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作用

2021-01-15徐亚文郴清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意识

徐亚文 郴清清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法治作为规则之治,保障实现中华各民族一律平等;法治作为和谐之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安全发展;法治作为文明之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性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九届四中全会指示、中央两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充分发挥法治作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十九届五中全会;法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21)06-0126-08

自2014年5月28日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初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2015年5月18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要“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该条突出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与法治并重;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群众的五大认同”,此条阐释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十九大报告”同时再次明文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进一步推动贯彻落实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求相适应,中办、国办于2019年10月23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的基石、是民族团结的本意、也是精神力量的灵魂。”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必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20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的远景目标。新时代新要求,依法治国战略的确立和一再重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反复强调,是我党对民族关系现状的精准描述和民族关系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我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前景的战略规划与未来期许的长远构思。“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的历史传承、价值取向、物质环境、身份认知及共有的精神家园基础之上的。”

如《意见》所说,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行之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一要全面,二要深入,三要持久,三方面并重,不可偏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中华民族群众都自觉依法办事,中华民族团结才有保障,中华民族关系才会牢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也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依法治藏”,“依法”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途径。本文力图根据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意见的主旨内容,遵循十九届五中全文的会议精神要求,简要论述法治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殊作用,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工作,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法治是规则之治,引领和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

法治是规则之治,这一论断和实践表明,法律是对事不对人的,强调的是规则平等,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基本原则。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将法治适用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建,就意味着要通过法律保障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经验之一,是我国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理念。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在保障民族平等上有着最高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一律享有选举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会常委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国务院负有职责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宪法的基本规定都突出地体现了我党强调并保障民族平等这一基本原则的贯彻实现。特别是将“中华民族”正式写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宪法位阶上的统一平等地位,其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华民族”这一专用名词写入宪法,从宪法的高度进行明确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清晰的宪法依据和更坚实的法理基础,对进一步维护中华各民族平等地位提供了基础规范“中华民族”这一名词的入宪,既顺应了我国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也体现了民族平等工作的与时俱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毕竟不同,在中国境内获得认定的五十六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则如上提及的涵义中所述,更强调五十六个民族统一团结平等的共同身份,是有同认知和追求的命运共同体,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交流交融,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开现行《宪法》并未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写入并进行定义。有学者指出民族共同体概念有待《宪法》的进一步规范化。2018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极具意义,推动了我国宪法民族观的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进步距离中华民族共同体宪法地位的确立仍然较远,现行《宪法》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中国是成文法国家,在现行《宪法》中给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明确规范的基础表述,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宪法化的内在逻辑要求更一致,也更有益于加强民族团结平等,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现行《宪法》明文保障民族团结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入宪也是相契合的,民族共同体更强调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侧重强调整体中的所有民族成员团结平等和共同进步从宪法的高度对中华民族、对民族平等进行规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不可少的有力保障,为超越基于个体主义的国人身份认同意识,着力于加强“共同”的心理基础,引领“共同”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提供宪法根本法的保障。

(二)保障民族平等,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贯穿在中央的统筹下地方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遵循在《宪法》的统领下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现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中华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也给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给予的政策优惠倾斜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以解决民族问题的宪法基本规定为准则的,是将宪法中与“中华民族”相关及其调整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化,以此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范畴的法律体系,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宪。《宪法》中将统一主体的民族表述方式明确为“中华民族”和“五十六个民族”,而基本原则的表述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事务法治化”等,这些规范化表述应考虑纳入民族区域自治法,并遵循宪法精神,开展共同体内各民族自治权行使范围和程序的制度建设,从而为现固民族共同体平等的政治地位、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方向提供基本法治化路径。特别要强调的是,法律规定落实到制度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周密的衔接与协调,避免被别具用心的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他们夸大、歪曲民族自治的真实内涵,打着民族区域高度自治的幌子,达到其分裂中华民族的险恶意图,一定程度上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统平等带来潜在的威胁。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必须坚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始终坚持各民族在行使自治权时须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框架之下,不能因为片面强调自治,错误地放大自治本身的涵义,破坏民族共同体的统一团结平等,因此,要反对“台独”“港独”“疆独”等势力,。避免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侵蚀。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与时俱进地全面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立法工作时,要将宪法和法律摆在至高的位置,确保各民族对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认同,铸牢民族共同体平等意识,并以此为核心进行相应的理念调适和制度调控。

