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研究的问题域和学科建设:一个新文科的视角*

2021-01-16吴文新

关键词:学科

吴文新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当今时代是一个最为忙碌的时代,也是一个最为悠闲的时代;是一个最为文明的时代,也是一个最为野蛮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一个清心寡欲的时代;是一个只争朝夕的时代,也是一个松懒慢活的时代;是一个人性失去生命和灵性的时代,也是一个万物获取生命和灵性的时代;……这是一个到处充斥对立和冲突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懈探求和谐共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能够解决生存的危机和人性的困惑?是只顾埋头难得喘息的劳作,还是必要劳作之余或之中的休养与闲适?休闲——这个逐渐被时代大写的大问题赫然摆在人类的面前!但是很显然,这是一个创造了休闲而又剥夺休闲的时代,也是一个有大批学者研究休闲却又难以找到学科归宿的时代。但将休闲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学科是可能的吗?这里提供一个新文科的视角,或许有助于休闲学科建设的突破。

一、休闲研究成为一门独立新文科的现实必要性

虽然有充分的史料证明,在民国时期,学术界、思想界就有了对闲暇和休闲问题的广泛而深刻的思考[1],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休闲研究,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而徐徐展开的。最早是于光远关于竞赛、游戏和玩的著述;大规模的带有一定学科性质的休闲研究是从马惠娣在于光远指导下于1995年发表相关论文开始的,迄今已有26年时间;若从浙江大学在哲学学科下申请到休闲学硕、博士点算起,到现在仅13年光景。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发现,休闲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曲折,以浙江大学庞学铨、潘立勇等为代表的休闲哲学、休闲美学的研究及学科建设,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惠娣为代表的休闲哲学和休闲文化研究,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休闲研究迄今依然未能登堂入室被主流学界所顺畅接纳,相关课题申报和著述发表依然存在明显困难。

与休闲研究步履维艰相对应的是,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服务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人们生命中被迫用于生理性生存的时间大量地游离出来,闲暇时间里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样,生命状态相对于紧迫性生存的自由,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究竟该如何度过这些闲暇,使得处于相对自由状态的生命有所安顿、心灵有所归依、精神有所追求、人生价值有所提升?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究的社会历史和人性归宿的大问题,相对于其他的问题而言,它具有独立性。

休闲既然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那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休闲现象的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又决定了休闲研究之方法和学科领域之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性,而这又决定了相关研究可能不被任何一门相对成熟的人文或社会科学学科所接受;同时,大多数人文或社会科学学科在其创新发展中有可能遇到“休闲”问题,并可能是这些学科创新发展所遇到的高端却又边缘的问题。目前,休闲研究不入学界主流就与此种状况有关;而其研究成果又体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分布极广,也与此种状况有密切关系。正因如此,休闲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足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同时它的碎片化、分散性、边缘性,也决定了它非常有必要聚合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毕竟休闲是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有着许多不同于人类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它有着一些独特的价值功用和文化、社会及生态效益。如前所述,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休闲终有一天会成为困扰人类的大问题,终究会被各国、各种社会组织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否则人类依靠高科技在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生产、生活的意义将变得不可思议。

休闲,关乎人类的终极存在、终极价值、终极关怀、终极理想,它必须独立地被重视、被研究。但是如何重视、怎样研究呢?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可用某种确定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来解决的具体问题,而是由一个个集群、一个个系列或者说是一个个集装箱式的问题所构成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问题导向式的研究,这很可能不会形成传统学科意义上的公理化演绎体系,而只是形成一个个最终聚焦于休闲——人的文明享受和自由发展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围绕休闲而形成的问题-答案式的理论和实践理念体系。显然,这就是新文科的视角。

二、新文科的视角:休闲研究的问题域

休闲是一种人性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现象。但是,不管其外在运动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形式,休闲作为人性内在矛盾和本质运动的实质和精髓,都是一种身心和精神现象。因此,休闲问题的核心就是休闲活动中主体的身心状态和精神或心灵问题。但由于活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复杂性、随机性,主体自身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其内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由其职业性质、生活方式等所决定的兴趣爱好、志趣追求、理想信念等因素的复杂作用,休闲往往在以下两个层面产生一连环人性和社会问题——这构成了我们应该着力的休闲问题域。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恰恰是近年来被热议的新文科的本质特点之一。

(一)休闲之本体内容层面的问题

这是休闲问题域的第一层面,也是内在层面,其聚焦于休闲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比如:

