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与新时代水利精神有效融合的“753”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1-16李春成
陆 健,王 宾,李春成,罗 文,高 键,罗 敏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1)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治水矛盾的深刻变化和治水思路的转变调整,2019年2月13日,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治水传统和新时代水利实践,《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明确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要求全国水利系统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水利院校要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学校育人工作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水利相关的专业知识,更要加强学生对水利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坚定从事水利事业的理想与信念。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行业背景的水利职业院校,在教学育人中推进新时代水利精神和立德树人有效融合既是一种职责所在,也是一种利用特色行业进行全方面育人的有益探索。
2 立德树人与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内涵分析
2.1 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立德树人,既要对立德之“德”的含义进行理解,也要对“立德”与“树人”的内在关系有清晰认识。
2.1.1 立什么德
人无德不立,育人先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3]。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德”既有个人的“德”,既要有个人的优良德行,也要有胸怀祖国、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的“大德”。因此,我们从“德”的层次性来理解,当代大学生需要:①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②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德;③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④立“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之德;⑤立“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之德。
2.1.2 树什么人
“树人”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树人”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对这一观点做了完整的表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3]。这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自愿加入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
(2)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标准,这也是首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要求。在这个层面上,“树人”即要培养有高远志向的人,不仅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身心健康,有高尚道德情操,能够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3)树“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之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之人”。
2.2 新时代水利精神的主要内涵
行业精神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代表着行业的灵魂,也代表着行业的形象。水利精神顾名思义就是水利行业所代表的精神,水利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治水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是水利行业的灵魂,代表着水利行业的形象。数千年的精神传承、新时代的实践创新,从大禹带领群众依靠人力治水到现在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治水,水利人始终秉持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担当催生新要求,新时代也在呼唤着新的水利精神。2019年2月,代表水利人精神财富、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应运而生。
2.2.1 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人层面倡导“忠诚、干净、担当”
忠诚——象征着水利人的政治品格。水利事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着民生福祉。每个人都希望喝上健康安全的水,都想居住在水环境好的区域。因此,作为水利人、作为水利院校的学生,要始终爱党、爱国、情系民生、忠于水利事业,主动扛起新时代水利事业的责任,主动肩负起水利事业的担当。
干净——象征着水利人的道德底线。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仅是对每一个从事水利工作人的要求,也是水利院校培养学生的道德底线。在新时代,更需要倡导水利人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可贵品质,更需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担当——诠释着水利人的职责所在。众所周知,水利行业是艰苦的行业,能够在水利行业工作一阵子的人有很多,而愿意在水利行业中坚守一辈子的人却不多。因此,在新时代要倡导水利人和水利院校学子要有担当,要多讲贡献,少讲条件,多讲付出,少讲索取,坚持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2.2.2 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层面倡导“科学、求实、创新”
科学——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水利行业从遥远的古代就有了很多治水、用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为现代科学治水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新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水利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事水利工作更需要科学的态度,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提升水利工作的效率。
求实——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体现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求每一个从事水利工作的人都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和踏踏实实的作风。在新时代,更需要水利工作者和水利院校学子脚踏实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创新——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4]。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催生新的创新,通过水利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定能推进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新时代,水利工作者和水利院校学子都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思维,创新对治水思路、治水理念的思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水之路。
3 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 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是水利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证
水利精神是水利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缺乏水利精神浸润而从事水利行业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水利人[5]。因此,水利行业培养人才不仅要让受培养者在工作中要从心底热爱水利事业,更要让他们心灵浸染“水”的气质,流淌“水”的血脉,传承“水”精神气,从而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2 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是水利院校培养优秀学生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服务于水利改革和发展,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和水利人才储备力量的水利高职院校,要培育学生自愿传承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水利院校在培养新时代水利人才时要将立德树人与新时代水利精神结合起来;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每个环节,引导学生知水、爱水、乐水、敬水,树立起坚定从事水利事业的坚定信念。
3.3 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是激发学生投身水利事业的内在要求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悠久治水史中,孕育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优秀治水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6]。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水利精神品质。新时代水利精神激发着水利学子对自己水利人“身份”真认同,对水利行业真热爱,引导着他们以水利建设为己任,为实现水利行业的兴旺发达目标而努力奋斗。
4 立德树人与新时代水利精神有效融合的“753”教育模式实践探索
水利精神作为水利行业的精神脊梁,首先要得到水利工作者的接受与认同,才能逐渐以点带面,感染身边人的遵守与践行,也才能最终转化为大家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从1956年建校至今已有65年水利办学历史,以“打造一流师资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水利人才”为办学目标,为水利行业输送和培养了一大批学子,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学校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之中,深入开展“七育人、五结合、三服务”的“753”模式体系建设,通过理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模范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科研育人等协同育人方式,将思想引领、权益服务、一二课堂、实践创新、网络平台等结合起来,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带动学生从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知水、爱水、乐水、敬水,树立起坚定从事水利事业的理想信念。
