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与天人合一的智慧追求
——读陈广忠教授所著《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

2021-01-16李孝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节气

李孝纯

(求是杂志社,北京 1007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1](P406)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农事节气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易经》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就是说,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人们自然要十分精勤地观测天象,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5 000 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阴阳历》,每年366 天。 商代(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66 年)时期,已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天文历法,当时采用的是《阴阳合历》,将闰月放在岁末,称为十三月。 西周(公元前1066 年—公元前771 年)时期,天文学家用圭、表测量日影,确定冬至、夏至和一年的节气,来指导农牧业生产。 西汉(公元前206 年—公元25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 年成书),沿用 200 余年。 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 《四分历》。 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1 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 8 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 52 秒[2]。

通过对北斗斗柄指向研究确定春夏秋冬季节。相传夏代历书《夏小正》载正月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由此可知早在夏代时就用北斗星的指向确定正月和六月。 相传作于战国时代的《鶡冠子·环流》也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则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可见西汉初年已经将北斗定季节的方法,发展到以斗柄指向寅卯等十二方位,确定正月、二月等十二个月了。 《史记·天官书》则总结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言天帝坐在由北斗组成的马车上巡行四方,行一周就是一年, 并由此区分出一年中的阴阳两个半年,分判出四季和五个时节,节气和太阳的行度也由此可以确定。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农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太阳出没和月亮盈亏的周期定出日月,如昼夜交替为一日, 月相变化一轮为一月。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时。《淮南子·天文训》在原有成果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对我国以农为主的农耕国家的农业生产兴旺与连续起到了重大作用。 2016 年 11 月30 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如果连种地的人都没有了,靠谁来传承农耕文化?我听说,在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 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 ”[3](P678)历法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从古至今,农田的耕种、收播都要依照历法行事,顺天应时,按照季节变化来从事农业生产,以求五谷丰登。四季循环,就是一个生产周期。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农民懂得农作物因季节节令变化收成有多有少, 更懂得精耕细作与粗放劳动之间的收入差别。江淮地区有个农业谚语诗歌总结说:“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多栽树,春风犁不闲,清明点瓜豆,谷雨要种棉”。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谁都不敢耽误了农业收种季节,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强调不失农时、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国家颁布月令、历书,强调遵守节气。为了农业丰收,人们勤于观察天象,预测气象与水旱。 一些天象的变化常常被看作是水旱、饥馑、疾疫、盗窃等自然、社会现象的预兆。 在农业生产兴衰预测中,古人特别看重岁星即木星。《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的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都是岁星的别名。 古人认为,每十二年中,有大丰年两年,丰年四年,饥年四年,旱年一年,大旱年一年。《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故三岁而一饥,六岁而一衰,十二一康。 ”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会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某一星宿,这个地区就会有灾祸等。 《史记·天官书》曰:“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色苍苍有光。 其失次,有应见柳。 岁早,水;晚,旱。 ……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 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 大有光。 其失次,有应见张。 其岁大水。 执徐岁:岁阴在辰,星居亥。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应见轸。岁早,旱;晚,水。”又曰:“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 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这些话都带有判断年成的意思。《天官书》还认为:大凡测候年岁的丰歉美恶,最重岁始。岁始或指冬至节、或指腊祭的第二天、或指正月初一的黎明、或指立春节,这些都是候岁的重要日子。

陈广忠先生研究《淮南子》40 多年,出版有关著作30 多部,发表论文90 余篇。 这本《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一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漫漫的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过程,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对二十四节气的二“至”、二“分”、四“立”,小、大“雪”,小、大“寒”,小、大“暑”,雨水、惊蛰 ,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处暑、白露,寒露、霜降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还附有二十四节气表,可以说全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要求,对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论述丰富而深刻,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较强。

