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2021-01-15
作家名片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剧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把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小见大,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其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
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中则鞭挞了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反映了俄国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
内容介绍
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意义深刻,形象鲜明。《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中就收录了《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农民》《苦恼》《第六病室》《跳来跳去的女人》《新娘》《复仇者》等优秀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大起大落,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作者善于撷取生活化的场景,捕捉一些平凡人物的日常琐事,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表达出对人性和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精段选读
胖子和瘦子
在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一样。他身上有一股白葡萄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样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②,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③,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④,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我是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了。”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仿佛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咔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了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尼古拉铁路: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②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③赫洛斯特拉特:古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④厄菲阿尔特:古希腊人,公元前五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引敌入境,出卖同胞。
赏读感悟
这篇小说通过描绘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在车站偶然相遇的画面,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19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深刻揭示出小人物奴性心理的根深蒂固,流露出作者对俄国官场等级制度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畸形、病态关系的痛恨。
在《胖子和瘦子》这篇小说中,背景被一笔带过——在火车站,两个朋友相遇了。然后直接展开故事,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冲突的核心、情节的波澜。这种“半山腰式”的开头,突破了传统小说结构的封闭系统,不执着于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是选择在事件的中途开始展现其风貌,就好像爬山爬到半山腰,然后带领读者前瞻后顾地领略大山的整体面貌一样。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故事撕开两半,丢掉开头的一半,从故事的中间写起”,不但可以节省文章的篇幅,还增强了文章的冲击力,留下令人寻味的空白。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是这篇小说的另一个特色。这一手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胖子和瘦子这两个不同人物之间的對比。出场时,胖子“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一样。他身上有一股白葡萄酒和橙花的气味”;而瘦子“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这两段描写与他们各自的身份相呼应,是为下文点明他们的社会地位埋下的伏笔。二是瘦子在知晓胖子身份前后的言行对比。两个少年时代的朋友偶然相遇,亲切地互相拥抱,此时双方是在平等的心态下交流的。可是当瘦子了解到胖子“已经是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时,“仿佛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好像现出皱纹来了。”瘦子立即改变了称呼,称胖子为“大人”,显露出一副阿谀谄媚的奴才相。作者在对比中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小市民的庸俗和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