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DC对2022年中国ICT市场十大预测

2021-01-15迎九

电子产品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化预测数字

迎九

银牛发布3D芯片及模组

3D芯片的引领者Inuitive的母公司——银牛微电子宣布,面向机器人行业重磅推出旗下全新产品“3D机器视觉模组C158”。该产品基于银牛(Inuitive)NU4000芯片设计,高度集成3D深度感知、高精度姿态跟踪、SLAM实时定位建图引擎与强大的AI算力于一体,可为业界提供从实时3D感知、计算到系统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2021年,全球疫情的影响虽有所减弱,但仍在继续。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已经打磨出一套应对疫情的举措,因此,全球及中国经济都处于恢复增长之中,根据EIU和IDC的预测,2021年全球GDP增长约5.6%,中国GDP增长约8%。

2022年哪些数字技术有更大的应用潜力?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和竞争格局如何变化?2021年11月,IDC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电子产品世界等媒体介绍了2022年中国ICT市场十大预测,主题是:在数字化优先的世界中乘风破浪。

12021年的9个方面的数字化优先

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指出,2021年,所有企业都经历着史上前所未有的風浪——顺风、逆风及侧风。其中顺风包括:消费者对数字化的强劲需求、优良的数字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加速、政府大的刺激经济发展计划;逆风包括:疫情大流行仍然没有结束、数字化技能人才短缺、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侧风包括: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变化、数字主权对隐私保护的新需求、网络安全风险加大、生态系统的持续颠覆与重构。这些风浪将影响2022年及以后,所有企业必须制定新的数字化优先的战略来利用、适应风浪变化,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进一步的创新与增长。

总体上,企业需要在未来2年内考虑9个方面的数字化优先:无线连接优先、个性客户优先、数字孪生优先、边缘数据优先、领域智能优先、混合工作优先、安全隐私优先、远程运营优先、软件创新优先。

2中国ICT市场10大预测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先生解读了影响中国ICT市场的因素,并强调,十四五规划是中国ICT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石,6大关键词2022年中国ICT市场10大预测的基础。

六大关键词是:新科技,新产业,新格局,新经济,新区域,新环境。

据IDC的预测,2022年中国ICT市场(含第三平台与创新加速器技术)规模将达到7937亿美元(1美元约为人民币6.4元),比2021年增长9.2%,持续高于GDP的增长。2022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329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8.6%,数字化转型依然是企业的核心战略。

IDC2022年中国ICT市场十大预测具体内容如下。

预测一:行业深度数字化加速,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机会可期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数字经济的基石“新基建”每年投入约2万亿元人民币。

IDC预测,2022年,超过50%的中国经济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或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到2023年,1/3的公司将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造超过30%的收入,而2020年未超过五分之一。

预测二:云市场格局有变,边缘专属行业多云走向分布

2020年中国前10大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占比达到91%,比201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但由于客户需求和政策的导向,边缘云、专属云、行业云、多云部署等趋势驱动云市场走向分布,头部云厂商增速放缓,后起之秀增长迅猛。

IDC预测,到2023年,40%的中国1000强企业将重置云选择流程,以关注业务成果而非需求,评估从设备到边缘以及从数据到生态的云服务商产品组合,以寻求在满足政策情况下加速创新。

预测三:企业智能理念兴起,智能预测与智能决策价值凸显

人工智能(AI)是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产业化聚焦的7大重点领域之一,智能化转型也是国企未来3年的工作重点。为了更好发挥AI的价值,企业智能(enterprise intelligence)的理念兴起。IDC将企业智能定义为组织的学习能力与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以便在强大的数据文化中不断学习和应用,并产生规模化洞察,从而使组织能够改善业务结果。

IDC预测,到2025年,超过60%的企业将把人类专业知识与AI、机器学习、NLP和模式识别相结合,做智能预测与决策,增强整个企业的远见卓识,并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提高25%。要达到这些绩效,设置用于协调业务与AI的专属CXO也将成为刚需。

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市场规模达1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7.0%。

如何定义AI企业智能?武连峰称,其实也可以称之为AI在企业里系统化的应用,包括数据的整合能力,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产生规模化洞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最后支持整个企业的转型创新。以前提效降本、客户服务是刚需,未来决策和预测可能会变得更加关键,方法是把一些人的知识与AI充分结合。

预测四:多元化交互重塑用户体验,元宇宙概念持续发酵

用户体验创新一直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之一,疫情更加速了各类新型技术与终端的应用,虚拟展馆、AI数字人、5G智能视频客服、AR/VR终端等不一而足。IDC预测,到2023年,50%的中国1000强将转移一半的新技术硬件与连接支出,以便重塑用户体验,那些能够为工作、学习、娱乐、健康、空间等领域提供优良数字化体验的组织将在获取和保持客户忠诚度方面建立长期优势。IDC将“元宇宙”定义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学习等沉浸体验的开放虚拟世界,元宇宙的发展还在其庞大构想的非常早期阶段,2022年这一概念将持续发酵,AR/VR出货量增长迅猛。

