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尼族铓鼓舞“非遗”传承实践研究
——以建水县普雄乡普玛尼察村为例

2021-01-16邵春艳包常青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玛尼哈尼族非遗

邵春艳,包常青

(1.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2.红河学院图书馆,云南蒙自 661199)

哈尼族铓鼓舞主要流传于云南建水县普雄乡和坡头乡。这两个乡共有哈尼族人口6400余人,占两个乡总人口的16.6%。这里是红河北岸为数不多的哈尼族聚居区。他们认为,敲铓击鼓,是人与自然彼此进行交流,是哈尼族向自然神灵传递的美好愿望。哈尼族铓鼓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建水是铓鼓舞的发祥地,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哈尼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农耕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长河中,它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哈尼族精神的象征和情感的纽带。2014年12月,哈尼族铓鼓舞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建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国家趋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深入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哈尼族铓鼓舞传统文化遗产、如何弘扬民族精神,避免出现模式化同质变异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铓鼓舞传承内容与方式

哈尼族文化主要以口耳相传和民俗活动传承,如祭拜祖先、丧葬习俗、歌舞表演等。铓鼓舞因其古朴、粗狂、奔放的内在力量反映了普玛尼察哈尼族勤劳勇敢、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从而使普玛尼察哈尼族的名声远播,是目前已成为建水县乃至红河州的主要舞种之一,是哈尼族历史文化的主要流传形式和载体。

(一)传承内容

哈尼族铓鼓舞主要传承内容为文化隐喻、民族器乐、韵律动作、服装服饰等。文化隐喻是民族歌舞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是舞蹈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铓鼓舞的起源传说、舞蹈与宗教、舞蹈与服饰、道具使用等内容[1]。普玛尼察是哈尼族南迁途中的重要驿站,民间流传着有趣的传说: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猎为生的古代,人们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在无意中发现打击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把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个体或人少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吓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耕劳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为名副其实的铓鼓舞[2]。铓鼓舞中的“糊田硬”“撒谷种”等充满原始生产气息的律动,鼓舞中的“踩肥料”“过河沟”等摹仿性动作,都通过身体的左右摆动、屈伸起伏,以及腿部的踩步、退步、搓步、拖步、跪步、跨跳步等具有独特韵律的移动,展现出哈尼族先民远古农耕生活的图景,映照出远古农业祭祀活动的踪迹[3]。

铓鼓舞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魂灵文化,体现着万物有灵信仰,传承的载体即是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铓鼓舞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哈尼族内在的主心骨:一是铓鼓舞是哈尼族最古老的舞蹈艺术之一,是哈尼族舞蹈艺术的精华,是民间舞蹈的经典代表;二是已经由单纯的宗教节祭舞蹈演变成为今天民众娱乐性的集体舞,深刻地影响着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三是既向自然祈福、表达和谐生活愿望,也是展示哈尼族质朴、深沉、坚忍不拔、努力奋发、向上进取的民族个性,其舞蹈刚柔并济、粗狂奔放的艺术魅力。

(二)传承方式

不同的历史阶段,铓鼓舞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起初,铓鼓舞传承方式主要为宗教仪式,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逐渐转变为节日庆典、演展活动、非遗进校园、传习馆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传承方式,即从原来的祭拜祖先演变为举办民间文化活动等节日性舞蹈。主要传承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通过祭拜祖先传承铓鼓舞。普玛尼察村寨的“昂玛昂”节,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节期五至七天,“昂玛昂”期间的“昂玛突”,意为祭寨神。“昂玛昂”以村为单位进行祭祀活动,一般是在村头寨神林里庄严举行。哈尼族认为寨神树是村寨的保护神,所以要选择一颗四季常青挺拔俊秀的百花树进行祭祀,由“昂玛阿威”(咪谷)主持。第二天中午时分,全村男子抬着做好的肉、酒、染色黄饭去“昂玛阿威”家门口接龙头,再到村中央广场上主持开铓仪式(长街宴),“昂玛阿威”在开铓仪式上庄重虔诚地念诵祭词:天地日月不会变,人不是过去的人,祖宗定下的规矩要执行,铓鼓舞不是我来敲,是昂玛来敲。昂玛哟!给我们带来幸福吉祥。[1]然后用酒敬献铓鼓,继而敲铓三下:一响人丁兴旺,二响五谷丰登,三响平安和谐。“昂玛阿威”领头围着长街宴持铓起舞,众人持鼓跟龙头一起尽情欢舞,男女老少唱着哈尼族“哈巴”歌颂美好生活。

