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优化的实践探究

2021-01-16李思炜高旭阳

关键词:参与度趣味性听力

李思炜 ,高旭阳 ,龚 萍

(1,2.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3.湖北黄石中英文学校, 湖北 黄石 435000)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对于课堂中任务活动设置的目标和定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阅读课中的“任务”仅仅只是文章后的习题的“代名词”,完成了习题就是开展了任务;有的认为,任务的开展只是为了丰富课堂形式,让课堂“多样化”;有的认为,阅读课中的任务的开展应该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在现行的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阅读课中任务的有效性也对促进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意义。

任务型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其理念是让学生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之中去理解、体验和运用语言。小学阶段,由于受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积累的限制,追求强式任务型教学难以达成任务设定目标,根据国内小学生现状,大多数研究者比较认可任务支持的教学方式。而当前众多一线英语教师在对“任务”的认识上,容易偏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贴上“任务”的标签,但缺乏“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构成的基本要素和“任务”完成的行为特征;另一个就是不顾及授课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认知能力,无一例外地下达各种各样的任务,而忽略了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实质性问题[1]。

基于任务型教学现状,本课例研究小组深入H市某小学X老师的课堂进行探究,旨在洞窥小学英语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意识、任务现状乃至任务误区,作为对实践反思的一种强有力工具[2],为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任务的开展带来有益启示与借鉴。

二、研究过程

(一)第一次课试教

1. 课堂有益的尝试

授课教师X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剑桥少儿英语二下 Unit 12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 第三课时 ) Part 5 Listen,read and write部分。

整节课分为两部分:revision和presentation,包括sing a song, check the answers about the kangaroos, learn by reading, learn by listening, describe the kangaroos等多个环节。

本堂课在具体的活动设计及实施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任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唱跳儿歌导入本节课的“主人翁”,活跃了气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主题;卡通动物竞猜,头脑风暴式复习动物词汇,同时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动物形象,为后面动物描述调取了丰富的形象资源。

2)任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X老师设计了竞猜、抢答、听读填空、代表展示等活动,贯穿读前、读中及读后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学习词汇、运用短语、最后输出篇章。

3)任务具有一定的阶梯度。X老师先要求学生听课文回答简易的理解性问题;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回答Why can the red kangaroo jump far?;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阅读任务从捕捉信息,到理解记忆,最后生成输出的层层推进。

2. 观察发现的问题

1)任务缺乏信息差。在learn by reading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分组活动,展开阅读和讨论,找出所提问题的答案,学生得到的阅读文本是完全一致的,并没有产生小组成员间的信息差,导致各成员独自开展阅读,课堂气氛不佳,讨论更是无从谈起。

2)任务缺乏支持度。在X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发现,其任务在开展时缺少语言、结构等的示范铺垫。当learn by listening部分的听力材料语速较快且出现新单词,就因缺乏支持度而出现学生听不懂、任务无从下手的冷场现象,这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与自信心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3)活动参与度不够广。在开展最后一个任务时,X老师让学生仿照阅读中kangaroo的写法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写作,写完后只有3位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馈,可见反馈阶段参与度相当有限。

3. 教学改进的建议

1)增加任务信息差。在分组阅读环节,可将阅读材料分块,让每个成员对材料中不同的部分展开阅读,形成信息差,再在交流讨论中填补信息差,使课堂活跃,组内合作有效开展。

2)强化任务支持度。在听力环节开始前,应对听力材料可能涉及的相关单词和短语进行预习,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和语言知识背景,在听力播放时也可以插入恰当的图片对较难的内容进行暗示,使任务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基础上开展更顺畅。

3)扩大任务参与度。在写作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写作,变独立为合作,每人专攻一个方面,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反馈出更有质量的成果。在汇报展示阶段也可以让台上的学生先不将本组描述的对象告知给台下同学,而是让台下同学专注听完反馈后自己猜出描述本体,如此便能将汇报过程的有效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第二次课改进

