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2021-01-16叶元龙李莉莉
叶元龙,李莉莉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0)
信用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在金融史的研究领域中,信用的发展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信用的产生及早期发展研究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信用经济”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早期更倾向于对信用的基础性研究,涉及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信用工具的研究。
(一)信用货币的研究
从货币的发展过程来看,早期的货币是商品货币,其信用的特征不明显。后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信用因素被引入货币体系研究,当货币发展到信用货币时,主要依赖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信用支撑货币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流转,使交易有效达成。19世纪后半叶,随着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信用创造的作用开始备受关注。希克斯提出了信用经济的概念,指出所有的商品经济中都具有信用因素。货币是信用的一种形式。20世纪50年代中期,格雷和肖指出,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不是“外在货币”的供给,而是信用供给。本杰明·弗里德曼、贝克尔、布兰德、米什金等经济学家强调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总量或信用总量才是实际经济运行的决定因素[1]。
(二)信用工具的研究
信用工具是供需双方资金转移的媒介与凭证,是形成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是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用工具开始多样化,国库券、汇票、支票、信用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短期信用工具开始大力发展。随着证券信用的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长期信用工具在促进资金的集中和有效配置上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在初始意义上的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许多衍生金融工具,如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约等。
李勇五指出,明代以前虽然典当、质铺等金融机构已经出现,但金融信用工具比金融机构更具有连续性和可描述性。信用工具大量增加,钱票、银票、上帖、汇票以及清政府发行的官钞、私票,外国银行的银元等,都极大促进了金融贸易的发展,表明了近代信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2]。左海军指出,明中期以后中国传统钱业逐步形成货币兑换、存放款、汇兑、汇划结算等系列金融功能,以信用辅助商品交易的方式,提高了商业资本周转速度和结算效率,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3]。
彭信威[4]、史若民[5]、黄鉴晖[6]、刘建生[7]、燕红忠[8]从山西票号的发展,分析票号由于信用卓著而得到广大顾客的信赖,信用汇票代替了长期以来的现银转运;施伯珩[9]、潘子豪[10]、张国辉[11]及《上海钱庄史料》[12]从钱庄的发展角度分析其票据流通在近代国内外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充分支付结算工具的同时,也发挥了信贷的功能。
王冰[13]、秦池江[14]强调了票据的作用,为商家提供了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可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帮助稳定金融发展秩序,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激励。但是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形成体系尚未成熟,应当充分发挥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提高金融效率。肖小和、金睿回顾中国票据信用70年的发展过程,突出了票据信用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指出通过发展电子科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创造票据信用环境等措施促进票据信用的更好发展[15]。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品市场成为金融行业中引人注目的市场之一,其发展主要来自投资者对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提高收益率的需求。但是信用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产品,其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潘杰义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指出其未来将更加快速发展,定价更为准确[16]。随着信用衍生品交易的不断增加,对其定价的研究也开始增多。白云芬分析了信用衍生品的潜在风险及其与定价方法的关系[17]。薛智胜在制度层面分析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发展的困境,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信用衍生品的因素[18]。
二、信用的发展形式研究
信用是生息资本运动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品生产者必须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并能在社会各部门中自由转移。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按照借贷主体的不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改变,居民融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
(一)商业信用
国外对商业信用的研究较为完善,涉及商业信用的存在动机、与金融中介关系的研究、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研究起步较晚。刘民权指出商业信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比较全面的研究阶段[19]。迄今为止涉及商业信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从微观视角研究其产生动机及决定因素、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商业信用的存在动机、影响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因素的实证分析等方面,为进一步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办法提供了思路。这些研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银行信用的发展
钱庄、票号作为近代民间重要的金融机构研究得较多,其信用的发展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弥补和促进了新式银行信用的发展。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编写的《上海钱庄史料》,运用大量详尽的数据,分析了上海钱庄的经营业务及其汇划业务,展现了上海钱庄的信用。陈明光介绍钱庄放款主要是信用放款,其票据的发行和流通,创造和扩大了钱庄的信用,银钱票、庄票、支票、汇票、上票等票据的发展,体现了近代信用的发展[20]。黄鉴晖介绍钱庄的业务发展促进了后期银钱票的发行,也带来了信用的发展[21]。
中国近代金融史、银行史的著作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近代银行的发展、业务、与企业关系等进行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用,体现了近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近代信用的发展。黄鉴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260年的历史,从商业信用出发探讨银行信用的起源和发展,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银行信用的曲折发展,指出银行信用和其他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应当通过制度层面的重视,充分发挥其融通资金的作用[2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浪潮高涨,银行间的激励竞争和业务发展的全球化导致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增加。目前对银行信用的研究集中于信用风险方面,信用风险的内涵源自于《巴塞尔协议》中的定义,即银行借款方或交易双方可能无法按照约定的条件完成其义务的可能性。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涉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强调如何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加强银行信贷决策行为,提高经营绩效。
(三)国家信用的研究
公债产生于古代,是政府以信用形式向本国居民、单位或向国外取得收入而形成的一种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一是关于国债制度的变化的探讨,涉及国债的发行条件,金普森、王国华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10年的内债政策“从债务结构、债务信用,发行条件和债务用途的前后发展,是有进步的,比较成功的,对后来抗战的胜利也是有积极意义的”[23]。
二是关于国债作为政府筹资的一种方式的研究,强调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作用。千家驹的旧中国发行公债史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旧中国公债与财政的关系[24]。后期对于公债的研究指出其在筹集资金、弥补赤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国债的管理等内容,并涉及地方公债发行的研究,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杜恂诚指出近代中国政府公债的发行开辟了政府动员国民储蓄的新时代,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强调其在近代中国的生产建设、抗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25]。
