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2021-01-16柴林肖张佳宝
柴林肖 张佳宝
(1.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2.吕梁学院 思政系,山西 吕梁 033000 )
吕梁是晋绥根据地腹地,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种类丰富,这对于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对比韶山、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旅游热门地区,开发程度远远不够。吕梁没有很好地将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国家政策、地区古建筑、特色生态等结合起来,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所以在今后的深度开发中,借鉴热门红色景区成熟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1 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的原则
在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需要坚持许多原则,但是由于吕梁位于太行山系,山脉丘陵居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受当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甚至有许多红色遗址尚未得到保护,更不用说开发利用。在未来的深度开发中要注重多方面因素,协调好各方利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1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既实现当下的现实需要,又能满足未来不断扩大的需求,旅游可持续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时,深情地讲到:“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1]今天,这块英雄的土地在各方重视下,拂去积攒多年的灰尘,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吕梁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环境下,深度挖掘晋绥边区革命历史,深情讲述革命故事,宣传吕梁红色文化迫在眉睫。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首先应坚持的就是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只有保护好原有的红色遗迹,才能更好地讲出红色遗迹中的革命故事;只有保护好周围的绿色生态,才能实现红色景区的健康发展;只有保护好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才能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新动力。
1.1.1 保护红色遗迹与开发相结合
吕梁不同地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有些地区政府能够充分认识红色遗址的重要价值,比较重视红色遗迹的保护,如:120师司令部的办公旧址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存有大量重要红色文物;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拥有历史照片197幅、珍贵文字75件(套)、图表70余份。这些地区红色文物虽保存完整,但其文物蕴藏的革命精神却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如何更好地释放红色文物蕴藏的丰富价值,适应现代大众传媒的文化宣传自然是最好的助推剂。2019年,微博正红的文物表情包正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宣传方式。文物表情包是网友把形态各异的文物加上语言文字让文物“活”起来,从而展现文物的庄严肃静之美与娱乐文化碰撞下的冲突之美。吕梁红色文物同样可以借鉴此举,利用红色文物的形态、产生的特殊时期、使用人物、甚至是吕梁方言等形式,给红色文物加上新颖的外衣,起到娱乐和教育的作用。
但也有些地区保护意识欠缺,保护工作不到位。如:120师的卫生部,其所在院落面积不大,房子多年无人居住,院里长满了杂草。资料显示,著名的白求恩大夫曾经在这里为战士们医治,但由于保护不力,这座曾留下白求恩身影的院落就此沉寂,淡出人们的视线,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也再难体会。在未来的开发中,要注重对现存遗迹的保护,并根据红色遗迹所蕴含的精神、隐藏的故事,物神结合,让人们可以在视觉、听觉的多重体验下,切身感受红色遗迹带给人们的感动与激励。若现存遗迹已被破坏,根据破坏的程度进行修缮,围绕着遗址或者故居,进行产品修复、重现工作。[2]尽可能地还原遗迹原貌,从而增强建筑中所蕴涵的历史厚重感、真实感,使游客能够更加直接、醒目地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和英雄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1.1.2 保护周边环境与开发相结合
在旅游开发的历史中,我国曾经走过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雾霾、白色污染、水污染等现象层出不穷;同质化、一体化的开发模式,打造了大大小小多处的雷同景点,使大众审美疲劳,降低了旅游积极性。吕梁地处山区,山峦丘陵环绕,常有大风天气,再加上地表植被覆盖面积小,多风沙,红色旅游景区常遭风沙侵袭,游客体验度欠佳。由于开发程度低,吕梁红色景区没有形成规模,环境破坏程度较轻,这是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有利一面。因此,在开发中坚持保护环境与开发相结合,增加植被覆盖率,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周围生态环境,依据地形和土质差异,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果木,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不仅能增加经济价值,还可将经济果木林与当地红色旅游地巧妙地结合起来,丰富旅游形式。吕梁气候干燥,可因地制宜地建造人工水渠河道,改善局部气候,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吕梁自然环境的特点,科学规划开发模式,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环境承载力。若是为了一时利益而不兼顾环境,那么必然会导致对红色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甚至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2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项产业。其开发不仅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事迹,讲好革命故事,让后辈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有人曾负重前行。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第一、第二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资源开发中,应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1 打造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体系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但是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产业化、市场化。