第二,通过节日庆典传承铓鼓舞。哈尼族每个月几乎都有不同的祭祀节日,除正月“昂玛昂”(过春节)外,二月有“昂玛阿然熬”节(祭小龙年),三月有“昂生生”节(黄饭节或生产节),四月有“咪摩突”节(祭天节),五月有“合亏扎”节(端午节),六月有“矻扎扎”节(六月年)等。从礼节方面看,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相互帮助,贫富相待,和谐共存。节日期间举行歌舞活动,最精彩当数铓鼓舞,众舞者围成圆圈,边敲铓鼓边舞,舞铓者在中心,击鼓者在外围。女子们则手拉手排成数行在一旁,跳着古朴深沉、刚柔相济、气浑力厚的集体舞蹈——“欧漏打”,即自娱自乐表演。

第三,通过文艺队传承铓鼓舞。普玛尼察哈尼族从建国初期观看露天电影和各级文艺演出,到1982年成立本村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翌年,文艺队开始走出山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歌舞有《铓鼓魂》《祭鼓》《铓鼓刀》《红河鼓》《过山龙》《阿都噜》《巴其达》等优秀节目,其中《铓鼓刀》为该文艺队的“重头戏”。普玛尼察文艺队还将最优秀的跳舞者推荐到云南映象杨丽萍舞蹈学校,先后在全国巡演,到美国、日本、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演出。普玛尼察哈尼族铓鼓舞多次搬上央视银屏,对普玛尼察哈尼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 推动铓鼓舞传承的社会动力与多元力量

第一,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创造精神财富,一定要有必要的物质财富作保障,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既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也要靠法律的保障。普玛尼察文艺队近些年得到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文艺团体的关注和支持。主要有:一是大力扶持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整体拓宽提升村中央铓鼓舞广场,以满足本村民族传统节日需求、组织文艺队到省内外乃至国外演出、建设哈尼族习俗陈列馆等;二是宣传、动员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艺人申报命名“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得到社会肯定。

第二,传承人的引领。近年来村里年青人学习铓鼓舞的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随着传承人的逐渐减少,哈尼族铓鼓舞以及传统民间习俗将面临失传的危机。县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申报命名“非遗”传承人,现有国家级、省级和州级铓鼓舞“非遗”传承人3人:一人为坡头乡普鲊村李生方,另外两人分别是普雄乡普玛尼察的曹林杰—让胡、黄文杰—虾嘎。在各级相关文化部门的引导下,由传承人以及文艺工作者进行传授活动。同时,组织参加文化传承工作项目和培训,并加大宣传力度。此外,一批热衷于家乡文化事业的县级文艺工作者如曹福堂也为哈尼族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1993年由曹福堂等人发起,举办了首届中国红河普玛尼察昂玛昂节,邀请省级舞蹈专家进行交流和培训,中日报社、新华日报等十多家媒聚集普玛尼察;2007年,由曹福堂等人又发起,在普玛尼察村举办了首届中国红河南北两岸原生态哈尼文化交流会,来自普洱等地文艺队聚集交流,云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等。

