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探究与分享”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
2021-01-16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五中学卢小丽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五中学 卢小丽
初中生处于敏感的人生阶段,对学业远景的考虑、对政治政策的看法等都须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通过适宜的载体和高效的策略,可以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不能空转,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和支撑,其中巧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值得教师尝试。
一、甄别现实,正视“政治认同感”
从个体而言,政治认同有所淡化。时下,部分初中生埋头于“书山题海”,一方面对家事不管不问,柴米油盐、家庭和睦、孝敬长辈,仿佛与他们无关。家长也以高考为由,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办了学生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民生建设、国家大义、家国情怀对于他们仿佛遥不可及。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从学校而言,情感滋养缺乏有效抓手。部分学校只注重知识教育,只关心成绩和排名,甚少关注“政治认同感”的强化。即使偶有这方面的渗透,也只是浅尝辄止,难有“老牛耕地”般的深入。说教太多、直面批评太多,缺乏鲜活的案例支撑、缺乏有效的育人渠道、缺乏多维的方法引领,以致于“政治认同感”的培养流于形式、止于表面,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从文化而言,传承渗透缺乏正面引导。一方面,电视中尽情“娱乐”的内容轻易地征服了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心;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科学家与白衣天使等群体的爱国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宣扬。社会上也有一些负面信息的传递,“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比比皆是。初中生必须从这样窘况中跳脱出来。
二、巧搭平台,通过分类渗透强化“政治认同感”
通过思维拓展,强化“政治认同感”。所谓“拓展”即打开学生视域、拓展思维边界、提升思辨色彩。这样的探究与分享中,必须要设置冲突、矛盾、困境等,以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碰撞、争锋、辩论,最终达成共识,在一个更高、更理性、更全面的层面上强化其“政治认同感”。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中的“探究与分享”:现实中部分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砸日本车,排斥外国商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部分人对当年日本侵略者的行径比较痛恨,于是把砸日本车视为一种爱国行为。事实上,真正的、理性的爱国不是“打砸”、不是“抵制”、不是“拒绝”,而是让国家强大起来,让人民真正富裕起来。
通过体验反思,强化“政治认同感”。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反思体验,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印象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反思,展开深度对话,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反思“家”与“国”,对家庭高度负责与呵护,对政治高度认可,对国家绝对忠诚,应该成为当代初中生精神骨骼中的重要“钙质”。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中的“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畅谈新年打算,有的人重在个人学习进步,有的重在小区环境更加优美,有的重在复兴中华大业。不妨引领学生反思:个人打算与国家富强之间有什么关系?最终学生意识到:“小家”筑“大家”,“大家”佑“小家”。
通过情境讨论,强化“政治认同感”。通过情境设置去理解“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或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安全》中“探究与分享”:一位渔民打捞上一个类似鱼雷的东西,意识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立即拍照将其寄送到相关部门,结果证实是外国的一个窃取情报的先进机器人。引导学生从这一情境中分析渔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尝试把自己置入这样的情境中,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通过行为导向,强化“政治认同”。认知清晰而明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唯有“货真价实”的行动,才是道德生成的落脚点。实践证明,愈是在现实行为中进行印证,其“政治认同”愈是清晰明确。
例如八年级上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探究与分享”:发现“乱排工业废水”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打电话报警、告诉当地相关部门、写建议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上前阻止……
三、注重实效,通过重组盘活培育“政治认同感”
“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并非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恰到好处的创新。盘活、挖掘、重组之后“为我所用”,必将更好地为“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助力,为学生情感的悄然改变助力,为学生品性的良性滋养助力。
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借助一些鲜活的故事情节或史料,让生成变得自然而然。当故事(或教学过程)“有形”时,情感也就“有根”了,更有了沐浴和滋养的活水。历史或现实中不乏一些公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保卫祖国领空的事例,那种使命感,那种历史担当,那种大情怀,影响着后人,当然也影响着正在成长的中学生。
例如上述“保卫祖国领空”内容,本是《国家利益至上》中“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重组、盘活,变成更加正向厚重的内容:坚守18 亿亩耕地红线、钓鱼岛一直属于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政治认同因子,重组为鲜活的情境,与学生的内心对接,并内化为学生精神骨骼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养料。
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子。历史毕竟与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非亲身经历而无感同身受。把教材重组为学生认可与喜爱的方式,必将达到无痕高效的目的。比如借助故事情境,化无形为有形;借助剧本表演,化“远观”为“近观”;借助“互联网+情境”,化平面为立体。
例如“排斥外国商品”一例,与其让教师独自“讲”故事,不如让学生互动“演”故事;与其作为旁观者“远观”故事,不如作为主演者“近观”故事的“色香味”。在“排练”的过程中,利用教育云平台,希沃3、班班通设备等把更多的资料呈现出来。这样的角色转换可以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察觉”——觉察到大局意识,感受到政治认同,意识到国家层面;这样的“表达、转换和整合”恰恰适合于“政治认同感”的强化。
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政治认同感”的培育不是划定条条框框,而要借助初中生的“自我体验与感悟”。不妨通过“真心话大表白”“一对一访谈”和匿名反映等方式印证自己,从诸多取舍中强化“政治认同感”。或许在体验、感悟、印证等实践活动中,政治认同才能长长久久。从大局出发,从“大家”出发,才真正是对“小家”的负责,才是对未来的长远负责。
学完《国家利益》后,在原有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探究活动:在国家三令五申不能赌博的政策下,某家长隔三差五组织他人在家中打麻将赌钱,上初中的女儿实在看不过眼,将此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布在自媒体中,并呼吁警察“抓捕我爸,救救我爸”。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理解家风传承?你认为这个检举自己亲人的初中生在处理“小家”与“大家”上是否妥当?
“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之路,不仅仅是平面,不仅仅是单轨道,是多种因子的立体糅合、多种渠道的纵横呈现、多方参与人的集体出动。关于“探究与分享”中的思维拓展、情境探讨、体验反思、行为导向均可以为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助力,为课堂增值,为人文添色,为情感加油。更多细节都可以以“形象”和“耀眼”的方式,“擦亮”学生的眼睛、拓展学生的视域、加深学生的理解、厚植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政治认同的强化变得自然而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