第一,休闲与时间。时间是休闲的第一概念,内在于休闲的时间不是自然的物理时间,而是人的生命时间。时间是生命的量,生命时间具有阶段性、周期性、不可逆性;生命时间又可以分为生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休闲的时间往往与心理时间关系更为密切;而生命的质则往往取决于休闲。因此,休闲与生命和时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休闲的第一问题。

第二,休闲与健康。这是休闲活动中必然遭遇的最基本关系,也是体现人的生命质量的范畴。与生命的生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相对应,健康包含了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因此,有关休闲活动的健康效应、促进或伤害健康的身心机制、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对健康的不同影响……这些研究可以为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后续康复或健康促进,提供休闲方案(旨在健康或养生的休闲规划、咨询及管理)。

第三,休闲与道德。这是对待闲暇的道德态度和休闲过程中的伦理规约、休闲效果的价值导向。这应该是人的生命性质及其价值方向的问题。不仅需要个体能够道德地对待自己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而且要选择最道德的活动方式来度过闲暇,最终达到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和人格境界的目的;如此便需要探讨休闲与道德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休闲对道德的影响机制和规律。

第四,休闲与信仰。有学者认为,休闲是信仰的基础;也有学者认为,信仰既是人的生命之根、精神之钙、灵魂之梁,也是人生的动力和导航系统。但休闲对信仰的作用是怎样发生的?何种休闲与何种信仰相对应,抑或更加复杂些?闲暇和休闲无不渗透着信仰的影响,受到主体信仰的支配和规约;同时,不同的休闲活动还会增进或削弱某种特定的信仰。实际上,信仰本质上往往以主体心灵的闲暇和身心的休闲状态为基础,信仰的身心状态实际上是休闲的身心状态,也是休闲所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身心状态,或者是一种人性境界,比如,其心灵内在性和感官超验性以及身心合一和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从现实而言,由于引导不力,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在日常闲暇和农闲工余纷纷涌入各种宗教庙堂,以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形式来充实自己的闲暇生活;或者参与到数字网络平台的种种短平快“愚乐”中,不亦乐乎、难以自拔,从而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压力。显然,休闲与信仰的关系是个大课题。

第五,休闲与幸福。幸福生活,人之所欲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就是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从美好生活的本质来说,离开身心的闲暇和生活的休闲化,就谈不上真正的美好或幸福。幸福是内在的持久的快乐,是文化艺术化的审美享受,是个性的展现和价值的实现,是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心理时间质量的重要体现;休闲的直接目的和效益在于获得幸福。因此,人民幸福感的获得或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有赖于休闲的普及和深化。

第六,休闲与省悟。“省悟”即“反省”和“觉悟”。反省就是回头、追溯、反思、省察、返观内照、反身内求、反求诸己等,曾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之“省”当是此意,这是人生修养的重要途径。觉悟就是自觉、直觉、清醒、悟解、领悟、体悟、证悟、顿悟等,包含了逻辑性的冷静和理性,更重要的是非逻辑的直觉、顿悟和灵感等,显然,这是创造性的活水源头。这实际上表明了省悟的两种形式——修养和创造,省而修养,悟而创造;前者是哲学和宗教的心灵源泉,后者是科学和艺术的意识渊源;冥思、澄明与彻悟是二者共同的高峰体验,之于修养便是澄澈清明、明心见性、圆融无碍、大彻大悟,之于创造便是豁然贯通、径情直遂、灵感迸发、文思泉涌[2]。显然,省悟作为休闲所特有的心理功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它与道德、信仰、幸福、创造、审美等关系极为密切。

第七,休闲与创造。有人说休闲的本质在于创造,虽有些夸大或片面,但作为休闲“省悟”的内在因素,创造是休闲的重要成分或显著效益,休闲中更容易出现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的心理和思维状态,则是可以确认的。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休闲的何种身心机制与想象力、灵感、顿悟、直觉等创造力、创新思维相契合或相促进?以及怎样的休闲活动和状态更容易激发创造力?这对于改造我们的教育、变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改变学者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八,休闲与审美。审美是休闲的艺术方面,是休闲心理及其体验的重要内容,是休闲的内在要素。从理论上说,任何休闲活动都是审美活动,都包含某种性质的审美意向,而且审美、创造、幸福、自由等与休闲一样具有畅爽的高峰体验。休闲不仅是培养主体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强化休闲中的审美因素也是提升休闲品味和境界的最佳方法。审美使休闲生活更富诗意和韵味。

第九,休闲与自由。人性的终极状态是自由,即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内在于人性,但必须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途径来推动和促进。自由甚至可以成为是否休闲的标准,如果你在一个活动中感受到了由衷的自由——没有任何外在强制的压力和内在障碍,那就是休闲了;否则,不管你采取了什么样的休闲活动形式,都不是休闲。