因此,AR/VR眼镜市场未来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现在的一些公司,例如微软HoloLens等在持续推进;苹果也一直在研发,但是还没有推出产品,可能技术还不够成熟,与场景还没有结合好。未来,AR/VR眼镜有望用于工业,诸如生产车间、远程维护等场景。

预测五:网络连接价值进一步彰显,5G应用场景部署加速

疫情使公司部分员工远程办公成为新常态,生产制造企业的远程运营与维护也是刚需,线上会议与活动必不可少,视频直播营销成为重要渠道,快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

IDC预测,到2022年,40%以上的组织将优先考虑网络连接的韧性,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新的应用场景的开发,从而为客户、员工与合作伙伴带来不间断的数字化互动与优良体验,这也将驱动5G应用场景部署加速。IDC也预测,到2023年,30%的中国1000强企业也将首先开发全新的流程作为远程运营,而2020年的远程运营流程数量非常有限。

预测六:数字孪生全方位渗透,组织开始打造虚拟新基建

数字孪生概念的提出已经超过10年,但深度应用还较少。但随着物联网、工業互联网、大数据、AI、5G、云计算等技术的大量应用和成熟,数字孪生的应用开始进入快车道。

IDC预测,从2021年到2027年,为数字孪生建模的实物资产和流程的数量将从5%增加到50%,从而实现运营绩效的优化,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且可以加速实现转型与创新。到2025年,30%的城市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和数字相结合,并改善关键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的远程管理。

预测七:“即服务”交付将更为普及,企业IT预算将重新分配

商业模式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之一,软硬产品服务化就是最重要的举措,既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又可以使服务商保持稳定增长。对于服务使用者则大大降低资本支出,“一切即服务”时代正在到来,ICT市场更是如此。

IDC预测,到2024年,由于在安全、云平台、虚拟工作空间和连接领域采用集成的“即服务”捆绑包,40%的大型企业IT预算将重新进行分配。虽然更快的实施周期、更敏捷的部署、与业务使用保持一致的优势已得到充分认可,但IT团队仍需要不断监控投资组合的膨胀风险。在个人电脑领域,IDC预测,到2023年,1/5的企业个人电脑将通过设备即服务协议部署,在整个预测期内,这一份额将持续上升。

预测八:数字化生态系统持续重构,工业互联网看到盈利曙光

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基于API的生态系统强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互联网公司和ICT技术服务商都在强化自己的生态,大型行业用户也在通过自己的行业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打造自己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工信部评出的15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每一家都有雄心通过自己的平台在巨大的工业互联网市场中建立新生态,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1000强公司平均30%的收入将来自与合作伙伴构成的行业生态系统,这些收入通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共享运营等举措获得。50%的首席信息官也将把合作利用行业生态系统的能力,作为其创新、数据共享、差异化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源泉。

预测九:数据保护和隐私挑战巨大,数据治理与安全成为刚需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和《数据安全法》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从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同国外类似法律相比,中国的3部法律更加严格,创新点更多,罚款也更高,在用户权利、出境评估、数据共享等领域提出明确的严格限制,这给所有企业都带来的了巨大挑战。

IDC预测,到2024年,数据隐私、安全、放置、使用、披露要求方面的要求将迫使80%的中国大型企业在自主基础上重组其数据治理流程。成功的组织将利用数字主权作为对资源/数据控制进行新投资的重要推动力,并致力于降低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信任风险,同时为新的客户体验、员工体验和远程运营工作提供基础。在这一趋势下,数据治理、零信任与隐私计算、云与边缘安全成为企业的刚需。

IDC预测,2020年中国IT安全的总支出是83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涨到188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7.8%。

预测十:双碳与ESG是新议程,技术普惠考验企业社会责任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2030年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更好地支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所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新要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双碳与ESG目标开始考验企业的社会责任。

IDC预测,到2023年,50%的中国1000强公司将把环境可持续性参数牢固地嵌入其业务KPI中。50%的中国1000强企业将需要首席信息官实施可持续的信息技术,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嵌入从采购到处置的技术生命周期中。

3工业互联网与5G如何盈利

3.1工业互联网的盈利策略

很多公司跟行业合作伙伴结合成立合资公司,有的以产生收入,而且收入跟成本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如果进一步把大量的定制化项目沉淀到相对标准化的平台上。例如某公司最早的目标是几十个行业,面很大,因为刚开始不知道哪个行业有需求,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在收紧,现在只面向十几个行业。这可能还是有点多,最理想的是选几个行业,例如化工、家电、服装、汽车等行业,沉淀完之后变成自己的套路,这时候如果再往行业内其他企业推时,定制开发成本就会越来越少,慢慢就会盈利。今天可能工业互联网已经开始在这个拐点上了,期待慢慢盈利。

那么,哪些工业互联网行业有可能率先实现盈利?武连峰认为是平台,因为平台的用户较多。此外,有个别的工业软件,包括安全等,尽管规模较小,但是能满足用户的一些特定需求,也会是很好的盈利点。

3.2看好哪些“5G+工业互联网”应用?