第三,展演的影响力。2001年,由曹福堂创编的《铓鼓舞》在中华鼓舞大赛荣获最高奖——山花奖;2005年在CCTV舞蹈大赛上,由黄文杰创编的《螳螂》《祭鼓》获得三等奖;《铓鼓刀》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体育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等;2005年,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博览会上,《红河鼓》《阿都噜》荣获优秀组织奖和特殊贡献奖。此外,普玛尼察早在2002年就将最优秀的12个跳舞者推荐到云南映象杨丽萍舞蹈学校进行学习培训和展演。近年来铓鼓舞展演不断:2016年,在普玛尼察进行“非遗”展演,在实地田野展现了乡村旅游文化,来自省、州、县“非遗”专家观看演出并进行交流;2018年,群舞《山之子》代表云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舞蹈节目展(春城剧院上演),使哈尼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铓鼓舞”走进大众的视野;2019年,铓鼓舞作为主要节目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哈尼族铓鼓舞已走出村寨,成为一道优美的民族风景线。

第四,主体村民的文化自觉。这里的主体是指普玛尼察哈尼族村民和参与跳铓鼓舞的哈尼族。在近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县政府和村寨文艺工作者对村民进行广泛动员,以激发他们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2014年11月在申报铓鼓舞国家“非遗”成功之时,整个哈尼族山寨一片沸腾欢庆,此时的村民受到主体文化自觉的激励,在他们的心目中铓鼓舞受到空前重视,点燃了普玛尼察村民心中对自身文化的骄傲。媒体、旅游从业人员、学者等共同组成了对铓鼓舞进行欣赏、参与、审视、体验的巨大群体,哈尼族铓鼓舞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 铓鼓舞传承和展演过程中的文化变迁

社会文化总是不断地变迁,铓鼓舞也发生了变迁。起初的铓鼓舞只能在“昂玛昂”第二三天跳,他们认为如果违反祖宗所传禁忌乱敲响铓鼓,会给村寨带来灾难。如今的铓鼓舞打破了很多传统规矩,成为一种哈尼族文化的盛宴,每个人都可以跳,这种娱神娱人的文化形态导致铓鼓舞信仰、结构和功能的变异。此外,还包括舞蹈动作的变化、展演与传承方式的变化、象征意义的变化。

(一)舞蹈韵律及动作组合的变化

农耕生产是哈尼族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无论是生老病死、心理结构、民族精神、人生哲学、历法体系、梯田稻作、音乐舞蹈等对其一整套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极为深远且透彻[4]。随着社会的发展,梯田农业文化日趋成熟,赋予了铓鼓舞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蕴,铓鼓舞韵律及动作组合随之更迭,如与农耕劳作直接相关的舞铓步伐有蹲走步、弓步绕手、步伐一、小退步、踩步、胸前横8字运鼓、胸前画立圆运鼓、跑动过场步等,与农耕劳作间接相关的舞铓步伐有蹬脚步、蹲崴步、前拖步、跨跳步等,这些舞蹈动作的展现均源于农耕劳作时的动作。这些舞蹈韵律及动作组合的变化并未改变铓鼓舞自身的内在意蕴,但通过这一外化形式的改造,丰富和拓展了铓鼓舞。

(二)展演与传承方式的变异

普玛尼察村民,不仅参加村内各种节庆表演和祭祀活动,还须不定期参加省内外、乃至国外演出,每次活动排练常常持续十多天。商业展演虽然宣传了哈尼族文化,给普玛尼察带来了游客,但经济收入少之又少,普玛尼察文艺队共有30余人,组织一台演出需近200个村民,政府只能按场次给予一定的误工费补助,许多演员出于对铓鼓舞的喜爱而参加演出,但传承经费紧张,铓鼓舞展演与传承之间是矛盾的。如果文艺队仅仅依赖政府的扶持作为经费支撑,维持日常的费用开支,这并非长远之计。普玛尼察文艺队目前并不能够自给自足,激情扬抑的展演仅仅是披在“非遗”传承身上一件时尚的外衣。但是,不可否认,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哈尼族文化的传承与村民的文化自觉正在逐渐树立。