以上问题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既体现了休闲本身的复杂性,又体现了新文科的融合性,以及新视野、新方法的优越性。

(二)休闲之表现形式层面的问题

这是休闲问题域的第二层面,属于外在层面,即外部表现或形式载体的方面,涉及到休闲与人性的社会历史形式的关系问题。

第一,休闲与劳作。整个社会劳作时间的安排或配置是劳作方式或劳作制度问题。随着智能化高科技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在一百多年前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美国工人喊出了“三八制”生活时间安排的口号①,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进而提出了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目标[3]109-133,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终于在二战之后逐渐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法定认可。而如今,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但我们的法定劳作时间却一点没有变化,虽然欧洲某些国家已经出现了每周35小时或更短的工时制,但整体上并没有触动8小时工作制的基本框架,有不少国家甚至放纵资本的贪婪,无视“加班文化”的泛滥,出现了所谓996、407、007的工时制,于是实际劳作时间每周达到60小时以上都很常见;由于现代劳作方式的高强度性质,这样的过劳极大地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过劳死”“抑郁死”等几如“过江之鲫”。因此,呼吁通过立法建立日劳作4~6小时、每周最多不超过30小时的劳作制度,就显得相当必要。同时,鉴于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以及随着AI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工作短缺”“就业恐慌”现象雪上加霜,因此,也呼吁探索“共享岗位”的轮班轮休工作制,一方面尽可能充分吸纳有工作能力的人们参加工作,尽可能消灭失业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得更多的劳动者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休养身心、和睦家庭、提升素养、发展个性等。休闲需要社会劳作制度的大变革来保障、拓展和提升;使所有人都有工作、所有人的劳作时间都缩短,因而所有人都平等地享有更加充裕的闲暇和自由时间[4]103-104,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休闲与经济。休闲的社会形式(比如产业或事业)具有商业性或公益性。休闲活动具有个人性,休闲的外部客观条件和环境、资源和服务却必须由社会性的实体产业或事业来创造、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说,休闲的进步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者说,休闲现象日益凸显,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休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休闲与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系、员工休闲与员工工资收益和企业效益的关系、劳动群体的显性休闲与国民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此问题的核心,或者说,休闲的社会性发展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和国家所关心的大问题。因此,休闲与经济的历史性的辩证关系、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值得从理论规范、质性及量化实证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而我们的问题是:从休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增长的意义何在?经济增长多快、财富达到多少比较合乎人性?

第三,休闲与科技、学术。无论是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还是当代的皮珀都说过,文化是闲暇的产物,闲暇、休闲是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基础[5]。从社会意义上说,这一基础主要是有闲阶级不用为生计而劳顿,便会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和放松悠闲的心境来观察、阅读、思考、想象和研究、写作、发现、发明等,而精神性的文化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从个体意义上说,一个为必要生存而劳顿奔波的人,除了被迫或不自觉地创造出一些财富外,真正具有精神内涵或原创性的文化产品是难以创造出来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人文思想等都不是任何脑力和体力(包括AI)的机械活动所能创造出来的,它需要主体的闲暇时间和悠闲心境,特别是能够产生灵感和顿悟的身心状态,外在逼迫和实用功利都压榨不出真正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艺术、科学的成果。这应该对我们的学术、科技、教育等体制及其改革有重要价值。

第四,休闲与文化中国。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又底蕴深厚、博大精深而又多彩灿烂,但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氛围中和高科技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确保这种文化大国、文明强国的形象和境界,尚需国民休闲的社会性保障。这是因为,休闲既是文化创造、传播、交流、发展的时空和环境条件,其超越性需要还是文化发展的人性动力;反之,文化不仅是休闲的内容,而且是休闲的产物[6]179-180。或可说,休闲是文化的,文化是休闲的;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国人在充裕的休闲中去研习、体会和领悟,去践行、创新和发展。一句话,没有休闲中国,就没有文化中国。