既然工业互联网现在处于即将盈利的拐点,“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大部分属于样板间的阶段。那么,2021年10月,国内某ICT厂商成立了五大军团——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等,切入工业领域,其盈利空间有多大?

武连峰分析道,国内这家企业的五大军团对市场看得很准,因为:1这几个行业是相对有资金的行业;2这些行业对于快速连接的需求也比其他行业更广。3这些行业不是敏感的行业,这家企业除了可以在中国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可以做的。

在5G初期,可能更多的还是运营商从5G的连接产生收入。关于建样板间,有些是运营商和ICT厂商想做这件事情,例如未来跟场景结合时,可以做前期的咨询服务,基础设施的销售等。

那么,为何国外的设备厂商,诸如爱立信、诺基亚等还没有推出类似的直接应用场景,而中国可以有?主要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因为截至2021年下半年,中国的5G基站已经超过80万,预计到2024年约有450万个5G基站;而中国现在的基站总数约为900万,尽管全部替换为5G基站的可能性较小,但是450万已经足够大了。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5G基站数量第一位,所以规模效应是中国最大的一个优势。

有了规模之后,运营商与企业再慢慢探索应用场景,一点点往前推进。所以运营商也明确称,5G一定要有先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如果不超前,当新技术应用到来的时候就会来不及。这有点类似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人们建了大量的海底光缆,当时有人质疑是不是一种浪费?但现在看来,这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推广新技术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某一个运营商的努力与赢利,其社会价值也会比较大。

4过去的哪些预测消失了?

IDC过去也做过十大预测,如果是往回看的话,这两三年来,哪些技术消失得最快的?

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指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IDC过去的一些预测可能增长不如预期。在疫情下加快变化的有如下3个方面。

●娱乐业。以前看电视、去电影院,现在线上来势汹涌。哪怕是去电影院,未来的体验也会不一样,不然观众不会再去。

●办公室、家庭、健身房等的融合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会议是线上召开的,或线上、线下同时召开。但是又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有的公司/员工在陆续买冰箱放在办公室。可见,未来的趋势是把工作/公司放到家,还有的公司更像家。实际上,家现在什么都有了:具有工作、健身的功能——现在家里有些小規模的健身产品。如果看智能家居的趋势,第一波是电视、空调是智能的,第二波是在家办公,现在是在家健身。因此,今后健身房会有很大的改变,可能越来越小,专做人们在家没法做的训练。

●企业级的软件。在微信、阿里pay上做企业级APP的越来越多。所以今后的软件主要是两类:1聚焦在某个真实的行业,例如工业互联网级的平台;2散在一个平台里,例如在阿里、微信里去做工业/企业级的APP。

武连峰补充道,IDC一直在跟踪十几项应用,AI、物联网、3D打印、AR/VR、云/大数据、移动社交、机器人,......所有的应用一直在增长,没有哪项退出。

可能某些应用,例如AR/VR,三四年前增长较快,因为那时基数很小,之后由于没有更多应用场景(例如没有出现元宇宙)而有所下滑,包括眼镜之类,但下滑不意味着消失,而是随着泡沫会有波动,总体上是循环往上走的趋势。

5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挑战

首先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因为有些企业还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单一部门或者技术部门的事情,实际上一定要各部门协同。

第二,很多企业从长远看还不是特别成熟。因为中国市场规模大,有时候比较容易在一个领域挣到钱,这时企业在考虑长远战略方面可能不是那么强。例如预算方面,是否可以每年把营业额的1%或百分之零点几拿出做这个预算,但中国企业往往看到某个点很热,今天需要上一个项目,花了5000万、2亿元;明年没有这个项目的时候,马上就把花费降到500万、300万,这种现象非常常见。由于数字化转型至少需要10年,这种思路恐怕不太有利。

第三,往往没有用新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还是用老的KPI考核新的数字化转型。也许一把手今天头脑很热,往前推了3个月没有见效,这件事情可能就很难往前走了。但是如果KPI长期设置好之后,可能才会有较好的持续发展。

未来公司驱动会越来越多,因为无论是内循环还是走向全球,市场化驱动会越来越多,而且企业会受到创新的压力。

猜你喜欢

数字化预测数字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