[3]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转变其资源依赖的现状,向依靠市场转变。由于市场需求多样化,必须构建层次丰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旅游体系。如,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形式。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形式,不能浅层次地体现在对历史遗迹和文物的展示或对过去历史事件、故事、人物的讲述上,而应该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较为新颖的方式,在旅游中经历历史重现、心灵震撼、思想感悟的多重体验 ,从视觉文化过渡到体验文化。吕梁的刘胡兰革命纪念馆和贺昌革命纪念馆,都是优秀革命英雄人物的纪念场所,可以利用先进的VR技术对当时革命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进行3D再现,再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再一次感染大众,让体验者亲身感受一下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英勇无畏。再比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都是革命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遗迹,可以模拟全真环境,从作战、穿着、饮食、居住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场景模拟,使游客切身体验作战环境的艰辛,将这些场景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激励自己,不放弃、不抛弃。
1.2.2 打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吕梁红色资源丰富,这些资源对于党员干部及大中小学生开展现场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吕梁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3处,还有多处省、地、县级教育基地。这些红色景区虽早已被设立为教育基地,但是其教育功能发挥严重不足,更不用说没有被关注到的其他红色遗址。因此,应打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各种教育活动提供条件,使吕梁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育基地方面应建立系统的现场教学机制,让想要进行现场教学的党员干部、老师可以有渠道了解咨询。政府部门应在教育基地设立现场教学点,使各方能够与革命旧址的相关负责部门通过沟通获得在经费、安全、交通、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譬如在高校,教师可以与各方协商,把课堂设立在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直接感受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加深记忆。但是由于现场教学受到各方条件的限制,即使设立教学讲授点,能够到现场学习的学生还是少数。因此,可以通过远程直播的形式,使课堂上的学生和现场学生同步进行红色景区学习体验。直播视频可以保存,供日后温习、再学习使用。对于中小学生,学校可以与教育基地取得联系,保持长期稳定的研学游活动,使红色基因在中小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传承弘扬吕梁精神。
2 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要多元化
红色旅游业是一个尚在孕育未曾达到发展高潮的产业。红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产业发展得不完善、不成熟、不系统,决定了今后的运行模式仍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政府的“救济”,想要吕梁红色旅游业的真正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从革命老区的现实情况出发,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要改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和社会人才,共同打造向善、向美的吕梁特色旅游业。
2.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地区的治理者和保护者,应当为当地尚未开发的革命老区提供适当的启动资金,加大对个人企业注资开发红色旅游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等。并且在开发中,不仅仅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而且要平衡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旅游景区的发展,这更需要政府来主导。
2.1.1 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倾斜力度
红色旅游主要是游览红色遗迹,其以教育为主的功能决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市场本身的吸引力不大,加之现在的90后、00后距离革命年代较远,生来就社会稳定、生活幸福,对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难以感同身受,教育价值难以发挥。因此,在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对于想要开发红色景区的企业、个人等,提供各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金注入吕梁。据资料显示,2011年吕梁红色遗址普查共有540多处,记录在《革命遗址通览》中的共有230多处,但是,人们熟知的开发较完善的只有10余处。有多少见证过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遗址,正在被我们遗忘被历史封存。对此,政府在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倾斜的过程中,应针对尚未开发的红色遗址加强遗迹保护和修复、资金投入。
2.1.2 加大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完善力度
基础建设的不完善,将阻碍红色旅游区的长远发展。红色旅游区要实现长久发展,需加快以下几点的建设:首先是交通服务。吕梁红色旅游区要加快完善交通服务,增加柏油马路覆盖面积,加大主要道路与景区的衔接以及景区内浏览路线的建设力度,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链接,完善交通网络系统。其次是住宿服务。特别是刘胡兰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这些地方馆藏丰富,革命事迹突出,吕梁精神蕴藏浓厚,相比较其他地区,普通游客和前来学习的学生较多,应合理建设高中低三个层次的饭店、宾馆,以满足不同经济群体的需求。最后是加强对网络、环卫、治安等配套设施的改善工作,让游客在感受革命事迹带来强大心灵震撼的同时体会到旅途的方便与快捷。
2.2 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