第五,休闲与健康中国。健康中国是国家战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恐怕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关涉健康的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于国民是否有充足的闲暇来健身、修心、养生及康复等。要把健康中国的战略重点放在预防性的健康促进、养生保健方面,没有充分的国民休闲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表明,目前人类70%以上的疾病属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带来的慢性病,大多数人处于健康与疾病的过渡地带即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又是不少人猝死(多为“过劳死”)的深层原因。一个明晰的生命逻辑是:工作生活压力愈益增大——闲暇时间被极大压缩、悠闲心境趋近于无——身体和心灵长期缺乏休整、锻炼、恢复和养护——亚健康——身心患综合慢性病——生命质量显著降低乃至过劳猝死或抑郁死。众所周知,由于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方式引入激烈的竞争机制,近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工作压力急剧增加,亚健康乃至过劳死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他阶层的健康问题无疑也跟休闲缺乏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健康中国的希望在于构建休闲中国。休闲研究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第六,休闲与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也叫生态中国、绿色中国。根据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之路就是建构新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绿色生产方式离不开提高效率、降低排放、促进物能封闭循环的高科技,而绿色生活方式则取决于人们的绿色消费动机和对原生态生存环境的追求,比如低端原生态饮食、绿色出行、简化包装、节约水电,等等,都需要人们培养绿色消费的价值观、生态化的思维方式,降低物质性的占有和消费欲望,养成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这种低碳循环质朴简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恰恰与休闲的生活理念相吻合——休闲就是要超越物质的感性的层面而拔升到一个“形而上”的精神和心灵的层面,这显然会降低物质占有和消费的欲望、减少感官享乐的动机。推进休闲的社会普及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最后,还有休闲与公民民主素质的培养、休闲与素质教育、休闲与养老乃至休闲与居住等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限于篇幅,此不赘述。需要说明一点,当这些领域面临危机或困境的时候,作为一门独立新文科的休闲学科,应该为以上问题解危脱困提供价值观、思路、视角、方法论的启迪,“问题-方法集群式”的内在特征使其具备了此种功能。

三、方法休闲论:休闲(学)作为一种视角和方法

目前我们有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看待人类历史面临的急剧变化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由智能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而带来的情思困惑和生存困境。比如:如何看待智能机器人及物联网对人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危机;如何看待高科技社会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制和后果。这个任务看似与休闲无关,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具有超越性的休闲可能蕴含着某种破解危机和困境的金钥匙。休闲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生活形态,不仅是一个研究对象,它其实还是一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和学术方法,或可称为方法休闲论,这也是休闲学作为一门独立新文科的独特价值之所在。其要点是:

第一,以休闲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劳作中心转向休闲中心,从生产中心转向生活中心,从生存中心转向享受和发展中心,以辛勤劳作为中心转向以愉悦幸福为中心,以单向度的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全方位的追求美好生活为中心。

第二,以休闲为目的的价值取向。生产劳作本身并非人生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休闲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的享受和发展作为人生和社会发展的目的、目标和标准。这一新的价值取向,与上述休闲中心的思维方式一样,具有创新文明的划时代意义。

第三,以休闲学话语描述社会事实。比如:加班和过劳问题、压力和健康问题、生活节奏和身心疲惫问题、焦虑与抑郁问题、育儿和养老问题、宗教与信仰问题、创造力与创新问题、素质与技能教育问题等,通过休闲学话语方式的描述,或许能够找到破解这些问题的途径。

第四,从休闲的视角解读文化经典。休闲学的“症候阅读法”,不仅发现经典作家关于休闲的直接和间接的论述及蕴藏其中的休闲观点或思想,而且理出他们关于休闲的思想或理论逻辑。经典作家对于人的本质的深刻领悟及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终极关怀,蕴含着他们对于全人类共享休闲的孜孜追求。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古今中外古圣先贤人文经典的阅读和阐释。我们完全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滋养休闲学科的研究和课程建设,培养具有休闲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

第五,以休闲的理念提供咨政服务。运用休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亦即休闲的理念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或对相关领域的规划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休闲与社会进步智库建设迫在眉睫,以人类文明的休闲智慧破解社会难题、推动历史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休闲研究的应有之义和使命担当。

第六,按照休闲的原则规划社会和人生。休闲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人天共荣的原则,就是健康、文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此原则规划社会(包括任何一个社会性的劳作和生活组织),便能协调组织和成员的共同、共赢发展;规划人生,方能确保身心健康、德性人格、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中国休闲学科建设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目前看,我国尽管也有着可观的休闲学术成果,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从西方输入的休闲研究的范式,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范畴内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休闲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基于以上新文科的休闲学科视角,今后我们的休闲研究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学术范式内,背靠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和世界现实、面向人类发展之未来,构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彰显中华文化特质、反映中华人生智慧、服务人民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休闲学科(学术、话语、课程等)体系。为此,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多维实证及其聚合。必须高度重视来自各个学科的对休闲现象的实证研究成果。休闲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历史现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旅游、医疗健康、教育、建筑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的表现。不仅人文社会科学可以涉猎,而且在休闲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休闲资源的配置和建设等方面,一些自然科学也可以涉猎。因此,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休闲的社会历史性、心灵文化性和生态自然性等多方面表现,我们不仅要开展多维度的休闲研究,而且也要善于运用来自多学科的休闲研究资源。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休闲研究成果,大多具有显著的实证性,属于休闲的现象学、形式学,而不属于本质学、内容学。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多维度、多学科的特点使得每一研究成果都深深地打上了研究者所在学科的烙印,使得人们对休闲的理解碎片化、机械化甚至简单化、庸俗化、实用化;同时,缺乏统一的分类整理和系统综合,尚未梳理出一个关于休闲之独立现象的独特本质和规律。为此,需要以新文科的方法,实现对这些实证研究成果的大交叉、大聚合、大融合,需要学科团队协作、多学科聚焦碰撞,最终形成新文科的大休闲学。