(三)为确保民族平等,需探寻契合中国国情的法治路径来解决民族问题

2014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循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与完善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理论政策、法律制度及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把各个民族、每个公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国家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综合考虑中华民族各地区的现实特殊性,给予其特殊的政策支持。那么,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呢?“中国特色说明了民族共同体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我国民族共同体的特殊情况,以事实为根据,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解决脱贫这一事关全民族共同体的国计民生方面,“贫困群体基本生存发展权的保障,有赖于国家和政府承担起·生存照顾'的责任。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主动承担起对贫困群体的生存照顾”责任。”“精准扶贫”战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扶贫模式,尤其是扶贫脱贫工作中采用的“建档立卡”制在国际社会上被称为“中国式”扶贫办法,其突出的优越性和创新点就是“精准识别”。1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现状,考虑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地理结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差异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强调,要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在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工程建设要加快推进;在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对特困群体要实施综合扶贫工程;要出台特殊政策措施,尤其是针对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的政策措施中央要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推進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扶贫脱贫攻坚工作。随着贵州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于2020年11月23日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141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坚持民族平等,仅局限于·民族权利平等”是远远不够的,应当从保障民族权利平等”'落实到采取使得各民族事实上得以平等的方式方法上来。”精准扶贫战略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平等的重要制度安排。社会公平正义内涵丰富,涉及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等内容,其中,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的内涵和最高层次的要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通过国家公共财政的再分配功能,改善社会结构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创造机会和条件为民族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真正成就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的实质平等。

法治是规则之治,规则的引领对精准扶贫、现固脱贫成果同样重要,法治的保障更是基本需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依法治贫”是“依法治国”在扶贫脱贫攻坚战略领域的延展,1“依法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在现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上的必然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确保如期打贏脱贫攻坚战”;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在现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时至今日,脱贫之后,现固攻坚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法治保障要从明确规范“谁来扶”“扶持谁”“如何扶”“怎么退”“怎样监督”“精准脱贫成果考核标准”“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等问题上推进到防止返贫、现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成果上去,深化到加强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优化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民族地区普法宣传路径,引导各民族群众在法治的轨道内发展致富,为民族乡村地区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法治营商环境及法治生态环境。

二法治是和谐之治,法治的协调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繁荣安全稳定

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资源彼此促进又相互制衡的社会,和谐社会给人类提供便利条件以谋得特定的物质利益及生存发展的机会,借此把各种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并形成合力,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依法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发展完善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社会权利,解决“发展问题”和“经济任务”,也要解决“稳定问题”和“政治任务”,依法保障民族共同体的安全稳定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鼓作气”“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我国历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而汉族人口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近五十个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在西部地区有着更鲜明的表现形式:民族种类多元,语言文化多种,生计方式多异,风俗习惯多样。”民族地区的多样性,使得在促进民族繁荣发展、保障民族安全稳定,协调统一性与多样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

(一)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立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两层涵义:一是该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其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以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二是该社会是和睦且协调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根本之道就是发展,社会不和谐最普通、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贫穷,要清除贫困只有也必须得加快发展。”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实行的是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期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要发展经济并使得社会发展的劲头得以持续,就必须发挥法治的和谐与协调作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规定,给民族自治地区结合自身的客观实际开展特色立法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协调民族经济社会差异性发展大局的法律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家各项经济战略的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等发展目标和战略构想的实施,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未来和民族共同体的繁荣提供了机遇,为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经济立法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迄今为止,调节民族自治区的地方经济立法,数量众多、内容较全且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基本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资源等,配合不同效力等级的相关民族经济立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经济立法体系。与经济发展相伴的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结构持续发生变化,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惯有的壁垒被打破,民族间的人口流动加速。各少数民族和汉族都呈现出了离乡离土、农村往城市流动的态势。1少数民族人口向东流入和汉族人口向西部、边疆地区迁移的雙向流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居互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人口大批量涌入城市,全国各民族在城市建设、社会生活和社区居住等方面相互嵌入的程度不断加深,也带来了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譬如,生活在城市中的流动少数民族人民劳动就业难、社会保障低、教育权受到侵害、族际间通婚带来的问题等。《意见》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并促进民族团结,要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和齐抓共管,最终形成合力。国家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将每一个公民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权利和经济社会义务,以及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权益等相关内容纳入民族经济社会建设法律体系,细化完善配套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制度,配以安置帮教、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及各民族居民互嵌社区的一体化建设等:分门别类地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法律法规制定与修订工作,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政策落实相关工作,对人才培养、文化教育、流动人口管理、民风习俗等进行规范系统的法律规定。政治上我国是统一平等的多民族国家,经济上有着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但归根结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经济利益是一致的,经济立法活动不仅要考虑地方民族经济利益,更要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长远的整体经济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既要从宏观处规划,也要从微观处着手,协调并妥善处理好各民族内部人民群众的个人经济利益,为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保障,遵循党的十九大要求、中央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地完善相关民族社会经济立法,采取有力措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驾护航。