三是从微观机制入手,指出国债的发行、国债规模、衍生工具等的发展应与经济整体协调一致,并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潘国旗分析新中国国债70年的经济发展之路,国债年发行额从1950年的2.60亿元增至2018年的3.5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强调实现国债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注重国债风险管理,通过实际量化指标,研究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以及相关国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26]。
(四)消费信用发展
消费信用是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它在国外的发展较早。早在19世纪初期,美国就出现了信用消费的雏形,主要是由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剥削者所发放的信用,但是其数量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金融机构从事消费信用的贷放[27]。我国消费信贷的起步较晚,80年代开始出现零星的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消费信贷试点开始于1998年。1999年3月,随着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消费信贷开始正式发展。早期研究多数集中于从促进内需的角度出发,注重分析消费不足的原因,并指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不确定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负效应,指出增强有关政策的可预见性及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带来居民风险的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受到关注,学者开始研究分析社会保障与需求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需求增长,同时开始关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如何促进农村的居民消费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对消费的刺激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不断增长,个人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持续上升。但发展中也存在大量失信现象,学者开始强调消费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重政府在消费信用中的作用,强调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朱毅峰、吴晶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条件,借鉴国际先进国家和国内成功征信城市的经验,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力求尽快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28]。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各国相互之间提供的信用,是国际货币资金的借贷行为,最早的票据清算就是国际上货币资金借贷行为的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各种活动几乎都同国际信用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域涉及贸易信用和金融信用。贸易信用以贸易合同的签订为条件,比如出口信贷;金融信用包括偿还债务,进行证券投资等。国内的系统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研究多涉及中国近代外债的量化指标研究。马陵合从晚清外债的起源、担保形式以及外债观等角度分析晚清外债特质[29],同时还有文章运用量化史实分析民国时期外债对中外经济关系的影响[30]。
金融危机以后,对于信用的研究转向新的方向。王强,刘明远研究信用经济的高级化,指出现代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转型[31]。随着金融业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信用关系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之一。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金融联系逐步加强,存在国际债务危机。学者对国际上金融危机的个案展开深入的研究,研究国际债务关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以及外债存在的风险,如何加强外债管理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三、信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量化研究
信用的发展深深根植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是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信用活动的扩大与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进步与经济增长[32]。对于信用的量化研究涉及各类票据发行和流通,金融机构信贷情况等在经济史的相关文献中得以体现。而对于信用总规模的研究,早期国外学者侧重不同层次的信用规模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国内学者则对不同层次的信用交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信用研究侧重于各类信用形式的发展以及其信用规模的扩大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强调货币供应量、信用总规模与GNP的相关性,并通过比较研究各国实际信用总规模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以及与GDP的相对比率指出中国信用发展的落后性,鼓励信用工具的创新发展,完善信用管理体系,指出我国信用规模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我国信用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信用经济总体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
因此,要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还需要在扩大信用总规模上下功夫,鼓励各种信用工具的创新。风险会伴随在信用总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助推信用活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信用体系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信用的研究转向新的方向,尤其在金融危机以后,信用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因此,探索如何利用信用这柄“双刃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33],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信用制度层面研究
对于近代信用制度的研究更多涉及特定金融机构的研究,燕红忠指出晋商信用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之上的自我实施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保证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晋商信用约束的硬性化[34]。陈文彬指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就是强化信用意识,完善信用制度成为该行快速发展的动力与制度保证[35]。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强调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建构问题的研究是对我国信用建设的理论回应,建立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36]。
(二)信用体系内容全面化的研究
陈文玲将信用体系归纳为七个体系、一个机制,包括健全的或者比较健全的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数据的技术支撑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对信用产品有强大需求的市场体系、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政府的监管体系、诚信教育体系,一个机制就是惩戒机制[37]。其他学者对信用体系的分析侧重不同,研究信用体系的建设侧重信用风险的管理,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以及建立市场基本规则、法律规范。
(三)信用体系建设新内容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创新发展,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缺失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安全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平台风险的管理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李有星[38]强调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
自2018年以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整体融资环境趋紧,信用风险的发展逐步释放,并呈现出常态化发展[39]。如何有效地促进信用的发展,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生机和动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金融投资平台,促进金融创新,保障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