第二,核心体察及其延伸。鉴于多维实证研究之不足,必须建构专属于休闲学科的规范性学术框架,以便整合各种休闲研究成果。专属于休闲学科的学术范式或知识框架,是由体现休闲独特本质的系列范畴所构成的,比如生命时间、劳作、闲暇、体验、畅爽、消遣、娱憩、玩耍、游戏、旅游、审美、快乐、自由、享受、个性发展等。这些范畴直接跟休闲的内在状态相关,应该属于休闲本质性或休闲本体的范畴,因而也可以成为休闲学科的核心范畴。一般来说,没有研究者亲身浸入式的体察及以心换心式的推己及人,是难以精准把握的。此外,还有一些外延性的范畴,是从别的学科延伸过来的,在休闲学术范式中予以加工改造并赋予其特定的休闲学含义,比如:社会性的健康与幸福、需要与供给、动机与效果、休闲行为与休闲方式、休闲价值与休闲功能,休闲约束与休闲规范、休闲道德与休闲伦理等,以及处于应用层面的休闲管理、休闲规划、休闲政策、休闲法制(法治)、休闲服务等。目前,对休闲的外延性范畴和应用层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对休闲之本质性、核心性范畴的研究,相对来说还不成体系,还未形成被学界公认的相对稳定的学科核心范畴和学术框架。

第三,抓住本质,分析矛盾。休闲学科核心研究范畴必须突出休闲活动的内在性、心灵性和体验性。休闲形式和现象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明白,任何外在的表现都是由内在本质决定的。从本体意义上说,休闲的内在矛盾是休闲主体之感官实在性与体验超越性的矛盾,似乎与外部环境、条件、对象等没有实质性关联;但这一矛盾在休闲的社会化形式中,则表现为休闲的社会经济形式与人性文化效益之间的矛盾。休闲学要好好地研究这两对矛盾:对个体而言,片面追求休闲中的感官实在性,就会陷入纯粹物质性感官刺激的享乐之中,而片面追求体验超越性,也有可能剑走偏锋陷入神秘或空虚之中;就社会意义而言,如果片面追求休闲的社会经济效益,必然带来忽视人性和文化乃至牺牲生态的严重后果,但如果过于重视人性文化效益,其社会实业形式也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资源的支撑而不可持续。如何实现个体意义上感官实在性与体验超越性的适度平衡,确保休闲之社会经济形式和人性文化效益的适当张力,这既是个人休闲的智慧问题,也是国家的休闲政策、制度、伦理和法规乃至休闲实业组织规范应该着力解决的大问题。我们的休闲学研究,应该在突出休闲活动的内在性、心灵性和体验性的基础上,为此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建议。

第四,划分学科设置课程。按照休闲学系的一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假设现在要制定休闲学系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那就要开足课程,至少形成一个休闲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在休闲学一级学科框架内,可以设置休闲学原理、休闲思想史、人类休闲史、休闲美学、休闲心理学、休闲伦理学、休闲规划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它们对应的课程作为休闲学专业的核心或主干课程来开设;在此基础上,开设休闲学相关或延伸性、拓展性课程,比如,休闲社会学、休闲文化学、休闲旅游学、休闲健康学、休闲生态学、休闲政治学、休闲经济学、休闲教育学等,以及休闲哲学、休闲人生学等。除了以上理论性休闲学科外,也应有基于休闲学视角和方法的应用型学科(课程),比如:学生休闲学、老人休闲学、康疗休闲学、创造休闲学、艺术休闲学、娱憩休闲学、幸福休闲学等,探讨相关问题的休闲学理论根据和解决路径。鉴于休闲活动及现象的人性和社会历史复杂性,这些学科或课程所用方法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但都围绕休闲问题或方面、领域而展开,将已有的休闲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综合整理,形成合理的休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显然,这也是一个具有十足新文科特征的休闲学科课程体系,具有极强的跨越性、交叉性和融合性,乃至未来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前瞻性。

注释

①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高唱“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归自己!”此后,8小时工作日制便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关注一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