(二)与时偕行的安全法治保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皆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每个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安全稳定、和谐繁荣互为支撑,而民族共同体安全的维护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国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2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的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1月23日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该纲要对国家安全工作有着全局性的引领作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7月1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标志着国家安全法治化工作跨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16年到2021年期间,又陆续通过并公布实施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通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κ外商投资法λ密码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事关国家安全方方面面的专门法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给安全法治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生物基因、人工智能、数据信息等。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必须“加强国家安全领域立法”。1安全法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秉承科学的立法体系、高效的执法能力、公正的司法制度,同时不断深化拓展国家安全法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勇于面对和积极回应风险社会的各种安全治理挑战。

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内部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现状,还存在外部敌对势力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意识形态的渗透。恐怖主义、敌对势力经常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工具,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蛊惑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各族人民。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极易受其干扰,从法治的角度和基本法的高度主动出击防范恐怖主义活动、阻止恐怖主义思想传播实属必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作为第一部调整反恐怖主义领域的专门法律,25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恐怖主义法治体系迈出了关键性一步。除了国家层面反恐立法的颁布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反恐怖主义法》出台了首个民族地区反恐怖主义立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于2016年8月1日开始施行,其他民族地区亦可在民族区域自治权限内,结合地方上开展反恐怖主义斗争的客观实际,突出以各族地方人民为中心,聚焦网络、生态等安全领域,开展反恐怖主义民族自治区地方立法,以不断消除干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地区文化多样、风俗各异等内部阻滞性因素,并持续抵御民族地区所涉边疆性、国际性等外部破坏性因素的影响,在坚固的安全法治基石上保障促进民族团结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经济社会安全领域一系列重要基本法律的出台,为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法治打下牢固的基石,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济、安全法治保障,旨在寻求各民族的利益契合点与情感共鸣点,团结现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法治是文明之治,关键是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统一平等的政治共同体、富裕安全的和谐共同体,也是有认同精神的文化共同体。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为现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发展、完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步增强”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提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时,政治方向要统一,民族地位要平等,物质经济要跟上,安全保障要到位,文化引领也要紧跟,オ能全面深入持久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说:“每种文明具有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皆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多民族是中国的显著特色和发展的有利因素。祖国锦绣河山的开拓、中国悠久历史的撰写、中华灿烂文化的缔造都是由各民族一起共同完成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的意识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以中國各民族的大统一为前途的命运共同体自觉自知性意识,其核心是五大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一般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点明处理好“和“多”关系的主线。法治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共同体意识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文明之治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要妥善处理好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全面协调国家制定法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要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道德文化建设。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仍然是遵循国家制定法。它是最根本的约束,是“一体”和“多元”关系中的“一”;同时要强调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法治治理理念。我国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维护宪法法律效力至上的前提下,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应当根据各个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各自的需求,帮助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文化发展;明确保障各个民族使用与发展本地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本地风俗习惯的自由。与此同时,在结合各个民族本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特色的情况況下,《宪法》授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授权各民族地方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的文化事业,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在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积极扶持各少数民族加速文化建设事业。

因此,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决维护国家制定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核心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本土的善良风俗习惯,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运用变通性和裁量权,兼顾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的显著民族性。一方面要加强对习惯法的指导,引领少数民族习惯法朝着理性和规范方向发展,保持其“民族化”和“地方化”的特色,将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习惯法纳入地方性法规体系中,通过立法活动强化习惯法的作用,使其更具有约束性,有效预防和高效解决各类纠纷,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另一方面,当某些习惯法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矛盾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现有国家地方性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并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障相关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在制定有关基础性法规和民族地方法规时也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因为随着历史发展至今,习惯法也在不断地进化和完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纠纷协调和利益保护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另外,司法监督也应继续加强,比如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习惯法刑罚较为严重的情形,对此情形就要加强法律的监管,强调司法的存在,对违法现象要加大司法介入的力度,以此提升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意识,和谐共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ニ)坚持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引领