第二次课主要是针对第一次课中任务信息差、支持度、参与度的问题进行教学再设计后实施的教学。

1.改进后的课堂发生了如下变化:

1)任务信息差构建。在信息差形成后,课堂交流增加,气氛活跃。X老师将阅读材料分为kangaroo的appearance、habits、abilities等四个部分,又针对这四部分,设计了“how far can a kangaroo jump?”等不同的针对性问题,让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信息差,在各自认真的阅读与读后相互间积极的交流中得到答案。

2)任务支持度提高。任务前铺垫与范例增多,任务难度有所调整,任务有效完成率提高。在听力任务前,X老师列出相关关键词“jump”、“far”、“joey”等,通过肢体语言的辅助让学生了解生单词的意思,再用带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关键词的发音形成记忆,打好基础,又设计了听力填空表格作辅助,使得听力任务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3)任务参与度提升。任务设计更加合理,分工明确,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有效参与度有所增加。X老师在写作任务中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让四位小组成员在写提纲、写语篇、改语法、做汇报这四项工作中选择自己更擅长的一项,如此一来,各小组内部的成员各司其职,参与度大大提升,任务产出的质量也更高。

2.在X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发现以下新的问题:

1) 任务趣味性不够。X老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关于kangaroo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意图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踊跃发言。但实际上这种基础性问题在阅读前学生们凭借常识,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并未形成足够的趣味性,没能充分“激疑”,枯燥乏味。

2) 任务交际性不足。在写作任务的反馈环节中,X老师让小组成员对共同喜爱的动物进行描述性写作,并在写作结束后齐上讲台,一人念一句本小组写出的内容,此任务的开展看似有输出,实则属于机械操练,并无足够的交际性。

3) 任务关联度不强。Learn by reading和learn by listening这两个部分的任务与后期的写作任务存在脱节现象,X老师在reading和listening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kangaroo的有关知识,没有总结阅读和听力材料的框架,也没有归纳其写作方法,直接在后期任务中让学生描写自己喜爱的动物,前后任务之间毫无过渡,也没有语言知识上的承接和指引,使学生茫然无措。

3.第二次优化的方向如下:

1) 发掘任务趣味性。在导入环节的提问上应反客为主,将主动权交与学生,让他们提出关于kangaroo的感兴趣的、不知道的、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可以列出关于kangaroo的一系列陈述,这些陈述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带有夸张成分的,促使学生先展开激烈讨论,最终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在阅读和听力中判断这些陈述的正误真假。

2) 开拓任务交际性。改变机械重复的所谓“输出”形式,在写作反馈环节抛弃纸稿,让进行汇报的学生依据具体关键词的引导讲出、甚至在讲的过程中表演出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有关特征和生活习惯,让其他听众在听或欣赏表演的过程中猜出、甚至画出该同学描述的动物。

3) 强化任务关联度。在阅读与听力任务后对篇章进行总结,分析行文结构,罗列出提纲,提炼出关键词,在写作任务下达前依照总结出的内容给出写作框架,讲明写作方法,实现输入任务与产出任务间的顺畅过渡。

(三)第三次课优化

1.改进与效果

1)任务趣味性见长。X老师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写出“what do you know about kangaroos”以及“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kangaroos”,让学生就已知和未知与同伴展开讨论,交换信息,再带着困惑和好奇进行阅读,寻找答案,又在听力环节前增设T/F选项,让学生充满好奇地带着求证心理开展听力活动,环节紧凑,充满趣味。

2)任务交际性提高。X老师在写作任务中改变策略,让汇报的学生在引导词的辅助下脱稿,变“念稿”为“表演”,让听众猜被描写的动物,边听边画,变“静”听为“动”听,让学生在任务中真正做到了输入和输出,在信息的交换中实现交际。

3)任务关联度增强。X老师在阅读与听力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分析篇章结构,找出描写文的框架和关键词,再以此为基础将对学生各自喜爱动物的描写分为appearance、abilities、habits、food四个版块,让学生以总分总的模式开展写作,任务之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

