]。童谣对儿童的听觉灵敏度、动作节奏感、语言表达方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价值。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就以北方民谣为背景。
(二)剪纸
剪纸一般是以红色的纸为原材料,以铰剪为工具进行裁剪的艺术。剪纸艺术作为一种镂空技术,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营造节日的欢乐氛围,同时寄托了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例如绘本《老鼠嫁女》,就采用顺滑、精细的线条描述出老鼠生动活泼的动态和神情[6]。
(三)皮影戏和京剧
皮影戏属于一种民间戏曲,表演的人物造型是由兽皮或者纸板镂刻出来的,然后用灯光照射。对于皮影戏的操控也需要较高的技术,一边操纵人物,一边用民间曲调讲述故事,还配有各种乐器。总的来说,皮影戏是集雕刻、文学、乐曲、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7]。皮影戏和京剧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传统民间故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以满足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元宵节》在素材的选择上不仅考虑到具有传统特色的皮影,还有民间艺术剪纸[8]。京剧被视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例如绘本《迷戏》。
(四)中国画和书法
中国画是具有灵性的艺术,中国画不仅能够浸润儿童心灵,还能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水墨画是绘本创作常用的表现形式,它能很好地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绘本《小雨后》就采用水墨画中的淡水墨表现手法,并灵活运用了留白艺术,刻画出雨后空气清新的安逸场景[9]。
(五)布艺
布艺是指布上的艺术,主要有绣花、桃花、贴花等。传统文化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集智慧、技术、美观于一体。例如,绘本《玉兰奶奶的草帽》采用了布艺拼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新奇有趣。
三、儿童绘本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启蒙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启迪幼儿心智,促进幼儿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丰富的精神智慧、道德理念、教育思想等,能够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知识,也可以为学校德育提供经验。”[10]幼儿时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时期的儿童生性好奇,喜欢探索,对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儿童在阅读绘本时不仅获得了一些知识和经验,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绘本《安的种子》中所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理念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发展而来的,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不管是对个体发展来说,还是就民族发展而言,对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11]。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常教给孩子的一首古诗是《悯农》,这首古诗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告诫人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节约粮食。但是对于现在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远离农村田野,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他们想要的东西用金钱可以买得到,所以这些孩子很难真正体会到耕耘的辛苦。绘本《盘中餐》中把农民种植稻谷的情景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教育价值。同时,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如二十四节气、水稻的种植方式、农耕器具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有利于儿童语言发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模仿习得的。绘本被称为画出来的书,以精美的图画为主,并配有精练的文字,内容风趣,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在国际上绘本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有研究证明孩子在阅读感兴趣的绘本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儿童绘本中的语言优美规范,能给幼儿良好的语言熏陶。幼儿可以在阅读绘本时学到丰富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口语变得流利、灵巧和规范。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儿童绘本使幼儿语言得到丰富的同时,思维能力也不断提高。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展现出生动形象的图画、丰富的色彩、有趣的故事情节,都可以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意象,从而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绘本中的童谣、诗歌、谜语有助于幼儿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帮助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在绘本阅读时,教师加以引导,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语言的积累,孩子会对绘本中的故事、谜语有所理解,即能够提高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度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儿童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借助绘本中的图画阅读。孩子们在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解读时,也是在对图画中的故事进行逻辑推理。
(三)有利于丰富儿童情感,熏陶高尚的审美意识
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情感内容,能使幼儿在阅读绘本中经历诸如亲情、友情等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感受。例如,绘本《团圆》中将民族文化、现代生活情怀以及儿童的心理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小姑娘毛毛为主人公向我们描述了家庭和睦的温馨场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小姑娘对爸爸感到陌生再到对爸爸产生期待这种矛盾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庭和睦的团圆情怀。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自然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多余的情绪,情感表达浓郁却又恰到好处。在中国有很多留守儿童,爸爸在外努力打拼,只有短暂的相处时间,绘本能够帮助儿童与父母建立起信任,让儿童感受到爱的抚慰。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对儿童进行早期的美育,能够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其丰富的美感和传统的艺术感染力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将古老陈旧的故事照搬给儿童,而是通过改编再创作的方式将儿童不熟悉的寓言故事、民族文化等展现出来,同时融汇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具有丰富的美育价值。
四、基于儿童绘本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理解
此前我们阅读的绘本主要来自于西方,这些引进的绘本充分体现了西方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西方的地域特色,与我国儿童的生活相差甚远,不易于理解,过多引入国外绘本不利于我国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会造成我国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随着我国绘本市场的发展,大量原创绘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市场上的原创绘本种类繁多,但绘本的质量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对绘本有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儿童原创绘本的发展,提高了教师对儿童原创绘本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在众多绘本中筛选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绘本。教师可以先通过学术网站多阅读原创绘本,幼儿园可以请专家给教师们做讲座,然后园所内教师之间进行绘本研讨,提炼素材,以此来提高教师对儿童绘本中启蒙教育的认识,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丰富儿童绘本的教育方法,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儿童绘本中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且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皮影、剪纸、中国画等,若能将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多元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儿童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读法、预测法、代入法、提问法等来辅助幼儿阅读绘本。古德曼在《谈阅读》中指出阅读不是辨认字词,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猜测、推论。绘本具有可预测性,这种可预测性不仅能够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还会促进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常常用预测法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也可以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如将读法和预测法相结合。有些绘本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皮影戏、京剧表演等动静结合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儿童对绘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内在精神。
(三)加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创设
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起不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儿童绘本主要是通过讲述故事,让儿童欣赏图片,理解感受故事中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活动历时较短,所涉及的领域单一,教育效果较差。因此,要想达到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营造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结合的氛围。从精神环境来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相关环境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重大节日时布置教室、走廊等,及时更新环境,儿童在一日生活中都会耳濡目染。从物质环境来看,教师可以设计传统文化活动区,如剪纸坊、布艺坊、戏曲台等等。以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儿童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儿童全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结束语
儿童绘本中传统文化元素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儿童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生活环境相联系,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儿童的生活中。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还会将阅读绘本时看到的、感受到的民族艺术文化保存在脑海里,这样就可以将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下来[12]。儿童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绘本中传统文化元素并以绘本为载体建构儿童传统文化认同,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13]。作为教师有责任将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帮助儿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儿童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