新时代下聚焦依法治国,坚持用法律维护民族团结、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是根本。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孕育着丰富多彩而又彼此交融的文化,各民族有其风格迴异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精神图腾等,必须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凝聚振奋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复兴。

2016年12月,《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宪法地位的确立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国家宪法修改和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筑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道德思想基础,2018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力争用5年到10年时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需求。道德是文化的重要内涵,强调通过社会舆论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与法律制度等交互影响,发挥着共同构建、调节和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保障作用,用法治来承载道德理念、点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需贯穿从立法到执法、再到司法和守法的全过程,运用法治的力量指引人们向上向善。312021年4月6日,《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治文化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用道德要求进行渗透,使法律具备道德性,是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本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开展好,就需要在处理各类民族事务上坚持德法并行。无道德的法律实难称之为良法,没有德治辅助的法治实难称之为善治。这是用什么样的法来治国、什么样的法治方为善治的关键。在完善德治与法治自身建设的同时,两者的互补性应进一步被重视,以实现两者的协同。我国现已有作为根基的宪法、各类单行法律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各民族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构成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这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信自尊,并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并融合至共同体内各民族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要加强对失德行为的惩戒,也要提升对崇德向善行为的弘扬,力推德法并行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意识,在法治保障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奠定坚实的德治素养,引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2019-10-23)[2020-11121.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544047.htm

[2]马虎成.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2018-04-08)12020-11-171.http://www.css[N].cn/mzx201804/t201804083899890.shtml.

[3]陈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8-09-05(11).

[4]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EB/OL].(2020-08-29)2020-11-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8/29/c1126428830htm

[5]倪国良,张伟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18(5):28-35

[6]熊文钊,王楚克.“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3-61

[7]李晓波,李占.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执行机制之完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6-31

[8]刘玄龙,李龙.论多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J].湖北社会科学,2020(8):142-147

[9]学习中国.习近平的民族观[EB/OL.(2015-08-24)[2020-101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4/1281604663.htm.

[10]李淮.新时代民族平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J]西民族研究,2019(3):96-104

[11]杨成.论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J].河北法學,2018(5):2-11

[12]宋才发.用法治方式现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J].河北法学2019(11):2-12

[1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J].(2015-12-07)[2020-10-1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07/c_1117383987.htm.

[14]央视网.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EB/OL](2020-11-23)[2021-03-27].htp://www.xinhuanet.com2020-11/23/c_1126776790.htm

[1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周强,胡光志.精准扶贫的法治化及其实现机制探析[J].福建论坛,2017(1):118-125

[17]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03-27].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5588098htm

[18]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EB/OL1.(2020-05-17)[2020-11-12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935344118881442&wfr=spider&for

[19]毕跃光,余文兵,秉浩.推进西部大开發与民族边疆地区维护抑团结稳定安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6):5-11

[20]李龙.李龙文集:第二卷[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1]郝时远.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N].人民日报,201607-28(18).

[22]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9(6):2-13

[2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1)

[24]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EB/OL1.(2021-01-10)2021-03-0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110/c1001-31994994.html

[25]康均心.全球反恐背景下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11

[26]毕跃光,余文兵,秉浩.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民族边疆地区维护团结稳定安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6):5-11

[27]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2)

[28]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29]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2-21.

[30]巴特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EB/OL].(2018-06-29)[2020-10-15].htp://www.theory.cn/dukan/qs/2018-06/29/c1123054312.htm.

[31]江必新,黄明慧.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实施理论研究[J].湖湘法学评论,2021(1):9-24

[32]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62-25)12020-10-151.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5/content5152713htm

[33]央视新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19-10-27)[2020-10-15].hp:/m.news.cctv.com/2019/10/27/ARTIINB9XB3AGOFZ6RUAVXIRL91027shtml

[34]中办国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EB/OL].(2021-04-06)2021-04-15.http://x[J].peoplecomcn/n2/2021/0406c186332-34660532.html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意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