4.1 扎实开展“七育人”,团建思政树水利院校旗帜
(1)坚持以理想育人为先导,思政工作有抓手。学校以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社团活动为抓手,以网络、广播、宣传栏等阵地,以讲座、论坛、竞赛、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7],以重大节庆纪念日和今年迎接党的百岁生辰等为契机,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努力用正能量教育影响青年。
(2)坚持以实践育人为基石,志愿活动显特色。学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近年来,学院节水宝贝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大家一致好评、献血人数连年高居成都市高校前三名,学院多次荣获“成都市志愿者先进集体”“崇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成都市义务献血先进集体”等称号。同时学院也积极开展学习雷锋、文明劝导、环境保护、敬老助小、水法宣传等项目,成为了活跃在校园、奉献在社会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3)坚持以文化育人为主体,校园文化谱新篇。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以水铸魂、以水为师、以水为镜、以文化人,在办学实践中探索水、认识水、体悟水,积极构建以水文化为统领的文化育人体系。学院自2012年来着力开展水利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已建成的“水文化长廊”充分体现学院文化与技能并重的双育人内涵追求以及水利特色,使之成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三进育人的重要载体,并发挥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引导师生潜移默化地热爱传承水文化,丰富了学院的文化教育载体和资源,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
(4)坚持以模范育人为引领,辐射带动促提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每年积极开展“五四红旗团总支”“优秀团支部” “优秀团总支书记”“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 “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同时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进校园设坛开讲,在师生中树立先进模范,使师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标杆,为水利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开展以“思考与创新漫谈”为主题的讲座;邀请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董明开展了以“不要让生活夺走你的信仰”为主题的报告,让师生了解榜样背后的故事,从而也激励自己不断向榜样学习、靠近。
(5)坚持以服务育人为根本,构建体系同成长。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多方联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开发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积极为学生服务。学院积极宣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基层计划志愿者选拔、征兵入伍等,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德育基地建设等,鼓励学生到基层、到部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6)坚持以组织育人为保证,围绕党建抓创新。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关键在‘带’,根本在‘建’”的方针,扎实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对标党建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的效果。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丰富团建内容,充分运用3月雷锋月、4月运动月、5月青年月、6月社团月、9月迎新月、10月爱国月、11月爱校月、12月诚信月等系列主题月活动,开展特色鲜明、有意义的校园团建活动。通过每月不同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学生素质,弘扬青春正能量。
(7)坚持以科研育人为突破,团建思政树标杆。学校积极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成功申报并完成了团中央立项资助课题《职业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资助课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四川省青年德育研究资助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研究》、成都市水务局委托科研项目《成都市水文化资料汇编暨水文化资源库》建设工作古镇与水文化部分。学院师生通过在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调研、采访等方式顺利通过验收,为学院水文化建设及成都水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4.2 用心构建“五结合”,继往开来聚青春力量
(1)以思想引领为灵魂,将提升自己与帮助他人相结合。学校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教育青年,引领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引领学生始终将“厚德励志禹脉传承”的校训牢记在心中,开展“节水宝贝”“五月诗之韵、聆听水之魅”等与水相关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
(2)以权益服务为支撑,将思想动态与行为方式相结合。学校积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关注青年学习生活,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支持青年参与学生事务民主管理。通过各种方式选树自强不息、品德优良、乐观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代表,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在学院发展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以组织育人为观点,将组织覆盖与活力提升相结合。学校扎实开展增强青年学生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基层第一”的思想,针对团组织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支部活力,不断加强学院共青团组织的基础建设。
(4)以实践创新为动力,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新形势下,学校着眼于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借鉴第一课堂的模式做法,丰富学院第二课堂。特别是配合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主动嵌入、做好设计,使用学生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思想政治工作新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从而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支撑。
(5)以网络平台为阵地,将“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要做好学生工作就要加强网络阵地平台、工作队伍、动员机制、舆论场景等方面的建设。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学院新媒体建设,将网上网下的思想工作有机结合,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努力实现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学院将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在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与各项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结合起来,使新时代水利精神不断融入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同学们从心底里爱水乐水,喜欢自己水利人的身份。
4.3 着力推进“三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围绕中心,服务行业,贡献青春力量。水利人要爱水、亲水、近水。学校积极组织志愿者捡拾河道垃圾,清理臭水沟,让水润大地,水润人心;积极开展水法宣传活动,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契机,进一步普及关于水的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倡导科学用水,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引导全民自觉参与节约用水活动;举办宣传专栏和墙报,教育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水资源,在平常生活之时节约用水。
(2)各尽所能,服务地方,谱写青春华章。学校始终夯实校地共享与合作,当好中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开展节水护水宣传工作,安排学生志愿者到群众中去、到周边的中小学去宣传要节约用水、保护身边的河流,从而广泛汇聚学生的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促进人水和谐,营造身边人都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携手建设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共同家园。
(3)发挥能量,服务青年,助力中国梦想。优秀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水利院校优秀青年学生是水利行业未来的接班人。学院始终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积极服务青年,积极营造舒适育人环境,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好各项保障,使学生在学院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助力每个学生实现“具体而微”的个人梦想,从而共同实现“宏大叙事”的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 结语
行业精神代表着行业的形象,也是一个行业的鲜明标志,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水利精神凝聚着水利事业的灵魂,它以无形的力量对水利人才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水利行业、水利院校培养学生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作为培养水利学子的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把新时代水利精神融入学院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之中,厚植于实践育人成果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内涵性、品牌性的研究,努力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一流水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