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变与应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改革探究

2021-01-16焦世奇张炫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职业

焦世奇,张炫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自2003年以来,电子商务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生活“电商化”越来越明显。2020年,尽管我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全年电子商务零售再创新高,零售总额达到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物商品互联网零售总额达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1/4。电子商务零售在促进消费、稳定外贸、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民生等方面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对今年在疫情期间稳定社会秩序及疫情后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整个电商业务流程只需要二至三个人,通常一人分担多个岗位角色;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如:直接从业人员有平台运营、摄影、美工、客服、文案写作、主播等岗位,间接从业人员有配送、运输、营销、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岗位。截止2019年,电子商务行业吸引了超过5000多万人就业,并且每年的需求增量超过300万人。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电商人才数量、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准确的要求,并朝着更专业、更复合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主动接受变化,迅速捕捉到企业、市场、技术的动向,从供给侧入手,进行专业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电子商务从设立起至今,已有了近二十年,电子商务行业的技术、业务范围、运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人才的供给侧,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保持专业活力,发挥专业价值。

(一)从专业发展的历史角度

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有两个条件:一是普及的信息技术应用,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供需两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再受到束缚。两个条件满足后,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这两个条件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两个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和商务应用方向。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划分这两个专业方向有一定的合理性,原因有两个:一是缺少办学经验。当初的专业建设,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至于如何办、办成什么样,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也缺乏理论依据,只能从现有的专业向电子商务方向延伸。二是缺乏专业师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电子商务专业到2015年左右才有毕业生。而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从2005年就开始设置,专业教师由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传统专业转行过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WEB2.0、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应用普及,并朝着更智能、更科技、更人性化方向发展,社会、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都有新的要求,倒逼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改革,否则人才培养就是“落伍”的,滞后于社会企业需求,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二)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角度

从2002年至今,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外部关注与支持。第一,国家层面。近几年国家陆续颁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文件,要求职业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相关文件指引下,“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都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赋能。第二,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愿与高职院校合作,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新型学徒制、订单班、产业教授、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为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创造了机会,搭建了舞台。第三,院校层面。职业院校面临生源、发展质量、评优等方面的压力,必须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既要与时俱进,提质培优,又要树立特色,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就需要通过改革来丰富专业内涵,树立电子商务专业的辨识度、认可度和吸引力。

二、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不变”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几十年来,围绕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行业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电子商务专业虽然发展历史短,但是富有生命力,极具中国烙印和时代特色。

(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

虽然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是现代科技和现代商务知识,跨境电子商务又与国外合作交易,但是坚持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不能动摇。“育人”必先“育德”,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中,要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每一门课程都要融入思政元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始终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理念不变

专业改革的本质最终还要回归到育人本质上来,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就学生,让每一个电子商务学生成人、成才,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既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学生们文化基础偏弱,缺乏学习动力,但是他们观念新、头脑活,对新鲜的技术、产品有着极大的兴趣,爱好冒险。因此专业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当前学生的成长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思想实际,因势利导,服务他们,帮助他们,助其成功。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不变

专业改革的重心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总课时、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等。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明确指出:规范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课时,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根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近五年的实践,专业总课时不低于2500课时,实践课时不低于55%,专业课程不少于12门,专业改革中这个标准不能变化。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不变

电子商务行业技术更新快,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专业改革要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要的发展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质量提升重点要抓好实践教学(包括实训、顶岗实习)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另一方面要主动与企业联系,既可以引企入校,也可以建企业实训室,通过校企协同,重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应变”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加职业院校教育灵活性,响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将传统的专业建设与时代发展、技术发展、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删除,替换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内容。

(一)专业导向要变

以往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会进行市场调研,获取岗位需求数量、技能要求等数据后,作为专业论证材料,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招生数量也以市场需求量为基础,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但是,电子商务发展变化很快,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创业、直播带货、自媒体等多形式的创业就业已十分普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要改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围绕需求,与时俱进,这样电子商务专业才能保持活力。

(二)专业课程与师资结构要变

在不低于2500课时的前提下,电子商务专业改革首先要将新技术、新软件、新应用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替换过时的课程。如:以往《网站设计》《计算机基础》《网页制作》等内容大部分在电商平台可以自动生成,或者有模版选择,可以不用纳入课程体系;而图形图像、文案策划、视频直播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应纳入课程体系。商务礼仪、数据分析、创新创业等课程,作为现代商务人才的基本素养,也应该加入课程体系中。

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核心是师资。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历史短,很多专业课教师没有电商从业经验,教学内容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专业师资结构要改变。一是引进行业企业电商专家,弥补现有专业教师技术落后的问题;二是聘请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将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产品带入学校,与师生共同合作,弥补实践教学素材的不足。构建校企混编的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重要方法。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要变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促进专业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以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校评价,评价在学校内部进行,通常由课程成绩、技能证书、技能比赛、升学等几个维度进行,这个阶段的评价属于自我评价,一般偏向于高分评价,且缺乏可比性。二是企业评价。主要是用人企业对在企业就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一般在顶岗阶段就完成评价,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不高。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由多主体、长时间、多维度评价,才更加客观、公正。多主体是指评价的主体除了学校、用人企业外,还要有政府、电子商务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这样既保证客观公正,也能进行多学校培养质量对比。长时间评价是指评价的时间要延长到三至五年,在这个时间段内选择多个时间点进行评价,通过人才成长轨迹来评价培养质量。多维度评价是评价人才质量的维度,可以是工资、岗位、职位、学历提升、公司性质等。

(四)专业办学模式要变

通常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职业院校,院校的专业由学校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二级学院(系部)按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人才培养过程,这是单一的办学模式。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电子商务行业将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校企协同育人,是电子商务保持专业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职业教育借鉴“双元制”等模式,引入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电子商务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融入到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借鉴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创新办学模式。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与企业在师资、课程、实训室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师素质提升;学校也应派教师入驻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科研水平,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为企业申报产教融合企业等,实现校企双赢,创新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模式。

四、结论

电子商务专业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对专业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对外,借助知名电商企业的力量,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对内借势迎变,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形成其他院校、其他专业难以模仿或超越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职业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