在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在政府的主导下,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吕梁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对于投资红色旅游的企业和个人,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4]加强馆企联合,馆校联合,实现企业对革命老区的充分开发,实现高校向红色景区直接输送人才与客源。
2.2.1 促进馆企联合发展
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单单依靠政府是没有出路的,大量资金还需从社会上引进。 由此,引进社会资金成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新动力。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旅游体系,我国红色旅游地区具有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和大量的红色革命遗迹,形成时期距离我们较近,而且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近些年才开始着力打造的一支新的就业路径,除部分地区投入较早,形成了一定规模体系的旅游链条,但就吕梁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开发程度低,只有部分建成了简单的革命纪念馆,里面所包含的具体革命事迹、英雄人物、革命文物等表现形式和展出形式单一,没有太多吸引力,并且配套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不健全。离石区高家沟高级军事会议纪念馆,没有专业讲解员,无负责人接待,专业化程度几乎没有。因此,引入一批专业的红色旅游工作人员和讲解员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而且红色旅游地区革命遗址众多且大多分布于居民区,难免遭到破坏和侵占,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易碰到一些权益纠纷,社会上的旅游企业经验丰富,已具有开发与保护的一整套方案,比政府更能很好地解决一些民间事宜。
2.2.2 加强馆校联合互动
馆校联合互动是在教育推动与旅游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为适应红色旅游发展的浪潮而产生的馆校互动新形式。馆校联合互动有利于实现旅游地区客源和人才的需求,同时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拓展。一方面,高校可以直接向旅游景区输送人才,学校可通过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向学生宣传吕梁的红色景区,激发学生兴趣,并开设吕梁红色文化旅游社团,培养熟知红色景区的人员,利用课余时间在红色景区担任志愿讲解员;同时,社团可以定期组织红色游学,加深对晋绥抗日革命事迹的了解,让吕梁精神可以在游学中深入内心。在学生学习感悟的同时增加红色景区的客流量,促进周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各纪念馆可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优惠策略,同时给予志愿者们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发放纪念馆志愿服务证书等。为更好地让学生群体学习了解红色文化,各地区红色纪念馆的相关负责人可与学校达成协议,将一些可以移动且易于保存的红色文物在学校展览,方便大家学习研究。同时各纪念馆可开展主题性巡回展,借鉴红军东征主题巡回展,由纪念馆主办,协同当地武装部与电视台,在大中小学进行巡回展出。讲解任务可由武装部的宣传部门负责,当穿着军装的军人为我们讲解当时军人的故事,相信其感召力和影响力将远超普通讲解员。
3 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要专业化
吕梁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政策不完善,吸引消费动力不足,对吕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在不断完善红色景区的自我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外部旅游产业的连接,借鉴外部红色景区的成熟经验,发展吕梁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
3.1 加深资源内部横向拓展
加深资源内部横向拓展,完善当地红色景区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留住游客,让游客在经过红色革命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老区人民延续下来的革命热情和奉献精神。因此,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应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红色旅游地区的开发工作中。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开发。构建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各种旅游形式具备的基本框架;坚持以发挥革命教育作用为目的,配合各种形式增强其功能的发挥;改善红色景区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对红色产品的形象推销;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能力,增加就业。
3.1.1 打造影视文化开发模式
当前国内影视文化发展如火如荼,汇聚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部具有深刻含义影片的大卖,都会引起社会舆论强烈反响,电影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隐藏在我们周围的腌臜秘密都会放到台面上讨论,从而起到侧面督促的作用。当前生活的幸福和信息的快速流转,红色遗迹的现状因为不被社会大众所熟知而变得被忽视。在综艺节目《奔跑吧》第三季第一期珍惜粮食主题的启发下,结合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在未来开发宣传中,可以采取拍摄纪录片的形式,真实、直观地向观众展现当前吕梁红色遗迹的样貌,将破败不堪的遗址与当年轰轰烈烈的革命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达到直击心灵、引起共鸣、发人深思的效果。在吸引社会焦点时,还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在打造过程中的奇特性、特殊性、娱乐性吸引游客目光。同时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让游客在感受影视带来的文化熏陶时,体会红色影视制作的不易与制作过程中在举手投足间要传达的革命精神。在开发中,还可以借助影视艺术手段丰富红色旅游景点内容,改变原有形式单一的陈列方式, 利用“3D”技术,让文物“站起来”,采用立体成像技术再现当年的历史场面。也可以借助影视热点推广红色景点,充分利用微博、推特、INS等国内外社交软件,建立吕梁红色旅游官方宣传账号,定期推出不同地区的革命事迹和英雄故事,在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一批国内外游客,让吕梁红色旅游项目也能登上国际舞台。
3.1.2 打造周边服务完备模式
