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劳动问题的策略研究

2021-01-15卢伟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期

卢伟祺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人类的进步在于劳动,劳动改变生活,劳动创造价值,促进世界每天都在进步。从小培养学生解决劳动问题的能力,提升劳动素养,提高劳动技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引申到课外,巧妙运用数学知识,渗透劳动教育,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劳动问题,使得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科学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巧用素材;巧用手段;巧用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确定劳动教育要求,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从各方面都能看出劳动教育现在的地位在提升。如何把劳动教育更好地实施,使之有成效,就必须把劳动教育与其它学科更好地融合,通过与不同学科的联系,使得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使得劳动教育在学校、生活中,体现它的综合性。而数学科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劳动问题,掌握劳动技巧,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劳动素养,同时使数学知识更有实用性,相互促进。如何把握数学课堂,解决劳动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巧用劳动问题素材进行备课

教学环节素材的选取,是数学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备课的素材,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劳动经验,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捕捉学生身边的劳动事例,插入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活劳动问题,提出可能出现的数学问题。把课堂知识生活化,把生活中的劳动问题搬得数学课堂中来,把劳动问题应用到导入、例题、练习中,情景创设,对例题进行灵活处理,收集劳动过程中丰富的素材应用于数学课堂中去,使得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学习动力,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让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哪里有百分数,让同学到生活中去找百分数,体现百分数无处不在,然后根据不同的生活例子,45名同学,全部及格,合格率就是100%,最多也只能是100%;商店2月份销售10万元,3月份销售15万元,3月份的销售额是2月份的150%,帮助理解什么情况下百分数不会超过100%,什么情况下可以超过100%。

二、巧用劳动手段解决课堂问题

劳动操作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对于课堂的问题,不能只从语言中学习,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体验,在动手的过程中,课堂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可以借助学习的环境,如劳动基地、生物园等,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把数学课堂拉到校园中,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创设生活劳动环境,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可以带学生到我们的校园,分组探究校园你喜欢的场所的面积,把数据制作成简单的图,并作好记录,然后进行测量、计算,感受我们可爱的校园。这样,通过各种实践手段的实施,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提高劳动教育的实践作用,达到数学与劳动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巧用勞动实践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巧设课外实践,丰富多彩作业设计。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用数学知识应用于劳动问题的解决能力,还能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活,必须应用于生活,学生学得怎样,会不会应用于实际,通过作业布置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对数学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利用学校的劳动基地进行开展劳动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与劳动相结合。不但是把课外生活场景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增加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更着重于把数学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课外劳动实践中,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劳动问题。

布置学习课外拓展。例如,实地测量、收集资源、统计、调查分析等,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丰富素材,创造解决劳动问题的途径和培养解决劳动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地同时渗透劳动教育。学以致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后,我们可以布置测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测量房子或土地的面积。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课后拓展:假如要给你家房子扇灰,扇灰的面积是多少呢?如果要算工钱,你可以怎样算?让学生体现劳动过程中既要运用数学知识,同时需要注意哪些其它问题,探究生活中该问题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既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增加他们对面积大小的感知和测量技能,增强生活经验。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劳动实践中,解决劳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数学成为日常生活必要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指导我们的劳动实践,多想方法,改善我们的劳动习惯,使数学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中,促进学生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我们的劳动实践得到有效提升。合理安排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课后进行操作、探究、调查、测量、实验等,使学生明白,数学的有用的,数学使我们的生活不断进步,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从而更爱数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中国新闻网,2020-3-26.

[2]徐新颖.家校合作视角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J].江苏教育,2020(15):53-56.

[3]曹彬.高中数学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20,1.

[4]付登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A].成都高明陶行知研究会第七“教育问题时习”论文集[C].2019,10.