2.仍存在的问题:

在X老师的课堂中,因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专注度有所不同、小组成员水平不一、以及任务分工不尽合理等原因,任务参与度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一问题在写作环节有明显体现:学生分组受座位限制,导致各个小组间水平悬殊,部分小组组内写作能力总体不佳导致任务型活动无法开展,部分小组组员因性格搭配不当无人愿意上台汇报导致课堂冷场......以上种种表明,为保证一定的参与度,任务的设计必须结合班级实际,在多方面加以斟酌考量。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课例研究小组在观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课后研讨过程中分析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前后经历了三轮次的实践,体现了知与行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对话[3]。可以看出,这三轮的探索和改进呈现一定脉络。第一次课的部分任务流于表面,任务的设定缺乏信息差、支持度与参与度,以致于缺乏有效性,属于形式上的“任务”,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起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甚至交际能力的教学效果。第二次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教师的“任务意识”,增加了任务的“量”,使课堂形式饱满,但任务的“质”有待加强,在趣味性、交际性和任务间的关联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第三次课中的任务设置趋于多样化,增强了趣味性,创设了交流的情境,增强了交际性,任务间也有了较好的关联性和难易度上的梯度变化,但在参与度上仍存在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这三轮实践,本课例研究小组认为,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要更好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从任务设计到实施再到反馈,整个过程中要实现任务的有效性,都应注重落实以下六个关键方面:

1. 必要的信息差

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应减少机械操练,尽量为学生提供有信息差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任务的开展过程中为填补信息差,积极与同伴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实现有效交际。在阅读和听力课堂中,可以通过拆分材料的方式创设信息差。

2. 适当的支持度

教师应考虑小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掌握句型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限的实际情况,在任务实施前乃至实施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语料作支撑,足够的语言和结构上的示范作铺垫,甚至辅之以肢体语言和简单生动的图画,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实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保持,一方面能促进任务的顺利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保持。

3. 广泛的参与度

提倡参与性的学习方式本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征之一,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侧面体现。“因材施教与班级教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统一的,并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4]。教师在规划任务时应注重任务类型的多样性,一堂课中应包含个人任务、结对任务、小组任务和集体任务等多种形式,在任务开展过程中,也应关注任务型活动的真正参与度,即是否真的做到了分工明确合理,指令清晰明了,即实现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人可做,小组全员、全身心参与其中,而绝不是单单把学生分成几组[5]。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尤其要着重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分组规则和任务设定上下功夫,既要确保各组之间的水平相当,产生势均力敌的竞技性,又要保证小组成员内部水平有所差别,取长补短,以优等生带后进生,还要在任务分工中做到难易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分工任务,以最大限度提高任务的参与度。

4. 丰富的趣味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尽量保证自己的英语课堂从始至终都具有各种极具趣味性的任务型活动。枯燥乏味的听说操练环节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等形式实现趣味化,易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阅读任务可以通过改变阅读方式的改变实现趣味化,让小学生无从下手的写作任务可以通过妥善的分工和独特的汇报方式实现趣味化。教师要做的就是发挥教学机智挖掘各种任务中的趣味性,使其发挥到极致。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有持续的动力,而且显现出越是学习越有兴趣的态势”[6]。

5. 真实的交际性

真正有效的任务是应该运用真实的语境、真实的语义在符合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困难而开展的,简言之,即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任务不应该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应该是增加学生的表达机会,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能力,为学生的参与和拓展提供空间的。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喜爱分享的天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主动分享和交际来替代被动接收老师传达的信息。

6. 合理的关联度

首先,任务应具有合理的难易设置,任务的难易变化应有由低到高逐渐攀升的梯度而不是水平一致或者难易错乱的。其次,任务之间的衔接应该是自然过渡的,而不是生拉硬拽、陡然突转的。最后,任务之间的逻辑也应该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应从小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设计具有合理关联度的一系列任务,实现课堂的自然衔接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参与度趣味性听力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