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对吕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进程中,要重视附加产品的制作和周边特色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于吕梁红色文化遗迹多在村民居住区,那里人口众多,并且吕梁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有许多特色小吃,因此,大力发展农家乐,不但可以解决游客饮食问题,而且会给周围居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但大力发展农家乐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严格遵守饭店的规章制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都要考虑到位,政府应加强检查,对于违规的农家乐进行整治、罚款、查封等处理。二是要发展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政府和引入的旅游企业要帮助当地居民,设计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外部建筑风格,让农家乐和当地的红色遗迹、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相得益彰。
红色旅游衍生产品的视觉形象,会直接影响旅客对红色景区的看法,甚至影响该地区的旅游整体形象。目前,吕梁尚未形成一系列的旅游商品,且缺乏创造性和活力。因此,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吸引当地居民加入商品的创意、提供、设计、制作等过程中,形成旅游商品制作链条,促进就业。如:将吕梁各红色地区的英雄人物进行凝练,将其设计成Q版人物,在旅游纪念品和当地民宿、酒馆中反复出现,加深游客印象。贺昌、刘胡兰、牛友兰等都可以成为当地旅游形象的代表。
3.1.3 打造红绿结合开发模式
红绿结合开发模式即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丰富其旅游形式,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达到身心享受的一种新型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将拓宽旅游区域,扩大旅游业的辐射能力,带动大面积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经营理念上从传统的“完全红色”向“以红为主,红绿结合”的阶段转变。[5]吕梁交城县庞泉沟风景区拥有大片原始森林,珍奇动植物丰富,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宜人,绿色自然旅游资源独特,是很好的生态旅游场所。将庞泉沟自然风景与庞泉沟镇吕梁抗战老兵纪念馆结合起来,“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用震撼人心的红色革命事迹留住游客。打造红绿结合旅游发展模式,使其区别于一般的山水人文景区,人们不仅可以汲取红色遗迹中蕴含的精神,而且可以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使身心同时收获美好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体验、游玩。
3.2 加深资源外部纵向延伸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市场分割、恶意竞争、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等问题,因此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强各区经济的关联性,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目前,虽红色旅游领域一些问题尚未明显暴露,但是区域合作有利于防患于未然。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将不同地区的资源、地域、客源等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并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同一地区的单一旅游资源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势在必行。因此,吕梁也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3.2.1 同类资源区域合作
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形式的旅游资源不同,同类红色旅游资源在其形成上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空间上的差异性。红色革命线路一般都是链条式的,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以及空间的转移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承接性,因此,应加强同种资源类型的联合开发。在各地政府的联合协商下,突破地域界线,为各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融合搭建政治桥梁,以保证开发的完整性。吕梁是晋绥抗日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代表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全部,纵观整个晋绥革命根据地,是以吕梁为中心,北与右玉相连,甚至远至呼和浩特(归绥);南与临汾吉县、运城、永济相通。晋绥革命根据地串联甚广,辐射范围大。在开发过程中,将晋绥抗日根据地全部地区按照时间线连接起来,共同发展,让晋绥革命时期产生的英雄事迹、革命精神能够很好地传承下来,保证革命事迹的完整性,让游客了解一个个完完整整的革命故事。
3.2.2 互补资源区域合作
一般地讲,开展合作的地区之间必须彼此相邻,不仅具有内容上的连贯性,而且在形式上要具有互补性、资源上具有差异性。不同类型的资源在区域上合作可以增强游客在不同层次上的感官体验。在参观红色旅游胜地时,不仅可以享受灵魂的洗礼,而且可以感受环境的优美,并有其他特色景观带来的多重体验。晋绥抗日革命根据地东连晋察冀边区与西柏坡相望,西连陕甘宁边区与延安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且两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较好,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相关建设与制度体系完善。在开发中,形成“延安——晋绥——西柏坡”旅游线路,依靠东西两地区的红色旅游优势、借鉴发展模式、吸引客源,再根据晋绥的地区差异,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旅游胜地。游客还可以在不同红色文化的对比下,体验其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晋绥地区与陕甘宁地区还可以联合不同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结合黄河的“绿色旅游”形成“红绿红”三项联合发展态势,增强游客身心体验,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缓解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4 结语
在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原则、主体、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是旅游业发展建设的基本要素。开发模式来源于对原则的坚持和对主体的配合,原则是开发模式的根基,主体则是模式的建设者和原则的制定者。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效与经济功效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吕梁红色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党员干部群众对红色革命事迹的了解;有利于将吕梁红色旅游带与周边省市旅游带连接起来,带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