(三)铓鼓舞象征意义

哈尼族铓鼓舞是一个文化整体,由宗教、信仰、仪式、服饰、乐器、舞蹈等民俗要素组成,有其紧密的传统性与整体性[4]。如跳铓鼓前须给铓和鼓奠酒,然后敬天地,经“昂玛阿威”敲铓三下方可跳舞等种种之举,把铓鼓实物作为天神的象征,这种质朴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反映出舞蹈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铓鼓舞成为哈尼族祭祀“昂玛”仪式中的主要活动,如果没有铓鼓舞的存在就失去了光彩。这些整合在一起的要素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支撑着哈尼族文化的渊源流传。如今,哈尼族铓鼓舞在保护或是传承性展演时,均是从现存的文化整体中分割出部分濒危的民俗片断,来彰显其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出差异性文化,通过这样的改编、重组、包装、策划等,完成其在文化结构上的变异。

四 铓鼓舞与普玛尼察“非遗”文化传承

普玛尼察为哈尼族村落,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不论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教育资源等方面来说均处于劣势,只有把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哈尼族文化的保护才能得到实现。这一过程包含了对自身文化继承与摒弃的选择、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取舍与整合的调整。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铓鼓舞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积极作用,包括铓鼓舞文化的宣传和交流、文化自信的培养、文化项目的落实、传承人的努力。但要使其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仅靠国家资助扶持输血方式,并不能调动自身发展的创造力,我们更需要去帮助寻找一种活态的传承方式来传承民族文化,如果不能在其内部形成良好的造血供血机制,其发展速度的根基就不牢[3]。普玛尼察铓鼓舞得到县政府的支持,激活了村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为其文化保护和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护好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建水县政府每年安排30至50万元补助,让普玛尼察办好一年一度的“昂玛昂”节。此外,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作为铓鼓舞传承人传承经费,对其传承活动给予保护和支持,专项用于铓鼓舞的传承、开发、展演[6];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多样化方式中,将铓鼓舞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倡导鼓励传承人进校园施教不失为重要举措。笔者所访问的村民认为,跳铓鼓舞能够自娱自乐、强身健体,并且通过商演的方式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要有时间都乐意参与其中。铓鼓舞文化活动一般都在铓鼓舞广场上排练、表演,自国家申遗成功以来,就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在不同地方进行表演。如“昂玛昂”“车施扎”“矻扎扎”等都有文艺表演,每次均有几十个村民参与演出活动,并且有其他村民前来观赏。

为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政府实施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项目。但如果后期没有了政府的资助,铓鼓舞的展演是否还能维持火热的场面呢?笔者询问了在建水县城工作的干部说:原先每年祭祀时才跳,现在高兴就跳,大伙在一起很开心,这是村民们的心声,普玛尼察村民无论在祭祀活动或节庆活动而参与铓鼓舞表演,均能感受到铓鼓舞所带来的愉悦。这说明许多节庆本来就带有休闲活动,包括哈尼族铓鼓舞传承表演,民族节庆与休闲生活具有天然的联系。因而“非遗”铓鼓舞传承和保护不能过份依赖政府支持,更重要的是哈尼族文化自觉、自我传承方式的循环机制和现实功能。

五 哈尼族铓鼓舞“非遗”传承与发展建议

政府在引导“非遗”传承与发展中,首先坚守文化价值取向,在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实现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发展;其次投资、协调、完善“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除此,制定和实施符合比较优势战略的产业政策。就普玛尼察哈尼族铓鼓舞“非遗”而言,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的“非遗”产业领导指导工作机构。由乡镇政府分管文化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并亲自抓,文化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统一管理乡镇“非遗”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化。加强调查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指导和帮助解决铓鼓舞在传承“非遗”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除专项扶持资金外政府对“非遗”加大扶持力度。解决铓鼓舞在传承和发展中资金不足的困难:一是对“非遗”项目的推广宣传交流活动中乡镇政府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开办专题班,选派热爱“非遗”事业并掌握“非遗”技能的专业人才,以解决“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乡镇文化站应加大“非遗”产业的宣传,多搭建推广交流的平台,使传承人视野更开阔,逐步融入市场等。

第三,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使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非遗”产业不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玛尼哈尼族非遗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小海盗玛尼卡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玛尼石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我和梅加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