二十四节气对防病养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易·文言传·乾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人与自然的合契参同,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古人称五天为“微”,称十五天为“著”,而在节气上称五天为一“候”,十五天为一“节”,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守处节气、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遵守与参照。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时序化的生命韵律”、“生命的历程”。节气蕴藏在一年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与谨守,与中医养生所强调的顺应四时、顺时养生理念相统一[4]。 中医认为, 人与自然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人们肌体的变化、 疾病的产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可以说,节气的更替变化影响着人类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肌体变化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脏腑、气血会随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盛衰;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也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等规律,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从人体的脏象、经气、舌象、脉象等多方面,描述人体随节气变更而产生的生理性改变[3](P560)。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就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节阴阳而调刚柔”。 这种顺应四时、阴阳结合的养生理论,体现了节气的深层内涵。

为了遵守四时节气养生要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专门就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养生提出要求,要顺时守时,而不能逆时,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些说的都是四季的养生要求,就是在一天里,也分为四时,早晨为春,上午与中午为夏,下午及傍晚为秋,傍晚及夜里,为冬,人体的经络与气血等在一天中的变化也与四季变化一样。

大家都知道,从2020 年元月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打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当时,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联系到三年前丁酉岁的“地不奉天”“柔干失刚”,才能看到“三年化疫”的“伏燥”和“木疠”;从己亥少阳在泉的左间是阳明燥金、接下来庚年的岁运是太商等运气因素综合分析,才会对本次疫情的“燥”邪有较清晰的认识;联系到己亥岁的土运和庚子岁初之气的客气太阳寒水,才能更好地去体验“寒湿”问题[5]。 《黄帝内经》对疫病的发生,有天、人、邪“三虚致疫”的理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论述己亥年终之气“其病温厉”,凡学习五运六气者都会关注到。 己亥岁终之气产生“温疬”的运气因子主要是在泉之气的少阳相火, 这跟年前流感的证候特点比较符合,比之于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不甚契合了。 首批专家去武汉考察回来提出的病机是“湿热”,而第二批专家回来讲的是“寒湿”[4]。 孰是孰非? 其实从五运六气的动态变化来看不难理解。第一批赴武汉的专家去得稍早一些,彼时刚交了大寒,去岁终之气的少阳相火余焰未烬, 加上己岁土运湿气的滞留,见到湿热较多是可能的;随着少阳相火的式微,庚子初之气太阳寒水之气的影响逐渐显露,第二批专家敏锐地感觉到了寒湿之气,前后看似矛盾的结论, 其实从一定角度反映了五运六气的动态演变。因此, 综合分析各个运气因子, 本次疫情的发生,燥、湿、火、寒、风都有,六淫杂陈,错综复杂。 “疫毒必藉时气而入侵,得伏气而鸱张”,伏气为本,时气为标,故不管湿热还是寒湿,“伏燥”和“木疠”之气是贯穿始终的病机之本,随时变化的火、湿、寒等是病机之标[5],故治疗亦需要察运因变,灵活机动。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不远矣。 ”[5]五运六气是不断推进变化的,要随时应变,这就要考验中医大夫们随时随气而整体把握治疗的能力。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顺天应时是养生文化的精髓,根据节令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5]。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春季正处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自然界阳气初生逐渐转旺, 人体的气血从里往外走,把人的气血向外调动的是肝[5],所以春天护肝优要;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气血在外,肌体内的阳气不足,心脏消耗的能量大,所以夏季以护心为主;长夏季节,天多雨水,气候湿热,人体内的湿气旺盛,要靠脾脏来去水,所以长夏主要以健脾除湿为主;秋季秋高气爽,燥气当令,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人的气血往里收敛,这就容易引起秋燥,所以秋季当调养肺气;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生机潜伏,人体阳气潜藏于内,新陈代谢水平较低,需要靠肾来过滤,增加了肾脏的负担,所以保肾成了冬季的必修课。

总之,二十四节气与人的生命、脏腑气血、经络畅通、疾病产生、疾病产生的节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顺天应时,搞好养生,就当懂得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发展回归的规律。 陈先生的这本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发展规律,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令,搞好养生、搞好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猜你喜欢

节气
大美节气
寒冬节气书
2013年九月节气:秋分
2013年8月节气 处暑
2013年3月节气:春分
2012年11月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